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風雨立國卷 第三十四節 光複故土


又過了一刻鍾,13師與吳俊升率領的騎兵隊會合了,黑楚,又誤傷了不少。這時的騎兵隊只剩下300人了,大家都勸吳司令去治傷,吳俊升叫人簡單包紮了一下,抬手拿出一個酒囊:

“各位兄弟,能跟我槍林彈雨走這一遭,老吳知足了。”

說完話,拔掉塞子咕嘟咕嘟的喝了起來,喝得差不多了,將酒囊往地上一摔,又上了馬。

那三百多人都是好樣的,全都上了馬。吳俊升看了看,叫幾個人下去,說是家中獨子,不能斷了香火。那幾個人死活不肯,被人硬拖著下去了,那三百多人風一樣的殺了出去。過了一會,俄軍陣地上槍聲大作,一路的傳過去,這次不必上次,喊殺聲很快就小了。

趙剛聽到這里,已經按耐不住,問道:“那吳大哥怎樣了?”

那個師長答道:“早上的時候,幾個騎兵送過來,當時很危險,到現在還在搶救。”

趙剛站起身,喝道:“馬上帶我去!!!”

連山關野戰醫院,到處都是傷員,醫生太少,好多人躺在路邊大聲呻吟。一個士兵傷了一只眼睛,大聲喊道:“老子當年跟著總統爺東當西殺,立了無數功勞,快給老子治病,要不老子……。”

話還沒說完,一旁有人悄悄扯了他一把,這個獨眼大漢大怒,回過頭就想開打。

獨眼漢子一下子僵住了,滿臉的汗刷得一下就流了下來,趕忙低頭轉身把位置讓出來。

醫院一下子靜了下來,一條寬闊的大道被讓了出來,一個高大的青年將官急匆匆地跑向醫院,後面跟著十幾個軍官,明晃晃的肩章說明這些人最低的也是上校。

青年人正是趙剛,他三步並作兩步,飛一般的走到門口,伸手想要打開門。

透過門縫趙剛看到門里面有一個小孩,眼眉像極了吳俊升,趙剛心中那一點痛猛地炸開,伸出的手不可抑制的顫抖起來,全身的力氣都消失了一般,推不開那道薄薄的門。

門由里面的小孩推開了,小孩大約6~7歲,梳了一個沖天小辮,小臉蛋凍得紅紅的,旁邊站了一個婦人,低眉順眼的毫不起眼,趙剛見過幾次,知道是吳俊升在老家的原配夫人吳楊式,急忙行禮:

“嫂子,吳大哥現在怎樣了。”

那婦人將趙剛帶到急救室外,正好一個護士走了出來,趙剛一把抓住問道:

“吳大哥怎樣了?”

那護士已經累了半天,早就疲憊不堪,又被趙剛一嚇,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吳楊式見趙剛亂了方寸,就對那個護士柔聲說道:“小妹子,我家老吳現在咋樣了?”

那護士這才定下神來,對吳楊式說道:“命是保住了,但是傷的太重,送來的時候受了風寒,估計腿腳要落下殘疾。”


趙剛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這才松手,卻看見那個木木的護士突然發出一聲尖叫,飛快地跑了出去,趙剛也不以為意,繼續在外面等。

等了一會,吳楊式一派腦門:“哎呀,老吳打仗前給你一封信,我都忘了給你了。”

打開信,吳俊升丑的出奇的字條如趙剛眼簾

‘趙剛老弟,這一次老毛子人老鼻子多了,我看這回我要夠嗆,我要是杆屁了,泰勳交給你了,你要把小崽子給整出息了,跟我娘說我打老毛子死的,沒給她老人家丟人。’

‘沒別的話了,這輩子時兄弟,下輩子還是兄弟。’

一滴眼淚滴到了粗糙的紙面上,將紙打濕。

吳泰勳見趙剛流淚,就用小手拉著這位叔叔的袖子:

“叔叔,叔叔那里疼了,寶寶幫你揉揉。”

話沒說完,就被趙剛一把抱在懷里:

“孩子,叫我干爹”

經過一番搶救之後,到了晚上7點多,終于將吳俊升從死神海中解救出來。而幾萬名俄軍也就免除了悲慘的命運。

大戰過後,俄軍在遠東的實力損耗一空,東北共和國雖然大敗俄羅斯,但是軍費高達7千萬銀元,黑龍江、吉林以及盛京一部都受到俄軍的搶掠,損失極大,高達60萬的軍隊只剩下十幾萬,這樣的情.與東北共和國接受了德國的調停。

經過了幾個月的訛詐,恐嚇,以及血淋淋的事實,俄國終于低下了高傲的頭顱,簽訂了“俄東尼布楚”協議,全文如下。

東北共和國總統趙剛;俄羅斯國統治

小俄、白俄暨東、西、北各方疆土世襲獨裁天佑君主二世于公元一八九六年二月二十四日,兩國會商于尼布楚城附近,為約束兩國獵者越境縱獵、互殺、劫奪,滋生事端,並明定中俄兩國邊界,以期永久和好起見,特協定條款如左:

一、以流入黑龍江之綽爾河,即韃靼語所稱烏倫穆河附近之格爾必齊河為兩國之界。格爾必齊河發源處為石大興安嶺,此嶺直達于海,亦為兩國之界;凡嶺南一帶土地及流入黑龍江大小諸川,應歸中國管轄;其嶺北一帶土地及川流,應歸俄國管轄。惟界于興安嶺與烏第河之間諸川流及土地應如何分劃,今尚未決,此事須待兩國使臣各歸本國,詳細查明之後,或遣專使,或用文牘,始能定之。又流入黑龍江之額爾古納河亦為兩國之界:河以南諸地盡屬中國,河以北諸地盡屬俄國。凡在額爾古納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諸房舍,應悉遷移于北岸。

二、俄人在雅克薩所建城障,應即盡行除毀。俄民之居此者,應悉帶其物用,盡數遷入俄境。

兩國獵戶人等,不論因何事故,不得擅越已定邊界。若有人,或因捕獵,或因盜竊,擅自越界者,立即械系,遣送各該國境內官司吏,審知案情,當即依法處罰。若十數人越境相聚,或持械捕獵,或殺人劫略,並須報聞兩國皇帝,依罪處以死刑。既不以少數人民犯禁而備戰,更不以是而至流血。

三、此約訂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罷論。自兩國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後有逃亡者,各不收納,並應械系遣還。

四、現在俄民之在中國或華民之在俄國者,悉聽如舊。


五、自和約已定之日起,凡兩國人民持有護照者,俱得過界來往,並許其貿易互市。

六、和好已定,兩國永敦睦誼,自來邊境一切爭執永予廢除,倘各嚴守約章,爭端無自而起。

七、東北共和國每年提供3萬銀元之鋼軌,該款項每年年初付清。

八、賠償東北共和國軍費3萬銀元。

九、俄國在朝鮮所享有的一切權利,轉交給東北共和國。

兩國欽使各將繕定約文簽押蓋章,並各存正副二本。

此約將以華、俄、拉丁諸文刊之于石,而置于兩國邊界,以作永久界碑

約中劃歸東北之土地總面積達二百萬方公里,較之今日東北三省大一倍有余。此約之立,使中國幾十年來丟失國土一朝盡複,實在是中華一甲子以來難得的盛事。中華子民都對這個興起的共和國抱以厚望,移民風潮越演越烈,每月竟然高達百萬。

而虧了大本的俄國,則把怨氣撒到了清朝頭上,幾經恐嚇之後,勒索了兩千萬兩白銀的“辛苦費”。兩相對比,清朝漸失人心。

東北共和國與俄軍海陸大戰,都告獲勝,一躍成為遠東的頭號軍事勢力。德國因為參與了這幾次大戰,對東北共和國的戰斗力更是十分清楚,一八九六年三月二日“東德友好互助條約”簽訂。

協議內容

“一、德國租借金州灣十五年,並且在無戰事時可以使用旅順港的民用設施。”

“二、德國提供無息貸款二點五億馬克(折合東北銀元7500銀元),全部用來購買德國產品,貸款十年後分成五次返還歸還。”

“三、德國與東北共和國開展軍事交流,雙方定期調派軍官到對方國家軍事

院校學習。”

“四、德國購買東北共和國的75mm速52mm迫擊炮技術、球鼻技術。將哈維法以及高溫硬化法等值交換,同時,將在旅順開設伏爾鏗船廠分廠,每年得到不少于一萬3噸的造船合同。”

“五、東北共和國與德國互相承認國籍,雙方給予對方國民以本國國民待遇。”

“六、德遠東駐軍不得作出有損東北共和國權益的舉動,在和平事情需要預先通報自己的行動”

“東德友好互助條約”的簽訂,讓俄國感到了威脅,為了確保自己的安全,在遠東與日本,在歐洲與法國開始慢慢靠近。

而作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英國正處在焦頭爛額中,看起來很美的事情,竟然出現了巨大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