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縱橫四海卷 第三十五節 禁煙 一


人們回首1896年10到1897年4月++生了很多事情清王朝的覆滅、南北中國的對立、以及後來的南北聯邦、日本侵占台灣失敗等等大事,但是有一件事卻壓過了這些重要事件,成為了當時最重大的事件。

唐紹儀在他的自傳回憶錄《甲子滄桑》中對他六十年外交生涯的評價,把這件事情放在第一位,排名甚至在1900和平接受南方九省之上。而趙剛總統也把這件事列為首位“曆經千難萬險,百折不撓,非大智慧大膽識不能成功。唐公此舉,必流芳百世。”

這件事就是1897430日,北中國與英國簽訂了《禁煙條約》,作為代表的唐紹儀回首前塵,不禁淚下事件回到1896年11月。趙剛在總統府召見了唐紹儀,與他商談禁煙事宜,唐紹儀也是十分感興趣。只是作為一個傑出的外交家,唐紹儀還是謹慎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趙總統,我認為禁煙的話,必須與英國協商,不然的話很難成功。”

趙剛聽了唐紹儀的話,如釋重負,有些贊許的看看唐紹儀:

“據我了解,英國反對鴉片的呼聲逐漸高漲。這主要有三個原因:1、中國土藥種植的增多與質量的改進,再加上印度鴉片價格的上漲,使洋藥進口減少;2英國人民對于鴉片貿易給中國帶來破壞影響的認識;3印度國內鴉片消費量超過出口量。基于此,19世紀70代以來。英國國內反對鴉片地公眾輿論日益熱烈。”

其實折戲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地原因是。亞洲某國的由鴉片提取的海洛因已經在英倫泛濫成災,1896全年估計海洛因的銷售量達到2000萬英鎊折合1億6萬兩白銀。家,現在又被鴉片放血,可謂是天理循環,報應所致。

英國自然不好把這些台面下的東西拿出來獻丑,就美其名曰為了中國人的幸福,犧牲本國的利益在所不惜。其實。鴉片賣了百余年,該賺地盡數賺了,這時候再顯示高貴就有些欲蓋彌彰。就像是婊子,再怎麼立牌坊,有熟知根底一看,就知道婊子還是婊子,不會變成大小姐。此時話外之題,就此打住。

此後,于1890年隨薛福成出使英國>屢言及當時英國國內反對鴉片的情況,“今年三月間,英國禁煙會紳士曾在議院倡議限制印度種煙之數,一時韙其議者居十之六”。“至四月下旬,會紳複開院集議,欲遣人至中國上書總署,請乘此時禁煙。系是絕好機會云云。當時玨亦在坐,親聞其議。其首事者旋來署謁見星使,備陳願助中國之意,且述同治八年恭邸面勸英國阿使禁止販煙之言為證,謂今日情形異于疇昔,目前中國如持此議,教會從而和之。力可辦到,請將此意轉達總署”。


不久許玨在1896年107日所上《請慎外交飭內治折》中將此情形彙報給清中央政府,得出“我即議禁,而英國未必從者可弗慮”的結論,可惜當時戰事正酣,這一奏折留中未發。

清朝滅亡之後,在整理奏折的時候,發現了許玨的奏折。幾經轉手之後被趙剛看到,趙剛讀過之後,不禁長歎:“中華多少英豪,奈何朝廷不用,使美玉蒙塵。”

其時許玨還在英國,趙剛一方面命人與許玨聯系,一方面急忙將唐紹儀請來,共商禁煙大計。

不久之後,唐紹儀以自由撰稿人“扶風”的名義在《字林西報》上刊登了一則報道.對中國鴉片之危害作了詳細的闡述,並且敦促印度盡早結束鴉片生意。因為《字林西報》對英國人地巨大影響,這則消息引起了英國議員的興趣,在不久之後的例會上將禁煙作為一個議題提了出來。出乎眾人意料的是,幾乎有六成以上地議員贊成禁煙,這給了中國人極大的鼓舞。

,《字林西報》對于英國議院討論禁止鴉片貿易的結果作了報道:“英議員條議請禁止鴉片貿易,議院深然其議。印度部大臣摩利,謂中國如能禁止吸煙.印度自當廢止鴉片貿易.雖損一己之.在所不恤。”

就此,《外交報》上刊登了《論禁煙與外交之關系》一文,呼籲抓住這一機會,實行禁煙。“及今而就禁煙一事,立其始機,以為補救失,改良萬事之根本。如是則往日中國恥辱之事,可以得雪;如是則今者英國廢止之議,可以實行;如是則漸躋文明大國之列,可以有望。芶其不然,則坐失事機,重遺恥辱,竊恐他日外交上之輕侮,有非意料所及者矣。”

英國鴉片貿易政策的松動,對于被中國發動禁煙運動產生了很大地影響。禁止洋藥進口,不僅是禁煙運動的一項重要任務,而且也是其成功的必要條件。只有禁止洋藥進口,才能保障禁煙運動的最終勝利。

因此,當英國發出了可以配合中國禁煙的信號後,趙剛抓住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于1896年11月20頒布了禁煙諭令,要求三年以內,“將洋土藥之害一律革除淨盡”,從而拉開了禁煙運動的序幕。同時,也將中英關于禁止洋藥進口地交涉提上了日程。

對于禁種、禁吸,因屬于內政,北中國政府可以完全自主,而對于禁止洋藥進口,則屬于外交,北中國必須與英國談判解決。1806年21日部長級會議上草擬了《禁煙章程》,其第十條即要求外使臣妥商辦法,“總期數年內,洋藥、土藥逐年遞減,屆期同時禁絕”。據此,外務部于11月29日向英使遞交禁煙節略,要求英國逐年減印藥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