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前生今世



陳名歉意地說道,"都是我的病拖累了你和這個家.否則,憑著你一手好繡藝,家里的日子應該好過得緊."

王氏嗔道,"看當家的說的,若是沒有你,咱們這個家就跨了.正因為有了你,咱們才能好好過下去.特別是阿福,她最該孝順的就是你……"

陳大寶忙說,"不僅我娘要孝順姥爺,我也要孝順姥爺."

幾人閑話一陣,王氏繡花,陳大寶便牽著陳阿福去了西屋歇息.陳名,王氏領著阿祿住西屋,陳阿福和陳大寶住東屋.

東屋靠窗也是一個大炕,炕尾兩個炕櫥,地上一個破桌子,兩個凳子.

陳大寶脫了鞋子爬上炕,從炕櫥里拿出一個褥子鋪在炕上,褥子上一個圈套一個圈,應該是他的傑作,也不排除有原主的功勞.也沒鋪平,皺皺巴巴,還是斜的.

他站在炕上說道,"娘過來,大寶幫你脫衣裳."

陳阿福老臉又一紅,說道,"娘--自己來."說是這麼說,還是走到他身旁.

她身上穿的藍色小襖是斜開,不是系帶,而是盤扣.盤扣很小,又緊,不容易解開.陳阿福抬起胳膊費了半天勁,才解開兩顆,其它都是大寶解開的.

系裙子的帶子是活扣,好解.她一拉就開了,裙子一下子滑落在地上.她坐上炕,大寶又下來幫她把裙子撿起來.

"娘躺上炕歇歇,家里沒柴伙了,我和小舅舅去撿點."陳大寶邊說,邊幫陳阿福蓋上被子.走的時候,還把髒衣裳拿出去,把門關好.

這是怎樣的生活窘境才能把這麼小的孩子逼成這樣!陳阿福心酸不已.

周圍一下子靜下來,只有遠處的狗吠聲和偶爾傳來孩童們的笑鬧聲.

陳阿福閉上眼睛,整理了一番穿越前和穿越後的事情.

前世,她名下有一套二居室,一輛車,十幾萬的存款……不對,還有劉旭東送的一套三居室,一百萬的存款.這些加起來至少有幾百萬人民幣,不知道是歸政府所有還是歸從來沒跟她聯系過的表弟表妹們.若是立下遺囑就好了,把這些錢都捐給孤兒院.

只是,這些已經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了.

今生,她穿越到一個癡女身上,今年十五歲,有父有母有弟弟有兒子.從她了解的情況看,她們家住的村叫響鑼村,離三青縣城十幾里地,交通便利.看到路上大片長勢良好的農田,這里算得上魚米之鄉,比較富余.

家里雖然有三畝旱地,但父親身體不好,母親要做繡活掙錢,弟弟才十歲,大寶才四歲,田地就佃給大伯陳業種,每年給他家交六成租子.


母親王氏的繡活非常好,沒日沒夜的繡,一個月能掙六,七百文大錢,比有些人家全家人的收入都高.所以才能養活一家人,還有錢給重病的陳名和癡傻的陳阿福治病抓藥.

但王氏的眼睛不太好,近視,還怕光.這應該是用眼過渡所致,再這樣下去,用不了幾年就會瞎.

陳名身子骨好些時,能編些草筐草帽草鞋,也掙不了幾文錢.家里還有五只母雞,下的蛋主要給陳名和陳阿福補身子,有時兩個孩子也能吃一個.

有個親奶,跟著大伯住.大伯家有三個孩子,大兒子陳阿貴二十二歲,娶妻高氏.二閨女叫陳阿蘭,十五歲,好像今年底就嫁人.三閨女叫陳阿菊,十二歲.陳阿貴又有一兒一女,兒子陳大虎五歲,女兒陳大丫三歲.

還有個三叔陳實,在府城做小生意,一家人都在府城,每年過年時才會回來住半個多月.

到目前為止,陳阿福就掌握了這麼多信息.

對了,還有那只燕子,就是前世死前在她腦海出現的燕子,還跟她說了莫名其妙的話.奇怪,前世她做夢偶爾也會夢到它.只不過,夢中聽不懂它說的鳥語,只看到它時而飛來飛去,時而唧唧喳喳地亂叫,非常暴躁.燕子的叫聲應該是非常溫柔的呢喃聲,而這只燕子卻愣是叫出了麻雀語.

迷迷糊糊睡著了,她又夢到了那只燕子.藍黑色的羽毛,還發著瑩光,胸部和腹部的毛是金色的,尖尖的嘴巴也是金色的.它正用比綠豆粒大不了多少的小眼珠子甩著眼刀子,小嘴一張一合地罵道,"我喳!笨,笨死了,還短命.白跟了你一世,連天日都沒見過,也沒撈到哪怕一小塊金子,天天住舊屋.還害得我沒看到傳說中的迪拜明珠,沒看到悉尼歌劇院,還有鳥巢,真是氣死我了.我喳喳喳喳喳……"

忽略掉不友好的內容,音質像奶娃娃,糯糯的,好聽極了.

只是那綠瑩瑩的眼珠子太可怕了,滿含恨意,目光就像一把把寒光四射的綠色激光刀,在陳阿福眼前亂飛.

陳阿福一下子被嚇醒了.睜開眼睛,還有片刻的恍忽.望望破爛的房子,聞聞有尿臭味的被褥,她已經穿越了.

正要再想想那只奇怪的小燕子,卻聽到廚房里傳來切菜聲和王氏同陳名隱約的說話聲.

王氏說,"……原來,想著阿福癡癡呆呆的,行動又不利索,嫁出去遭罪.便想讓她一輩子不嫁人,由娘家養活.雖說阿祿好,卻又怕他將來娶的媳婦不好,給阿福氣受……正好我在林子里撿了大寶,就想著讓阿福認大寶當兒子,將來再給她立個女戶,帶著兒子一起過.等我們死了,阿福不至于受苦,有人供養她,孝順她,死後還能享受後人的祭拜.可現在,阿福的病居然好些了,若好徹底了,那還是嫁人的好.拖了個大寶,她怎麼找得到好人家呢?"

陳名考慮了一下,說道,"若是那樣,咱們就認大寶當兒子,這樣大寶就不是阿福的拖累了,以後或許還會是阿福和阿祿的幫襯.那孩子聰明,長大肯定會有出息."

王氏一想也對,笑道,"還是當家的有辦法,這樣再好不過.大寶雖然是撿來的,但咱們養了他四年,也有感情了,我真的把他當成了親外孫子.那孩子不止聰慧,還懂事,把阿福當成親娘一樣孝順."

…………………………

新書求呵護,求點擊,收藏,推薦,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