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小楊

果然,小楊過了一會兒就緩過氣了,他又看了看蘇星暉的手機,再次哭泣起來,不過這一次他顯然哭得沒有那麼撕心裂肺了.

他哀哀哭泣了一會兒,那個街道干部勸道:"小楊,你不能再哭了,你還有一個兒子呢,你要不要去看看兒子?"

小楊道:"我想去看看我老婆,還要看看我兒子."

街道干部點了點頭,便帶著小楊去了,小楊臨走時,還依依不舍的看了蘇星暉的手機一眼,然後將手機還給了蘇星暉.

停放遇難者遺體的帳篷離得並不遠,現在那些比較早發現的遇難者遺體已經全都被運到了蜀都,准備進行火化,小楊的妻子的遺體是昨天半夜發現的,所以還沒有運走,准備今天中午運走,這也正好讓小楊見到她的最後一面.

蘇星暉跟著小楊走進了那個帳篷,里面停放著幾排遇難者的遺體,街道干部指著一具被白布蓋住的遺體道:"小楊,這就是你愛人了."

小楊的手顫抖著揭開了那塊白布,當他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愛人的臉,她的眼睛卻永遠也不能睜開的時候,他再次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哭聲,這哭聲如蒼猿啼血,令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小楊的妻子的神情還是很安祥的,這也許是她知道,她護住了兒子的生命,讓兒子得救了.

街道干部不停的勸著小楊,半晌之後,才把小楊勸得不哭了.

他又帶著小楊去了另外一個帳篷,小楊的兒子在那個帳篷里,他不知道他的母親為了救他已經永遠離開了人世,他現在吃飽了,在護士的逗弄下,他咯咯直笑,他的手腳都跟潔白的藕節似的,不知道多麼可愛.

在街道干部的介紹下,小楊從護士的手里接過了兒子,他的手還在不停的顫抖,讓人為他捏了一把汗,生怕他把兒子給摔了.

小楊勉強穩住了自己的手,他看著可愛的兒子,他的淚水又流了下來,掉落在了孩子的衣服上,也許是小楊的樣子讓孩子嚇著了,孩子一下子哇的哭了起來,他蹬著自己的腿,想要掙脫小楊的懷抱.

小楊連忙哄著他:"寶寶,寶寶,是爸爸回了."

可是寶寶絲毫不買他的賬,他一邊哭著,一邊蹬著腿,突然,一股強勁的尿柱從他的兩腿之間沖了出來,直沖到了小楊的臉上.

這一幕在平時一定會讓所有人都哄堂大笑,可是在這個時候,誰也笑不起來,大家只會覺得更加心酸.

蘇星暉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他悄悄的退了出去,坐在一張小馬紮上,一言不發,賀富生將他的泡面給他端了過來道:"蘇市長,您的面."

賀富生現在只有一只手可用,不過他的臉色倒是比昨天強了許多,蘇星暉向他道了謝,拿過了泡面,揭開了碗蓋,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賀富生也拿過了自己的泡面,一只手拿著叉子,吃了起來.


吃完了泡面,蘇星暉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氣,賀富生也長長的歎了一口氣道:"唉,咱們興阜縣,也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就這樣破碎了."

蘇星暉很想說一些打氣的話,可是他覺得自己什麼也說不出來,面對這樣的場面,他說什麼都是蒼白無力的.

他起身道:"老賀,你休息一下吧,我去做事了."

就在這時,小楊從帳篷里出來了,他走到蘇星暉的面前,"撲通"一聲,就在蘇星暉的面前跪了下來,蘇星暉連忙將他扶了起來,說:"小楊,你這是干什麼?"

小楊雖然健壯,不過他的力量還是比不上蘇星暉,他拗不過蘇星暉,被蘇星暉扶了起來.

小楊道:"蘇市長,謝謝你,是你救了我兒子,讓我老婆的努力沒有白費,謝謝你了!"

蘇星暉道:"你不必客氣,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來這里,就是做這些事情的."

小楊道:"蘇市長,你可能不知道,我也在嶙山打工."

蘇星暉驚訝的說:"你在嶙山打工?"

小楊點頭道:"對,我在嶙山當建築工……"

原來,小楊在嶙山當建築工人,他在嶙山已經工作了一年多了,原來他跟他老婆一起在嶙山打工,今年年初他老婆快生孩子了,就回到了興阜縣,生下了孩子,便留在了興阜哺育這個孩子.

小楊本來打算等孩子稍微大一點之後,就把妻子和兒子一起接到嶙山去,一家人就算苦點累點,也能住在一起,可是誰知道,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說到這里,小楊又紅了眼眶,他接著說,在他知道川西大地震的消息之後,他心急如焚,也來不及請假,就買了一張火車票,回了蜀都,然後從蜀都往興阜跑,蜀都到興阜的班車停了,他就一路奔跑著.

在路上,他遇到了老李的摩托車,他們也是打工的,不過他們在湖東打工,離得比較近,也是聽說興阜發了地震,要回興阜,大家是老鄉,既然在路上遇上了,也算有緣,便讓小楊搭了他的摩托車,一行三人回了興阜.

小楊在路上本來還抱著萬一的希望,可是誰知道回來之後,就得到了這樣的噩耗.

小楊得知是蘇星暉救了他的兒子,便出來向蘇星暉跪謝.

小楊道:"蘇市長,我在嶙山的時候就知道你,你是一個好市長,現在你又到興阜來救援我們,我們都要感謝你!"


蘇星暉道:"不用謝我,你們能夠好好活著,就是對我最大的感謝了!"

小楊道:"蘇市長,您放心吧,我一定帶著兒子好好活著.蘇市長,我也要參加您的救援隊,我有力氣,能干活,我也要多救一些人!"

蘇星暉點頭道:"行,那你就趕緊吃飯,吃飽了好去救人."

就這樣,嶙山市的救援隊里,多了一個特殊的隊員,那就是小楊,他干活比誰都能吃苦,一百多斤的水泥塊,他一個人就搬起來了,他每天干完活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帳篷里抱一下自己的兒子,在這個時候,他臉上的笑容不知道有多麼溫暖純真……

這幾天,還有成千上萬在外打工的川西人都通過各種方式回到了川西,尋找自己的親人,在他們身上,發生了無數的悲歡離合的故事,有的人找到了自己的親人,跟他們抱頭痛哭,有的人只看到了親人的遺體,在遺體旁邊如失群孤雁一般悲鳴.

不過,最後大部分回來的人也都跟小楊一樣,選擇了加入救援的隊伍,因為這里是他們的家園,就算他們自己的親人已經不在了,他們也希望能夠盡可能多的救出一些自己的父老鄉親.

進入災區的救援隊越來越多,這里面,大部分都是軍方的救援隊,他們當中有野戰軍,有地方衛戍部隊,有武警部隊,有消防部隊,他們是最有紀律和戰斗力的隊伍,為救援工作作出了最大的貢獻.

還有一些是國際救援隊,他們來得雖然稍稍晚一些,但是他們都帶上了先進的救援設備,包括專門的救援犬,他們同樣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還有就是一些民間組織的救援隊,包括像薪火基金會這樣的機構組織的救援隊,他們也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特別是薪火基金會,他們在救援方面是很專業的,而且他們動作迅速,這為及時的救援贏得了時間.

另外就是一些像嶙山市政府這樣的地方政府組織的救援隊了,這其中,嶙山市政府組織的救援隊,是所有地方政府當中,最先到達災區的.

這讓嶙山市一夜之間就成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城市,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嶙山這個地方,知道了蘇星暉這個市長,與眾不同的市長.

這麼多救援隊的湧入,增強了救援力量,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能夠營救出來的幸存者越來越少,畢竟黃金救援七十二小時已經慢慢的過去了,還有幸存者生還的可能性也是越來越小.

不過,救援隊們還是沒有放棄努力,他們不停的在廢墟上搜尋著,希望能夠創造生命的奇跡.

每次能夠搜尋到一個幸存者,所有的救援隊員們都會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這不止是一個生命,更是一種希望,創造生命奇跡的希望,能夠給他們信心,相信在廢墟下面,還有存活著的生命.

時間一天天的流逝著,過了黃金七十二小時的救援期之後,往往一天只能搜尋到一兩個有生命跡象的地方,能夠救出一名幸存者就已經是相當不錯了,不過哪怕是這樣,救援隊員們也不能放棄.

那些傷員們倒是都已經進行了治療,他們和孩子們一起,被送往了蜀都,統一進行安置,當然,這也是暫時的,現在中央已經決定要在災區選地方統一建設活動板房,作為災區群眾的臨時安置點,等這些活動板房建起來了,就會讓災民們住進去.

離大地震發生的時間過去了一周了,這一天,有人通知,中央決定,五月十九日到二十一日為全國哀悼日,十九日這一天的下午兩點二十八分將會舉行全國哀悼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