第七百二十九章 誰主沉浮(中)--華墨

白尚書的話,顯然起到了很好的刺激效果:晉王不當人子.有聽到父親生病,還臉露喜色的嗎?至于,天子是不是會被氣的生病,這就不在白尚書的考慮范圍中.

刑部尚書白璋很早就表露態度支持楚王為太子.所以,在去年年度,晉王被削爵之後,朝廷上不少朝臣都靠近白尚書.他想到軍機處中,並非只是做白日夢,而是確實有一定的實力支撐.

這份支撐,亦讓他得以在此時,進入到含元殿中的寢殿,參加禦前召見.

而,比如禮部尚書曾縉,能進到殿中來,只是因為他是今年會試的主考官.

"陛下…"楊皇後軟語呼喊,連忙安撫著雍治天子的情緒.她的手給天子握著,感覺到有些天子在用力.

太監總管許彥很不滿的看了白尚書一眼.天子若駕崩,他的好日子便到頭.他和天子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而衛弘,宋溥,紀興生,曾縉對此事並不表態.這是很明顯事情,楚王黨和晉王在"爭斗".他們都是中立派,並沒有必要在此時,反駁白璋.

其實,要反駁白璋很容易.只要說他是楚王的黨羽就行.他攻訐晉王的效果要削弱80%.但是,讀書人的事情…,如孔乙己說的: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

君子群而不黨!沒有人,會公開承認自己是有黨的.像歐陽修那樣承認自己有黨的,實在是文壇盟主,政壇小白!白尚書屢次幫著楚王說話,這並不是他是楚王黨的根據.他可以扯出一大堆合理的理由來!

白尚書在禦前,如此直白,赤--裸--裸的攻擊,直接赤膊上陣,直指問題核心,在朝爭中,很是罕見!

這正說明,雍治天子行將就木,讓臣子們的膽子變的大了.而,這在今天的含元殿中,是正確的,效益最大的做法.因為,天子在病榻上召見群臣.這個時候,天子根本沒有精力去看群臣們你來我往的"精彩戰斗".

生過病的人都知道,人在病中根本不想思考.說生病了,智商就下降有點過,但絕對更容易被外界影響.簡單,直白的語言,在此時是最為有效的.

白尚書上來,對晉王就是一記"殺招"!

當朝領班軍機大臣,華墨冷冷的瞪了白璋一眼.再向作揖行禮,道:"陛下,此事真偽尚不知.禦史風聞奏事而已.可令有司查證.請陛下保重龍體!"又神情不善的訓斥白璋,"東宮屬誰,聖心獨運!此非人臣可以言之.白仲玉慎言.否則,休怪本官彈劾你居心叵測,妄測聖心!"

白璋有點詫異的看了華墨一眼.華墨的態度讓他費解.此公並非晉王黨人!但,被宰輔在禦前當面訓斥,只能無奈的退回班次中.若是天子震怒之下,下旨處罰晉王,則大局可定啊!

白尚書自是不知道,三月十一日後,尹言去見過華大學士,開門見山:"一朝天子一朝臣.華相位極人臣,若天子駕崩,縱觀史書,華相還能坐穩領班軍機大臣的位置嗎?"

答案,當然是不能!

翻翻明史,就知道怎麼回事.楊廷和,三朝元老,保嘉靖入主皇宮,嘉靖三年,致仕回鄉.隆慶新政,高拱先生風光無限.等萬曆皇帝登基,不久之後,他就被張先生給陰掉.

其中更深刻的曆史規律,人性,權力分配原則,就不必細說.新帝登基,首輔基本會換人.華墨,此時就是領班軍機大臣!他是屬于肯定會被新帝換掉的大臣!

所以,華大學士的立場,很清晰,堅定:他必須要保雍治天子.保皇黨!






衛弘,紀興生兩人心中各自搖頭.楚王黨這樣的風格,讓人心里不大喜歡.想想白璋的行為,是不是在背後,挑唆,告狀?這兩位是明眼人!

別看,白尚書一臉悻悻的退下,被華大學士斥退.但是,到底是讓楚王得手了.天子對晉王印象大壞.

然而,兩位朝堂大佬不知道韓謹此刻在荊園里對楚王吹的牛逼:今日定叫殿下得償所願.至少,也要將優勢轉化為勝勢.

天子雖然對晉王印象大壞,但並沒有立即下詔處置晉王.若是用足球場上的比喻來說,叫做得勢不得分!

換言之,韓秀才的牛皮吹破了!

按照楚王黨的劇本中,今天禦前會議有兩件事.第一,再次攻訐晉王.奠定勝局.第二,查處永昌公主,讓她背鍋.然而,白璋出手後,沒有料到一向在奪嫡中中立的華墨會突然出言"維護"晉王.

劇本,第一次出現了偏差!





華墨的話,讓雍治天子的情緒稍稍穩定了些,虛弱的道:"查!"語氣堅定.雍治天子的性格,禦下極嚴,當年有刻薄寡恩之名,手段冷厲.他怎麼可能容忍兒子(別人)冒犯他?

華墨躬身領旨.

再道:"陛下,前日永昌公主與三等輔國公甯浮有染,中外群情洶湧,臣請斬甯浮,以平息眾怒.再有,永昌公主府中丟失禦賜玉觀音,臣請纓調查此案."

禮部尚書曾縉心中為華墨叫一聲好.對永昌公主,秋後算賬,是朝臣們的共識!天子之尊,他出事,必須要有人對此負責.華墨此時懲處永昌公主的"借口",找的很好.很好的避免刺激到天子.

雍治天子沉默不語.

衛弘,宋溥,紀興生,白璋,曾縉五人同時躬身,奏道:"臣等請陛下查永昌公主."

雍治天子內心中有些掙紮.他不願意處罰為他進獻美人的永昌公主.但是,偏頭,看著一排,齊刷刷出聲的朝廷重臣們,妥協道:"可."說著,閉上眼睛.

一旁的太監總管許彥,眼睛有些濕潤.他感受到了天子的無力感.心想:若是天子三十歲時,這些大臣們敢這樣行事?即便是正確的,態度應該要委婉些吧?

"臣遵旨."華墨領旨,帶著群臣三呼萬歲,退出含元殿的寢殿.

群臣們一致認定,要永昌公主為天子昏倒負責任.但華墨要親自調查永昌公主犯的玉觀音案,還是出乎意料的.規格太高.至于,斬甯浮,這只是件小事.廟堂大佬們,不會關注一個小小的勳貴的生死!

不得不說,尹言的預感是正確的:他預感今天的覲見會出大事.然而,所謂的大事是什麼,恐怕是尹言自己都沒料到.

華墨雍治十五年底返京執政,但是,他的資曆,評價,都不高.很多人並不怕他.比如,剛才白尚書就敢搶在華大學士之前說話.換成謝旋,何朔,白璋敢嗎?還想不想在江(朝)湖(堂)上混?


一言蔽之,華大學士威望不足!

現在,華大學士拿到了一個大案的主審權,他真的只是查查永昌公主的破事嗎?圖樣圖森破!

劇本,第二次出現偏差!

天下如棋.但,棋局中所有人的舉動,誰能全部料得到?天高不算高.人心最高!

他們並非都是游戲中傻愣愣的怪物,等著被砍,被拿經驗,爆裝備.都很有想法的!比如,尹言說動華墨當保皇黨,但沒有想到華大學士的野望,想法.

正所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寢殿中,燭光跳躍了一下.寂然無聲.

一小會的召見,即便有參湯提神,還是耗盡雍治天子所有的精力.他感覺異常的疲倦,

楊皇後細心,溫柔的服侍天子,幫天子調整睡姿,擦拭嘴角,蓋著被子.

雍治天子很疲倦,但心里的情緒,讓他睡不著,道:"燕燕,你去吧.朕一個人靜靜."見楊皇後欲言又止,禁不住問道:"燕燕,你有事要說?"

楊皇後退開少許,道:"陛下昏迷後,臣妾將青美人扣在含元殿東偏殿中.請陛下決斷!如此處置青美人."

雍治天子長長的歎口氣,"燕燕,不關她的事."

當了這麼多年的皇帝,雍治天子對大臣們的套路還是很了解的.當然,在病中,思路有點慢.他肯定,落在朝臣們手中的永昌公主無法再向他進獻美人.那麼,就這麼將青美人殺了,他日後還能得到相似的美人嗎?

楊皇後一愣,旋即一笑,道:"臣妾知道了."心中,多少有些慶幸聽了賈環的建議.

賈環的請求,她還真的認真的考慮啊!





覲見天子的結果,很快在含元殿的朝房中被其余六名大臣們得知.再向京城中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