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立女戶



古代的正常女人,就沒有不嫁人的.這個理由陳阿福駁斥不了.便說了這幾天她一直想的理由,"爹,娘,大寶必須要給我當兒子才行.我覺得,我的病之所以突然好了,都是大寶給我沖喜沖的.咱們村里還是有其他傻子,他們的病好了嗎?"見陳名和王氏搖頭,又繼續說道,"那就是了,大寶給我當了兒子,我的病就好了,他是我這輩子的貴人.靈隱寺的大師說我有福,或許就是算到我能遇到貴人.若是大寶不給我當兒子了,我再犯病了咋辦?"

盡管陳阿福說得很慢,還有些結巴,但有理有據,陳名和王氏都聽進去了.他們本來就非常相信"沖喜"這一說,因為,王氏就是在陳名要病死的時候嫁進陳家的.當時,大夫都說讓陳家辦喪事了,可王氏一進門,不僅陳名的病被沖好些了,幾年後還添了個兒子.

阿福說大寶是她的貴人,沖好了她的癡病,還真有可能呢.

而且,王氏也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阿福不是陳名的骨血,但因為自己嫁進陳家前跟婆婆和大伯言明在先,他們當時認可了,對阿福還尚可.但自從把大寶抱回家後,他們就不高興了.特別是阿祿的腿瘸了以後,他們連一點面子情都不給了.若再讓丈夫收大寶當兒子,他們肯定更不高興,會認為陳家的家產不僅給了阿福,還要給大寶,阿祿會更吃虧.

若婆婆和大伯不待見大寶了,胡氏一直不高興二房,更恨阿福和大寶.若真的讓她兄弟胡老五偷偷把大寶賣了,那可咋辦.

王氏知道,肯花十兩銀子買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不是楚館就是戲班.若是大寶被賣進那樣的火坑,自己咋忍心.

陳阿福見王氏若有所思,又再接再勵地說道,"也不是每個想當上門女婿的男人,都是不堪的男人,還是有好的.再說,阿福長得俊,癡病又好了,定會有好男人真心跟阿福過日子的.若那個男人真的對我好,也不會嫌棄大寶.若那個男人本身品行不端,即使我不帶兒子,他也會嫌棄我曾經癡傻過.再說,大寶擔心的也有道理,爹不缺兒子,我奶或許還覺得大寶給爹當兒子了,勢必要瓜分弟弟的家產,更不會喜他."

陳阿福的話正好戳中了王氏的心事,她又說了自己的擔心.

胡氏娘家的小弟弟胡老五是近一帶有名的混不吝,壞事做盡,老實些的村民都怕招惹到他.他既然當著大寶的面說過那樣的話,或許還真有那個想法.只不過胡氏怕陳老太和陳業,不敢讓胡老五做.若是討了他們的嫌,胡老五可就沒有那麼多顧忌了.畢竟陳家二房勢弱,大寶只是一個撿來的孩子.

陳名聽了也擔心不已.陳阿福更是嚇到了,卻原來胡氏娘家的人還是那樣的惡人.

王氏看著陳名道,"要不,就按阿福說的辦吧?阿福能聰明到什麼地步咱們也不知道,就讓她住在村里招婿,離咱們近看著也放心."

陳阿福又摟著陳名撒嬌道,"爹,你就答應娘吧.你也不希望我和大寶離開村里,對吧?"她的嗓子已經不像剛穿來的那幾天,好聽了不少.雖然還算不上清脆悅耳,但低沉軟糯,還算動聽.

陳名還從來沒有被閨女這樣撒嬌求過,被她連搖帶軟語相求,極是受用,眼里溢滿了笑意.

見父女兩人如此,王氏高興極了.在她心靈深處,更希望女兒能跟丈夫多親近.

陳名笑道,"哎喲喲,爹的頭都被阿福晃昏了."又猶豫地說道,"阿福,立女戶跟父母同兒子分家還不完全一樣,兒子分家了,若沒錢修房子,還可以同父母一起住.但若立女戶了,跟父母家就要徹底分開.爹娘原來打算,等大寶大些能干活的時候,就賣一畝田地,把咱家旁邊那一小塊地買下來,正好能修三間茅草房子,也夠你們住了.雖然兩家中間隔了道牆,但門挨門,也方便我們照顧."

原來立女戶還這麼麻煩.


陳阿福原來計劃是,先這樣住在一起,等有錢了買塊大點的地方,修個大四合院,大家一起住.卻原來立女戶要另住.

不過,暫時這樣也行,算是個過度.等以後有錢了,修兩個門挨門的大院子,一邊自己和大寶住,一邊爹娘弟弟住.

自己前世是職業女性,還算能干.大學里學的雖然是廣告學,但還另外選修了設計專業.工作後不僅做過廣告設計,更做到了市場部經理,與人打交道有一套.雖然當不了服裝或是飾品設計師,但小打小鬧應該還行.再不濟,賣菜譜賣小食也行啊,自己的廚藝可是相當不錯呢.更何況,她貌似還有個未開啟的空間和靈物.

她對自己在這個世界當個小地主很是有信心.

便說道,"爹,娘,那就這麼辦吧."

陳名思考片刻說道,"女戶也不光是一張紙,還要立在產業上,比如說必須要有房子或是地來立戶.家里現在只有這個小院和四畝地,房子不太好過戶給你們,地里的小麥快收了,總要等到收完了再賣地.我先去跟我大哥借一貫錢把咱家旁邊的地兒買下來,用來給你立戶."

又把陳大寶和陳阿源叫過來一起商量下一步的事.

他對阿祿說道,"阿祿,你姐姐是女孩子,身子又不好,大寶又小,爹想給他們分一畝地修房子立戶,怎麼樣?"他本來想分兩畝地給阿福,一畝賣了建房子,一畝給他們過活.但想到老娘和大哥,還是只能分一畝.想著他們以後的日子,自家偷偷接濟就是了.

阿祿痛快地說道,"爹,給姐姐三畝地吧.阿祿是男子漢,長大了可以自己掙家產."

王氏忙道,"不行,一畝地夠了."

王氏知道婆婆和大伯的心思,可不敢讓阿福和大寶多要.

陳阿福心里極感動.陳名和阿祿真不錯,田地是農人過日子的根本,他們竟然能這麼大方.在古代,親閨女都不一定舍得給田地,何況她還是個拖油瓶.

忙道,"謝謝爹,謝謝二弟,我和大寶不要陳家的產業.修房子要賣的一畝田地,也算是我們借的."

……………………

謝謝親的支持,謝謝keppra的推薦票紅包,感謝!作品簽約環節出現了點意外,昨天清泉忍不住問主編,她還在等我寄的合同快遞...老天,清泉也在傻等消息.昨天下午趕緊把快遞寄出,要等到下周才能改變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