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這個女人有毒



李軒的中衣下面鼓了起來,這麼明顯的異樣自然也是被葉氏看到了,畢竟現在的她就站在李軒身前,手里拿著外套正准備幫李軒穿上呢.

霎時間,葉氏原本就顯得有些紅暈的臉龐就變的更紅了.

看見此女的模樣,讓李軒有些難以壓制沖動的感覺.

之前他和董芸芸有時候也會有親密接觸,但說實話,更多時候李軒對董芸芸是喜歡,而不是這種單純的欲望.

董芸芸是個讓人憐惜,忍不住的想要呵護她的女子,即便是李軒的最終目的依舊是全壘打,但是他想要的是那種兩個人之間的感情火候到了,水到渠成的水乳交融,而不是說單純為了上床.

怎麼說呢,李軒喜歡的是和董芸芸玩這種追求,調戲之類的調調,享受的是追求她的過程,至于結果,反正早已經注定,他反倒是不那麼著急.

但是眼前的這個女人,卻是讓李軒剛看見她的第一眼就生出了赤裸裸的欲望!

這個女人有毒!

這是李軒此時此刻給眼前的這個葉氏做出的評價!

這剛穿上衣服呢,李軒就是聽見外頭傳來一聲跺腳聲,轉頭一看,發現是珠兒在房門口端著水盆.

走進來後,還不忘瞪了葉氏一眼.

對珠兒的反應,李軒已經是知道為什麼了.

想必是昨天的時候,董芸芸和珠兒就知道後宮里新多出了一個女人,所以昨天晚上的時候董芸芸才會生悶氣,而珠兒作為董芸芸的侍女,自家小姐生氣了,她自然也是跟著生氣.

不過李軒是什麼人,那可是二世為人,前後兩輩子加起來活了差不多四十年,早已經是把臉皮鍛煉的厚實無比,所以他故作沒有看見珠兒的臉色,哪怕是衣服下面還鼓著,但是他依舊一副正經模樣在珠兒的服侍下洗臉刷牙.

然後又若無旁人的模樣出了房門坐在餐桌上,這個時候董芸芸也是從房間里出來了.

只見她抬頭瞄了李軒以及跟在身後的葉氏一眼,然後竟然是出乎李軒預料之外的露出了笑容.

這婉約一笑,笑的李軒是心里打顫!

尼瑪,這笑容不正常,這背後肯定是埋伏著什麼陰謀.

反正李軒是不會相信,一個處在熱戀之中的女人,發現自己的男人有了第二個女人之後還能保持鎮定,甚至一笑相迎.

哪怕她是自幼讀《女誡》《內訓》等書,早就被四從五洗了腦的古代大家閨秀董芸芸,這也不可能.

甭管什麼時代背景,這女人始終是女人,她們的思維方式從來都不會因為時代的改變而改變.

倒是旁邊的葉氏,看見董芸芸的笑容後,原本緊張無比的神情是放松了不少,李軒甚至還能聽見她輕輕地松了口氣.

李軒心里暗道:"葉氏啊,你可別小心大意,被董芸芸的笑容麻痹了!"

雖然心里是這麼想著,但是李軒是絕對不會說出來的,這女人之間的戰爭,他還是少參與為妙.

所以他依舊假裝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坐下來吃完早飯,就說到外面上朝,就一溜煙跑了.


至于屋里頭的三個女人怎麼相處,最後會不會打起來,李軒不打算理會,也不擔心.

為啥?

因為這後宮里頭還有一個大boss--白太後呢.

有白太後鎮著,這後宮翻不了天.

當然了,李軒之所以想要當鴕鳥,不管不問,這實際上也是他的一種策略.

如果說母親白太後給他找來的葉氏只是個普通女人,樣貌一般也就算了,李軒可能會為了討好董芸芸,直接把葉氏趕走或者當成普通侍女之類的,但是誰讓李軒早上第一眼看見葉氏的時候,就生出了把這個女人壓在身下的想法呢.

白太後既然把這葉氏送過來了,那麼李軒也就不打算放走她了.

這既想吃著碗里的,又想盯著鍋里的,自然是不能傻乎乎的一邊大口大口的吃,還一邊大聲的炫耀,聰明人的做法是只做不說!

畢竟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

反正只要他不開口,就算是董芸芸也不能把葉氏趕走,至于會不會出現的明爭暗斗,爭風吃醋這種事,李軒表示我看不見……

到了前頭的議事殿後,李軒按照慣例主持早朝,開始商討政務.

李軒這個大唐皇帝可比明朝皇帝勤奮多了,他可是天天都上早朝呢,不過大唐王朝的早朝比明朝的早朝人性化多了.

大家伙都是吃過早飯才過來,而不會是凌晨三四點就起床!

每天的早朝實際上就是一場小型的會議,參加的人數也不多,也就那麼幾個而已,平日里說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

也就是這段時間大唐王師大軍在外,而且連接有雞冠山,黑虎寨的俘虜們被押送到黃竹山安頓,所以正經事多了一些.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不用多久,方將軍他們就能夠回來,到時候他們還會帶著黃桂山的俘虜們一起回來!"柳八苟道:"等黃桂山的人也歸順我們大唐後,我們大唐治下的人口就能夠達到兩千余人了!"

說到這,柳八苟用著嚴肅語氣道:"我大唐中興氣象已成,橫掃天下是指日可待!"

王文華適時接道:"猶記我大唐霸業初建時,口不過五百,兵不過數十,外有強敵環繞,內亦糧草不足,然區區半載,我大唐王師就已經橫掃方圓百里,大小村寨盡數歸順,治下黎民更是翻了五倍,有這等豐功偉績,全賴陛下英明!"

接著,又有幾個人跟著王文華的話語對李軒一番吹捧,彷佛李軒就是真成了千古聖君,有史以來最牛逼的皇帝一樣.

李軒對他們的話,全當聽不見,聽見了也當他們放屁,他李軒要是真那麼牛逼,還跟你們玩這山溝溝的游戲,他早就一人一刀殺上京師了.

而且就算大唐王浩的人口數增長了五倍又如何?還不是只有兩千多人而已.

兩千多人和當初的五百多人,這對于大唐王朝來說興許是巨大的改變,但是對于明軍而言,這兩者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明軍如果下決心,真派個一支大軍來進剿,只要不和上次那樣犯傻,大唐王朝有五百人還是兩千人,實際上都是同樣的下場,不是逃亡就是完蛋.

要想抵抗住明軍的進攻,保住小命,靠吹噓是沒用的,還得想方設法提高黃竹山被一群土匪們的戰斗力,尤其是被他寄予厚望的近衛軍的戰斗力.

所以在他們一頓吹捧後,李軒才問道:"那些鳥銃造的如何了?現在有多少堪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