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江山多嬌卷 第二十九節 美法同盟


磯,法國與美國正在開始討價還價,曆史上的法國和源遠流長,兩個國家最早的合作是從美國獨立戰爭開始的。

美國宣稱,美國獨立戰爭是世界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民主的解放戰爭,是人類曆史上一個最早的、最偉大的真正的解放戰爭,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次將歐洲啟蒙運動的自由哲學思想大規模地付諸實踐,體現了一種新的進步的政治精神和價值觀念。

北美軍民以僅有200萬人口的北美13個州,最終打敗了擁有近萬人口的世界第一工業國大英帝國。

一個年輕的物資奇缺,沒有海軍的國家,人口只有對方的二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竟然能夠打敗老牌殖民國家,難道真是“正義必勝”。

根據美國獨立戰爭的數據,在整個獨立戰爭的時間段里,除了1775—1776和1781—1782年間,大陸軍的總兵力—直是呈遞減在北美獨立最後一戰“約克敦戰役”的同一年里,大陸軍的總兵力一下子減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如果光看數字,怎麼也看不出“秋風掃落葉”的架勢。這顯然與我們平時所了解的大陸軍至少在1777年“利,而不是什麼戰略反攻)後就是一個大捷連著一個大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經過有很大出入。

反觀同期英軍地兵力變化情況。

獨立戰爭爆發的那年在北美十三州地英國駐軍只有六千多人。而大陸軍的總兵力比同時期整個英國的總兵力還要多出380。美國人很自豪的邦克山戰斗就是發生在這年。如果光看那次戰斗的過程,還真以為美國人是以少勝多呢。

後面兩年。英國人在北美十三州的兵力增長很快,眾所周知的薩拉托加大捷發生在1777年,但我們發現,?年—1778年英國派遣到北美十三州地英國正規軍兵力增長了一倍。顯然薩拉托加大捷至少在軍事上並非通常所宣揚的北美獨立戰爭的什麼“轉折點”。

1778年以後的數字就更讓人感到奇C間,英國在北美大陸的總兵力呈現下降趨勢,而同時期它在西印度群島的總兵力則呈現了不正常的增長狀況。

很顯然,美國人的神話有意無意地掩蓋了這樣一個事實。英國的地面部隊比傳統上地陸地強國法國要弱,即使在英國的強項一海軍方面,1778年法國參戰後英國的海上優勢也並國的海上優勢則至少在數字上已轉化為劣勢。看了筆者補充在這兒地表格以後,不知道還會有多少人對北美獨立戰爭能獲得勝利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有疑問。現在沒什麼可奇怪的了,在1778年之後,英國駐北美部隊不增反減,而在西印度群島地兵力卻直線上升的原因正是法國的參戰。

正是法國人的幫助才使得美國戰勝了不可一世的英國人,但是美國在獨立之後並沒有感激法國人,相反的美國勢力擴張之後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屠刀伸向了法國人。1803年.傑斐遜政府以1500萬美元從法國手中“購得”0萬平方公里地路易斯安那地區。

然後法國人徹底失去了對美洲大陸的話語權。任由美國人在美洲大陸上開發,金礦,銀礦。鐵礦,這些本來應該是法國人用來發展經濟的動力源泉反過來成就了美國經濟的輝煌。法國人只能咽下自己釀造的苦酒。


所以,面對美國的困境,法國人勉強遞出了友誼之手,但是這一次法國人的要價可不低。

“什麼?歸還路易斯安那地區。或者將西部十五個州劃歸法國!這絕不可能!!”

當美國總統聽到這個條件之後,幾乎暈了過去,這幾乎和搶劫沒什麼兩樣,美國需要40%的國土出賣,這比目前丟失的國土還要多不少。

電話那邊,法國艦隊總司令兼法國特使斯特朗中將則開始表示法國人的善意

“總統先生,如果法國艦隊沒有及時出現的話。那麼貴國的艦隊將會受到中國艦隊的攻擊,在幾個小時前,你們的船被擊沉了六艘,兩艘戰列艦,四艘裝甲巡洋艦,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偉大的法國海軍,那麼貴國剩余的幾只軍艦也會被中國人擊沉,據我所知,中國方面只有一艘戰列艦受到比較嚴重的傷害,其它的都完好無損。”

斯特朗中將加重了語氣,開始向美國總統描述戰敗的後果

“一旦貴國的艦隊被擊毀,那麼在東西海岸將不會有任何值得一提的美國艦隊,那時候英國人,德國人、西班牙人就會趁機發動艦隊,然後在東海岸,你們國家的精華地區大肆掠奪,最後肢解美國,恢複到最早的狀態,幾十塊殖民地。上帝,我真不願意那樣的事情出現!”

美國總統停的又驚又怒,但是他知道,這些事情並非不可能,看來,自己要做出一些犧牲了。

“親愛的斯特朗中將,你看這樣行嗎?我與貴國簽署一分友好通商協定,然後提供一大筆貸款,用來購買我們國家的商品。然後將關稅降低至30%,給我們兩個國家的商家提供更好的通商條件。”

斯特朗中將沒有答應,他只是同意這樣的條件“簽署條約,將西部十五州劃歸法國。”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好商量的。

談判陷入了僵局,美國人首先開始了讓步,畢竟戰火是燃燒在自己的國土上,每耽誤一分鍾,都會帶來巨大的損失。

12月7號,美國與法國共同簽署了紐約條約,宣布美國與法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抗邪惡的西班牙人,其實全世界人都知道,西班牙人背後是什麼---強大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