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



聽到眼前這個偽唐官差頭目的問話,董松安當即道:"我們董氏曆來都是耕讀傳家的書香門第,絕對不是什麼歹人,如今我們一家三十余口為避戰火暫居此處,家中還有女眷良多,這檢查怕是會驚擾了女眷,還請大人通融一二!"

說這話的時候,他身邊的小厮就已經是拿著銀子遞給了曲光泰!

曲光泰並沒有大公無私的推開銀子,而是接了過來,這可是五兩銀子呢,比他一個月的俸祿還要多,而且這錢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後頭還有一堆兄弟等著分潤呢.

不過收了錢不代表就要放過他們了,錢要拿,事也要辦,身為大唐王朝新軍的退役軍人,就是這麼的有原則.

這和他的前軍人身份有關系,大唐新軍的軍法曆來嚴苛,對于膽敢不聽從號令,玩忽職守的人曆來都是懲罰的非常嚴酷的.

所以短時間內,玩忽職守他還不敢,不過窮怕了的人見到錢,總是不會輕易放過的.

由此也看了出來,目前的大唐王朝各項規章制度都不完善,吏治算得上是空白一片.

曲光泰一邊不動聲色的把銀子收下,一邊是暗思著這董家到底是什麼來頭,會不會給他的村子里造成什麼麻煩.

之前董松安簡單的一句話,就是基本解釋了董家來曆和來此地的理由,曲光泰聽罷略微點頭,因為即便這董松安不說,他大概也能夠猜測地出來這董家出現在此地的原因.

因為像他們這種情況的大戶人家基本都是逃難,而只要他們不做過什麼過激的對抗反應,大唐王朝一般也不會為難他們,和其他的士紳大戶們同等對待!

即便是偽民官宦家族,只要不搞事,也不要公開宣揚什麼老子家里在明王朝當大官,等朝廷大軍打回來就殺光你們這些泥腿子之類的言論,大唐王朝往往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沒辦法,這年頭的士紳大戶人家往往就是讀書人人家,而讀書人寒窗苦讀數十年,為的就是參加科舉去當官的,所以那些真正的大戶人家里肯定是有人在明王朝里當官的.

這要是都抓了殺光了,那麼興泉府說實話也就剩不下什麼真正的書香門第大戶人家了.

再者,你把人家的家人都殺光了,那些在明王朝當官的大官們還不得一門心思鼓動朝廷發兵鎮壓他們大唐王朝啊.

如今的大唐王朝需要時間,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是甯願少一事不如多一事,反正只要這些士紳大戶人家,那麼是家里有人在明王朝當官的家族,他們只要不主動搞事,老老實實的繳納賦稅,那麼大唐王朝也是不會主動生事.

因此即便是曲光泰猜到了這董家有可能是官宦家族,但是也不打算多搞事,不過曲光泰正打算說幾句場面話,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別搞事,然後拿上銀子就准備回去的時候,突然腦海想起了什麼,用著為嚴肅的語氣對董松安道:"你說你們董家是耕讀傳家的書香門第?原籍何地?可是正泰董氏?"

聽到這人的話,再看到此人嚴肅的表情,董松安心中暗道一聲不好!

這個偽唐官差頭目怎麼會突然說出正泰董氏這四個字?難道他們是知道自家是正泰董氏,並且知道了自家父親在江南為官?

董松安猜的對也不對!


曲光泰的確是猜到了這董家是官宦家族,但是之所以問出了一個'正泰董氏’,那是因為他偶然聽到上頭的軍官們說過,他們大唐皇後董氏就是正泰董氏之女.

而正泰董氏,又是正泰縣里名望位于前列的一家書香門第,曆代都有人參加科舉為官,據傳董家老爺十多年前就考中了三甲進士,如今正在江南為官,聽說還是一個知州.

這樣的董家自然是真正的書香門第,官宦世家,而皇後董氏也就是真正的大家閨秀.

這個傳聞雖然只在大唐王朝內部小范圍流傳,但是他卻是偶爾聽上頭的軍官們說起過,以前倒是沒有覺得有什麼,但是今天看到這個董家之後,他立馬就出現了一個猜想,這董家,莫非就是正泰董氏?皇後董氏娘家?

董松安聽到這話後,略微一愣,不過卻是道:"不是,我們董家原先居住在興泉府城,和正泰董氏不是一家!"

不管眼前的這個偽唐官差為什麼這麼問,董松安都不會傻乎乎的承認的,但是心底里卻是已經打定注意,不能在這村子待下去了,必須盡快離開此地,這興泉府對于自家而言太過危險了.

曲光泰聽罷後,卻是露出一絲懷疑之色,他懷疑這人說假話.

但是即便是說了假話,他一時間也不好硬闖,因為這人如果真的是說了假話,他們是正泰董氏的話,這人可就是國舅爺了,自己硬闖皇後娘家,驚擾女眷,這罪名上頭萬一要是怪罪下頭的話,自己這個小小的捕盜官恐怕吃不消啊.

當即就是壓下了心中的懷疑,然後微微點頭道:"嗯,既然如此,那麼我等就先回去了!"

說罷,他也不在此地停留,直接就是帶著人走了.

但是這走遠了後,他就是吩咐了兩個手下道:"你們把這董家的人看住了,他們一有動向就報告給我!"

留下人監視董家之後,曲光泰又是迅速派人到鎮上,把相關的情況報告給了治安官.

鎮治安官同樣是個退役軍人,不過他退役之前可是個軍官,退役之前乃是一個中尉排長.

只不過他早年是土匪出身,而李軒如今已經陸續把當年那些土匪出身的軍官們清理出去,要麼是調到守備營任職,要麼是轉業為治安官,他也是其中的一員.

這人雖然打仗不行,但是土匪的那種機靈勁卻是有的,一聽說這董家的情況,立馬就猜到了,這事恐怕不簡單,說不准這董家還真有可能是正泰董氏,皇後娘家.

當即他也是迅速派人把相關的情況報告了上去.

不用一天時間,這個消息就是傳到了翰林院那邊負責找董家的相關負責人的耳中.

不過翰林院這邊的相關負責人並沒有第一時間告知李軒,因為之前已經出過了幾次烏龍,說是找到了董家興沖沖的報告給李軒,但是後來卻又是被正式那不是董家.

這一次,他們打算弄清楚這董家到底是不是正泰董家後,再報告給李軒.


當即,他們就是派人去了董家原先在興泉府落腳的宅院里,把里面看房子的幾個下人,並見過董家主人的人帶走了兩個,准備前往光河村認人.

第二天,就有七八個人飛速趕往光河村,等到傍晚時分的時候,曲光泰就是見到了來人.

這見到來人的時候還把他嚇了一跳,因為來人身份不簡單的.

不僅僅有他的直屬上司鎮治安官,還有鎮長以及翰林院的一個從五品侍講學士,情報科科長.

改制後的翰林院,雖然也效仿了明王朝的翰林院,有掌院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等品級稱號,但是同時又設立了一共八個科室,而各科的科長可是真正的實權人物,由侍講學士擔任.

而侍讀學士,只有幾個,一般是作為李軒的隨從秘書,至于掌院學士,自然是翰林院的頭頭了.

各科的科員,則是由侍讀,侍講擔任,此外還有編撰,編修等無定員的官員,而在各科室的位置就是見習科員.

翰林院的侍講學士,一科科長,在大唐王朝內部也算是中等官員了,曲光泰可沒見過這麼高級的官員.

見到了這侍講學士後,腿都是有些打顫!

斷斷續續的講了董家的情況後,只見這侍講學士道:"走,去董家看看!"

這個侍講學士負責尋找董家已經很久了,一直都是沒有什麼進展,如今有了線索自然是不會放過,為此不惜親自趕了一天路到光河村來.

于是乎,曲光泰他們一群十余人又是准備去董家莊園了.

這個時候,董家那邊正在收拾東西,准備一入夜就趁著夜色走人呢.

昨天曲光泰的表現讓董松安有所懷疑,直覺告訴他,這光河村不能待了,本來是想著昨天晚上就連夜走人的,但是他們這一路奔波了這麼多天,一家子早已經是疲憊不堪,尤其是女眷更是累的走不動路了,而白天又不適合逃走,所以是准備等到今天晚上.

他們收拾好了細軟,套好了馬車後,靜待夜色的降臨,但是這天色還沒黑呢,就有下人匆匆忙忙的跑進來報告,說偽唐的官差又來了,說是今日白天發現了明軍奸細,要詳細盤查莊內的人員,以防明軍奸細逃入了董家莊園.

"這些賊軍,還真無法無天了,昨天這剛給了他們銀子呢,怎麼一天功夫又來了!"董老翁這個時候也是忍不住罵出聲來.

當即道:"安兒,你出去把那些賊軍打發了!"

董松安領命出去了,但是出去的路上,他的心頭卻是生出了很不好的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