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沈遷論戰

雪融的天氣特別冷.深秋正午的陽光照射在納倫城的大街上,難以令人感到暖和.

柳逸塵帶著幾名隨從騎馬過長街,到城中的兵營中找張四水協調.兩人當年同在賈環府中做事.現在一個管著軍中後勤,一個管著軍隊.

一路到軍營.軍營中隊伍進出不停,非常熱鬧,但大勝後的跡象已經很微弱.幾千營兵剛出城操練回來.個個身上帶著汗,額頭上冒著熱氣.

和帶隊的校尉們寒暄幾句,柳逸塵將馬丟在門外,剛踏進張四水的大院中,就聽得里面的花廳中說道:"張大人,你要勸勸賈使君.咱們疏勒軍是後娘養的?憑什麼要去硬抗十五萬突騎施人?這不是送死嗎?"

"就是啊!"花廳中一陣附和聲.

柳逸塵聽著,走進到花廳中.花廳里陳設簡單,張四水中等身材,一身藍色直裰,文士裝束,腰配長劍.沉默的聽著幾名指揮使在他面前陳說.

他的性格如此:樸實,沉毅.話不多.

賈環招募的疏勒軍,大部分都是團練的名義.這些將官,都是掛的衛所的官職.俱是領兵數千的指揮使,指揮同知.

"見過柳轉運使!"幾名指揮使見柳逸塵來了,紛紛唱個肥喏,如鳥獸般散了.

柳逸塵隨意的找把椅子坐下來,問道:"伯仁,這還是為齊大帥的命令?"齊大帥的命令,賈環明示諸將,要求大家先討論,獻策.

一名親兵送上熱茶.

張四水點頭,輕歎道:"可不是."愁容滿面.作為負責指揮作戰的將領,他深知以六萬人,對抗突騎施人所有的兵力,就算獲勝,必將慘勝.

拋開功名利祿的話不說,疏勒軍的4萬新兵全部是他一手帶出來的.這些人都戰死沙場,他心里能好受?

然而,齊大帥的命令難違啊!如果為大局要有犧牲,他只能承擔.

柳逸塵沉吟著,微微傾斜著身體,低聲道:"伯仁,這確實是個兩難的選擇!

要拖住突騎施人十幾萬兵力,咱們傷亡慘重不說,最終是為北庭大軍做嫁衣!平定北庭的功勞是他們的!而不盡力,只怕齊大帥要猜忌子玉.

子玉怎麼想的,不得而知.但是,你確實要勸勸子玉.兵都打光了,咱們算什麼?"

張四水一愣,看著柳逸塵.剛才軍中諸將四散,就是因為柳逸塵公開是持相反意見.但,沒想到私下里,他說的這麼透底.當即,輕輕的點頭.





九月初八.上午時分,游擊將軍沈遷,楊紀率三千騎兵先行抵達納倫.剩余的大軍還在路上.

沈遷和楊紀兩人將軍隊安排在城外的軍營中.帶著親衛一起往城中而來,面前賈環.

此時納倫城,已經是一座巨大的軍營,糧倉.穿過長街,放眼看去,只見甲仗如山,可供數萬大軍使用的糧草,藥材,烈酒等物資堆放如山.

特別是糧倉,足有十五個.民夫來往運輸,囤積的大量糧食,足可供應大軍補給.

沈遷看得心中歡喜.看樣子,賈環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

他剛才在軍營就聽說了最近軍中的大討論:要不要攻打碎葉?這是賈環的領導風格,他喜歡集思廣益!而有這些物資的支撐,他有信心打下碎葉!

沈遷,楊紀從將軍府正門進來,大堂里幾十名文吏們正在忙碌的辦事.十幾張桌子擺開,文案如山.兩人從堂下過去,一名小吏領著他們去後面見賈環.


賈環並不在他的公房中,而是將軍府的後花園中賞景.

深秋時節,後花園中,殘枝敗葉,難言美景.只是青磚碧瓦,頗顯得靜謐.

賈環一身石青色的長衫,身姿挺拔,消瘦而沉靜,在柔和的陽光下,沉思著.

三米開外的走廊中,楊大眼帶著親衛和八名來自敦煌州學的學生候著.有他的合作者郭,韓兩家的子弟,汪學士推薦的得意門生,還有慕名前來的文士.

賈環節鎮一方,又是西域文壇領袖,有這樣的場面,屬于很正常的事情.

小吏在花園外通報了一聲,"賈使君,沈,楊兩位將軍求見."

"哦?請兩位將軍進來."賈環從沉思中回過神,吩咐道.

少頃,沈遷和楊紀兩人進來.兩人都是一身戎裝,穿著周軍將領的精甲,行禮道:"末將參見賈使君."一個年輕,一個老成.兩人中自是以沈遷為主.

賈環微笑著做個手勢,示意免禮,道:"我算著于喬和楊游擊要晚些時候到.不想今日就到了.走,到我的書房中說話."

賈環的書房位于花園的東側.穿過回廊就是.賈環問著兩人一路來的情況,還有後續大軍的行程,寒暄著,到書房中.

書房布局極佳,通透,明亮.但陳設簡單.擺的都是賈環自疏勒帶來的書籍.擺著一套桌椅.

親兵們進來上茶,點炭盆,卸甲.

坐下談幾句,楊紀識趣的先告辭.他知道賈環和沈遷私交極好,必定有話要談.

等楊紀走後,沈遷扭頭沖門外喊道:"錢槐,給我換酒來.喝茶哪有喝酒驅寒."然後,興致勃勃的問道:"子玉,軍中說要打碎葉,是真的假的?"

賈環微微一笑,抿一口茶,平靜的道:"齊大帥令我見機和突騎施人對峙.減輕北庭哪里的壓力.而最直觀的軍事行動,就是攻打碎葉城.你的意見呢?"

沈遷搓著手,就在炭盆前烤火,笑道:"嘿,子玉,你別誑我?以你的權謀能力,會甘心為北庭做嫁衣?換做誰,都不會願意.況且,齊大帥沒下死命令."

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的功勞,誰會干這樣的蠢事?

要疏勒軍打可以,要事先說好疏勒軍是平定北庭的首功!而顯然,他沒聽到賈環,軍中有這樣的說法.

他很敏銳的注意到賈環的用詞.在來的路上,他心中一直就在想這個問題.而他亦醞釀著一個大計劃.

錢槐抱著一壇美酒進來,笑嘻嘻的道:"沈二爺,這酒還沒溫,你擔當一二."沈二爺是國朝名將,又是三姑娘將來的夫婿,他們這些賈府的下人當然樂意親近.

沈遷和錢槐說笑幾句.錢槐給賈環,沈遷斟了兩盞酒.然後,識趣的退出去.

"于喬把我說的和大反派一樣."賈環笑舉起酒盞,和沈遷碰杯,飲一口,烈酒入喉,輕聲道:"我想破碎葉城,繼而往東席卷突騎施部,截殺拔野古孝德!平定北庭.了卻君王天下事!"

這是他心中的想法.

賈環說完,再看著沈遷,詢問道:"只是,這仗要怎麼打?于喬有以教我?"

他當然不可能固守齊大帥的命令,用疏勒軍去和突騎施對峙.然後,等著北庭軍來年將騎兵練好,再次出擊!那平定北庭要到何時去?

賈環並不知道齊馳在胡熾面前對他的稱贊:子玉有安邦濟世之才,定不會如此!還有齊總督內心里對他的看法.認為他胸懷大志.非庸庸碌碌之輩.

其實,賈環內心里最真實的理想是:擁著嬌妻美妾好好過日子罷!攜釵黛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很真實,很庸俗的!


只是,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啊!

他來西域,走到疏勒節度使的這個位置,親提大軍數萬,身負改變戰局的希望,他要怎麼做?向胡熾所設想的那樣,保存實力,出工不出力?

以賈環的性格,怎麼可能?

站在曆史的潮頭上,站在曆史關鍵的節點,他要怎麼選擇?當縮頭烏龜嗎?他的意志,依舊堅強.他的勇氣,未曾消磨!

喊一句"為萬世開太平!",喊一句"報效天子皇恩!",這都是很虛假的.甚至說:我明年想要回京,這個理由都很牽強!不,都不是!而應該是: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當機會出現時,應當奮勇爭先,抓住它!而不是畏懼的縮回去!賈環當年當學霸時,便是如此.高考是改變命運的機會.如何能不努力?就像他這一世,埋頭科舉.科舉改變命運!

大佬咸魚澤有掛逼,從此走上人生的巔峰.普通人呢?當咸魚過一生?在底層沉淪,漂泊,城市滿街燈火,無我歸處?工作中,在上司面前當孫子?生活里,忍受著愛子生病而無可奈何?

唯有奮斗.





沈遷一聽賈環的想法,頓感歡欣鼓舞.他就怕賈環小勝即安!

談起軍事,沈遷英俊的臉上,自然而然的散發著自信的光彩,道:"子玉,要打下碎葉,其實很簡單."說著,走到左牆掛著的地圖前.一手拿著酒盞,一手拿著木杆.

賈環抿著酒,坐在炭盆邊,微笑著.炭火正旺.驅散著陣陣深秋寒意.

沈遷道:"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我軍火器之犀利,擁六萬之眾,若突騎施人的兵力在十萬以下,攻克碎葉城,並非難事.

但是,能攻下,不意味著平推過去.那樣傷亡太大.所以,我們應該讓突騎施人以為我們打不下碎葉.我們應該先打這里!"

沈遷的木杆點在地圖上的一點:河中地區的水陸交彙點,俱戰提城.當前,烏茲別克人正在此和粟特聯軍僵持!

賈環臉色微微有些古怪,道:"為什麼?"

沈遷的木杆向南滑動,"子玉,信德,旁遮普盛產糧食,都是大糧倉.而莫臥兒王朝無力占據.你可令吐火羅的龐澤,南取信德,旁遮普.得到糧食.

但是,這兩個地區數百萬石糧食,通過蔥嶺運送,供給大軍,太不現實.最經濟的方案,應該當是經由吐火羅,俱戰提,到碎葉!

我們攻下碎葉後,再得到大批的糧食支持.別說橫掃北庭諸胡,就是供應大軍征伐漠北都足夠!"

這是一個極其龐大,宏偉的軍事計劃!

橫跨數千里,曆時數月,軍資以百萬石計!涉及多方勢力!軍隊幾十萬!但具備可操作性.展現出沈遷高超的戰略眼光.

賈環贊許的舉杯!

沈遷迎頭喝飲酒,神采飛揚的道:"子玉,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調兵去打俱戰提,而不使得碎葉的突騎施人懷疑!"

周軍攻俱戰提,目的除了打通糧道,還要讓突騎施人放松警惕,最好是調走碎葉的駐軍.這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理由.否則,突騎施人會認為只是煙霧彈!

賈環苦笑一聲,"若非我素知于喬的為人,我幾乎都要懷疑你在坑我."吟道:"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