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



宣平三十六年,對于大唐帝國來說連續發生了好幾件的大事,首先是石油工業大爆發,石油制品煤油開始普遍進入帝國子民的家庭.

受到石油產量的大幅度飆升,同時帝國對石油行業的壓制,通過拆分石油公司,擴大石油行業的牌照再加上直接的行政干預,使得煤油的價格開始出現了大幅度降低.

煤油在宣平三十四年的時候,其價格還維持在四角左右的高價,但是在宣平三十五年的時候就是降低到了兩角左右.

然而等到了宣平三十六年的下半年,煤油價格已經是普遍降低到了每升一角以下,部分臨近石油產地的地區,省卻了昂貴的運費之後,價格還會更低,比如說西北地區,比如說東部沿海地區,其煤油價格普遍已經是跌倒了七八分錢.

低廉的價格,讓煤油開始真正的進入千家萬戶,點亮了帝國的夜空!

但是因為市場變的更加龐大,同時總產量也是急劇增加,各大石油公司的利潤率雖然大幅度降低,但是總利潤卻是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准.

石油工業的變化,只是宣平三十六年帝國諸多改革的一個小變化而已.

真正的大變化還是農業稅改革以及制定了工作時長以及最低薪資水准.

十月份,大唐朝報上正式宣告了在明年一月一日開始,正式在全國范圍內實行最低工作薪資以及限制工作時長的標准.

同時在承天府這個天子腳下的地方展開試點,從十月份就開始施行,用兩個月作為鋪墊,吸取經驗然後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選擇在承天府內施行,不僅僅是因為承天府乃是天子腳下,更重要的還是這地方基本沒什麼工廠,工廠的數量還是比較少的,執行起來比較容易控制.

畢竟只是試點,一開始搞的規模太大,萬一出了什麼差錯想要挽救也比較困難.

如果規模小的話,就算是出了什麼差錯,也能夠輕易的改變過來,不會造成太大的動蕩.

這幾個政策,都是和普通民眾息息相關的,自從大唐朝報上宣布了這個消息後,可以說是舉國關注.

就算是遠在甯波那邊折騰著新煉油廠的左成生,也是頗為關注此事.

為此還專門召開了公司的管理層會議,就是討論此事對他們這個剛成立,連工人都還沒有招募齊全,還處于建設當中的煉油廠的影響.

而一群管理層,尤其是人事部門在經過詳細的計算後,覺得這兩大政策對他們煉油廠的影響並不大,甚至可以說是沒有什麼影響.

因為他們煉油廠好歹是屬于高新技術工廠,拋開管理層以及技術骨干不提,就算是普通員工也都是有技術的員工,至少他們招募員工的時候,都是限定了至少也要小學畢業.

而且因為煉油廠的性質,他們也不可能招收什麼女工和童工.

整個工廠里,除了少數做飯,掃地從事後勤的大媽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女性員工.

他們工廠的員工薪資也是遠遠超出了制定的最低薪資標准,他們的普通員工薪資都能夠達到五六元以上,稍微技術高一些的員工,薪資都是十元往上的.

沒辦法,這年頭的煉油人才稀缺的,大家都在搶人,所以開出的薪資都比較高.

這也是目前兩大福利政策的片面性了,那就是對于不大規模使用童工,女工的企業,基本沒什麼影響.

至于工作時長嘛,十四個小時工作時長和沒說差不多,除非是黑心老板外,其實現在大家也不會讓員工工作這麼長的時間.


影響最大的,還是大量使用女工,童工的輕型勞動密集型產業,其中以紡織業為甚.

目前的很多紡織業,使用的都是女工和童工,這一大政策勢必會給它們造成極大的影響.

一時間,上海那邊的股票交易所里,紡織類的相關企業股票都是暴跌.

但是市場反應強烈,眾多紡織工廠主說著活不下去了,要破產了,但是依舊沒能讓官府打消施行這一政策的決心.

開什麼玩笑,這可是經過禦書房會議討論,最終確定下來的政策,還是聖天子親自首肯的政策.

怎麼會輕易變動!

兩大福利政策即將施行,各大企業,尤其是紡織類企業都是開始尋找各種方法謀求生路了.

一開始有人叫嚷著,既然限定了工作時長和最低薪資,那麼他們紡織企業將會一股腦的把女工和童工全部開除,換用男工.

到時候他們要看看,官府怎麼面對憑空多出來的無數失業的女工和童工.

但是,當他們的會計師和人事部門的管理層一仔細算,發現全部換用男工的話,成本將會大幅度上漲,比限制最低薪資和最長市場的女工以及童工,依舊要多出來幾十個百分點呢……

所以,開除女工和童工也就是一個笑話了.

但是只漲人工成本也不行啊.

那麼接下來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工廠主如果還想要維持高利潤的話只能是漲價了!

于是乎,棉紗,棉布等紡織類產品,就是開始漲價了.

這一點已經是在帝國高層的預料之內,漲價就漲價唄!

帝國的紡織業規模是非常龐大的,雖然消費市場大,但是紡織企業也多,這也意味著競爭大.

你漲價了,別人家不漲價,瞬間就能夠把你的市場全部搶走!

在這個浪潮下,民間資本控制的紡織企業自然是反抗聲音最大的,叫嚷著開除女工,漲價的都是他們.

但是紡織業里,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國企部所屬企業以及皇室資產科的企業,尤其是國企部所屬的各類紡織企業,數量可是非常龐大的.

有國企部全資控股的,有地方衙門財政控股,國企部管理的企業,這些都是屬于國企部所屬企業,而這一部分企業的規模非常的龐大.

這些國企部所屬企業里,對于管理層來說賺不賺錢雖然也重要,但是配合官府執行各項措施更重要.

所以,這一場風波中,國企部所屬的所有紡織類企業,其管理層都已經是接到了來自官方的直接命令,必須配合衙門推廣兩大福利政策的順利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