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我對錢沒興趣了

仔細算下來,林浩和謝雨靈認識的時間並不長.

但喜歡一個人,在一起多久並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彼此有沒有走進對方的心里.

有些人在一起一輩子,卻從未走進對方心里.

而有些人,在一起不過幾天,卻住進對方心里一輩子.

所以……

林浩感到很幸運,幸運遇到了這一只住進了他心里的小呆鵝.

牽著謝雨靈的手,在這深秋的江海夜色中,林浩的心里只剩下滿足.

感受著眼下靜謐的校園,他忽然慶幸自己來到江海大學進修的決定,因為這樣,他有了和謝雨靈在同一個學校靜心學習的機會.

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彼此的身上,又多了一層同學的身份.

……

接下來這段時間.

林浩基本都待在了江海大學,並且找回了當初在大學時候的感覺,徹底適應了這里的學習生活.

眼看著深秋到入冬,一個月的時間便這樣悄然逝去.

一個月的時間里,林浩就像一塊海綿一般,瘋狂汲取著知識的養分,努力充實自己.

每天除了系統的簽到,就是到教室里上課,要麼陪著謝雨靈約會,又或者兩個人一起泡在圖書館,日子十分的滋潤.

在林浩的帶動下,曾經為了他多次逃課的謝雨靈,又重新恢複了往日的學霸風采,甚至更進一步.

這也充分證實了,好的另一半,往往會帶動另一個人進步和成長.

林浩和謝雨靈,便是最好的例子.

只是真要說起來,應該說是林浩重新把謝雨靈帶回了正軌,畢竟謝雨靈當時是因為林浩的緣故才會逃課的.

一個月下來,林浩的收獲當然不止這些.

還有來自系統的簽到獎勵.

整整三十次的簽到獎勵,林浩都有點記不清分別都是什麼了.

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是幾套坐落于國內一線城市的別墅,還有燕京的四合院,國外的莊園,農場和漁場,以及好幾家全球五百強企業的股份.

具體價值多少,林浩沒有去算,因為這段時間林浩基本都待在江海大學潛心學習,至于這些獎勵,都讓老管家李正出面進行處理,並且全部轉入到了他的名下.

不得不說,有一名稱職而又忠心的私人管家,作為老板的林浩,可以說是相當安逸.

李正的年齡雖然偏大,但身子骨還頗為硬朗,關鍵是辦事能力極強,在國外見過的世面也多,很多事情交代給他,林浩完全可以放心.

至于涉及到一些專業性極強的領域或者問題,只需要花錢聘請專業團隊就可以了,反正這個世界上只要有錢,大部分問題都不是問題.

值得不提的是,之前的0.1%股份兌換券,林浩也終于攢夠了十張,在滿足使用要求之後,直接進行了兌換.

雖然十張0.1股份兌換券加起來只有1%的份額,但別忘了這可是能兌換全球任意一家公司的股份,林浩直接鎖定了當前全球市值排行第一的沙特阿美石油公司.

攢了那麼久才把股份兌換券攢齊,林浩要換的話,自然要把價值最大化.

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自然是第一首選.

去年上市的這家石油公司,可是全球首家估值超過兩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即便是最近股價暴跌,沙特阿美依舊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關鍵是這家公司去年全年實現的淨利潤就高達八百多億美元,換成華夏幣的話,足足有六千多億.

百分之一的股份,光是一年的分紅,就已經足夠讓人眼饞了.


而石油,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商品或產業概念,它是財富,是政治,是武器,更是權力.

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也是這個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司,沙特阿美及其前身阿美石油,有著遠超石油生產商的影響,在中東地緣政治和國際關系中均扮演著微妙而不可忽略的角色.

所以,林浩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家公司.

光是這百分之一的股份,就足夠讓林浩的身家上漲千億.

這件事,知道這些的人並不多.

哪怕是有,也是國內極其少數的那一小部分人.

畢竟為了接收這些股份,林浩還特地讓老管家李正在國外注冊了一家離岸公司.

離岸公司的好處多多.

當地政府對這類公司沒有任何稅收,只收取少量的年度管理費.

同時,所有的國際大銀行都承認這類公司,為其設立銀行賬號及財務運作提供方便,具有高度的保密性的同時,又可以減免稅務負擔,還沒有外彙管制.

當然了,林浩也沒有想過能瞞過所有人,尤其是國內高層的關注.

不過關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1%股份,還有其他幾家全球五百強公司的股份,系統都給出了合理的來源和解釋--來自離世二姥爺的饋贈.

也就是二姥爺在國外的遺產.

二姥爺的神秘,恐怕除了林浩,這個世界上便沒有第二個人知道了.

系統一如既往的強大和周到,而二姥爺的萬金油屬性,也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一個月的時間,林浩的身家財富,以著一種讓人驚恐和難以置信的速度瘋狂暴漲.

只是這一切,知之者甚少.

表面上,林浩還是一個在江海大學潛心學習的上進分子.

這段時間,林浩也沒有閑著,更沒有忘記自己當初的設想.

隨著自己手里能夠動用的資金增多,林浩每天除了學習之外,也專門讓人找獵頭公司物色人才,並且在國內成立了一家慈善機構.

其實林浩也想過把錢捐給國內其他的慈善組織,國內這樣的機構有很多,不過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林浩最後還是決定自己成立一家,畢竟他手里掌握的資金並不是一筆小數目,而且越是往後的話,現金流可能會越恐怖.

這麼多錢,林浩也未必能夠放心,與其派人進行監督,倒不如自己來使用運作,這樣反而更加便利有效,林浩也能實時了解情況.

于是,一家新的慈善機構便不聲不響地成立了.

國內知道的人還不是很多,因為這家機構的資金來源全是由林浩提供,並且不接受外界捐助.

不接受外界捐助的原因有三.

一來,作為一家新成立的慈善機構,暫時還不具備接受社會捐助的資質.

二來,由于剛成立的緣故,在沒有什麼名氣的情況下,也沒有多少人會主動上門進行捐款.

三來,林浩不差錢.

真的不差錢那種.

況且,因為慈善機構剛成立,林浩也沒有一下子把攤子鋪得太大,畢竟做慈善是一件長遠的事情,得穩紮穩打.

先不說前期需要投入的資金不算多,哪怕是以後攤子鋪遍全國,到時的林浩也完全負擔得起.

因為……

他也不知道以後會有多少錢.

即便是現在,林浩已經對錢沒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