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埋葬了夢想的休達



喬翰內心掙紮了許久,最後決定不再休達這看似繁華,但是對他一點也不友好的地方待下去了,他要去新領地埃及,尋找自己的新生活,他打聽到了,埃及那邊的土地便宜的驚人.

比休達州里的土地便宜多了!

唐屬休達州,不僅僅第一個港口城市,實際上范圍還是比較大的.

休達港,也就是休達城區,面積並不大,只有十多平方公里,其休達半島的東部突出乃是軍事基地,部署有炮台.

整個十多平方公里的城區,面向陸地的一側有著城牆,只不過城牆很簡單,高是挺高的有好幾米,不過並不厚,軍事防禦功能比較有限.

而城牆之外的大片隔離區,也是屬于休達州的范圍,南北大約五十公里,東西大約四十公里,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區域,總面積大約一百五十多平方公里.

這些土地上也是有人生活的,少數是大唐移民,還有一部分是購買了土地進行耕種的暫住民.

這里的土地其實不算太好,然而價格卻是不便宜.

主要就是因為這片地方乃是大唐在地中海沿海乃至整個歐洲里僅有的兩個海外領地,另外一個則是丹麥群島.

而丹麥那邊其實氣候不咋地,畢竟是臨近北歐,冬天冷的要死,同時那里還面臨著韃靼人的威脅,所以自從大唐人以非洲的領取換取了這幾個丹麥群島後,其實也沒往這里遷移多少移民,只要是駐防當地的軍隊以及少量商人之類的.

休達這邊沒啥威脅,氣候也不錯,而且還臨近西班牙,法蘭西等,更重要的是休達本身就是一個繁華的商貿港口.

可以說是大唐和歐洲貿易的最前沿地區,大唐的貨物就是以這里為集散地,然後分銷到整個北非,歐洲地區的.

其中的歐洲飯店以及其他部分建築,在整個歐洲的地區都是出名的很.

很多向往大唐的歐洲人在獲得了暫住證,成為一名大唐暫住民後,都是優先選擇在休達落腳.

這些暫住民里,其實有不少都是有錢人,和喬翰兄弟那樣的窮苦人家出身的,還真不多.

因為要成為暫住民,最普遍的方式還是通過申請,而要通過申請就得學習大唐文化,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掌握一定的技術之類的,能夠做到的人一般家庭條件都不會差.

這些暫住民到了休達後,很多都會在休達選擇購置產業,這樣也就推高了當地土地的價格.

反正喬翰是買不起休達的房子或者土地的.

當然了,如果是換成了大唐移民的話,那又不一樣了,只要選擇到休達落戶,全額報銷船票,大片的土地免費分配,甚至連房子都給你修好了.

要工作的話,也分配工作.

休達州衙門其實挺有錢的,差的就是來自本土的移民,因此在吸引本土移民上向來都是舍得下本錢.

可惜,喬翰是個暫住民,雖然也可以在部分海外領地購置房子,土地,但是得花錢啊,休達的土地太貴,他是買不起的,以前也沒想過.

但是他發現新領地埃及那邊的土地價格非常的便宜,甚至只有休達這邊的半數不到.

他動心了!

但是他沒錢!


最後,還是他叔叔和哥哥喬治幫了他一把,借錢給他,讓他在亞曆山大港郊外購買了一片面積不算大的土地,並購買了船票以及其他移民前期所需要的工具等.

當然了,三方是簽訂了正式借款合同,並且以土地以及土地收益作為抵押的,這錢是需要還的.

孤身一人跑到陌生地方當新移民!

這並不是喬翰當初想要的,但卻是無奈現實之下最優的選擇!

擁有自己的大片土地,當一名農夫,也許,對自己來說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了.

只是,哪怕是踏上了亞曆山大港,喬翰依舊頻繁西望!

那里是休達,整個歐洲最為繁華的城市,同時還是天堂和地獄並存的城市.

它充滿了希望,卻又能讓人徹底絕望.

休達,曾經埋葬了他的夢想!

也許,有一天他還會再回去,重新挖起自己的夢想裝飾人生!

乘坐著客輪抵達亞曆山大港後,喬翰發現這個很著名的港口城市並沒有想象中的繁華,沒幾個人不說,除了少數堡壘建築外,其他方面跟個小漁村一樣,連他的家鄉加的斯都遠遠不如.

以前的亞曆山大港可是很著名的繁華城市,只不過隨著大航海時代開啟,尤其是非洲航線開通之後,包括亞曆山大在內的地中海東部城市以及紅海沿岸城市都是慢慢的沒落了.

當然了,這也和奧斯曼人的統治政策有關系,為了維持在當地的統治,奧斯曼人在過去的幾十年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導致埃及地區的七八百萬人口縮減到了五百萬不到.

從人口的逐步變少就能夠看的出來,奧斯曼帝國在埃及地區的經營策略是什麼,不是發展當地,而是要壓制當地.

大唐從奧斯曼人接受了整個紅海地區後,奧斯曼人又把大部分人口遷移走了,剩下的少部分也是被大唐安置到了非洲去.

這也是導致了亞曆城就更少人了,在喬翰他們抵達亞曆城的時候,這個已經被作為亞曆縣縣城的港口城市,只有區區三百多人口!

除了少數十來個文官外,剩下的清一色的都是駐軍.

嚴格上說起來,喬翰他們還是第一批踏上亞曆城的移民.

上了岸後,喬翰找到了當地官員,然後出示了自己的暫住證等一系列身份證明,並出示了他之前在休達就交錢購買到的土地的田契.

之後,他才是在亞曆城北郊看到了自己的土地!

這還是他第一次實地看見自己所購買的土地,仔細看了後,發現這片土地和當初的文字資料介紹的一樣,沒有什麼出入,面積大約有三十多畝,其中有十多畝是已經開發成熟的土地,剩下的都是生地.

還有一棟小農舍.

這樣的地方,以前自然是有著主人的.至于原來的農場主人現在在那里,估計不是回奧斯曼帝國去了就是去了非洲尋找新生活了.

總之這片農場,現在已經是屬于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