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



通州對岸的常州府江陰港,此地作為長江艦隊的主要基地,同時還是大量海運補給船只的靠岸港口,物資補給中轉站,這里的港口規模雖然不算大,但是卻一直都是非常忙碌的,而且此地防備也是嚴密無比.

然而在今天,此地卻是比平時更加忙碌,甚至是到了擁擠的地步.

岸邊,眾多的船只等候著靠岸,而岸邊的碼頭上,一艘艘船只停泊在碼頭上,眾多的士兵正在陸續登船,同時還在費勁的把眾多火炮,彈藥等補給物資搬運上船.

而在江陰炮台上,炮兵們也是嚴陣以待,炮口對准了上游,而長江艦隊的武裝商船乃至第一艦隊里的巡洋艦,護衛艦都是冒險出現在此地,嚴防可能出現的明軍水師前來干擾渡江.

如此如此大規模的動作,自然也是引起了對岸明軍的注意,不時有明軍的船只試圖闖過來探虛實,但是卻是都被岸防炮以及艦炮給擋了回去,但是明軍那邊顯然是沒有甘心.

根據上游的監視騎兵報告,揚州那邊的明軍水師已經是開始集結,就是不知道准備過來襲擊江陰港口,還是防備大唐海軍直接殺到揚州去.

但是為了預防萬一,大唐海陸軍的將士們都是不由自主的加快了登船的步伐!

港口的一棟兩層磚石建造里,第三軍的新任軍長,原第一軍軍長郝柏年陸軍中將站在窗邊,看著外面的無數船只和正在忙碌的將士.

"現在情況怎麼樣了?"郝柏年問道.

一旁的副官道:"現在第五步兵師的一個步兵團已經全部上船了,一個炮兵營也是裝船完畢,第五步兵師的剩下部隊正在緊張登船當中."

郝柏年聽罷後,略微皺眉道:"現在登船的速度太慢了,吩咐下去,加快登船的速度,今天第五步兵師就要全部出發正式渡江發起登陸作戰!"

一旁的副官道:"現在的碼頭基本都已經是被占用了,而且物資裝載比較困難,恐怕是無法再加快速度了!"

郝柏年道:"碼頭不夠用,就騰出來用來裝載物資,至于人員登船,也不一定非要在碼頭上船,直接從岸邊乘坐小船過去也是可以的."

此時郝柏年露出一絲擔心道:"我們這兩天這麼大的動作,對面的明軍水師肯定是早就察覺了,之前偵騎通報,說是揚州那邊的明軍水師有可能會前來襲擊江陰港,海軍雖然保證江陰的安全,不過也不能全指望海軍,他們的大船在這長江里,除了充當炮台,可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郝柏年擔心是有理由的,雖然說海軍已經是反複保證確保陸軍渡江的安全,但是郝柏年卻是看的出來,海軍說這話信心不足.

海軍方面雖然在此地聚集了大量的船只,總是有十多艘的武裝商船以及四艘巡邏艦,六艘護衛艦,兩艘巡洋艦,但是在這個地方作戰,船只炮多也是不怎麼好使.

因為人家明軍水師都不和你們比拼火炮,人家在上游可是准備了無數小船呢,到時候一股腦順江放下來幾百艘火船,巡洋艦再牛逼也得跪!


要不然的話,海軍那邊為什麼一直都不敢大搖大擺的進出長江啊,還不是怕被明軍水師的火船當靶子啊!

所以,郝柏年可沒指望過海軍那邊能夠確保陸軍的渡江安全,所以他需要盡快的讓部隊登船渡江,只要渡江成功,自己的部隊上了岸後,完全可以一路平推殺到揚州去.

到時候讓海軍方面束手無策的明軍揚州炮台,他陸軍分分鍾都能拿下來.

不過渡江的部隊卻是不能少,人家明軍在江北部署了重兵,這幾千人過去就是送菜,必須一次性送上萬人渡江,這樣才能夠迅速打開局面,然後接應更多的部隊渡江.

郝柏年很清楚李軒把自己抽調到第三軍來擔任這個軍長,目的是什麼,就是想要讓自己在揚州打開局面,為整個北伐計劃的開展奠定基礎.

郝柏年本來是擔任第一軍軍長的,但是李軒卻是把他調來了第三軍擔任軍長,原有的第三軍軍長王朝宏被調往第二軍擔任軍長,而原第二軍軍長李春景,則是被調任第一軍軍長.

簡單來說,李軒就是把三個軍長來了個對調!

一方面是李軒希望郝柏年在揚州打開局面,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這些將軍們長期在一個部隊里擔任主官,從而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不僅僅是三個軍長進行了對調,實際上很多師長,團長級別的將領們都是進行了對調,晉升等.

而今年上半年沒有什麼大規模戰事,也是給李軒對部隊里的中高級將領們進行輪換創造了有利時機,如果是戰事頻繁話,李軒也就不好如此大規模的進行輪換了.

目前陸軍這邊,團長級別以上的將領,基本上已經不存在在同一個職務上任職超過一年的將領了.

雖然說如此大規模的調換,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部隊的戰斗力,但是經過最近大半年的磨合之後,基本上也是彌補了這一方面的損失,而且讓李軒對部隊的掌控力也是更加的強悍.

郝柏年自然也是知道李軒為什麼會讓自己來擔任第三軍的軍長,自己的能力並不是理由,防備才是理由,所以近期郝柏年也是比較低調了,沒有和在第一軍的時候那樣,和下屬們交往過深.

在他看來,那些拉攏下屬,試圖自成一派的將領,要是能夠得到善終,他郝柏年無論如何都是不相信的,這天下是陛下的,這軍隊也是陛下的,你想要把軍隊當成自己的,那是找死!

郝柏年還想著當開國功臣,博取一個公爵呢,最好還是世襲的那種,所以仗要打,但是忠心也是時刻不能忘記,低調更是必須的.

相對于郝柏年的低調,第五師的師長陳科橋卻是絲毫不低調,他的部隊乃是第一批渡江部隊,所以他從一開始就是跑到了碼頭親自坐鎮,指揮部隊登船.

上頭留給他的時間不多,因為後頭還有著好幾萬人等著登船呢!

為揚州戰役而准備的第三軍,實力空前強大,轄有第五步兵師,第六步兵師,第八步兵師一共三個步兵師,另外還有第一混成團,第九混成團,此外還有三個重炮營.


全部部隊都是齊裝滿員,總兵力達到了五萬五千人.

本來,還有一個戰斗力不怎麼樣的新編混成團,也就是第十一混成團的,但是考慮到就算是北上進攻,但是後方也不能一點部隊也不留,因此這個第十一混成團就沒編入第三軍,而是將會留守,彈壓江南.

同樣留守江南的,還有兩個新編補充旅,近衛軍五千人,以及繼第八步兵師後,陸軍方面籌備擴編,目前尚未成軍的第九步兵師.

為什麼說近衛軍只有五千人呢,因為這一次渡江作戰,近衛軍也將會派出一半兵力大約五千人參戰,這支部隊將會劃歸第二軍那邊,隨同陸軍部隊一切沖鋒陷陣.

派遣近衛軍作戰,這是李軒為了加強近衛軍戰斗力的一種做法,之前的南澳島戰役,福建戰役,近衛軍都是有參加,而且是采取輪換制度,確保每個近衛軍的步兵營都能夠得到戰斗經驗.

要不然的話,這個近衛軍遲早會成為花花架子的,畢竟現在李軒已經是不太可能親征了.

第二軍那邊,軍長是王朝宏,目前轄有的部隊則是第七步兵師,第四混成團,第五混成團,此外還從駐防九江的第三步兵師也是劃歸第二軍,擁有兩個重炮營.

第一軍,軍長是李春景,轄有第一步兵師,第二步兵師,第三混成團,第十混成團,一個重炮營.

然後其他戰線以及後方也有部隊,比如說云南那邊有第四步兵師,湖南西部有第七混成團,廣西有第八混成團,貴州有第六混成團,廣東有第二混成團,福建則是新編的第十二混成團,浙江是同樣新編的第十三混成團.

上述部隊,一共構成了目前大唐王朝的主力,當然了,其中不少部隊都是新編部隊,此外也不包括補充旅,目前大唐的補充旅就足足有八個之多.

不過補充旅在大唐王朝的定位是新兵訓練,雖然有編制,但實際上很經常被抽調一空,比如上半年整編各部隊,新編第八步兵師,第十一混成團的時候,幾乎是把江西,廣東的幾個補充旅抽調一空,只剩下一個空架子而已.

所以雖然有編制,但是補充旅的人員是浮動的,部隊不需要大規模擴編的話,損失不大的話,人數就能夠保持比較穩定的,但是一旦要擴充部隊,前線部隊損失比較大的話,分分鍾就能夠把這些補充旅給抽空.

第三軍經過加強後,兵力眾多,這要一下子全部過江是不現實的,大唐海軍根本就找不出這麼多船只來,這可不僅僅是要把人運輸過江就行的,還得把這些部隊的裝備一起運輸過江呢,那些火炮以及眾多的彈藥,可不是這麼好運輸的.

至于設想中的浮橋計劃,早就被海陸軍扔了,因為他們的預定登陸地點可是通州,而那地方的長江,都不能說是江了,而該說是海了,在這里搭建浮橋,還不如直接用船運輸呢.

在眾多將士們的努力之下,第五步兵師的人員以及裝備,總算是全部上了船,然後開始在海軍戰艦的掩護下順江而下,然後直撲通州.

于此同時,揚州那邊的明軍水師也是集結完畢准備出擊了,這個時候,不用說,雙方都已經是知道,大戰已經爆發了,拼命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