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變相懲誡



今天不止大人忙碌,孩子們也忙碌,大寶更是激動得早早就起來了.這是他第一次正式結交朋友,昨天請哥哥弟弟和姐姐妹妹的貼子都是他親手寫的.寫好後,同爹爹寫的貼子一起,讓人送去那幾家.

現在的天已經開始漸漸變短了,天還沒有大亮,他就起來摸黑把衣裳穿上.

當他帶著追風一家來到正院時,楚令宣和陳阿福才剛剛起床.

他已經知道不能直接進爹爹和娘親的臥房,而是站在東側屋等他們.平時他來的時候,爹爹和娘親都起來了,而且爹爹已經不在家了.

他聽見爹爹和娘親穿衣裳的聲音和輕聲說話的聲音,心里還是有些不舒坦.想當初,自己可是跟娘親睡一個床的.娘親生病時,連娘親的衣裳和鞋子都是自己幫她穿的.

可是現在,娘親的身邊換人了,自己也獨自一人去了另一個院子……

陳阿福先走出臥房,看著大寶笑道,"今天你又不上學,怎麼比平時起的還早?"

陳大寶輕輕抱著陳阿福的大肚子說,"今天客人要來,我要早些起來給他們准備玩的東西."

陳阿福笑道,"好孩子,知道待客之道."

大寶又爬上炕,抱著陳阿福親了兩下,又伸著臉讓陳阿福親了兩下.

楚令宣出來看到他們這樣,還是沉臉皺起了眉頭.

大寶雖然知道自己若聰明的就不該惹爹爹生氣,但看到爹爹吃他的醋,心里還是暗喜不已.

他跳下炕,給楚令宣施了禮,趕緊出了側屋.

陳阿福看楚令宣扭得出水的臉,笑道,"看你,怎麼還吃孩子的醋."看他更不高興了,趕緊說道,"好了,好了,明年大寶滿了七歲,就不這樣了."

這時,聽見楚含嫣跟大寶說話的聲音.

楚令宣失笑,這個從來都要睡懶覺的女兒也不睡懶覺了.

他們幾人去西廂餐廳吃了早飯,便開始各自忙碌起來.

楚含嫣忙著給動物之家穿漂亮衣裳,戴首飾,陳大寶忙著指揮下人在後院樹下放小桌子,小椅子,積木,連環畫冊,玩具等等.

陳阿福則領著人在小廚房為自己最拿手的鹵菜,黃金系列,小黃瓜系列做准備,同時還要准備西瓜刨冰的原料.

參將府地窖里有一點冰,不多,極珍貴,平時只給楚老侯爺降降溫.連陳阿福都舍不得用來降溫,覺得太奢侈,只偶爾給孩子們和自己做刨冰吃.

最無事的就是坐在窗下看書的楚令宣了,連後起床的小李軒都知道幫著姐姐把動物之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陳阿福忙完,看到阿祿還沒有來,便讓小墨去請他.

小墨回來說,"舅少爺說今天身體不太爽利,就不來了."


陳阿福聽了便著急起來,小墨又說,"大奶奶莫急,奴婢看舅少爺沒有大礙,就是有些沒精神,是不是天熱中了暑氣."

陳阿福點點頭,阿祿害羞,不好意思來見這些客人也有可能.

這時,有人來報,客人來了.

因為楚令宣跟他們非常熟悉和要好,他們一來,便直接被請進正院.

這幾家人原來見過楚含嫣,還是第一次見大寶,除了劉將軍和劉夫人外,另兩家也是第一次見李軒.

他們給了大寶和李軒見面禮.

之後,大人們就在後院的廊下坐著喝茶聊天,只不過分了兩桌.這里樹多竹子多,非常涼快.陳阿福有些好笑,若在前世,正好湊成兩桌麻將.

孩子們一來便跟兩只鳥和四只狗玩到了一起.玩了一陣後,蘭姐兒和珊姐兒及一個小男孩又被桌上那些奇怪的積木和連環畫所吸引.

付將軍有一女一子,女兒就是付靈珊,兒子叫付盧深,深哥兒,剛四歲.秦夫人有二子一女,大兒子已經十二歲,叫秦沐,二兒子七歲,叫秦瑾,女兒就是秦蘭.劉將軍有兩個二子,八歲的劉旺,六歲的劉敖.

這些孩子,再加上楚家的三個孩子,一共十個.最大的是十二歲的秦沐,最小的是四歲的李軒和盧深.

孩子多本來就熱鬧,再加上楚家的鳥鳥和狗狗不同尋常,都是人來瘋,院子里的笑鬧聲一浪高過一浪.

連小李軒都得意地抱著短短喊,"它是短妹妹,是軒軒的,不給你們玩."

付將軍等人都知道李軒的特殊身世,囑咐著孩子們,"別碰著軒弟弟,要讓著他."

劉夫人悄聲跟陳阿福說道,"呀,軒哥看似好多了,今年初我看過他一次,呆呆的,一見生人就哭,可不像現在這麼會說會笑……"

劉讓出身勤西伯府,跟瑞王妃的娘家有親.

這位劉夫人也是個爽利性子.

陳阿福笑道,"其實軒哥兒根本沒有什麼病,就是小時候被嚇著了,怕生.慢慢鼓勵他,親近他,讓他知道身邊的人不會傷害他,再加上我家的小狗和小鳥都喜歡跟他玩,他的膽子逐漸變大了,也就敢說敢笑了."

只聽那桌的劉讓小聲說道,"昨晚上我堂弟從京城過來,說太後夢見了先帝,太後又說先帝在世時最喜歡榮昭這個皇長孫女,前天下晌就讓榮昭公主去報國寺為先帝抄經茹素三個月了."

前幾天楚三老爺就來了信,說許多禦史都上折子,彈劾榮昭公主因德行有虧,惹怒神靈,才頻頻招致群鳥攻擊.請求皇上懲戒榮昭公主,以平息上天的憤怒.

也有人彈劾楚侯爺,說他沒尚榮昭公主的時候,榮昭公主沒有這些怪事,他尚了公主,卻出了這事,是不是楚家有什麼不妥……

前天又接到了來信,皇上怒斥了那些沒事找事的禦史,說欽天監都沒有看出什麼不妥,他們卻蠱惑人心,造謠中傷,中傷的還是皇家中人.不僅梃杖了帶頭鬧事的禦史,還說,若他們再敢以訛傳訛,殺無赦.那些禦史才漸漸住了聲.

他們分析,皇上肯定不願意公然說榮昭德行有虧,惹怒神靈,畢竟榮昭是他們皇家的人.榮昭坐實了這種罪,皇家的名聲也不好聽.但皇上心里肯定不滿意榮昭,也怕真的是榮昭惹怒神靈,或許會借別的事變相懲誡榮昭也不一定.

沒想到,懲誡這麼快就來了,還找的這種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