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



次日一大早,黃竹山就是鬧騰了起來,眾多青壯在家里匆匆吃過早飯後,帶著干糧和武器到操場上集合.

雖然不久之前黃竹山剛經曆了一場大敗,導致足足三十二人沒能活著回來,但是當說攻打水龍寨後,眾人卻是沒有反對或者怠慢的心態,而是一個個都是默默地開始進行各種准備.

哪怕是那些老弱婦孺們都是開始為即將出門討伐水龍寨的男人們准備干糧,衣物等.

為何?因為他們都很清楚,黃竹山缺糧,如果他們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那麼山寨里的將會面臨糧食危機,到時候還不知道多少人要餓死呢.

所以盡管上一次的慘敗還在他們腦海盤旋著,但是他們都知道,他們已經別無選擇.

如果不想餓死,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出山'收糧’,進行劫掠,一個是攻打水龍寨搶糧.

外出'收糧’這個方法也是他們往年所常用的,但是今年情況卻是有了變化,因為如今大山外頭是官兵云集.

也不知道是因為李軒父子的相繼稱帝刺激了官府,導致官府抽調了大量官兵囤積在山外,還是說今年的匪患特別嚴重,官府那邊更加重視對大山里的土匪圍剿.

總之都是出現了一個讓黃竹山的土匪們所不願意面對的麻煩情況,那就是大山外官兵非常多.

根據黃竹山偷偷派出去的幾個探子的情況,如今官兵是在進出大山的好幾個交通要道都設立了檢查關卡,並且在靠近大山的幾個大型村鎮里都駐紮了數量不少的官兵.

這種情況下,主要黃竹山的土匪們敢大搖大擺的出山劫掠,基本都是自行找死.

被人堵在大山里出不去,那麼要想解決糧食危機,只能是另尋它法了.

如果是秋收過後那麼就沒有問題,因為剛結束的夏忙中,黃竹山開墾了大量的土地,並都種上了糧食,而黃竹山的山腳下土地平衡肥沃,數條溪流經過也足夠灌溉田地,因此等秋收後,他們就能夠收獲足夠的糧食.

但現在的問題是,他們現有的糧食儲備無法支撐到秋收啊!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在外出收糧又不可行的情況下,他們剩下的唯一選擇就剩下攻打水龍寨了.

因為根據王文華的說法,水龍寨那邊本來就有著大量的糧食,財貨等儲備,而這些都是水龍寨那邊劫掠了十多年所積累起來的財富.

另外一點就是,水龍寨之前剛劫掠了一個田莊,搶了一個地主的糧倉,弄回來了大量的糧食.

不管是銀子等財物還是說糧食,對黃竹山的眾多土匪們都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只是這些都是普通土匪們的想法,而李軒還有著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他想要趁著這個機會把水龍寨的人馬也收攏在麾下.

如今大山外官兵云集,雖然還不知道官兵的具體人數,但是上千人馬肯定是有的,這麼多的官兵早不來晚不來,偏偏是在李軒父子稱帝造反後出現,這里頭如果說只是巧合,李軒是怎麼都不會相信的.

李軒至少有八成的把握可以肯定,這些官兵就是沖著自己來的.


也許不久的將來,這些官兵就會大規模進山,然後搜尋黃竹山一眾土匪以及自己這個大唐皇帝的下落,一旦他們找到了自己,一場戰斗是不可避免的.

為了在將來對抗官兵進攻的時候有更大的把握,現在的李軒迫切的需要擴大麾下的兵力.

如今最適合擴大以及補充'大唐’實力的,自然是數十里外的水龍寨了.

如果這一次的行動能夠成功,那麼大唐所轄的臣民數量有望突破一千大關,青壯能夠達到兩百以上.

如此代表著李軒擁有更多的力量來對抗官兵!

等到太陽初升後,李軒也是帶著柳八苟等人出現在了操場.

看著眼前一大片密密麻麻的青壯,李軒不由得的感歎不已,這一次出征,由他這個皇帝親自統帥.

由于李軒禦駕親征,柳八苟說什麼也是不會讓李軒單獨出行的,不放心的他也是跟了上來,此外一起來的還有負責帶路的王文華.

操場上幾乎彙集了黃竹山的所有青壯的這支'大軍’,其中普通土匪將近一百人,分成了左右兩軍,每軍約五十人,左軍由車騎大將軍方東全統帥,右軍由驃騎大將軍陳屠夫率領.

二十四人的近衛軍以及單獨抽調出來的十二名弓箭手則是合為中軍,由近衛大將軍王丹旭統帥.

這一次的出征,不僅僅是黃竹山的高層走了大半,只剩下白云奇,錢夢久等人留守,其實黃竹山的青壯幾乎都在出征大軍的行列里,黃竹山里從十五歲到四十歲之間的男人,全都在出征之列.

不客氣的說,討伐水龍寨,對于大唐王朝來說,是一場傾國之戰!

如果計劃順利,贏了什麼都好說,如果敗了,黃竹山精銳盡陷水龍寨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正是因為知道此次出征關系重大,甚至關乎到自己的性命,所以李軒一直都是非常謹慎的,出征之前親自帶著柳八苟,方東全他們檢查士兵們的准備情況,從干糧到武器都一一查看,確保萬無一失.

當李軒帶著眾人都檢查一遍,發現沒有什麼遺漏後,才是跨上了一匹矮小的劣馬,然後抽出腰間的佩劍,朝北遙指:"出發!"

隨著李軒的一聲令下,土匪們開始陸續朝外走去.

只是看著這些土匪們亂哄哄的模樣,李軒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最先出發的乃是方東全率領的左軍,後面跟上的則是陳屠夫的右軍,而這兩人麾下的土匪都是普通青壯,根本就沒有列隊行軍的概念,所以走起來就跟郊游一樣亂七八糟的,不少人一邊走著還一邊說笑,不時能聽見他們的哄哄大笑.

好在後頭的近衛軍整齊的隊列讓李軒寬心了不少,經過了自己兩個多月的操練,這支近衛軍已經是有了一支軍隊的模樣了.

雖然近衛軍里的士兵都是十五六歲的半大孩子,身體素質不如二三十歲的壯年漢子,不過這些人排著整齊的隊形,扛著長槍和刀盾等武器前進的時候,依舊是讓李軒寬心了不少.

他很清楚,不管是這一次攻打水龍寨還是後續抵抗官兵,自己能夠真正依靠的還是這些半大孩子組成的近衛軍,而不是那些亂哄哄的青壯土匪.

而今天這些孩子們行軍時的整齊隊列,讓李軒看到了勝利的希望,活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