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錫華



大唐鐵路總公司修建西北鐵路以及中亞鐵路,如果沒有中央財政補貼以及軍方的運費補貼,他們早就撐不下來了.

也就是大唐鐵路總公司是屬于國企部控股的企業,知道西北鐵路和中亞鐵路屬于政治任務,虧錢也得修,如果是換成了民間資本,鬼才給你修這種國防鐵路.

好在如今是徹底占領了中亞地區,而且還正式設省.

加上中亞那片地方還算不錯,移民數量肯定會逐步增加,到時候開發礦產和畜牧業,同時也能直接通過陸地連通莫臥兒王朝以及薩菲王朝,通過里海也能夠連接奧斯曼王朝.

如此也意味著大唐帝國和上述幾個國家的陸上交通也是打通了,由此肯定會帶來進出口貿易的增加.

屆時鐵路運輸的需求量肯定也會上來.

這樣也終于是讓鐵路公司看到了收回成本的希望.

至于盈利,他們暫時還不指望,只要不虧本,甚至不虧太多他們就已經很滿足了.

至于靠鐵路賺錢,還得靠東部本土的繁華地區啊.

帝國的鐵路已經是運營了十多年,民眾乃至企業已經是對鐵路非常熟悉了,不管是貨物運輸還是出行,乘坐火車已經是非常普遍.

這種情況下,運輸量是一天比一天增加.

以最為繁忙的江南大鐵路為例子,早年的單線鐵路早就陸續擴建為複線鐵路了,同時火車的速度也是連續提速了幾次,火車頭的馬力也是越來越大,能夠拉動的車廂越來越多,然而即便是這樣,也是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運輸量.

江南大鐵路的幾乎所有鐵路段,幾乎都是滿負荷運轉的,為了減輕負荷,鐵路公司一邊研發更先進的鐵路和火車技術,以加大現有鐵路的運輸量,同時也是修建更多的支線鐵路.

圍繞著江南大鐵路這一條環形主干線,修建了眾多支線鐵路.

沒辦法,這片地方乃是帝國人口最密集,同時也是工商業乃至農業都是最繁華的地區.

江南道,浙北,皖南道等江南地區,不管是人口還是經濟,都是占據了帝國半壁江山.

而這也就意味著客運量大,貨運量更大.

同時,這也是為什麼火車越來越多,但是江南地區的內河運輸依舊發達,而且運輸量一年比一年大的緣故.

因為光憑現有的火車運量,依舊無法支撐該地區的龐大運輸量,內河運輸依舊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運輸方式.

哪怕是無法吃下江南地區所有的運輸市場份額,然而江南大鐵路的運營依舊是暴利!

江南大鐵路的早期修築成本,其實在通車後沒幾年就收回來了,後面的營收除了升級複線以及維護,運營成本外,剩下的全都是利潤.

這年頭的鐵路還是非常賺錢的,這從大唐鐵路總公司滿帝國到處修鐵路,而且還有能力修不賺錢的西北鐵路以及中亞鐵路就可以看的出來.

其他繁華地區的鐵路不說,僅僅是河北省天津到遼東省沈陽的這麼一段鐵路線,在宣平三十四年的時候,就為鐵路公司貢獻了三百多萬元的淨利潤.

這可僅僅是其中一段,而且現在的遼西,遼東以及河北地區,雖然工業發展的也還可以,但是遠遠無法和江南地區相提並論,而且就算是工業發展的不錯,但是里面的很多貨物,他們其實並不是全部走鐵路運輸,而是走一段鐵路到港口,然後通過海運進行運輸.

畢竟海運的運費更便宜!


由此可見如今帝國本土的核心區域里,鐵路還是很賺錢的.

而正是因為鐵路賺錢,也才能支撐起大唐鐵路總公司的全帝國鐵路線建設.

這十幾年內,大唐鐵路總公司就沒停下過建設鐵路的時候,而且都是眾多路段同時動工的那種.

本土東部省份在修鐵路賺錢,在北方和西南以及西北等地區,也是在修國防鐵路.

只是修了這麼多國防鐵路,賺的錢都又重新填回去了,搞的大唐鐵路總公司如今依舊是債台高築,欠款已經是創造了曆史新高,今年正式突破了兩億多元!

不過欠款雖然多,但是鐵路總公司表示無所謂,其實只要他們停下來不修那些賠錢鐵路,很快就會扭虧為盈,而且這個盈利還將會非常的豐厚,償還貸款是小意思.

沒辦法,雖讓他們是大唐帝國唯一的一家鐵路企業,壟斷行業不賺錢怎麼可能.

如果不賺錢,那肯定是出問題了.

大唐的禦史們可沒這麼好說話.

如今的大唐禦史們,就指望著抓貪官升官發財呢

受到中亞設省的刺激,大量的帝國子民拖家帶口坐上了火車,然後前往剛成立的海東省以及西伯省.

而人們的移民地帶,也是基本沿著鐵路線,此外也有部分沿著河流,但是總體上還是沿著鐵路線進行遷移.

如此也是導致了鐵路的運輸量開始逐步增加.

鐵路公司看到了運輸量增加,看到了回本的希望,同時軍方也是一直在催,讓他們盡快把鐵路修到里海,最好是一路修到伏爾加河去,以方便軍方的行動.

為此鐵路總公司方面又是從總公司抽調了大批資金,繼續投入中亞鐵路的修築上.

鐵路公司估計,今年應該能夠修到庫里這個里海東北部的港口城市.

說是城市也不太恰當,應該說是軍營,之前韃靼人把這里當成軍營,如今大唐西征軍也是把這里當成了軍營,囤積者好幾萬的大軍呢.

乃是烏拉爾河,伏爾加河前線的後方大本營.

但是如果把鐵路修到這里來後,那麼也就意味著人員和物資可以通過鐵路一直運輸到里海,然後通過船只抵達里海的任何一個港口.

這對于帝國的中亞戰略以及後續的東歐戰略是非常重要的,為此,他們已經是有了把庫里這個軍營建設為一個真正的港口城市的打算.

等到了明年嘛,自然是會繼續往伏爾加河方向修,到時候能夠修到什麼地方,自然要看軍方夠不夠給力,能打到什麼地方了.

宣平三十五年金秋九月,土密省安樂城.

該城乃是土密省省城,同時也是西洲州城,之前乃吐魯番汗國都城,韃靼人滅吐魯番汗國後,此地又成為韃靼人掌控西域的大本營.

大唐驅逐了西域的韃靼人後,此地回歸華夏,設土密省時,因為此地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好,同時又是地處戰略要地,乃是西北鐵路前往中亞的必經之路.

同時該城位于吐魯番盆地,而該盆地又是西域地區少有可以耕種的精華地帶,而當時此地可沒有和幾百年以後那樣嚴重沙漠化,所以自然條件還算可以.

因此土密省的省城也是設立在此地.


不過雖然此地的條件已經算是不錯了,但是何錫華看來,此地和浙北老家比起來,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離家的人總是容易懷念故鄉,尤其是像他這樣踏上遷移中亞之路的人,這一路上更是經常把途徑的地方和家鄉進行對比.

何錫華今年才十九歲,出生于統一戰爭之後的他倒是沒有經過什麼戰亂,但是作為底層的農家子弟,他這輩子也沒吃飽過幾次.

帝國是越來越強大了,但是帝國再強大也不能讓他吃飽飯!

他們家早年是佃戶,沒有一分屬于他們自己的土地,後來承蒙聖天子皇恩浩蕩,這才能以租代購的方式擁有了自家的土地.

只不過他父親也是有兄弟三人,這兄弟三人一分家,屬于他們父親的以租代購的土地也就沒多少了,後來成親又是生下了他們兄妹五人.

這樣一來,那份土地的產出可沒辦法養活這麼多人.

早年的時候他父親是一到農閑的時候就去城里做工,母親則是忙著農活還得帶他們兄妹五人,雖然說過去的十幾年里也沒餓死,但是想要真正的吃飽飯也是別指望了.

後來他大哥稍微長大一些,就是跑去城里做工了,這家里的狀況才稍微好一些.

去年,他十八歲的時候,他也是跟著大哥去城里做工,這拼死拼活總算是存下了一點小錢,還跟著他們的一個組長認了少許字.

至少自己名字是寫的出來了,少數常用字也認得出來了.

但是他還是有些不甘心的,在工廠里做工,雖然也能勉強過,但是也別指望有什麼改觀了,甚至連娶媳婦的錢都是要存好多年.

但是他卻是想要更好!

這兩年,他聽聞不少人移民到海外去,其實他早就想跟著其他人一起移民了,但是總歸是舍不得家人,而且對遙遠的海外領地有著畏懼.

當然了,還沒存夠錢也是一大原因.

雖然身無分文也能直接報名移民,但是這船票和到了移民地方後的種子和工具等等也不是免費的,只是通過移民貸款的方式可以以後給而已.

他不想這剛移民就背負一身的債務,他想著先做工存一點錢,這樣才不致于移民後兩手空空,什麼都要等官府的安排.

如果沒有中亞設省這事,他恐怕還會繼續存錢,然後過上幾年坐上前往北美洲的客輪,前往遙遠的海外討生活,哪怕是他父親和母親堅決反對.

但是,當中亞設省的消息傳出來,並且開始大規模招募移民的時候,他動心了.

前往海外未知的風險太大,而且船票昂貴,距離家更是遙遠無比,但是如果只是移民到中亞那邊的話,卻是都不成問題了.

以後想回來了,還可以坐火車回來看看兩老.

再聽聞中亞的海東省的招募移民的條件也是很寬松,直接免費送地,而且還補貼部分種子和工具錢後,他就是忍不住了.

一咬牙,就是報了名坐上了火車.

隨著火車繼續哐當哐當著前進,坐在火車上的何錫華有些忐忑不安,又有著期待,一會怕海東省太荒涼無法耕種,一邊又期待自己能夠分到什麼樣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