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 江山如此多嬌

七月流火.周帝國西陲,河中.

酷暑正漸漸的從這片曾孕育出輝煌文明的土地上退去.縱橫千里的大地,正逐漸的迎來初秋.同時,自三月份以來燃燒的戰火,亦徐徐的熄滅.

三月初,波斯帝國十萬大軍發兵河中,為報報木鹿被夷為平地,呼羅珊五萬大軍戰敗之辱.亦是,波斯薩菲王朝皇帝阿巴斯對賈環派使者到巴格達"訓斥"他的回應!

主不可怒而興師.作為執掌波斯帝國多年的皇帝,阿巴斯大帝得知在西域主事的賈環,齊馳返回東方帝國的京師後,精心准備將近半年,悍然出兵.

一路從呼羅珊四鎮泥沙布爾,越木鹿,兵鋒直過阿姆河.一路從土庫曼地區,越過卡拉庫姆沙漠,攻入阿姆河下游的咸海三角洲.連戰連捷.連克重鎮布拉哈,希瓦城.

但,賈環穩定朝局後,擁立新帝登基.于三月二十五日,任命西域守備司主薄曾季高為左僉都禦史,總督河中事,節制諸將,全權負責對波斯戰事.

這封聖旨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發往碎葉.十日即到.曾季高接管軍事指揮權後,調動軍隊,在河中各地與波斯軍隊交戰月余,並未取得勝利,遂率三萬周軍主力撤離堅守多日的河中重鎮撒馬爾罕.

這幾乎可以認定是周王朝的失敗:喪失對河中地區的控制.果不其然,隨後鐵門關,塔什干,恒羅斯等城失守.粟特人,烏茲別克人倒戈.

但是,周軍的補給線由此得以縮短數千里.曾季高退至俱戰提時,碎葉,疏勒,吐火羅支援的兵力,軍事物資早就彙聚此處.西域左布政使汪璘,吐火羅總督龐澤鼎力支持.

六月初,得到物資,兵力補充的曾季高,總計兵力六萬人,在俱戰提,與追擊而來的波斯主力五萬人決戰,一戰而勝,並擊潰其十萬仆從軍,俘獲無數.

曾季高令麾下諸將,分掠河中諸地,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大戰小戰連綿,連破波斯軍,遂光複恒羅斯,塔什干等地.

其軍事指導思想為:結硬寨,打呆仗!充分發揮周軍的火力優勢.又有:緩進急攻!行軍避免被偷襲,包抄;戰斗則盡可能的殺傷波斯人的有生力量.

七月初,曾季高率周軍主力五萬人,抵達撒馬爾罕城外.

"嗚嗚--"蒼茫的號角回蕩在這座千年名城的城外.駐守撒馬爾罕的波斯軍隊早就撤離.這座河中的中心城市,就如同不著片縷的美女.城門大開.

漫漫的紅潮,出現在天際邊.如同絢爛的烈火!一隊隊的周軍將士,以行軍的隊列,出現在這黃沙古道,烽火邊城的畫卷中.軍容鼎盛,雄壯!

大軍徐徐的停下來.信使往來于陣前.曾季高一身緋袍,騎著白馬,在軍中前列.眾將簇擁著.

總兵樂白心中感慨難言!跟著周軍撤退,至碎葉的康國國王等人,是無法再回來的.烽火連天.今日又重新打回來.但這並不是此戰的結束.

少頃,城中投降之事溝通完畢.曾季高勒著馬缰,駿馬嘶鳴,馬鞭前指,意氣風發的下令,"進城!"

西域前後三位統帥風格不同.齊總督不會出現在戰陣前.他自認是治政之臣.賈環素來是書生裝束,他信奉的是主席那套.不挎一槍,打遍天下.

曾季高則是一身緋色官袍,注重官威.他的性格是如此:精熟方輿,曉暢兵略,恃才傲物,矜功自伐.

在曾季高的命令下,周軍徐徐向前,氣勢逼人!這是無敵的雄獅.

此刻,統帥著大軍的曾季高心中正在思考著賈環的信.俱戰提之戰擊潰波斯主力,大勝的的獎賞朝廷很快就下發.同時,跟著聖旨來的,還有兩封書信.一封是齊相的,一封是賈環的.

國朝的軍事指揮權,在賈環手中.

賈環在信中明確的要求,要狠狠的教訓波斯人:將河中,呼羅珊地區支持波斯作戰的貴族,全部處死.占其地,得其民,納其財.將呼羅珊四鎮全部納入國朝的版圖中,並伺機攻打波斯的重鎮庫法.

這是他在未來十年的任務.






八月,在西域連續的傳來好消息後,嶺南也傳來好消息.張四水率軍攻進廣州.斬殺楚王.曆時近半年,永興朝的地方叛亂,就此平定.廣州十三行商加入大周中央銀行,發行紙幣.

地方,邊境都安甯下來,朝政開始徐徐的走向正軌.東閣大學士齊馳以獨相宰執天下,開始實施改革,革除雍治朝的弊端,施展他的政治抱負.

八月中秋剛過,京城里似乎還飄著桂花的香氣.無憂堂的梧桐樹,葉子漸黃.

午後時分,賈環在前院書房里招待來訪的同年好友刑科都給事中范錫爵.書房中,陳設精美,雅致.牆壁上掛著董其昌的秋興八景圖.兩人坐在畫下的桌椅處閑談.茶香嫋嫋.

范錫爵三十四歲,其貌不揚.臉頰消瘦,下顎突出,顯得嘴有些尖.穿著便服,今日朝廷休沐.喝著茶,道:"子玉,唐元徵的性子和翁兆震類似啊.你打算何時召翁兄回朝?"

賈環的同年,南直隸華亭唐道賓,字元徵.為人仗義執言.對賈環弑君強烈不滿.正在國子監中的學習班學習.學習班由小人周慎行執掌.當真是令官員們"談虎變色".

學習班從來不進行體罰.但,不允許遲到,早退,辭官,天天上課,寫思想彙報.種種規矩極多.觸犯規矩的處罰是增加在學習班的時間.令人苦不堪言.

范錫爵特意來為唐道賓說情.其學習班的年限,已經一年的學習時間,罰到十年.他特意繞個彎,問賈環要不要召回清流的代表人物:翁狀元.

坐在椅子中,賈環笑一笑,搖搖頭,道:"元馭兄,我召翁狀元回來罵我啊?"正人君子,裝點門面這種事,他真沒想過.他要走的是另外一條路.跳出五千年的王朝興衰循環.

范錫爵沉默下來.賈環這是拒絕了.他和賈環是多年的交情啊!權力果然會改變一個人.

賈環看一看范錫爵,就知道他在想什麼,再道:"元馭兄來關說,我不能不近人情.唐兄當年也曾為我直言.我回頭和周玉繩打個招呼.外放江南的府縣如何?"

范錫爵頓時大喜,起身拱手一禮,道:"謝子玉."心中感到慚愧:賈環還是當年的那個會元!三千人中第一仙,花如羅綺柳如煙,時人勿訝登科早,月里嫦娥愛少年.

賈環就笑,"別忙著謝我.還要請元馭兄帶個話.唐兄在學習班里說了很多過頭話.結束學習之前,走個形式,在學習班的機關報上發篇文章.不能老拆我的台嘛!"

范錫爵點頭,道:"理當如此."





談妥唐道賓的事,賈環和范錫爵隨意的閑聊著.談的很愉快.范錫爵為都給事中,擁有廷議資格.到他這個位置,再和賈環談的比較愉快,那很多事,就不言自明.

稍後,錢槐來報,衛陽來了.賈環便送別范錫爵,到前院一處小廳中見衛陽.

衛陽時年二十五歲,官任禮部主事.他正在幽靜的小廳中喝茶.一身白衫,身姿修長,俊美異常.還是一如當年那個唇紅齒白的少年神童.他娶的是劉大學士的孫女.

見賈環進來,衛陽笑著站起來,拱手道:"子玉…"幾個月前,聞道書院落成典禮,他亦到場幫忙.礙于他爺爺的關系,他無法明面表態支持賈環.但書院的事情,他責無旁貸.

賈環笑著做個手勢,示意衛陽落座,走到廳中的主位,坐下來,道:"衛相還好吧?"在來往十三次"乞骸骨"後,朝廷同意衛大學士已經致仕.衛弘准備南返華亭老家居住.

衛陽微笑道:"還行."

閑話兩句後,衛陽道:"子玉,如今遼東,嶺南叛亂平定,西陲邊境也安甯下來.有些事情得做一做啊!弑君的名聲終究不好聽."

現在的輿論引導,僅僅在限于:爆一下雍治皇帝的黑料.遺詔,簡直是齊馳和群臣們發泄對雍治皇帝末年亂搞的不滿.和徐階給嘉靖皇帝寫的遺詔差不多.

但,這對于賈環而言,還不夠.要把亂臣賊子的名聲給洗掉才行.現在洗的太厲害,自是適得其反,但日後呢?宋太宗連"燭影斧聲"都洗得白!可以慢慢來,但事情要開始做.

賈環想一想,道:"元皓,你有心了."以他現在的政治地位,這些掏心窩子的話,只有當日在書院里和他一起救災的同學會和他說.有些事,他心里有數.戈培爾說過一句話:謊言重複了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

衛陽笑一笑.和賈環聊起不久前紀澄和史湘云的婚禮.心中微微有些惆悵.那是哪一年的事啊?






永興元年,冬.天陰著,看著將要下雪.

午後時分,賈環在府中的正院廂房中,和妻子寶釵,黛玉說笑.奶媽們剛抱著幾個不滿周歲的哥兒,姐兒們出去.薇薇,詩詩,韻兒,玉華都在.各自的大丫鬟們俱在.

一屋子的美人,珠翠搖動,花開正好,如若陽春.

炭盆里燒著上好的紅木無煙炭,上放著一把精美的銅壺.銅壺中煮紅茶.茶香四溢.晴雯,香菱,如意,鶯兒四人時不時的添水,倒茶,撥弄著火炭.

"夫君,這下午茶,又是何種來由?"寶釵抿一口茶,目光落在賈環身上,輕笑著問道.

產後四個月的寶姐姐,更添風姿,珠圓玉潤,肌膚如雪.時年二十五歲,穿著湖綠鑲邊的棉襖,頭戴純金嵌紅寶石打造的飛鳳釵略顯豐腴,風情無端.

幾雙美眸都看過來,賈環正愜意倚在軟榻上給黛玉看手相.林妹妹輕嗔薄怒,妙語如珠.她產後身體有些虛弱,穿著厚厚的刺繡暗色棉襖.于明媚的風姿外,平添一股貴氣.

至于,賈環到底是真的看手相,還是別的,這自然另說.聽寶姐姐問,他笑著給妻妾們說起英國下午茶的典故.

正聊著,鴛鴦挑起門簾,略一彎腰,白皙的鵝蛋臉蘊藏著幸福的笑意,道:"三爺,奶奶,寶二爺要出家,正在櫳翠庵里.太太派玉釧兒來請三爺和奶奶過去勸一勸."

賈環微微蹙眉,和寶釵對視一眼.





從賈環無憂堂的正房里出來,往東走,便是黛玉的院子.這里和大觀園相通.

賈環,寶釵,黛玉都准備去看看.眾人紛紛起身,丫鬟們幫著添衣物,穿斗篷.

林千薇對這種瑣事沒興趣.林芝韻則是不怎麼上心.那年寶二爺不鬧一鬧?聽說去年林姐姐被太醫診斷出懷孕時,寶二爺在怡紅院里大哭一場.

蘇詩詩,石玉華則是留在家里照看幾個孩子.石玉華幫賈環系著斗篷,夢幻般的剪水雙瞳落在賈環臉上,調侃道:"相公,想好要怎麼處理了嗎?"

淡淡的香氣傳來,看著純淨嫵媚的大美人,賈環很自然的扶著她的細腰,低頭吻著玉華香軟,光滑的臉蛋,笑著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

一屋子的美人,丫鬟們都笑起來.





賈環,寶釵,黛玉三人帶著丫鬟們,一路進大觀園,順著人工河,到櫳翠庵.寒風凜冽,吹拂著大觀園里的樹林.

櫳翠庵中,王夫人,寶琴,李紈,王熙鳳,薛姨媽帶著丫鬟們,不斷的正勸說跪在庵堂中,雙手合十的賈寶玉.滿滿的一屋子人.王夫人給彩云扶著,泣不成聲.

賈環三人進來,和眾人寒暄幾句.寶玉回頭,看到出落的更加美麗的林黛玉,想著她嫁人,為人母,眼淚就流下來,溫聲道:"林妹妹,你來看我了?"

黛玉一陣無奈.這份情意,她如何不知道.但她不會接受.螓首輕點,細聲勸道:"寶二哥,你這是何苦呢?你要為琴妹妹想一想."她和寶琴的關系極好.


"林姐姐…"薛寶琴正在寶釵懷里失聲痛哭,聞言再哭.她上個月才查出有身孕.寶玉就要出家.

這情形,看得賈環搖搖頭.大臉寶就是這尿性.帶著晴雯,如意到旁邊的偏房里稍坐.妙玉正在這里等候著,正殿里人太多.她在欣賞著窗外含苞待放的紅梅.

"見過三爺!"十幾個小尼姑們,紛紛小聲向賈環問好聲.賈環現在是何等的地位:帝師.

"賈三爺…,你是來勸寶二爺的嗎?"妙玉轉過身來,雙手合十,微微鞠躬行禮.她一身白色道袍,長發如云,身段修長婀娜.時年二十七歲.明眸,粉唇,雪膚,細腰,長腿,燦若春華.不愧是十二金釵.

她這里都是女子,如何能接受寶玉在這里修行?妙玉性情高傲,但和賈環的兩個妻子:寶釵,黛玉私交不錯.

賈環擺擺手,表明態度:"法師收不收徒,隨自己的心意即可."他對大臉寶的想法,一清二楚.給二房留後之後,就遁入空門.大臉寶做一個富貴閑人,還是出家,他並不想干涉.就像他剛才給玉華說的:隨他去吧.

妙玉微微錯愕,吩咐小尼姑上好茶.等茶上來,親手將茶端到賈環旁的桌子上,道:"請!"這個舉動中,微微透著尊敬.並非因寶釵,黛玉的緣故.

小尼姑們只道賈環是帝師.以她的見識,自是知道,這是未帶帝冠的皇者.十年前,她師父去世,留下遺言:不宜回鄉,在此靜候,自有結果.

而結果,早出來.當日,賈環受人委托,帶話給她:可以回鄉.她還未返回蟠龍寺.

晴雯和如意兩個對視一眼,心里藏著笑.妙玉有多麼傲,她們可是知道的.

賈環點一點頭,"謝謝!"

忽而,倒想起妙玉的判詞來: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

可歎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肮髒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歎無緣?

她的命運,應該是也被改寫了.





永興元年,十一月初七.冬至.大雪紛飛.

西苑,太液池東面的朝霞居處,修築了一座高達六樓的木石建築.這是工部郎中喬如松在集合全國的能工巧匠,曆時一年半,研制出的水泥的功效.

今日冬至大朝結束後,永興天子甯淅,邀請老師賈環在此飲酒,賞雪.越國公甯澄做陪.

大雪無聲,覆蓋著京城,一片琉璃世界.六樓的正廳中,溫暖如春.美酒佳肴,陳列在小桌上.賈環,甯淅,甯澄三人在窗前,俯瞰京城,天下.

甯澄興致勃勃的道:"登高望遠.皇上,你這里賞景,可為京中第一.如此美景,賈先生可有佳作?"要擱在以前,他未必敢這麼問賈環.但是,他姐和賈環都有一個兒子了.他自是要放肆得多.這是他姐夫.

甯淅一身黑色的龍袍.做皇帝快兩年,他身上的氣質慢慢練出來,偏向穩重.微笑著道:"澄哥兒,水泥最大的作用是軍事用途啊."又略感傷的道:"先生,你真的要走?我…"

賈環一身水藍色的棉襖,負手而立,扭頭,溫和的笑道:"子文,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況且,我還要在東莊鎮住幾年."又笑道:"眼下確實有一首詞比較應景.贈給子文吧!"

輕聲吟誦道:"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第七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