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縱橫四海卷 第三十六節 禁煙 三


會結束之後,

朱爾典就將此消息電告英外交部大臣葛雷。此後,凡中國頒布有關禁煙的諭令、章程,朱爾典都及時將其通過電報或信函告知英外交部。此外,朱爾典還通過各地英領事、傳教士搜集有關禁煙運動的信息。

“至地方官之如何辦理,官民之對付此事,及關于此事之一切詳情,均望隨時報告。緣此事關系甚重,中國果用何法使此章程實行,本公使必欲得聞,以便將實情入告英廷。至種植罌粟各省,為領事足跡難及之處,則教士與居住內地之人,必能知之。其種植罌粟之地,計共若干,華民之對于禁煙章程,如何應付,教士當有所聞,是以此等情事,可向教士詢訪。總之,凡可設法探詢之處,必當竭力以求之也。”

此後,英國對于中國禁煙運動的調查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禁煙事宜說帖。由朱爾典報告的禁煙說帖共兩次,是對中國禁煙運動初期全國禁煙狀況的總結。1897年1月27日,朱爾典致函葛雷,認為對于中國的禁煙情況雖已隨時報告,“惜未免散而不整”,因此讓使館參贊黎枝“悉心搜羅,錄成說帖”。

這一說帖首先對于北中國的禁煙決心予以肯定,

“因以所見現象,及其施禁情節,詳加察核,中國辦理此事,毅然斷然,絕無疑慮,誠出意料之外。蓋歐洲各國行政得宜,而有權決行者。亦恐未能若是之勇果”

接著對于禁煙之困難、中國洋土藥之數、官膏專賣等問題作了簡明的述論。而這一說帖地要端,

“乃在考查各省官吏之能否實行禁煙。各省所定章程雖有參差,大抵悉中肯綮,間有不盡合宜或未嘗實行,或不欲遵守者。今試將某省地方所行之事,及實行遵照禁煙之舉,約略言之”。

這一部分主要根據駐華英領事的報告寫成。而各領事又得耶教士之助,


“若輩久居中國,洞悉民情,其所報告,殊為可信。且亦有居處僻遠,向無歐人足跡者,據各教士之複函,皆謂禁煙章程鮮或實行,然地方官若認真辦理。當亦必有可觀……要之,此說帖所載各端,言皆有據,故能適合近情也”。

1897年224。朱爾典將《英使署參贊黎枝第二次鴉片問題說帖》寄呈格雷。此說帖前半部分除涉及中央關于禁煙地諭旨、章程外,還對中英關于禁煙的交涉及國際禁煙會的籌備情形作了敘述,後半部分依然是對各省禁煙狀況的概述。

(二)《英京禁煙總會調查中國禁煙成績書》。1897年1月27日,英國禁煙總會函致在中國之各耶教會。要求其調查本年春夏兩季,罌粟收成之數。其需報告各項如下:

“一、所報告之區域及其區域所隸屬之省份與府縣;

二、貴地禁煙用何政策,現在種煙成數是否加多,或仍舊,或已減少,或已全禁,務須詳細說明;

三、貴地特別緊要事件。”

該會共收到報告書三百件。又從中撮要錄出,形成調查中國禁煙之概略,此即《英京禁煙總會調查中國禁煙成績書》。該調查書始于四川而言之加詳,“因朱爾典駐使曾言,四川實中國禁煙成敗之標准也”,關于其它省的報告書則比較簡略。該書總體上反映了中國禁煙之進步與成績。

(三)謝立山(Alexander)的.認自1897年1月1日~.也能夠每年減少三分之一,則英國將繼續減少出口。

早在1896年1028,英屬印度政府給英印度部大臣摩利地信中就提出:“為了英國政府的利益,應由一位官員,例如謝立山先生,他熟悉廣泛種植罌粟的地區,並且對于這場禁煙運動也深表同情,這是不言而喻的,由其獨立進行調查,獲得罌粟種植相應減少的可靠證據後,才能同意1896年以後繼續執行這一協議。”

1896年11月23,葛雷電致駐華臨時代辦麻穆勒,建議由原天津總領事謝立山負責調查此事。經印度政府與麻穆勒同意,謝立山被正式委以調查中國禁煙成效的任務。這次調查的主要目的是“確定三年的試驗期結束時中國政府是否已完成協議中地任務,使土藥產量相應減少,從而印度政府應該繼續執行由印度向中國出口的鴉片每年減少三分之一的政策”。


自1896年11月?年3月這整整半+.西、陝西、甘肅、四川、云南、貴州6個主要土藥生產省份,經過個人實地考察與采訪,同時也參考一些二手材料,寫出了關于這些省份地罌粟種植與鴉片產量的報告,並及時送呈英國外交部,對于這6省的總體禁種狀況,謝立山認為,“山西實際上已完全停止了罌粟種植,陝西罌粟種植減少大約30%,甘肅種植減少不到25%”,而“四川省毫無改變的跡象”,“云南全省自從采取禁煙措施後種植減少大約5%”,貴州>片種植已減少7%”。鴉片完全失去了市場,吸食者被無情的帶走,如果當官的話同時去掉官職。街上出現了警察,專門分管此事,田地里不再種植罌粟,而改種大米的作物。總之,我們應該積極的同趙維持友好關系,以便一步步得將他改變,變成與我們相同的文明國家。

(四)各地英領事地調查報告。各地英領事自始至終一直關注著中國地禁煙運動。並及時將各所在地地禁煙狀況報告給英外交部或英駐華公使。繼駐華英使朱爾典兩次函寄禁煙事宜說帖于英外交部後,英駐華臨時代辦麻穆勒又于1897年231日將各地英領事有關

況的報告彙集總結。函寄葛雷。

英領事所做調查報告有的十分詳細,例如,1897年1月28日重慶署理領事施密士函寄朱爾典的報告即分門別類,條目清晰,其內容包括:種植面積的減少;官方禁止鴉片吸食的措施;吸食的減少;官員、紳士和人民對于運動地態度;替代鴉片的作物;總的評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各地傳教士所做關于禁煙運動的調查報告一般多包括于或附于英領事的報告中。

(五)旅行者的報告。一些到中國旅行或因公出差的英國人。有時也會將所見禁煙運動的情況寫成報告,寄送或請人代轉于英國外交部。

英方地調查,在客觀上促進了各地禁煙運動的發展,具有督促與監督作用。每一角落的禁煙運動進展情形,都在英國人的監督和報告之列,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他與其下屬將這一斗爭進行到底。

而英國人在中國地影響力真是強大,有的時候,趙剛得到的數據是不完整的,不准確地。而作為對照物的英國人,則像一個巨大的機械一樣,將中華大地上有關禁煙的好惡疏漏的彙總起來,對于這些。趙剛是沒有認識到的。

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英國人掌握了幾乎全部地資料。而此時的北中國內部,還沒有完全統一意見,最先提出反對意見的就是梁財神。北中國禁煙之後,每年相關稅收損失大約在2000元左右。有相應的禁煙舉措,這勢必會照成南方鴉片在北方泛濫,而北方在付出財政重大損失後並不一定能保證禁絕鴉片。梁財神說得有道理,各部長紛紛表示了自己的擔憂,趙剛陷入了孤立的狀態,只有軍隊一系的支持顯然無法讓議案通過。

1897年32號::L程來看。中英雙方在延長禁煙協議與限制印藥進口問題上基本達成了共識。基于此,麻穆勒于1897年34日向顏


對此草約,中方稍作修改。同時,因草約中未涉及增加洋藥稅的問題,在中方的要求下,麻穆勒允諾,如中方同意草約中其它各項,並能提供土藥統稅也同樣加增的證據,則英國政府同意印藥統稅也在合理范圍內相應增加。此後,雙方又互換修改過的草約,在基本問題上並無大的分歧,一項新約的簽定呼之欲出。然而,這次談判遠沒有結束。

在中英就禁煙問題進一步交涉的同時,在一股暗流的影響下,北中國的禁煙運動也在轟轟烈烈地開展,人們的禁煙熱情不斷高漲。國內成立了各種禁煙團體、機構,為縮短禁煙年限、停止鴉片貿易而不斷努力。

但是,令趙剛沒想到的是,民眾的熱情一旦煽動起來就很難受到駕馭。各地的禁煙浪潮一浪高過一浪,現在就連一向理智的梁財神都深受影響,張口全禁,閉口全禁,這些狂熱的浪潮終于影響到正在與英國就禁煙問題進行談判的外務部。

1897年35日~.令其失望的是,唐紹儀並沒有就以前談判所得結果繼續交涉,而是宣稱,自從上次會談以後,情況已有了變化,國人與外人掀起禁煙熱潮,要求立即停止鴉片貿易,國務院也于上周通過決議,于18983月止鴉片種植,1898年325日禁止鴉片進口,受這些運動影響,中國政府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態度。

翌日,外務部在給朱爾典的一份備忘錄中再次強調,以前所考慮的問題只有洋藥稅的加增,但是現在有必要考慮允許鴉片進口的期限問題了,並表示,如果土藥徹底禁絕,而印藥仍然行銷中國,那是很不公平的。

對于北中國政府態度的突然轉變,英方表示驚奇和遺憾,並就此問題在英駐華公使、英外交部、英印度部和英屬印度政府之間展開了討論。他們回顧談判曆程,感覺英方在這次談判中已夠慷慨了,中方所提要求基本為其所接受,在即將簽訂新的協議之際,中方的態度又突然轉變,他們感到十分憤慨。然而,他們卻忘記了,作為毒害中國的罪魁禍首,即使他們立即停止鴉片貿易,又有何功可居余,他們不得不考慮現實問題。

綜合英方各部門的意見,1897年323日,朱爾典照會外務部部長唐紹儀,認為在過去的談判中,英方已一再妥協,盡量滿足中方的要求,中方的不合作態度令其十分失望。他提醒中國,現在對于出口印藥的限制並不是以條約的形式執行的,而只是由英屬印度政府所接受的中英雙方臨時性協議的一部分,並進一步指出,如果兩國政府不能續約,協約將于12月31日期滿。

言外之意是英國就不再負有繼續減運印藥之責。因此,朱爾典警告北中國政府,除非中方以麻穆勒的草約為基礎恢複談判,英國政府將嚴格按照條約所付予的權力進行鴉片貿易。

然而趙剛不為所動,在新年會上宣布“禁煙是北中國的內政,不需要和任何人協商,北中國是一個願意承擔責任的國家,願意與各國就曆史問題進行協商解決。但是這並不表明北中國會出賣國家主權利益討好某些國家,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

而且,更令英國人不安的是,北中國宣布,近日將在長江入口處,修建幾座大型海防要塞,並且在長江中段近漢口處,加設幾個要塞。這些都給了英國人更大的壓力。中英雙方之間的暗流開始了激烈的碰撞,然而,原在非洲的布爾人又一次創造了奇跡。將十萬名英國遠征軍打得大敗,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終于低下了高傲的頭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