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明玉是踩著約定鍾點敲響父母家門的.她想,早了,她沒父母家鑰匙,只有無聊地等.晚,則不是她的習慣.來開門的是明成,因為上次在殯儀館停車場的激烈爭吵,兩人見面木無表情.

朱麗工作的單位是知識分子密集的地方,會計的職業又讓大多數人謹小慎微,小心敏感,說話很容易被人惦記到秋後算賬.朱麗本來是個粗心的,但天長日久下來,也知道收起羽翼,待人客氣卻有保留,說話分寸而留有余地.所以她看見明玉時候,反而微笑招呼,起身讓座.

明玉道了謝,坐下.因為沒有大哥在場,她又很不想搭理明成夫婦,只想速戰速決解決問題便走,所以便如在公司一般,一上來就取了主動,直接問她父親:"爸了解大哥家的事了?你什麼想法?"

蘇大強依然垂首坐著,他壓根兒就不想參與這樣的討論,更不想來這陰氣十足的老屋,但是飯後被明成拉來這兒,他身不由己."你們討論吧,討論完了,讓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住."

明玉沒想到父親上回討論時候還積極要求去大哥家,這回卻是如此消極,一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愣愣看了父親會兒.再看明成朱麗,一臉了然的樣子,顯然兩人早已經與父親有了交流,但也沒問出結果.她想了一下,道:"這樣吧,我看有三種選擇,爸你自己挑喜歡的.第一是住我家.你去不去?"

蘇大強聞言立刻將身子往後一縮,清清楚楚說了兩個字,"不去".明成與朱麗都沒想到明玉會把去她家作為第一條提出,一時相顧啞然.她的態度夠明確,夠大方,不要去的是蘇父,而不是她不讓去,所以她一下撇清了自己.

明玉看著蘇大強道:"看來爸還記得你和媽一起發的誓,很好.那麼第二條……"

明成看了朱麗一眼,立刻打斷明玉的話:"既然你與爸媽之間早有協商,那你把爸住你家列為第一條,有點做戲給我們看的成分了吧.我不清楚你們的協商,既然今天大家一起商量贍養父親的事,而協商又與這件事有關,你把協商內容公布一下吧,我們都有知情權."

明玉看了明成一眼,心中冷笑,他可真是給臉不要臉了.但她還是轉頭對父親道:"爸,我說,你補充吧.是這麼回事,當初爸媽准備將兩室一廳置換成一室一廳,差價給你們結婚買房裝修時候,我不同意."

明成道:"慢著,爸媽置換房子的原因是因為原來的房子臨近小學,以前上班時候還不覺得,退休後白天在家天天聽學生吵得煩,他們才考慮搬遷.不是因為我,這個因果要搞清楚."

明玉對蘇大強道:"爸,你說吧,最好把你曆年的記賬本拿出來,看來老二今天要與你算賬."


蘇大強對于撒謊這點技巧掌握得不好,也不大會考慮利害關系,聽到明玉點名,他便道:"你媽明說是被小學生吵得煩,其實主要目的還是看我們手中存款夠了你買房,不夠你裝修婚房.她怕你沒婚房結不了婚,老婆跟人跑了,你自己手里又沒一點積蓄,我們只有換小房子拿差價貼你了."

明成聽了吃驚,很有點不信,不由習慣性地看向朱麗.卻見朱麗瞪大了眼睛愣愣地也看著他,一臉不解.

明玉看他們兩眼,道:"我當時激烈反對.爸媽說這是他們自己的財產,怎麼處理我管不著.我說我在家里連放一張床的位置都沒有了,你們還拿不拿我當女兒.媽當時說女兒是給別人家養的,養到十八歲已經盡夠責任義務,以後他們反正也不靠我養,我不上門也無所謂.再吵架,他們發誓死也不會踏入我的家門要我贍養,要我不許多管家里的閑事.就是這麼一回事,你們沒有異議吧?這算不得我與父母私下簽訂的不合理協議吧."

朱麗張嘴想說什麼,但終究沒說.雖然事情看來與她有那麼點關系,但畢竟那是小姑與公婆之間的矛盾,她做兒媳婦的不便參與.明成當然與朱麗不同,他發了會兒呆之後,有點息事甯人地道:"明玉,這點我得勸你.我們做孩子的與父母拌個嘴也是有的,但哪有當真的道理,你怎麼能把吵架的話看作爸媽對你的誓言呢?"

明玉不客氣地道:"你別站著說話不腰疼.事實是,我想不作真,所以才會拿住我家作為第一方案提出,但是爸記得很清楚,說明他們兩個是作真的.而且照慣例來看,爸媽一直把與我吵架的話作真.比如最明顯的,你也了解的一件事,就是我大學學雜費.因為媽擅自把我保送進我不想進的大學,吵架時候我說再不用家里一分錢.直到我去報到,媽真沒給過我一分錢.以後四年,我沒主動問家里要錢,家里也沒主動給我錢.這點,爸有記錄.我記得爸將家中所有開支全部記錄在案,小至一毛錢.對不對,爸?你說實話.你要給我證明,你們跟我吵架時候說的話句句都是當真.包括你,明成,你工作後也沒主動給過我一分錢,當然你也沒這義務."

蘇大強低下頭不敢說話.明玉這個時候的口氣太像她媽了,空氣中都是她的聲音,正義強大的聲音,沒有別人插嘴的余地.朱麗也是凝神屏息地看著公公,她對明玉的話將信將疑,懷疑明玉有趁婆婆不在了,秋後算賬的意思.明成確實清清楚楚知道,明玉真沒用家中一分錢.但他當時還挺為明玉驕傲的,好樣的,能耐不小,大學里就能賺錢養自己.可今天這件事經明玉的嘴說出來,怎麼味道都變了呢?變得他們一家怎麼都這麼不是東西,置小小明玉死活于不顧呢?他偷偷瞧一眼朱麗,見朱麗沒看著他,兩只眼睛只盯住他爸,神色非常凝重.明成忽然覺得一陣心虛.

明玉說出話後,等了半天,卻是一片寂靜.她只能盯住父親再問:"爸,你不用回避,事實就是事實,直說吧.或者拿岀你的記賬本,這兒有專業會計師在.今天說清楚了也好,免得說我無理取鬧."

蘇大強一聽可以不用他說話,如蒙大赦,立刻進去里面臥室翻箱倒櫃地找賬本.很快,他拿來薄薄的一疊小本子.所謂賬本,都是拿他兒女們用剩的作業本撕下來自己裝訂的白皮書,紙張有大有小,顏色是深淺不一的老黃.他將本子撂火球似的撂給明玉,自己又老老實實擺出一副接受審訊的坐姿.

蘇大強的賬記得清晰明了,雖然沒有什麼專業的進銷存,只是原始地記錄一筆筆支出與收入,後面是備注說明錢的去處,但是明玉看著覺得非常說明問題.她拿了先翻下來,翻完一本交給明成一本,看到最後,簡直有將本子摔明成臉上的沖動.看完便冷冷瞅著明成夫婦兩個的反應.她到今天才又知道一層,原來父母經常接濟給明成的家用數量不小.雖然明成時常還錢,但是她心中粗略計算一下,父母收入的一半進明成口袋了.不知朱麗這個注冊會計師看不看得出這一點.

朱麗最先是搬了椅子與明成一起看,但她看得慢,後來變成明成看完的交給她看.


蘇大強將賬記得極細致,即使燒菜時候臨時跑出去買包醬油米醋之類的幾毛錢也記在賬上.但饒是如此細碎,他們兩人的支出還是有限得很,常常一頁紙不到便是一個月的進出.

記賬是從明成讀書開始,朱麗做慣審計,善于從數字與說明中發現問題總結問題.第一年第二年的看下來,平淡無奇,但看得出這家手頭比較拮據,每月幾乎沒有結余.到得第三年,也就是明玉上大學那年起,她留意了,果然,里面沒一筆明玉的開銷,而給明成每月生活費卻是不少,朱麗記得以前讀大學時候,她差不多也只有那麼點錢做零用.便是連春節到時,給明玉買衣服之類的開銷也一筆都無,卻有給明成買衣服,給明哲買禮物寄郵件的花費.而每月開始有幾十塊幾百塊的結余,悉數被存進了銀行.

第五年開始結余多了,對了,明成畢業了.有幾筆大的開銷,是裝修房子的.朱麗略一思索,便已想到,那時候她與明成談戀愛,他們花錢裝飾門面.所以算起來,這筆開銷應該記在明成頭上.然後隔三岔五的,都有一筆比較大的菜籃子支出,朱麗不由心虛地想,好像那是公婆為應付她到明成家玩的吃喝支出.

而後,她看到婆婆時常不斷地在1日到10日間給明成錢,明成發工資的時間在每月的10日,可見他每月都花光了錢問家里要.但明成有還錢,還了又借,好像是借多還少.朱麗也不大記得清楚,准備回頭好好累計一下這筆賬.

至于明玉說起的大房換小房的那筆差價,果然一分不少地打進明成賬戶.同時打入的還有一筆存款,注明是給買房用的.朱麗心中一回憶,正好是當時明成拿出的購房款.那時做按揭還得付十萬頭款,明成拿出六萬,她從家里借了四萬,而賬本記載打入的存款正好是六萬.後來她將錢還了父母,從後面的賬目來看,好像明成沒還.而他們的裝修,則大多是用大房換小房的差價了.朱麗頓時感覺背後冷汗刷地一下冒出來,冷津津地刺入心頭.

後面的賬,大同小異,果然這個家沒明玉什麼事,所有的花費大多堆在明成身上,而小部分給明哲與兩老對分.她相信這本賬,但這本賬推翻了她心中固有的概念.她是個靠數字吃飯,以數字為據的人,這本賬上面的數字,讓她透過往日蘇家和煦溫暖的場景,看到截然不同的婆婆公公和丈夫.

她看向自己的丈夫,這時候竟覺得他有點陌生.他這是傻了還是蠢了,那麼多年,竟沒看到家中如此的不公?他這個既得利益者于心何安?可是如果婆婆沒有去世,依然存活,不出現需要贍養公公這麼件波折的話,這種假象還會繼續下去吧?那她也會一如既往地來婆婆家喝婆婆專為她准備的抹茶酸奶,吃婆婆專為她燒的好菜好飯.她也是個無恥的既得利益者,這個認知讓她羞愧.

明玉見朱麗也終于看完,才繼續前面的話題."剛才說了第一條,爸來我家住.被爸否決.我的第二條是……"

朱麗忽然打斷明玉的話,"不用第二第三了,爸的生活我們照顧,明玉你沒義務."

明玉與明成都吃驚地看向朱麗,但朱麗還是堅決地重複了一遍,"明玉,你沒義務.你不用再參加討論."

明玉注視朱麗良久,才起身道:"好,那我先走.再見."她將手伸給朱麗,與神思不甯的朱麗握了下手,但是沒搭理明成和父親,徑直打開門走了.


關于贍養父親的事,明玉想得很明白.父親如果有膽敢跟她住,她兩幢房子,父親住甲,她就住乙,有怨氣的兩個人沒必要在一個屋簷下百忍成鋼.她會出錢請保姆照顧父親,因為她不缺錢.但除此之外,她無心也無力,她甚至懶得跟明成他們解釋.明成這樣的憊懶人,解釋了,他知道了,有用嗎?有用又怎樣?只是沒想到朱麗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這麼爽快就做出讓她不必承擔義務的決定,這倒讓明玉對朱麗這個嬌嬌女有點刮目相看.

蘇大強看見明玉走了,感覺頭頂的壓力消失大半.稍稍扭了扭肩膀,不起眼地移動了一下屁股,他坐直了.才剛坐直,只聽明成問了一句:"爸,我問你們借得多,還是還得多?"

朱麗沒想到明成居然會問出這麼一句沒心沒肺的話,忍不住冷冷地道:"自己拿賬本加加減減算一算不就得了?"

明成這才注意到朱麗的臉色鐵青,忙走過來笑道:"怎麼了?好,好,我算,我算."

朱麗看到明成坐到桌邊,拉開架勢,她看著心煩,走過去一把拿過賬本,掏出紙筆計算器一邊計算,一邊記錄.蘇大強的原始數據在她訓練有素的手指下面,迅速變成整齊可觀的表單.但是,朱麗的臉色卻隨著數據的不斷列出,而不斷深沉.看著最後得出的數字,她將計算器推給明成."我們兩個人的收入一個月合計有兩萬,但是我們平均每個月還向拿退休工資的你父母伸手拿一千五到兩千.而你父母支持我們婚房的六萬,與裝修的六萬,合計十二萬,我們至今沒還.我們真做得出來."

蘇大強聽著這話,感覺風向有異,忙又補充一句:"你們媽每天搓麻將,雖然有輸有贏,但輸少贏多.每天幾十塊進賬是有的,都沒入我的賬.但我知道大多進了明成腰包."

明成迷惘地看看計算器,再看看老爹,自言自語道:"我都沒想到問家里拿了那麼多,還以為都還了呢.每次還錢,媽還說還那麼多干嗎,兩人有退休金,不用兒女出錢養老.我從來都沒算過這筆賬."

朱麗則是想到每次到公婆家來,吃了還拿,婆婆總是裝了時令吃食讓他們帶回家,如今家中冰箱里還有一盒年前婆婆做的芝麻核桃阿膠膏呢.可是他們兩個又吃又拿,吃的拿的是誰的東西?公婆退休收入固定,被他們吃了拿了,公婆的生活質量下降,當然,明玉更是得不到一點好處了.可是,以前,她還以為公婆家與同等收入的她父母家一樣,生活小康,吃喝不愁,以為他們到公婆家看到的便是公婆平日里的生活.看了賬目才知道,原來,公婆只維持了最基本生活水平,他們的脂膏,被她和明成恃愛之名搜刮光了.

蘇大強等了好久,見兒子兒媳兩個一起發呆,忍不住問了一句:"那我現在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