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曆史問題

關于日本地區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曆史遺留問題,而真要把曆史扯遠了的話,那麼日本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千年曆史遺留問題了! 從長遠的角度來講,日本與中國的關系可以追溯到中國秦始皇的那個時代。秦始皇譴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東渡求長生不老的仙丹神藥,但是徐福並沒有回來,後來有人推測,徐福是到了日本,並且是日本的開國國君神武天皇,並且羅列了一系列的證據,包括《史記》上所記載的徐福東渡所到達的地點與日本的琵琶湖,遠淡海之間的九初平原一樣;時間上徐福東渡是公元前210年,而神武天皇是在公元前203年即位的,時間接近,且在神武天皇的遺物中也有秦代的銅鏡;而徐福東征的時候有大量的船隊,帶有數千童男童女,有工匠與五谷雜糧的種子,這正好與神武天皇屯田,以及帥船隊東征的記載相符合,而且當時日本正處于石器時代,不可能建造大量的艦船;徐福當時本為秦國人,有分封的思想,而神武天皇立國之後也是以分封制來治理天下的,而且當時徐福不采用漢字,這與他的愚民思想也是相吻合的;而從文化上來看,徐福當時東渡日本的時候肯定帶去了銅鐵等器具,糧食種子等,這與日本記載的“彌生式文化”,即外族入侵文化是中國大陸傳到日本去的相同。 從這些角度來看,日本其實與中國是同一個文化的,或者說日本是中國的後裔,而這一觀點在中國吞並日本之後得到了佐證,而日本的徐福廟也得到了發展,大量的曆史學家也在尋找著徐福即是日本開國國君的證據,並且在數十年間陸續挖掘出了大量的古代遺跡,對這一論點進行了證明。 當然,這都是幾千年前的事情了,而這也是中國本著同化日本的目的而進行的一些文化活動,在吞並日本之後的幾十年之間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近現代史上,中日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卻遠沒有解決! 從中日甲午戰爭開始,這兩個原本同為受到西方殖民侵略的民族就成為了勢不兩立的死敵。隨後,中國進行了十多年的抗日戰爭,這更加深化了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到二戰結束之後,中日兩國的矛盾原本就應該放下了,但是,隨著中國解放戰爭的勝利,而美國為了攝制共產主義的擴張,將日本重新武裝了起來,並且讓日本變成了反共的前線,從而助長了日本的囂張氣焰,導致二戰的遺留問題幾十年沒有得到解決,而日本更是變本加厲的否認自己在侵略戰爭中所犯下的罪行。這徹底的激化了中日矛盾,為後來的三次中日戰爭埋下了禍根。 台灣解放戰爭,朝鮮半島戰爭,這都讓中日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越演越烈,到後來,除了戰爭,已經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解決兩個民族之間的矛盾了。而這當然與美國為了攝制中國,而縱容日本的擴張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當然,根本的原因還是日本的擴張野心,而這一點,在二戰中日本的戰略方面就體現得非常的清楚! 早在日俄戰爭(20世紀初的日俄戰爭,而不是21世紀的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就明確了自己的擴張侵略方向,即要控制世界,就要控制中國,而要控制中國就要控制滿蒙,要控制滿蒙,則要控制朝鮮。日本也正是按照這一方向,一步步走向戰爭的深淵的。 日本從來就不缺乏擴張的野心,從倭寇襲擊中國大陸沿海地區開始,日本就渴望著擺脫島國的身份,成為真正的大陸強國。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日本也正因為受到了島嶼的限制,所以很難以成為真正的強國。這一點,日本與英國有著極大的不同。英國雖然同為島國,但是在曆史上,英國從來沒有少過與歐洲大陸國家之間的交往。早在羅馬帝國時期,英國就與歐洲大陸有著密切的往來。而在工業革命之後,英國更是成為了歐洲的霸主,與海洋的霸主。從文化上來看,英國是一個徹底的歐洲國家。而日本則完全不一樣了,在美國的艦炮轟開日本的大門之前,日本就一直是個閉關鎖國,妄自尊大的國家,這與中國當時的情況非常的相似。 英國的艦跑轟開了千年古國的大門,讓沉睡了千年的中國人發現世界變了,中國不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一個日益腐敗落後的國家,英國人打醒了中國人的自尊與自強。美國人的艦跑也轟開了日本的大門,只不過打醒的是日本的野心。日本與中國在這個時候因為一點點差別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明治維新的成功,讓日本迅速的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而戊戌變法的失敗,則讓中國繼續沉淪了下去。這也就有了後來中日兩國間長達半個世界的戰爭! 日本人的野心不僅僅是自身的強大,而是要控制中國,控制亞洲,控制全世界。作為二戰東方戰場的策源地,主要的戰犯國,日本在戰後沒有受到相應的懲罰,這更讓日本看到了擴張的機會。中國解放台灣的戰爭中,日本蠻橫的干預,讓本已經十分脆弱的中日關系徹底的破裂,隨後日本想借助朝鮮半島再次登陸亞洲大陸的行動讓中日關系到了戰爭的邊緣,而這就是第一次中日戰爭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中日戰爭之後,中日之間的矛盾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更加激化了。戰後,雙方誰都不服氣,日本認為中國不可能戰勝他,就顯得更為猖狂囂張,而中國也從戰爭中吸取了經驗,在美國大力支持日本的時候,要想迅速消滅日本,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也就是在第一次中日戰爭之後,中國改變了自己的戰略發展方針,從此開始與美國競爭世界霸主的位置了! 在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之前,中美,以及中日之間的實力對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而日美兩國卻陷入經濟危機之中而不能自拔。更重要的是,中國開始逐步把經濟上的強勁動力轉移到軍事上來,將經濟實力轉化為軍事實力。而美國迫于經濟上的巨大壓力,被迫全面轉入戰略防禦階段,力求阻止或者是滯緩中國的戰略擴張,為重新控制世界爭取機會。美國的這一戰略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卻把日本置于了危險的邊緣。中國的擴張是從太平洋上開始的,而奪取西太平洋上的霸權地位就成為了中國擴張所必須走出的第一步。日本自然不會甘心看到中國成為西太平洋的霸主,而就很自然的接替了美國的義務與責任,在西太平洋上與中國展開了競爭! 二戰時,中國處于內憂外困的時候,日本都沒有能夠征服中國,而現在中國已經崛起,擁有世界上第二強大的經濟實力,亞洲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世界上最龐大的自由市場,日本還可能是中國的對手嗎?就在日本決定要與中國爭奪西太平洋霸權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決定了日本注定將要滅亡的結局。而在此期間,日本原本有機會與中國化解世仇,接成同盟共同對付美國,而中國也曾經做過這方面的努力,聯合東方世界的力量與西方集團競爭,但是日本放棄了這麼寶貴的機會,反而站到了美國一邊,來對付同根同種的中國。當然,結果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日本這種逆境叛道的行為,最終帶來的只是他們永遠難以咽下的惡果! 第二次中日戰爭,中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而且成功的策動美國加入到了對日本的戰爭中來,最終打得日本一敗塗地,整個國家倒退了半個多世紀。但是,當時美國仍然盤踞在西太平洋上,而中國在此時也無法滅亡日本。而聯合起來的歐洲也不會願意看著日本淪落為中國的階下囚。因此,在當時,中國沒有滅亡日本的機會,最終做為超級大國的妥協,日本仍然保持了獨立的地位,而中國也在歐美的聯合壓力下,不得不做出了巨大的讓步,出了將琉球群島收回自己的懷抱之外,大部分的戰爭果實都被歐美剝奪掉了。 因為第二次對日戰爭的不徹底性,最終為下一次對日戰爭埋下了導火索。而從當時的國際情況來看,已經崛起的歐洲極需要一個可以牽制中美兩國的地方,而日本就成為了他們理所當然的選擇。扶持日本,使日本再次強大起來,然後在太平洋上牽制中美兩國的手腳,為歐洲在西方的崛起贏得機會,這是那個時期歐洲最主要的外交戰略。 三足鼎立的國際局勢讓中國不可能在日本問題上為所欲為,畢竟歐洲的態度將決定中美之間對抗到底誰占有優勢,因此中國默認了歐洲在日本的行動,出了加強防范之外,中國沒有太多的動作。這從一個側面顯示了當時國際局勢有多麼的混亂,中國都不得不放棄打擊最大的敵人的行動,而謀求現實利益! 當時,美國的做法與中國也差不多。在中歐兩國逐漸走近的時候,美國迫不及待的需要得到歐洲的支持,因此,美國也在日本問題上大做手腳,向歐洲敞開了他的懷抱,並且在扶持日本重新成為地區大國的行動中,美國出了不少的力氣。從根本上來講,日本強大之後最先威脅的就是中國,而最為麻煩的也是中國,只要日本沒有戰勝中國,那他就無法對美國構成威脅。這就是美國扶持日本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在美國,歐洲的縱容之下,日本以奇跡般的速度恢複了元氣,這甚至超過了他們在二戰之後的複原速度!短短二十年之間,日本從一片廢墟上重新建設了起來,而且再次擁有了亞洲地區第二強大的軍事力量,其海軍規模甚至一度超過了中國! 當時還有一個國家大背景,即周期性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讓三個超級大國都陷入了困境之中。這次中國沒有逃過經濟危機的影響,國內經濟在一夜之間陷入了災難之中。而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日本得以迅速的複蘇,通過大規模的軍費投入,而讓國內經濟保持高速發展,但是顯而易見的,大規模的軍費投入,最終帶來的只是軍國主義,納粹主義,帶來的絕對是一場災難!而經濟上的災難最終也轉化成了武裝力量上的災難,中國的軍事實力在當時出現了嚴重下滑的傾向,而這也是日本得以追上中國的一個主要原因! 各方面的因素促使第三次中日戰爭爆發了。這是中日兩國之間矛盾的總爆發,也是中日矛盾的一個了解,而從規模上來看,第三次中日戰爭也達到了頂峰,是中國在21世紀前半頁所經曆過的最為殘酷的一次戰爭。同時,因為經濟危機產生的深重影響,導致歐美兩國都無力對日本提供大規模的支援,這基本上是一場中國與日本之間的單獨較量,而歐美兩國對日支援基本上限制在情報與技術方面,而在戰爭中至關重要的經濟與軍事援助,則少之又少! 第三次中日戰爭的結果是日本強大一時的海軍被中國海軍徹底消滅,而中國則在日本本土登陸,消滅了數百萬日本陸軍,用將士們的鮮血與生命為代價,最終占領了整個日本。到這時候,戰爭其實才剛剛開始,而怎麼處理日本,是讓日本恢複獨立的地位,還是吞並日本,這個問題給中國制造了數十年的麻煩! 最初,中國的決策層的態度是占領,但不吞並日本,當時經濟危機才剛剛過去,中國極需一個下級市場來傾銷國內過剩的產品,同時也需要一個廉價的勞動力市場,幫助國內恢複經濟。如果吞並日本的話,那麼日本就將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存在,前面的那些目的自然也就無法達到了,而且還要為重建日本付出高昂的代價。因此,中國的政策就是控制,但是不吞並日本,將日本變為中國的產品傾銷地,加速國內經濟的恢複,擺脫經濟危機的影響!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無疑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如果中國不顧戰爭的損失,而一口氣吃掉日本的話,肯定會產生消化不良的反應,最終吃苦的還是中國。而通過二戰之後美國占領日本的方式,將這里變成自己發展的動力,那帶來的利益也是相當顯著的。但是,在此之前,中國必須要扶持一個親華政府,由其來代替中國占領軍在日本的統治。這跟著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中日之間數百年的恩怨就這麼容易解決嗎? 二戰之後,美國能夠順利的控制日本,是因為日美之間沒有世仇,而且日本一直將美國做為學習對象,對美國有著一種崇拜的心理。而自從唐朝以後,日本就很少向中國學習,他只將中國看做敵人,而從沒有看著老師。缺乏了這種思想基礎,要想控制日本,那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 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為了能夠順利的控制日本,只有利用日本國內的矛盾,以及地區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性來做文章,最終將日本分做了7個部分。 其中,在第二次中日戰爭之後已經受到中國影響的九州與四國兩地的統治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在中國完全控制了琉球群島之後,這兩個地區與中國的交往比較頻繁,而其經濟發展也一直受到了中國的影響,其民心比較傾向于與中國合作,而不是與中國對抗。但是,在本州島四區以及北海道,因為其與美國以及歐洲的交往比較頻繁,其民眾對中國一直懷有敵意,因此要在這些地區維持統治,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這種分化統治的另外一個巨大的作用就是用日本內部的矛盾來限制日本的反叛運動,也就是所謂的“以日制日”,這極大的減輕了中國所承受的負擔,同時卻能夠加強對日本的控制,但是這卻有著一個無法回避的麻煩,即日本可能因此爆發內戰!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就在中國將日本大卸七塊之後,內戰隨即就爆發了,北方四個反華思想嚴重的地區接成聯盟,征討九州,四國以及南本州三個小國家。內戰整整打了十年,而這場內戰的一個好的結果就是消磨掉了日本人的戾氣,讓日本人終于認識到,與中國為敵根本就沒有好處! 這次內戰是日本曆史上有名的內戰,戰爭的殘酷性甚至超過了日本戰國時期。結果就不用多說了,雖然北方聯盟得到了美歐的支持,但是最終仍然輸掉了戰爭,因為南方聯盟獲得了中國的大力支持,近在咫尺之下,北方聯盟即使控制的地區更廣,手下的兵源更多,但是絕對不可能獲得戰爭的勝利! 一場內戰,讓日本本已經脆弱的經濟徹底的崩潰,國家幾乎被打成了一片廢墟,而在這場殘酷的內戰之中,日本的人口也從3億多銳減到不足2億!其中,戰場上陣亡的官兵就達到了2500萬左右,另外還有1000多萬日本人流亡海外,而更多的平民則是受到戰爭的牽連,死于疾病,饑餓以及瘋狂的屠殺! 可以說,這場內戰極為殘酷,戰爭雙方都不分青紅皂白的將一切不效忠于自己的平民作為了敵人,而發生的數十次大規模屠殺讓雙方都殺紅了眼。受到戰爭傷害最嚴重的本州島中部地區。戰前,東京市人口為2500萬,而戰爭結束之後只剩下了不到500萬,大阪市人口1800萬,而等到戰爭結束的時候,剩下的人口已經不足400萬了。連日本的古都名古屋都在戰爭中化為了灰燼,上千年的珍貴曆史文物成為了戰爭的犧牲品。本州島中部地區原本是日本人口最稠密,最為繁華的地區,到這場內戰結束的時候,這里卻成為了無人區,數千的城鎮與村莊被戰火從大地上摸去了,而多出來的是難以計數的墳塚! 這場內戰讓日本人徹底的失去了重新成為大國的希望,而分崩離析的民族也根本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強大的民族。此時,中國卻在戰爭中發了大財,通過向日本(南方集團)輸出武器,中國狠賺了一筆,而經濟危機的影響也已經過去,中國經濟重新走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也正是有了經濟實力作為基礎,所以中國開始重新考慮在日本采取的政策了! 在此之前,日本作為一個整體的民族,中國很難以將其一口吞掉,但是現在不同了,長期的內戰,讓日本人忘記了與中國的世仇,而民族之間的矛盾成為了主宰。這給了中國插手日本一個巨大的機會,而中國也沒有放棄這個機會。就在日本內戰雙方宣布停止內戰的時候,中國開始行動了! 要吞並日本,必須要分階段進行,而要一次性的吞並日本,這絕對不可能做到!中國清楚的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開始采取有計劃,有步驟的行動將日本納入自己的版圖之內。首先宣布並入中國的九州國,也就是以前的日本九州地區。 當時,九州是日本最為繁華的地區,也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九州國與中國的關系非常密切,而在戰爭中,也很少受到影響,其工業發展水平相當高,而且主要以軍事工業為主,是戰爭中南方集團最主要的軍火出產地。而中國在九州國的文化滲透從第二次中日戰爭結束之後就已經開始了,當時中國在九州地區有著特別通商權,並且駐紮有大量軍隊,這為中國同化九州地區創造了條件。而現在自然是收獲前面耕種的成果的時候了! 九州國宣布並入中國,成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的事情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極大的恐慌,特別是美歐兩國立即就看到了中國的野心。中國不遲不早的走出這一步,就不僅僅是要吞並九州,而是要吞並整個日本。而這兩個超級大國的介入,最終將日本問題引向了複雜化,中國要想吞並整個日本,就變得更為艱難了! 在美歐的促成下,原本屬于南方集團的南本州國迅速的倒向了北方集團,並且成功的組建了大日本聯合政府,雖然這一政府沒有獲得中國的認同,但是毫無疑問的,在外來侵略面前,日本民族開始做最後的掙紮,希望通過內部的團結整合,來避免滅亡的結局,但是這個行動已經太晚了! 很快,四國也宣布並入中國,成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而大日本聯合政府雖然已經成立,但是在權力分配上卻存在著巨大的問題,比如到底采用什麼制度。此時日本天皇一族已經在戰爭中被徹底的消滅掉了,要想重新實行君主制已經不可能。那麼就只能實行總統議會制或者議會總統制,但是在關于總統這個敏感的人選問題上,北方聯盟的五個國家卻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因為誰也不服誰,誰都想把總統的大權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當時,美國是支持北海道的,因為在內戰中,人口不多的北海道卻是北方聯盟的主要力量,其出產的軍火更是支持了其他三個國家將戰爭進行下去。而歐洲卻支持東本州國,這是歐洲在日本的立足點,在戰爭期間,東本州國出的兵是最多的,而受到的損失也是最大的,歐洲自然認為新政府的大權就應該由付出最多的人來掌握! 歐美的分歧讓大日本聯合政府成為了一個擺設,而內部矛盾的激化則給了中國機會。就在四國並入中國之後半年,中國在南本州國的策反行動成功了。起義的軍隊奪取了政權,槍決了原總理,並且宣布南本州國並入中國! 當然,中國的反應是相當迅速的,第二天,中國的軍隊就開上了南本州國,並且駐紮在了幾個軍事要地,防止北方聯盟的其他國家干涉南本州國的內政,同時中國政府宣布接納南本州國為自己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並且委派了行政長官。毫無疑問,這次策反行動的組織相當的成功,歐美還沒有反應過來,南本州國並入中國就成為了既成事實,沒有給他們一點干預的機會! 此時,日本已經面臨著被逐步蠶食的危險,與南本州國鄰近的是中本州國,而該國在戰爭中幾乎被夷為平地,人口從3000多萬銳減到了800多萬,其首都大阪市更成為了一片廢墟。這是日本七國中最弱小的一個國家,雖然其加入了北方聯盟,但是在戰爭後期,基本上保持著獨立的地位,不與戰爭雙方為敵,以避免遭受更沉重的打擊。而此時中本州國需要的是援助,特別是糧食與醫療援助,來解決國內日益突出的矛盾。因此,誰給中本州國的利益更多,那麼它就必然倒向誰。當然,中國將軍隊開到了他的門邊,這個弱小的國家也就很自然的倒向了中國一方,以避免受到戰爭的再次摧殘! 中國向中本州國提供的援助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說那殘余的800萬日本人基本上多是靠中國養活的,直到兩年之後,該國才恢複了元氣,糧食產量基本上滿足了國內需求,但是在工業發展等方面仍然嚴重的落後于其他的國家。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南本州國申請並入中國,成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 前後花了3年的時間,中國吞並了日本南部的四個國家,而此時,北方三國雖然還在苦苦堅持之中,但是毫無疑問的,這三個國家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在中本州國並入中國之後三年,中國方面提出了一項動議,即由日本地區的民眾進行大選,確立一個聯合統一的政府,從而引導日本走向未來。如果選舉的結果是更多的人同意加入中國的話,中國將毫無偏見對對待所有日本地區的國家,如果選舉的結果是要求獨立的話,那麼中國也會放棄四個特別行政區,讓日本獲得獨立! 這是一個誘人的提議,但是歐美雙方立即就看出了中國在這背後的目的!在幾年之內,中國已經徹底的控制了南方四國,本身南方四國的人口就超過了北方三國,同時巨大的差異也讓北方三國的部分人心生了投靠中國的想法,如果此時進行大選的話,那麼結果無疑對歐美沒有一點好處,中國將兵不刃血的吞並掉整個日本。所以,在中國提出這一動議之後,歐美立即就表示了反對。雖然超級大國的反對能夠左右北方三國的意見,但是卻無法改變日本人自己的想法! 這件事拖了足足兩年,歐美花大力氣改善了北方三國的經濟,當然這是他們贏得人心的唯一辦法。而中美歐三國就日本問題的談判也就持續了足足兩年。最初,雙放都沒有做出多大的讓步,但是後來歐美的態度來了180度的大轉變,他們同意在第三方國家的監督之下,可以在日本進行全民公決,以此決定日本的前途! 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第三方國家也就只有俄羅斯有能力擔負起這個任務了。而在那個時期,中俄之間雖然已經產生了一些矛盾,但是在國際大事上,俄羅斯與中國仍然是一條戰線的盟友,特別是在對待日本問題上,俄羅斯與中國的態度很接近。 歐美似乎認為俄羅斯此時會站在他們一邊,因為蒙古的騷動讓俄羅斯與中國的矛盾日益突出,但是他們看錯了一點,即在日本問題上,俄羅斯不會進行妥協。根據現在獲得的資料可以知道,當時中國以默許俄羅斯控制北方四島的條件換得了俄羅斯的支持,當然另外一個條件就是中國不在蒙古問題上打任何主意,不傷害俄羅斯的利益。而且,在日本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之後,俄羅斯在日本市場占的份額的僅次于中國的,而這麼巨大的經濟利益,自然是歐美無法提供的了! 全民公決的結果最終讓歐美大失所望,日本並入中國,同時歐美必須撤出在日本北方三國的駐軍,將軍事駐紮權移交給中國!當最後一批美國軍隊撤出北海道,已經是第三次中日戰爭結束二十年之後了。中國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完成吞並日本的行動。這是一個艱巨的過程,但是中國沒有因此損失一兵一卒,可以說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吞並行動。但是,吞並了日本,並不表示已經徹底的解決了日本問題! 在吞並日本之後,中國按照早已經制訂好的戰略方針控制了日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在近半個世紀之中,日本地區一直是中國最不發達的地區,是廉價勞動力的主要產區,而中國當時必須的一些高汙染的工業,需要大量勞動力的產業都集中在了日本,一時之間,日本成為了中國的垃圾場,而日本人民雖然在生活上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是卻是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換來的! 而在民族問題上,雖然中國給予了大和族人平等的民族待遇,甚至在數界政府中,給了大和族人很高的待遇,其中有兩位副總理,一位副政協主席,但是毫無疑問的,大和族已經被吞並了,並且逐步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在民間,認同日本人的過程卻更為艱難。當時中國大陸的人可以隨意到日本地區去,但是日本地區的人卻不能隨便到大陸來。直到吞並日本20年之後,日本人才取得了可以在國內隨意行動的權力。雖然大部分新生一代的日本人都已經認同了自己作為中國人的身份,但是在中國,卻有更多的人認為大和人還是一個外來民族,畢竟真正的民族同化需要的時間遠不止幾十年這麼一點點! 因為民族同化的不徹底,最終為日本反叛埋下了禍根。在日本地區,因為歐美的殘存勢力,因此還存在著為數眾多的反叛組織,包括日本解放者陣線,日本解放行動組,甚至連在日本根深蒂固的黑龍會都加入了反叛行動。這就是美國要利用的那些力量! 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歐美沒有一點機會在日本策反叛亂,數次恐怖行動都遭到了中國嚴厲的回擊。特別是美國在日本地區制造的幾起恐怖事件,都被中國反情報組織偵破,並且進行了迅猛的反擊,讓美國人吃到了苦頭。也正因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讓中國減輕了在日本的統治力量,將主要的精力轉移到了戰爭上來,這才給美國制造了機會! 可以說,日本地區的叛亂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一個深刻的曆史問題。在曆史上,中華民族同化掉的少數民族並不少,但是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中華民族在受到侵略的時候將侵略民族同化掉的,而這次,是中國主動出擊,吞並了日本,並且開始了對大和民族的同化工作。因此,這樣的同化並沒有多少經驗可以借鑒,而同化的難度也相當的巨大,按照當時中國制訂的計劃來看,中國是准備花上十代人,近300年的時間來完成對日本的同化的。但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將這個問題提前引爆,而正因為不徹底的同化,最終將日本變成了一個地獄,真正的人間地獄! 日本反叛的消息也立即震驚了中國,雖然這是意料中的事情,但是當它真正發生的時候,仍然讓很多人感到驚訝,而中國做出的第一反應就是封鎖整個日本,杜絕美國向日本反叛組織提供援助,然後組織軍隊進行圍剿,但是事情並沒有這麼容易處理! 手 機 用 戶 請 登 陸 隨 時 隨 地 看 小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