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一篇文章

張開山道:"你這太謙虛了,我有時候都感到奇怪,你跟張成是同學,怎麼你這麼沉穩,他就有些咋咋唬唬的."

蘇星暉笑道:"各人性格不同嘛,張成身上也有值得我學習的東西."

張開山笑了笑,猶豫了一下,然後對蘇星暉道:"星暉,其實修路的事情沒有那麼順利."

張開山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就把這話對蘇星暉說出來了,不過既然說出來了,他也就把縣長單國智對他說的兩種方案都告訴了蘇星暉,然後問道:"星暉,你覺得應該選哪種方案?"

蘇星暉聽張開山著說話,他的大腦飛快的轉動著,對于縣長單國智,管交通的副縣長徐良錫與張開山之間的關系,他還是比較清楚的,畢竟他是一個重生者.

一聽單國智說的兩種方案,蘇星暉便知道單國智是什麼意思,在官場里厮混了二十多年,這點眼光還是有的.

張開山的困惑他也能理解,張開山在省里並沒有什麼靠山,到省里去要撥款談何容易?可是他勢必不能拒絕,否則就是自曝其短了.

張開山跟他說這件事情,看似有些沒道理,可是自己重生以來做的這些事情,特別是省報轉載這篇報道的事情,肯定會讓張開山懷疑他在省里有什麼得力的人脈,那麼,他把這事對自己說也就可以理解了.

那麼,這事自己能不能幫到張開山呢?

幫不幫張開山已經不用再考慮了,能幫是肯定要幫的,幫張開山就等于是幫自己,問題是,該怎麼幫張開山呢?

蘇星暉可並不認為自己有王霸之氣,只要亮出主角身份別人就會納頭便拜,要想讓別人幫他,必須要有值得別人幫的地方.

在省里,能夠在這件事情上幫到蘇星暉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陸正弘,別人都不做考慮,以陸正弘的身份,幫他要個幾十萬有撥款那是小事一樁,易如反掌.

當然,以秦劼教授在江城的人脈,或許也能幫到他,不過那畢竟繞了太多彎子,而且秦劼教授也不喜歡做這種事情,蘇星暉是不會舍近求遠的.

那麼,該如何讓陸正弘幫他呢?光憑情分嗎?這段時間通過自己的努力,倒是跟陸家關系處得不錯,可是蘇星暉絕對不會認為就憑著這關系就能上門跟陸正弘說讓他開口幫自己要個幾十萬的撥款.

那樣的話,陸正弘多半會認為自己不知天高地厚的.

靠送禮嗎?這就更是笑話了,且不說蘇星暉不是送禮的人,陸正弘不是收禮的人,就算陸正弘收禮,你一個幾十萬的撥款送多少合適?十萬?收買一個省委常委也太廉價了吧?

走小姐路線?讓陸小雅幫忙游說?這也是很渺茫的事情,當然,也可能有效,可是那樣也會被陸正弘看低了,下回就別想了.

蘇星暉努力的回想著這些天發生的事情,思考著該怎麼打動陸正弘,思考了一會兒,他腦子里有了比較清晰的思路.


現在他已經基本可以確定,那篇省報轉載的報道,應該就是陸正弘幫的忙,那麼,那篇報道加的編者按就很耐人尋味了.

那篇編者按里,對農業產業化這個概念進行了大力贊揚,這是不是說明,陸正弘和他背後的省委書記顧山民有著發展湖東省的農業的想法呢?

蘇星暉努力回想著顧山民的一些情況,應該說,顧山民在湖東省的曆史上算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省委書記,在他的任期里,湖東省的經濟發展是比較快的,人民的收入提高也比較大,特別是農村的發展是相當快的.

湖東省是一個農業大省,也就是在今後的十來年間,成為了一個農業強省,可以說,湖東省後來在經濟建設上一直排名全國中上游,顧山民是功不可沒的.

農業產業化這個概念,在前世提出還是在今年年底,現在湖東日報轉載了那篇報道之後,蘇星暉倒成了提出這個概念的人了,那麼,他就要在這個概念上大做文章.

如果在陸正弘面前深入闡述農業產業化這個概念,想必是能夠讓陸正弘感興趣的,那麼農業產業化要搞試點的話,當然沒有哪里比猛虎嶺更合適了,到時候不就順理成章的扯到修路的事情上去了嗎?

想到這里,蘇星暉對張開山道:"張叔叔,過完中秋節您有時間嗎?我跟您一起去一趟江城吧!"

張開山聞言大喜,他知道蘇星暉是個沉穩的人,沒有比較大的把握的話,他是不會跟自己一起去江城的.

張開山點頭道:"行,我跟你一起去."

蘇星暉道:"張叔叔,這兩天您准備一下您在農業工作中的一些心得體會,重點是那篇報道上講的農業產業化,到時候可能會用得上的."

張開山沉吟片刻,點頭道:"行,這兩天我會准備的,到時候我跟你再探討一下農業產業化這個問題吧."

蘇星暉點頭道:"行,那我就先回去了,我也得准備准備,寫一篇東西呢."

此時張開山心懷大暢,他起身親自將蘇星暉送出了門.出門之前,蘇星暉對張成就明天晚上一起吃飯,把許小光和吳軍也叫上,張成答應了.

蘇星暉出了政府大院,一眼看到了陳宏富,他居然還沒走,他的腳下已經有了不少煙頭了.

看到蘇星暉出來,陳宏富連忙把一支煙扔到地上踩熄,然後問道:"小蘇,張縣長跟你說什麼了?有沒有說那條路什麼時候可以開始修了?"

蘇星暉道:"應該不會太久吧,對了,陳書記,張縣長說中秋節之後要帶我一起去一趟省城,可能要住兩三天."

陳宏富毫不猶豫的點頭道:"行,那你去吧,住幾天都行."

回到家里,蘇星暉在自己房里的書桌上鋪開材料紙,開始寫起文章來,這時候,他開始懷念起電腦來,前世他寫什麼東西,已經習慣了在電腦上敲鍵盤了,在材料紙上寫東西,已經是很久遠的記憶了.


不過現在他當然沒有電腦,因此也只能老老實實的用筆寫了.

他寫的是一篇深入闡述農業產業化的文章,結合猛虎嶺鄉的實際情況,闡述該怎麼在農村實施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

由于前世他對這個問題有過非常深入的思考,這些天他跟著專家到處跑,對猛虎嶺鄉的情況又非常了解,因此,這篇文章他寫起來非常順手,可以說是一氣呵成,文不加點.

只用了兩個小時左右,他就寫好了這篇文章,他准備帶到江城,結合專家的考察報告,再稍做修改即可.

中秋節這天,蘇星暉給饒教授打了個電話,既是祝他節日快樂,又約好了12日上午去農大拜訪他們幾位教授,順便找他們拿考察報告.

約好了饒教授,蘇星暉給秦劼教授也打了個電話,祝他節日快樂,並且說自己12號去江城,有時間會去拜訪他的,秦劼教授也是非常高興,歡迎他去.

這天中午,蘇星云一家都回來過節了,蘇星暉幫著母親做了一桌豐盛的菜肴,一家人開開心心的過了一個中秋節.

席間,譚明誠也提起了那篇關于猛虎嶺的報道,大贊蘇星暉在下面干得不錯.

吃完中飯,蘇星云一家便去了譚明誠家,今天是中秋節,他們是兩家都要顧到,這再正常不過了.

蘇星暉在家里陪著父親下了半天棋,快到五點的時候,薛琴來了,她是來約蘇星暉吃飯的,蘇星暉已經答應過她了,于是跟父母說了一聲,便和她一起出去了.

郭素華見兒子跟薛琴一起出去吃飯,倒還挺高興的,她是真的挺喜歡薛琴這姑娘的.

兩人剛剛下樓,便看到張成,許小光和吳軍三人迎面走來,張成笑道:"這麼巧啊,在這里就碰到你們了,走,吃飯去."

薛琴的心思本來是跟蘇星暉單獨吃飯,可是遇見了張成他們三個,她知道,今天晚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跟蘇星暉單獨吃飯了,這讓她有點失望,不過她當然也不會表現出來.

于是,幾人一起到了上俊飯店,薛琴說今天她請蘇星暉吃飯,許小光跟她爭了一下,不過沒能拗得過她,也就由著她去了.

薛琴也點了不少硬菜,顯然很是誠心,在女生當中,算是相當豪氣了,不過她在稅務局,福利也不錯,她平時又沒有什麼地方用錢的,因此肯定是比蘇星暉富裕多了.

許小光笑道:"薛大美女,今天有什麼好事啊?非得請蘇星暉吃飯."

薛琴也不是太矯情的人,既然已經這樣了,她也就放開心懷,沒有什麼不高興了,她笑眯眯的說:"當然有好事了,你們沒看這幾天的《峪林日報》和《湖東日報》嗎?"

這一下還真把許小光問著了,他現在就是一個搞建築的,平時沒事看什麼黨報啊?他連忙問道:"這到底怎麼回事?報上登了什麼好新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