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宋志文起複



李軒親自指點鞏固的那些工程師們所搞出來的三種板甲,雖然都算是板甲,但是彼此間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因為這是為了不同的兵種而准備的.

第一種是全身甲,乃是准備給參與混戰肉搏作戰的重甲刀盾兵或者其他有需要的重甲兵種,一身板甲基本就是從頭包到腳,這是因為重甲刀盾兵作戰的時候,那都是混戰,很容易前後受敵,防護了前胸人家砍你後背,你防禦了上半年,人家砍你腿部,所以都是需要全面的防護,以前重甲步兵們的盔甲不管是鎖子甲還是棉鐵甲,其實也都是全身甲.

第二種就是半身甲,乃是在全身甲上簡化而來,重點防護上半身以及襠部,取消了對腿部,尤其是小腿的防護,重量有所減輕,士兵們穿戴這種盔甲後活動相比全身甲更加靈活.

這是因為重甲長矛兵都是列陣作戰,他們的敵人正正前方,而且大多也是敵人的長矛手,所以前胸的正面防護非常重要,其他部位則是可以簡化.

第三種則是給騎兵以及其他兵種所需要的胸甲,只重點防禦前胸,手腳等地方的防禦全部舍棄,以最大的減輕盔甲的重量,使得大唐騎兵配屬的蒙古馬甚至是西南馬都能夠勉強支撐.

因為第三種的胸甲體積小,重量輕,不僅僅可以給騎兵裝備,甚至都是可以給其他兵種裝備,比如說弓箭手,火槍手.

胸甲的概念提出來後,已經是有將領建議給火槍手們也裝備胸甲,鑒于目前大唐王朝的火槍手所面臨的危險不小,明軍的弓箭手,火槍手都能夠給他們造成密集的傷亡,所以有將領們認為,可以給火槍手配屬胸甲,用以降低傷亡.

但是李軒卻是認為,這將會極大的削弱火槍手的機動性,雖然胸甲的防護能力不錯,但是如果穿上去了,火槍手的機動性勢必會受到加大的影響.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力發展火槍手雖然是大唐王朝軍制的既定政策,但是為何要大力發展呢?除了他們裝備的火槍威力巨大外,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為火槍手是一個可以稱之為廉價的消耗品.

火槍手的訓練成本相當的低廉,三個月的訓練,已經讓一個農夫成為一個火槍兵,並上戰場作戰了.

如果換算成金錢上的成本來說,哪怕是加上火槍手的火槍等配置,所花費的資金頂多也就是十多兩銀子而已!

但是如果給火槍手配屬盔甲的話,那麼就會極大的提高火槍手的裝備成本,這樣將會對大幅度提高大唐王朝的財政壓力.

盡管這樣的想法聽上去有些不人道,但是這實際上卻是極為重要的.

不過既然有人提出來了,而且也是拿出來了不少的理由,李軒也是不好直接拒絕,同意准備先簡單的進行嘗試,選擇少數火槍兵配屬胸甲,試試實戰的效果.

當然了,這都是以後的事了,現在板甲都還沒有出來了,即便板甲開始小規模量產了,也有著眾多的重甲步兵等著替換呢,想要輪到火槍手也裝備胸甲,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去呢.


等到那個時候,說不准人家明王朝都把重型火槍搞出來了,然後板甲就會退出曆史舞台了.

戰爭,永遠是各種技術,尤其是軍備技術最好的催化劑,對于大唐王朝如此,對于明王朝同樣如此!

數十年前,佛郎機人第一次和明軍交戰,佛郎機人的火炮讓明軍吃足了苦頭,但是一轉身,明王朝就是開始大規模防止佛郎機火炮了.

如今大唐王朝崛起,並大規模使用火繩槍以及火炮,明王朝那邊吃了眾多苦頭後,也是開始仿制並裝備火繩槍以及火炮.

明王朝雖然承平已久,內地的地方衛所早已經是淪為渣渣,但是一個王朝的底蘊還在,尤其是正德皇帝掌控朝政四十幾年,哪怕是已經是在病榻之中了,但是正德皇帝這個皇帝本來就是知兵的,也是曾經數次率軍親征的皇帝.

所以這才能夠在大唐崛起的背景下,派遣張岳以及其他明王朝的文武官員掌控了湖廣,江西以及福建,同時還開始大規模仿制火器,試圖建立起一直比偽唐賊軍更多,更加強悍的火器部隊來.

偽唐不過是竊占了彈丸之地,就已經是能夠弄出來了這麼多槍炮了,大明疆域萬里,臣民千千萬,沒有道理不能造成比偽唐王朝更多的槍炮來.

而現在,明王朝打造出來的這些槍炮,已經是正式登上了湖廣戰場!

衡陽城,徐新昌板著臉,氣呼呼的把手中是書信直接扔到地上!

"廢物,都是一群廢物,數萬大軍,從多面包圍偽唐賊軍,竟然都無法截斷偽唐賊軍的補給線,而且還損兵折將,甚至連宜章都丟了,這些都是廢墟,本官要參他們,狠狠的參他們!"

旁邊的人看到徐新昌暴跳如雷,一個個都是低下了頭,然後閉緊了嘴巴,生怕惹惱了徐新昌.

徐新昌,,這人可不簡單,乃是張岳的心腹愛將,當然了,徐新昌自然不是什麼粗魯不堪的武將,而是正兒八經的文官,而且還是翰林出身的文官,之前在督察院任職,乃是張岳的舊部,唐賊叛亂一來,貴州兩廣陷落,為了剿賊,正德委任了張岳為四省督師,後來又改為六省督師.

張岳為六省督師,全權負責剿滅唐賊事宜,可謂是位高權重,基本上已經是達到了封疆大臣的頂峰的,但是要想順利上任並掌控六省力量剿滅唐賊,自然是需要心腹的.

張岳來南方上任後,舉薦了包括徐新昌在內的一大票心腹,徐新昌就是被他舉薦為湖廣巡撫,主要是負責湖廣南部地區的軍務.

嗯,湖廣雖大,但是軍務可不是徐新昌一個人負責,掌總的自然是張岳這個六省督師,湖廣南部地區的戰事,則是由湖廣巡撫徐新昌負責,而湖廣西部以及貴州東北部的戰事,則是由張岳麾下的另外一名大將負責,也就是在興泉府那里吃了敗仗,灰溜溜北逃的湖廣都指揮使譚榮.


有意思的是,譚榮在興泉府吃了敗仗北逃後,非但沒有貶職,反而是因為'重創唐賊,斬首上萬’而升官發財,如今已經是掛上了偏沅總兵的頭銜,而這個頭銜,基本上也是武將所能夠達到的最高層次了.

至于說巡撫,總督乃至督師,乃是文官的專利,和武將沒啥關系!

除了這些舊部和親信外,即便是被他從天牢里撈出來的罪臣宋志文,如今都已經是重新帶上了官帽子,一開始還是沒有正式官職,只是跟在張岳身邊參展軍務,但是張岳很快就以宋志文參贊軍務有功,舉薦其為武昌府知府.

現在宋志文已經是重新成為了府尊大人,但是宋志文上任武昌知府後,心思自然不是在什麼民政事務上,而是一心根據張岳的委托,在武昌籌建作坊打造槍炮,然後還要幫忙張岳招募士兵練軍.

張岳在長沙,衡州一點練成了兩萬督標後,依舊是深感兵力不足,尤其是地方衛所兵的戰斗力羸弱,根本不堪一戰,所以他是讓宋志文這個他手底下另外一個算得上知兵的文官在大後方繼續招募士兵練兵.

從張岳的這個部署其實也是可以看出,張岳也是察覺的出來,鎮壓偽唐的戰爭已經不可避免的將會長期化,而在這個長期化的剿賊戰爭里,幾個月甚至幾年甚至都沒有辦法分出勝負的,一兩場戰役的失敗也是無法徹底的決定勝負.

所以他也是做著戰爭長期化的准備,而長期的戰爭里,那些地方衛所兵除了浪費他手中寶貴的錢糧外,半點用處都是沒有.

要想剿滅唐賊,還得靠新招募的督標以及邊軍,另外俞大猷連的火槍軍也算不錯!

但是現在這些新招募,裝備火器為主的軍隊還是太少了,不過兩三萬人而已,連人家偽唐賊軍的真賊數量都不到,所以張岳現在是費勁了心思擴大督標的規模,不說練幾十萬的,但是只要也要練個十萬左右,這樣才能勉強夠用啊!

宋志文,就是被他派出去練兵的重要人員之一!

宋志文乃是和唐賊最早交手的高級文官了,而且當年宋志文也是擅長練兵的,在一群只知道之乎者也的文官里頭,是屬于難得的知兵文官,要不然的話,當初張岳也不會把宋志文從天牢里撈出來.

如果沒有他張岳出力,哪怕宋志文的座師乃是當朝部堂閣老,也是沒有這麼容易把宋志文給撈出來的.

要知道宋志文的罪名可不小,戰敗失地都還是小的,更加重要的是,這個偽唐賊軍可是從他的興泉府里崛起的,偽唐賊軍能夠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和宋志文當初的不作為有著直接的關系.

但是如今時局艱難,張岳手頭上也沒有什麼得力的人可用,所以宋志文縱然有著這些汙點,但是張岳還是選擇了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