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問君何時歸(中)

賈環三年未歸,京中人事幾番新.這是他所要面臨的局面.十一月下旬,賈環剛到保定府.

京中各人,問賈環幾時歸來,出發點不同.

相比于陳也俊,馮紫英等中小勳貴世家對賈環回京的期待,北靜王,西平郡王等,則是多了幾許擔憂:天子不喜賈環.

天子已入暮年,馭龍賓天只在這一兩年間.若賈環回京後蹦得太歡,只怕將有不忍言之事.

北靜王府.一鉤明月隱在云層中.

花廳中,北靜王和世交西平郡王喝茶閑聊.北靜王剛添了一個兒子,舊武勳集團因此而聚會.

西平郡王一身藍色的常服,道:"王爺,近來魏其候咄咄逼人啊!王安世不過是損失數千人就被他盯著."他在舊武勳集團中的地位低于北靜王,屬于中堅人物.

北靜王水溶輕輕的點頭,喝著茶,想了一會,道:"等子玉回來再說吧.他應該快到了.賈存周過些時日就會抵達京中."

政斗的事,他傾向于咨詢賈環的意見.更別說,事情涉及到賈環的舅舅王子騰.

西平郡王笑一笑,點頭.





夜空陰沉.城西南角阜財坊的燕王府在京城中一干親王府中,規模,規格都處在中下水平.

一輛馬車在夜色中返回.

燕王甯淅時年十九歲,當年文弱的少年已經變成青年,而且是一個孩子的父親.賈環在西域時,給燕王的嫡長子取的小名叫做:七月.

燕王至正房,燕王妃甄祎正在燈下縫補兒子的衣服,碧玉色的襖子,配著淡粉色的裙衫,五官精致,風姿雅麗.如花般的美人.侍女們侍奉著.

甄祎見燕王酒意熏染,服侍著他換衣,擦臉,微微埋怨道:"王爺每次見越國公都要喝酒嗎?"

燕王甯淅的性子比較文弱,見妻子責備,歉然一笑,道:"讓你受累了.今日實在高興.澄哥兒說,先生要回京了."

甄祎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轉身掛著燕王的棉襖,"哪個先生?"

甯淅帶著醉意,文靜的笑道:"賈先生."先生是以請假的名義回京.

甄祎愣了下.有些失神.然後,忙活著,道:"嗯."

甯淅笑一笑,他知道甄家上下對賈先生複雜的情緒.而他則想著在先生門下求學的快樂時光.先生應該不會再離京了吧?





京城東城外,咸亨商行的總會館中,翰林編修紀澄和咸亨商行在京中的負責人姚緯喝著小酒.借酒澆愁.

姚緯三十多歲,人長得文秀,容貌普通,有著秀才功名,是北直隸有名的儒商.小口抿著白酒,問道:"伯言,史家不同意你和他們家大姑娘的婚事?誒,這就奇怪啊?

你好歹是個翰林.京中多少人想和你結親.雖說沒有如今沈于喬那般誇張,但也不少了吧?"

他和紀澄同為書院中賈環的嫡系.紀澄更是繼賈環之後,書院中最出色的弟子.實務能力很強,舉一反三.

紀澄時年二十三歲,滿臉苦澀,郁悶的喝著酒,道:"史家嫌我泥腿子出身.實際原因是他們想攀附華大學士.華大學士的兒子有意納她為妾.院首何時回?"

院首遠去西域,他在京中,時常去賈府幫襯一二.和賈蓉,賈薔,賈芸等都是熟識.偶遇到常來賈府小住散心的史家大姑娘,驚為天人,一見傾心.

這三年來,和史家姑娘熟識.亦同情她的遭遇:和衛若蘭定親,卻是望門寡.


他想求娶史家姑娘,卻心願未成.

姚緯好笑的道:"你這天天來問也沒用啊.院首在路上,就算是與齊總督大隊分開而行,最早不會早于臘月初八."

紀澄苦惱的扶著額頭.即便他滿腹經綸,權謀機變,但這種事,他能如何?





冬日柔和.投射在永壽宮中花園里常綠的樹木上,幾點日光斑駁.深翠濃蔭.

楊皇後滿臉憐愛的看著花園里蹦蹦跳跳的兒子,一身暗紅色的宮裝.身邊二十多名丫鬟,太監們環侍著.

三年的時間過去,歲月仿佛特別的鍾愛楊燕燕.時光沒有在她臉上留下任何的痕跡.

三十七歲的楊皇後,依舊是纖腰楚楚,肌膚雪白,容顏精致無瑕.雍容,華貴的美婦一襲宮裝,雙如高聳挺拔,珠圓玉潤.一顰一笑,帶著成熟美婦的風情,堪稱尤物.

但氣質卻是端莊,雍容.構成她獨有的風情.芳華絕代.

蜀王甯恪亦在,看著將滿六歲的雍王甯淵,笑著贊道:"母後,淵弟聰慧機敏,將來肯定是文武全才."

楊皇後雍容的輕笑,道:"恪兒這又是哪里聽來的好話?"

甯恪嘿然一笑,道:"母後,這可是尹郎中說的."尹言對教導楊皇子非常上心.

楊皇後微微一笑,她內心中,何嘗不對兒子寄予厚望?惟願天子長壽.多撐幾年.

"淵兒,歇一會."楊皇後喊一聲,讓宮女將兒子帶下去擦汗,和蜀王離開後花園,往宮中走去.宮女,太監們在他們身後跟著.

楊皇後微笑著道:"恪兒,外頭鬧的沸沸揚揚,賈府三姑娘的夫婿沈遷,人還沒回,如今在京中炙手可熱.媒婆都踏破沈家的門.賈子玉何時回來?等他姐姐出嫁,你代我送一份厚禮去."

賈環要回來了.她想交好此人.若說誰有能力將她兒子推上皇位,她更相信這個人是賈環!

甯恪給楊皇後打趣,笑一笑.心中感觸難言:他的妻子是沈遷的妹妹.他和妻子感情很好.孩子都有.然而,賈探春,是他此生所深愛的女子.

此時,她終將出嫁.所幸,她的夫婿是如此出眾啊!否則,他心中何安?

"好的."

楊皇後螓首微點,再低聲叮囑道:"這次朝廷里的風波,你別卷進去."

蜀王應道:"嗯."心中卻是微微一驚.

十二月上旬,朝堂中爆發了激烈的朝爭.因真理報上大肆報道漠北戰功,輿論因此而起,工部尚書紀興生因此而上書,請求天子重賞諸將,諸功臣.

當然,他不會在奏章提起賈環的功勞.他和賈環是政治盟友,不會這樣害賈環.

然而,其政治對手大學士華墨卻上密折,攻訐紀興生罔顧君上困境,逞一己之私欲,操縱朝局.隨後,翻出紀興生在雍治十七年的陳年舊事:結黨.將其一本參倒.

他是聽瀟妹妹分析的.

紀興生要求大封賞諸功臣,本意還是要掌握在人事調整中的主動權.漠北大勝,天子確實非常高興.但是,他卻是忽略了國庫無銀,內帑無銀的境況.

十一月份,聖壽節上,左都禦史張安博當面勸諫:不可靡費,鋪張過多,惹得天子極度不快.

華墨借此解決了政治對手.根子上的原因,還在于天子要華墨穩住朝堂,別去煩他.天子選擇了更體貼,媚上的華墨.而放棄頗有名望的紀興生.

紀興生被下獄拷問,家中被抄.當前,朝堂中,正在追殺紀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