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炮聲隆隆



十一點半,廉州號上,一個佩戴著海軍上尉軍銜的青年軍官站在上層甲板里的指揮台,此人正是廉州號上的炮術長費清上尉.

只見他道:"九斤火炮准備,左側敵一號艦,距離五百,實心彈!"

此時,船頭甲板的九斤火炮邊上的炮長則是對准了左側的敵艦進行了最後的瞄准,至于裝填,則是早就已經是裝填完畢了,甚至連准備第二輪裝填的炮手們都已經是准備妥當了.

准備給艦炮複位的炮手各就各位,准備在火炮發射後,第一時間把火炮複位,清理炮膛的炮手也是准備第一時間清理炮膛,把炮膛內殘留的火藥殘渣清理干淨,避免第二次裝填的時候,炮膛內的殘留還在燃燒的火藥引燃第二次裝填的火藥,從而造成炸膛事故,同時使用沾水進行清理炮膛,也可以有效降低炮膛內的溫度,讓火炮得以更持久的作戰.

裝備火藥,炮彈的炮手們也是各自准備妥當,就等著火炮發射後第一時間進行第二輪裝填了.

這門九斤火炮的炮長,也是大唐王師里的老資格炮兵了,同時也算是整個大唐王師里技術最為精湛的炮手了.

前裝火炮時代,普通炮手的技術含量一般般,隨便訓練一段時間,大字不識都能夠充當,但是如果是炮長的話,那麼就是非常難訓練了.

因為這年頭又沒有什麼火控系統,火炮的精度也不高,每一次開炮幾乎都是重新計算方位,而這對于炮長的要求也就非常高了.

所以這年頭的火炮能不能打中敵人,尤其是能不能打中敵人的船只,除了依靠運氣外,最為重要的就是炮長的技術了.

所以幾乎每一個炮長,在大唐王師里,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都是屬于最頂尖的人才,軍銜普遍都是士兵中所能夠達到的最高等級:上士.

而且這些炮長們因為專業知識足夠強悍,所以也很容易得到繼續提拔為軍官的機會,通常去了一趟武學堂上速成班之後,重新回來部隊往往就是一個少尉了,此時就能夠擔任排長甚至副隊長了.

但是一個普通的炮兵要成長為炮長,而且還是技術精湛的炮長,除了需要長時間的訓練以及學習外,和個人的天賦也是有著相當大的關系.

大唐王師里陸海軍相加,總兵力將近十萬,哪怕是普通炮兵也有好幾千人了,但是炮長才多少,一共也就幾百人而已.

而這幾百人里,幾乎都是清一色最早一批的炮兵,而這些人里頭也是技術水平不一,能夠上廉州號並擔任這門九級火炮的炮長,足以證明他的實力了.

接到命令後,他開始進行最後的校准,這個過程里還在直接默算各種數據,最後完整瞄准後他直接道:"開炮!"

頓時,這門九斤火炮的火繩被點燃了!

火繩快速燃燒著,並且點燃了炮膛里的發射藥,而下一瞬間,眾位炮手們就是看到身前的火炮猛的向後倒退,哪怕是重達好幾千斤的炮身都是抵擋不住火炮的強大後坐力.

于此同時,原先炮口的方位也是騰出了一團濃濃的白煙,劇烈的炮響傳入眾人的耳中.

眾多炮兵們當即是快速行動了起來,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是在關注火炮的本身,該門火炮的炮長以及上層甲板上的炮術長們都是在關注炮彈的落點.

區區五百米的路程,對于急速飛行的火炮而言根本就用不了多久,很快他們就清楚的看見一個小黑點從敵艦的前方飛過.


不過這一炮沒有命中敵艦,卻是沒有讓眾人露出什麼沮喪的神情,在海上作戰,雙方的船只都處于運動之中,而且船只還在海面上搖晃,這命中率本來就遠遠沒有在陸地上這麼高.

這也是為什麼火炮的射程明明有好幾千米,但是只會在五百米的距離開火的緣故.

這五百米距離開火都打不中了,如果是在一兩千米外開火,基本也就是聽個響.

第一炮沒打中,不過這門九斤火炮的炮長卻是沒有時間去惋惜,再一次開始計算起來射擊諸元後,于此同時,他手底下的炮手們也是緊張忙綠著.

他們要把震退了好長一段距離的火炮重新退回去複位,然後開始清理炮膛,裝填發射藥藥包,放置火繩,放入實心球形炮彈.

這些工作說起來比較簡單,但實際上還是比較麻煩的,因為事關火炮,沒人敢放松,都是做的非常謹慎,嚴格按照流程工作.

當炮手們完成複位並裝填完畢後,炮長再一次親自瞄准,這一次他瞄准的時間有些久!

當瞄准完畢後,第二發炮彈也是被打了出去.

而他的這門火炮剛開炮呢,他也是聽到了後方連續傳來隆隆的炮聲,只聽這炮聲他就知道,應該是艦隊里的其他幾門九斤火炮以及七斤火炮在開火了.

因為艦隊的相互靠近是需要時間的,而且火炮射擊也需要一定的射角,所以這開炮的時間並不統一,而是有先有後.

不過現在開炮的只是九斤和七斤火炮而已,至于五斤火炮,因為射程的緣故,在五百米這種距離上開炮,純粹就是浪費炮彈.

所以現在第二艦隊的主力艦隊的各艦已經是陸續開炮了,不過開炮的聲音並不密集.

而且因為距離有些遠,命中率比較低.

這轟轟烈烈打了十幾分鍾,竟然是只命中了敵艦兩三發炮彈而已.

而這兩三發炮彈自然是不可能給敵人的船只造成什麼實際性傷害的,頂多就是造成少許人員的傷亡而已.

但是這只有少數幾發的炮彈命中,卻是給艦隊帶來了極大的士氣增益,因為這代表著己方確確實實的能夠擊中對方,而對方似乎沒有大口徑的艦炮無法還擊.

這種事,就是己方打對方,而對方卻不能還手,哪怕是命中率降低一些,甚至都無法給對方造成什麼實際傷害,都是一種好事.

因為每一次命中敵艦,都能引來水手們的一片歡呼.

不過這種歡呼卻是不代表著艦隊里的中高層將領!

因為遠距離的炮擊效果不夠明顯,代表著己方無法靠著大口徑火炮的射程優勢占據上風,如果要取得有效的戰果,恐怕還得持續拉近距離啊!

只是一旦進入到兩三百米的距離後,甚至更進的距離後,固然己方能夠有更多的火炮能夠開火,並且也取得更高的命中率,但是明軍的火炮肯定是會還擊了,到那個時候,恐怕戰斗會非常的慘烈.


廉州號上,歐陽貴依舊是一副風輕云淡的文官做派,雖然他也關注炮擊,不過他顯然是沒有露出任何的不滿神色,更加沒有親自插手炮擊.

那是各艦炮術官的事,不是他這的艦隊司令的指責.

此時,身邊的參謀帶著一絲興奮的神情道:"大人,按照目前的航速和方向,最多十分鍾,雙方的距離就能夠拉近到三百米,到時候我方的大量五斤火炮也能夠開火了,屆時定然能夠重創敵艦!"

不過歐陽貴卻是微微搖頭:"拉近距離做什麼,現在這樣我們能夠打他們,他們卻是不能打到我們不是挺好的,傳令,保持四百米的距離!"

說著的時候,他還略微搖頭!

手底下的這些海軍軍官,大多都是陸軍轉業過來的,並且也是把陸軍里的高昂以及勇氣帶了過來,雖然這也是好事,但是對于今天這場戰斗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

拉近距離硬拼?

不到萬不得已歐陽貴是不想要這麼干的,因為他的想法可不是殲滅對方的艦隊,實際上敵強我弱的情況也做不到,他真正想要的很簡單,那就是纏住對手,掩護登陸艦隊而已.

所以這一場海戰里,主力艦隊里能否擊沉對手的戰艦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拖住敵人!

最後就一直保持目前的這種狀態,雙方隔著好幾百米相互機動糾纏,然後過上幾個小時自己就率領艦隊撤退返回.

因為等到那個時候,恐怕登陸艦隊都已經登上瓊州島了,海軍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和敵人的艦隊硬拼了.

大唐海軍弱小,自己能夠為海軍多保留一分元氣還是多保留一分吧!

但是歐陽貴的這種設想卻是一廂情願而已,因為僅僅是十五分鍾後,歐陽貴就是發現了不妙!

敵人艦隊竟然是沒有繼續跟著和他轉向繼續拉近距離,而是開始轉向朝著東方而去.

看到這一幕,他立即就是暗道一聲不好,這定然是敵人的艦隊發現了登陸艦隊,不顧自己而跑去攔截登陸艦隊了.

如果真的被明軍水師繞過去,那麼登陸艦隊就危險了.

明軍水師此時轉向並拉開距離,絕對不是想要跑,他們是要去攔截運輸艦隊,而這種事是歐陽貴不允許的.

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掩護陸軍登陸!

所以看到這一幕後,他是毫不猶豫的下令道:"傳令各艦,拉近距離,纏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