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參加救援

蘇星暉沉聲道:"老賀,你別跟我爭了,我們確實在路上都休息過了,而且你們現在的狀態很不好,如果不休息的話,你們如果累病了,那就更麻煩了,你懂嗎?"

蔡景勝也說:"是啊,老賀,你就別爭了,蘇市長說得有道理,今天晚上,你們就好好休息吧,一定要抓緊蘇市長他們為你們爭取的時間,好好休息,不管有什麼聲音,都得睡著,睡好了明天好好干活!"

賀富生一個五十來歲的中年人,一個鐵打的漢子,他的胳膊折了,剛才高緒林給他正骨上夾板,他哼都沒哼一聲,可是現在他的喉頭卻哽咽了,良久之後,他才重重的點頭道:"行,蘇市長,蔡主任,我一定好好休息!"

雖然說好了今天晚上由嶙山市救援隊先上,不過賀富生還是安排了一些本地的年輕干部,給救援隊當向導,要不然該重點對哪些地區展開救援都不知道.

吃完這頓簡單而又豐盛的晚餐,救援隊員們便開始工作了.

首先投入工作的就是高緒林他們這些醫護人員,他們對一些搶救出來的傷員進行了治療,只受了一些外傷的包紮一下就可以了,而那些受傷嚴重的人,就得馬上動手術.

高緒林他們十多名外科醫生都有獨立動手術的能力,只要旁邊有護士當助手就行了,所以他們的工作最早展開.

大家專門搭建了幾座帳篷,把一些醫療器械和設備安裝在了里面,就成了簡單而有效的手術室,高緒林他們開始對那些重傷員動起手術來.

其實,本地醫院的一些醫生們也是劫後余生,他們從昨天開始就已經投入了緊張的救援工作當中,只不過本地幾家醫院都已經被夷為平地,各種醫療器械,設備和藥品嚴重不足,他們只能靠建築機械挖出來的一些藥品對傷員進行簡單的包紮,動手術是不可能了.

可是現在,救援隊帶來了大量的救援物資,甚至連手術器械以及血漿都帶上了,這讓動手術變得有可能,這些本地的醫生護士也就換上了白大褂,也投入了搶救工作,這讓傷員的救治工作效率一下子高了起來.

而那些本地的建築機械,在加了油之後,也重新發出了嘶吼,開到了那些廢墟上,開始了救援工作,加上救援隊帶來的十幾台大型機械,救援工作的進度一下子加快了.

賀富生帶著本地的那些軍民們,進了帳篷,開始了休息,他們都很需要休息了,特別是那些孩子們,他們受到了巨大的驚嚇,又是三十個小時沒有休息,他們的精神承受力已經到了極限,所以必須馬上休息了.

在建築機械巨大的轟鳴聲中,這些已經疲倦到了極點的人也都很快就睡著了,各個帳篷里面都發出了鼾聲.

不過,在這些鼾聲當中,也夾雜著一些哭聲,這是那些失去了親人的人們發出的哭聲,在投入救援工作的時候,他們還來不及悲痛,可是現在一靜下來,他們就開始悲痛了.

起初,這哭聲還如涓涓細流一樣,可是悲痛是會傳染的,很快,這哭聲越來越大,這天晚上已經確定失去親人的就有上百戶,而親人生死未卜的就更多了,他們怎能不哭?


蘇星暉此時在一片廢墟當中,正在搜尋著生命的跡象,他也聽到了這一陣哭聲,他暗自在心中說,他一定要努力多救出一些人,讓哭泣的人少一些.

在地震發生之後的三天里,屬于黃金救援期,被埋在廢墟里的人,只要援救及時,在這三天里生還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過了這三天,他們生還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小,所以這是一個爭分奪秒的過程.

蘇星暉帶了幾名救援隊員,興阜縣政府的一名年輕干部給他們帶路,而他們身後跟隨著一台鏟車和一台挖機.

他們搜尋的這片區域是興阜縣城的東南部,一片老城區,這里的大批建築物都是至少三十年以前建的,而且在原來的街道上還搭建了各種各樣的違章建築,這是典型的棚戶區.

這片棚戶區的建築物房齡都很長了,全是磚混結構,在建造的時候也沒考慮過抗震的功能,所以在這次大地震當中,這片棚戶區的建築物無一幸免,全都成了一片廢墟.

這片棚戶區的道路錯綜複雜,又很狹窄,所以在地震發生之後,能夠跑出來的人並不多,這一帶幾千名居民,除了當時在上班上學不在家的人,其余上千人至少有一半人都被埋在了里面.

昨天一天到今天,救援的人們從這里倒是救出了不少人,因為這里的建築物樓層都不高,最高的可能也就四樓,所以就算被埋,也埋得不深.

不過,到現在為止,這片棚戶區里還至少埋著一兩百人,需要趕緊進行搜尋和救援工作.

這一次,于銳志的薪火基金會帶了不少高科技裝備,比如衛星電話,每個救援小組都有一部,用來在通信網絡被摧毀殆盡的災區互相聯絡,以及跟外界聯系,蘇星暉便用這個給家里報了平安.

另外,他們還帶了生命探測器,用這種裝備就能夠探測到廢墟下面是否有生命跡象,做到有的放矢.

總之,這支救援隊各種救援設備都非常齊全,加上大型機械,他們一個五六人的救援小組,能夠發揮的作用都相當大了.

很快,生命探測器便探測到一處廢墟下有生命的跡象,蘇星暉立刻讓兩台機械對這處廢墟進行開掘.

這處廢墟應該是一棟三四層的樓房倒塌下來形成的,從廢墟外面還看得到里面有油毛氈,這應該是當地居民自行搭建的違章建築也倒塌了.

兩台機械的開掘工作進行得非常小心,就算沒有生命跡象的地方,也可能有遇難者的遺體,所以他們都是小心翼翼的把這些廢墟里的水泥構件一件件的刨出來,運到一邊.

蘇星暉他們都戴著安全帽,帽子上有特制的充電氙氣燈,把這片廢墟照得雪亮,好方便機械操作.


其間,救援隊員們發現了兩具遺體,他們指揮著機械小心的將遺體旁邊的大塊水泥構件移走,最後一些比較小的水泥塊,他們就用手搬開了.

蘇星暉也參與了搬水泥塊的工作,他親眼看到了那兩具遺體,那兩具遺體一個是一位老年男子,另一個是一位中年婦女,他們的臉上滿是痛苦,身上傷痕累累,身體還扭曲著,顯然在臨死之前經受過巨大的痛苦和恐懼.

蘇星暉還是第一次參與這樣的救援工作,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地震中的死難者,這給了他巨大的震撼,不過,他很快也就適應了,畢竟他連重生這樣的事情都經曆過,還有什麼能夠嚇得住他的呢?

而其他幾名救援隊員,他們更是對這種場面司空見慣,畢竟他們都是參加過類似的救援活動的.

在搬去了大量的水泥塊之後,生命探測器的信號越來越強,他們知道,就快要挖到目標了,這個時候,他們更加小心.

在搬去了最後一大塊的水泥塊之後,他們聽到了一個嬰兒的哭聲,這讓他們都有一些不可思議,原來被埋在這麼深的廢墟下面的,居然是一個嬰兒?

嬰兒的哭聲很微弱,怪不得他們剛開始誰都沒有聽到,這也是一個信號,證明這個嬰兒的身體已經很虛弱了,所以,他們必須要加快速度.

現在大塊的水泥塊已經被機械全都移開了,那些比較小塊的水泥塊不能再用機械去移了,因為機械畢竟沒有人手這麼精細,在移動的過程當中,很容易讓水泥塊發生第二次的倒塌,造成二次傷害.

因此,他們都用手搬起這些水泥塊來.

這些水泥塊雖然算是比較小塊的了,但是重量也都不輕,至少都有幾十斤重,也只有他們這些年輕力壯的人才搬得動.

他們一連搬走了幾十塊水泥塊,其中有幾塊超過一百斤的水泥塊,都是兩三個人抬走的,嬰兒的哭聲越發清晰,但是這個嬰兒哭一陣便停一會兒,顯然這個嬰兒已經很累了.

就在這時,大家看到了一塊巨大的預制板,橫亙在了廢墟當中,而嬰兒的哭聲就是從下面傳來的,這塊巨大的預制板人力是不可能搬得動的,因此,蘇星暉當機立斷的讓那台挖機把這塊預制板搬走,因為哭聲已經清晰可聞,所以預計搬走這塊預制板之後,就能見到嬰兒了.

為了防止水泥塊再次塌陷下去,大家已經把預制板上和旁邊的小塊水泥塊搬得一干二淨了.

挖機司機展現了他神乎其技的水平,他用挖機挖斗上的一個鐵齒,勾住了預制板上的鋼筋,然後輕輕的將它提了起來,這讓大家都是非常緊張,他們屏住了呼吸,似乎生怕他們呼吸一重,這塊預制板就會掉下來.

如果預制板掉下來,那後果不堪設想,這麼重的預制板,勢必會造成水泥塊的大量移位,這樣就很有可能會傷到那個嬰兒,所以,這次操作必須一次成功,不允許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