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烏力罕挨炮



當戴亞新中將下令開炮後,山頭上的炮兵陣地的炮兵們就是動了起來.

隨著炮兵軍官們一聲聲令下,山頭上的火炮也是發出了怒吼.

于此同時,八百米外的不少韃靼人也是抬頭看向了遠方,最前方的一個韃靼炮兵軍官卻是露出了迷惑之色.

這些南唐蠻子好生奇怪,雖然說現在的火炮能夠打出八百米甚至一千多米遠,但是大家都是滑膛炮,然而實際上對于大部分陸軍用的野戰滑膛炮而言,超出了五百米距離其命中率就會急速下降,頂多也就只能攻擊敵人的密集目標,通過發射大量的炮彈以量取勝.

但是韃靼人也不是什麼戰場新手了,他們和大唐陸軍交手多年,了解大唐陸軍的很.

這前進的時候就已經是把隊形分散,列出了標准的防炮擊陣型.

如此雖然不可避免會遭到炮擊的損失,但是真要說起來的話,對于一場大戰而言,這點損失完全不算什麼.

所以很多韃靼將領看到對面的南唐蠻子開炮後,第一時間里並沒有露出什麼慌張,頂多也就是喊著穩住之類的話,

在以往的交戰當中,超過五百米的炮擊命中率就會很低,更不要說眼前的八百米距離了.

但是他們的想法在瞬間之後就是發生了變化.

因為隨著派單劃過天際,然後落在韃靼人陣地上的時候,炮彈卻是出人意料的精准.

大部分炮彈並沒有和想象中的那樣,落散開的部隊之間的空地,反而是密集落在人群之中.

一個前出,本來就比較分散的韃靼人騎兵炮隊,幾個炮組本來就比較分散,按照常規來說是不太可能在這個距離遭到什麼太大損失的,頂多就是運氣不好被打中一兩枚炮彈而已.

但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竟然有好幾枚炮彈都是准確命中了這些炮組.

而且最關鍵的是,飛向這個炮兵隊的炮彈一共也就那麼五枚而已,其中有四枚炮彈准確命中了炮組或附近.

這直接導致了這個炮兵隊里僅有的六個炮組,還沒有前進到預定陣地就是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這……

"不可能!"

"這怎麼可能!"

在後方的烏力罕看到眼前的這一幕,他怎麼也想不到,這只是南唐蠻子的第一輪炮擊而已,而且還是超過八百米的超遠距離炮擊,就有如此高的命中率.

不敢說指哪打哪,但是絕對有八成以上的命中率.

只有極少數的炮彈打空了而已!

這是怎麼回事?

烏力罕不知道!

他用望遠鏡看著一千多米外的山頭,那些南唐蠻子的炮兵已經是在進行第二輪的裝填,他們在准備著第二輪的炮擊.


烏力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對面的戴亞新中將看到炮擊的效果,卻是沒有露出太多的意外之色.

戰前他已經已經是知道了前裝線膛炮的巨大威力.

線膛炮所帶來的精度,讓炮擊的有效射程提高了一倍甚至更多.

同時線膛炮所采用的圓柱形炮彈,可以讓炮彈擁有更多的裝藥量,更多的裝藥量也就意味著更大的爆炸威力.

如果是實戰中,線膛炮對戰滑膛炮,幾乎就是一面倒的戰斗.

射程和威力都不在一個層次上.

如果說線膛炮沒有這麼巨大的威力,大唐軍方也不會執著于線膛炮這麼多年了,不管是大唐海軍還是大唐陸軍,都是折騰了線膛炮好多年.

只不過他們都是想要直接一步到位,直接裝備後裝線膛炮,所以對前裝的線膛炮不太熱心,也就是這兩年後裝線膛炮實在難搞,這才搞了前裝線膛炮作為過渡而已.

但是今年開始,後裝線膛炮研發成功後,可以預見的是,不用幾年大唐的海軍和陸軍都會迅速進入後裝線膛炮的時代.

至少戴亞新中將就知道,陸軍內部已經是正式停止了采購裝備前裝線膛炮的計劃,並把准備大規模采購裝備後裝線膛炮.

這也就意味著,第一騎兵軍里的這三十六門的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可能是第一批,同時也是最後一批出現在戰場上的陸軍前裝線膛炮了.

這些剛出現沒幾年,陸軍今年才開始裝備的前裝線膛野戰炮,怕是要曇花一現了.

今天這一戰,怕也是要成為這些前裝線膛炮的首秀,同時也是絕唱了.

但是戴亞新中將對此卻是沒有絲毫的惋惜.

他是一個將領,而且還是一個高級將領,對于更先進,威力更大的後裝線膛炮天然有著更大的好感.

實際上,這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想法,實際上陸軍內部的絕大部分都是癡心苦等後裝線膛炮多年.

至于前裝線膛炮,陸軍內部卻是一直都是不看好的,要不然也不會在海軍裝備前裝線膛兩年後,陸軍才跟進了.

今天的前裝線膛炮就有這等威力,那麼等自己的部隊裝備了後裝線膛炮的話,還不得把這些韃靼人打成渣.

當炮兵團里的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打出第二輪炮擊,並同樣造成了韃靼人的巨大傷亡時.

戴亞新中將轉頭對一邊的戚連忠道:"參謀長,聽說天津廠那邊的七五榴炮已經試生產了?"

戚連忠少將此時已經是放下了望遠鏡,不在觀察炮擊的效果,因為效果太好,根本就不用多看,後續的炮擊自然有炮術參謀以及炮兵團的軍官們負責.

放下望遠鏡後的戚連忠少將點頭道:"前些日子通報說,七五榴炮的確已經是進行試生產了,近衛軍那邊的人已經派人過去接受前期訓練了!"

戴亞新中將道:"此戰過後,本官必定會親自上書,這七五榴炮必須第一時間拿到手!"

戚連忠少將道:"這線膛炮是個好東西啊,前裝線膛炮尚且如此了,後裝線膛炮更先進,如果能夠早日裝備,定能極大的加強我軍的火力!不過,七五榴炮是給步兵師屬炮兵團准備的,我們騎兵一時半會怕是拿不到!"

"只要今天這一仗打的漂亮了,還怕拿不到?"戴亞新中將並不認為這個問題值得擔心.

如今帝國也就只有在中亞這邊有大規模的戰爭,西征軍下屬的各部隊都是能夠得到充分的供應的,不僅僅是普通彈藥,新武器也是同樣如此.


第一騎兵軍又是作為西征軍里的絕對主力,優先裝備各種武器乃是情理之中.

唯一的擔心就是這些火炮乃是為步兵師里的師屬炮兵團研發,雖然也重視機動性,但是並沒有騎兵這樣那麼極端重視,重量應該會比較重,機動性怕是要差一些.

但是在沒有專門的騎兵用後裝炮出現之前,戴亞新也只能是把念想打在這款七五榴炮上面了.

如果不選這款火炮的話,那麼他就更沒有其他選擇了.

陸軍雖然今年一口氣下了多個後裝炮的研發任務,但是科研人員是有限的,所有這麼多火炮的研發任務也是有先有後.

獲得最優先保障的自然是預計為師旅團等步兵部隊,提供戰場火力支援的七十五毫米的榴彈炮.

該炮口徑為七十五毫米,身管倍徑為十六倍,有效射程達到了三千米,不過因為是全鋼鑄造,而且連帶炮架,炮輪等都是鋼鐵打造,因此全炮的重量並不輕.

除了這個七五榴炮外,還有一個受到重視的陸軍後裝炮七五野炮了.

七五榴炮和七五野炮看似一字之差,但是差距天差地別,因為前者只是榴彈炮,身管比較短,射程有限,但是後者卻是陸軍內部預計用來進行遠距離火力壓制的野炮.

其身管倍徑達到了二十六倍,有效射程達到了六千米.

但是對于騎兵而言,十六倍的七五榴炮都嫌重了,更別說二十六倍的七五野炮了.

至于陸軍內部為了騎兵准備的騎兵火炮,實際上乃是一款七十五毫米,但是身管只有十四倍,並且進行了專門輕量化設計的火炮.

以目前的情況來說,未來幾個月內第一騎兵軍如果想要裝備後裝炮,唯一的選擇其實只有七五榴炮.

而能不能拿到手,就得看戴亞新的手段以及第一騎兵軍的表現了.

戴亞新中將和戚連忠少將,把話題轉向了後裝炮的時候,戰斗依舊在持續!

在遭到了大唐陸軍第一騎兵軍軍屬炮兵團三十六門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的精准打擊,並遭到了慘重的損失後,韃靼人終于是反應過來了.

他們打得准並不是因為運氣好,而是真的打得准.

盡管他們還不知道為什麼,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做出選擇.

烏力罕一聲令下,就是讓最前面遭到單方面炮擊的部隊開始撤退.

一開始,他們撤到了千米外.

但是發現依舊遭到炮擊後,而且遭到炮擊的地方並不是千米位置,而是更後面的一千五百米位置後.

烏力罕是再也無法穩住,直接下令全軍撤退.

不僅僅是撤退幾百米的戰術撤退,而是直接撤退到幾公里後的出發位置.

促使烏力罕做出這樣的決定,那是因為幾秒鍾之前,就有一顆南唐蠻子的炮彈在他的身邊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