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世界大戰卷 第二十三節 閃電戰 下


爾吉庫爾干(摘自鄧尼金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塔爾吉庫爾干的戰斗在意料之中,活動頻繁的中國艦隊,突然沉寂了下來,這些都證明中國人就要動手。在與尊敬的高爾察克將軍交談後,更加深了我對中國人即將發起的進攻觀點。德•高爾察克將軍也認同此點。很遺憾,莫斯科並不認同這一點,鑒于塔爾吉庫爾干緊張的形勢,德•高爾察克將軍屢次向莫斯科發電,請求將部隊後撤,以便在補給上得到更大的便利,他的電報石沉大海。

到戰斗爆發時,我們的不給還是時斷時續,除此以外,饑餓開始出現了,每天都有人倒下,原因致使缺少一磅黑面包。(中文譯者注:鄧尼金此處顯然記憶有誤,按照戰後俄羅斯文件,在塔爾吉庫爾干戰役前,俄軍的糧食儲備足夠他們堅持到春天,顯然某些人士分狡猾的竊取了一部分糧食儲備,然後將它們轉化為金燦燦的盧布。)

進入十二月,中國人的偵察部隊來的更勤了,不明電波活動開始頻繁,德•高爾察克將軍雖然組織數次搜捕,但從未抓捕到一名隱藏起來的間諜。塔爾吉庫爾干要塞區司令部氣氛越來越緊張,我天天到各陣地視察,聽見的都是

沒錯,中國人就要進攻了,那個法國君王預言的“睡獅”已經醒了。他們地軍隊訓練有素,隨時都可以拉起一只百萬人的軍隊。可以將兵力像大海地浪潮一樣投放到全球的任何一個角落。這樣的敵人,真是想一想就覺得氣餒,我們俄國有七千萬人,在歐洲可以算是人口大國,可是和中國一比,估計中國可以拉出七千萬的軍隊,真是毫無勝負的結果。我們只能取得一些小的勝利,比如殲滅一百多萬人,然後就會被幾千萬大軍踩得連渣滓都不剩,按照我的意思,我們應該大步地後撤,幾千年前匈奴人就是那樣做的,效果不錯。

戰斗之勝負,在交火之前,就由軍需部隊決定了。在失去對中亞的控制之後。孤立的塔爾吉庫爾干無法取得所需的物資補給,而中國人卻能源源不斷取得他們想要的一切,武器、彈藥、燃料、食物、帳篷、器材、水。沒有什麼會讓中國人感覺頭痛,而對我們。這卻剛好相反。燃油極為短缺,而且坦克的燃油都被凍住了,我們喪失了最後一樣利器。德•高爾察克將軍雖然為了得到更多的補給而懇切請求,據理力爭。甚至大發雷霆,但他所做的一切最終毫無效果,缺少可用燃油地惡果在以後的戰斗中體現出來,關于這點,我在後面還會重點講述。((中文譯者注:關于燃油的問題,鄧尼金有些偏激,就算燃油沒有問題。俄軍只有不到一百輛坦克,而且使用也是分開使用,不可能對戰局有什麼影響的)

晚上,我正面陣地遭遇中國火炮野蠻地轟炸,有著三百年曆史的古城堡,我祖先曾經苦心經營的紮爾肯特,在現代化武器面前,被摧毀了(中文譯者注:此處被刪幾百字,鄧尼金以西方殖民者立場看待其野蠻的侵略行徑。俄國殖民者在野蠻東進地路上,毀滅了無數文明,這些古堡是對人類文明的褻瀆,自然要徹底抹掉。鄧尼金先生不光不為此感到遺憾,相反,他卻用贊賞的口吻,認為這是先進文明對落後文明的改造。)


……中國人將打擊目標放在紮爾肯特,這出乎所有人意料,無數的坦克和裝甲車從東北方向駛來的,我們北線承受的中國炮火遠比南線更猛烈……紮爾肯特在上午失守,騰出手來地中國裝甲部隊對紮爾肯特上炮兵陣地、物資儲備基地進行了猛烈進攻,其中以紮爾肯特高地西部的預備隊承受了更大打擊。

很明顯,中國人將在第二天天亮後發起進攻作戰,而進攻地點將選在清水河,為此,我建議德•高爾察克將軍從沒有遭遇攻擊的地方抽調部分兵力增援清水河,尤其要重視紮爾肯特高地。我認為,萬一紮爾肯特高地失守,中國人將把塔爾吉庫爾干從中切斷,這對以後作戰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後果,很榮幸,德•高爾察克將軍在仔細聆聽後,全面接受了我的意見……

……戰斗極為激烈,作為觀察員,面對荒原上到處追壓戰士的中國坦克,我親自操縱一門37毫米速射炮,將一輛快要沖上陣地擊毀。但是中國人實在太多,他們以人海戰術不停地對我方陣地發起沖擊,最後我和駐守在清水河的步兵連,戰斗到最後,在給予了中國人沉重打擊,終因實力懸殊放棄了陣地,撤退到紮爾肯特高地,與高地守軍會合,頑強抵抗中國人的人海戰術……虛假的,37毫米速射炮的口徑還不注意洞穿坦克的裝甲,顯|志是把一輛普通汽車誤認為坦克了)

……太陽升起之前,中國人對紮爾肯特高地又發起一輪更瘋狂的攻擊,戰地上的火炮炮管因為過量發射炮彈,已經打得通紅,炮手們只好朝炮管撒尿,給它降溫,膛線磨損的十分嚴重,炮彈射程大為縮短。多處機槍陣地在中國人極為猛烈的炮火下被摧毀,不少陣地已經戰至最後一人。為了打退無窮無盡的中國人瘋狂進攻,高地上所有人全投入了戰斗,我和我的副手瓦爾特•烏布利希、戈培爾記者組成了一個小組,操縱一挺機槍守在指揮所門口,在中國人進攻被打退後,我們面前堆積的彈殼快要把人吞沒。

(中國譯者注:這段描述也是虛假地。當時的戰斗沒有這樣激烈,在時候繳獲地物資中。大部分火炮都沒有打出第一發炮彈,有些彈藥箱還沒有打開封條,顯然鄧尼金同志是把夢想中的英勇算到了自己頭上)

但是敵人的攻擊還是被我們打敗了,我不得不說,當你面對這


流時,唯一能做的就是堅持!但是看著面前並不十分時,我突然知道。這次進攻不過是佯攻,中國人的真正進攻迫在眉睫了,而且目標絕對不在南線。

……和德•高爾察克將軍地會談是讓人失望的。德•高爾察克將軍被敵人可怕的攻勢所嚇倒,整個人已經失去了判斷力,雖然我一再向德•高爾察克將軍建議放棄各處陣地,全軍交替掩護撤退回阿拉木圖,這樣才能堅持的更長久。但德•高爾察克將軍卻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將軍隊帶回去,為此他認為部隊應該不惜一切代價堅守陣地,決不後退一步。中國人雖然穿插成功,但是我們只要一直消耗,就可以把中國人耗死。天亮的時候,我很失望地告別了德•高爾察克將軍。改變戰爭的最後一線希望因為德•高爾察克將軍的固執而失去。(中文譯者注:事實證明,鄧尼金的計劃並沒有高明到哪里去,以後無數次戰役證明,如德•高爾察克將軍當時放棄紮爾肯特山。俄羅斯軍隊將在撤退是一潰千里,在英勇無畏的中國軍人追擊下,還沒撤到塔爾吉庫爾干,塔爾吉庫爾干地俄羅斯軍隊將不複存在。鄧尼金先生在這里過高地估計了俄羅斯軍隊的戰斗意志,同時他又故意貶低中國軍隊進攻能力。)

我帶著軍隊駐紮在克里蒂卡,准備隨時給中國人一個驚喜,但是我沒想到的是。中國人給了我更大的驚喜……

……聽到中國人地坦克突然出現在克里蒂卡,正從克里蒂卡向塔爾吉庫爾干沖過來。我從住所奔出,站在屋頂眺望南方。局勢已經無法挽回,沙灘上、果園中,成群的坦克排著密集隊型一邊發射機槍子彈,一邊以令人不可思議的速度,向前猛沖,步槍、機槍子彈徒勞地打在坦克上,除了敲出一個個響聲,一點用場也沒有,一門37毫米一發炮彈,馬上招來幾十發榴霰彈,炮兵渾身是血倒了下來。受到攻擊的坦克,只是掉了一些油漆,停頓了一下之後又開始向前進發了。

在坦克後面,還跟了一眼望不到邊地裝甲車,以及後面的更多的安裝了鋼板的汽車,子彈對汽車沒有任何效果,汽車頂上架著的機槍卻把任何試圖靠近他們的俄羅斯士兵一個個打死。大地在顫抖,隆隆聲中夾雜著機槍與火炮開火聲,火炮被履帶碾壓成了廢物,讓人膽顫的機槍陣地被坦克抵近一炮轟飛,提供隱蔽地戰壕,在坦克沖上來,沿著戰壕掃射中,成了士兵們的墳墓。沖上陣地的安裝了鋼板的汽車里跳出無數的中國人,他們穿著膠底鞋,舉著上了刺刀的步槍,發出嚇人的尖叫將沒有打死的俄羅斯士兵趕出陣地,在添平戰壕後,又乘坐汽車跟著坦克繼續向塔爾吉庫爾干挺進。面對席卷過來的鋼鐵洪流,俄羅斯軍隊崩潰了,他們喪失了斗志,拋棄武器,遺棄各種物資四散逃跑。

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這支鋼鐵怪獸。俄羅斯人已經喪失了抵抗決心,雖然塔爾吉庫爾干還有堅固的要塞。不大一會兒工夫,中國人的坦克已經沖破了防線,

……俄羅斯軍隊喪失了戰斗力亂成一團,所有能開的汽車、摩托帶著一些人已經逃離了城市,潰退至此的士兵與從家中逃出來的當地居民不知所措,沖著那些離去的人大喊大叫,卻沒有任何人敢于回來把他們帶走,唯恐中國軍隊趕上。其實我認為如果他們在進攻中有逃跑的一半速度,那我們肯定會打敗中國人的


外面中國人的坦克履帶碾壓街道的聲音已經清晰可聞,面對後面追兵,我卻毫無能力,危急關頭,人群中有人喊住了我。一只小小的車隊前來尋找我,帶我離開這馬上就要變成地獄的地方,感謝上帝,我的祈禱沒有白費(中國譯者注:鄧尼金先生又開始胡扯了,根據後來被俘的要塞司令坦白,派車隊援救鄧尼金是因為鄧尼金偷偷塞了一千金盧布給他,由此可以看出,鄧尼金先生是多麼的虛偽)……

……我很高興與一些老熟人再次見面,這些人有要塞區司令、炮兵司令、著名的俄羅斯愛國者。除了這些熟人,還有塔爾吉庫爾干市長、市長的情人1、市長的情人2總之一車的市長的情人,就這麼中高速駛去,燃起了火光的塔爾吉庫爾干在我們身後漸漸消失,汽車上所有人望著陷入地獄的塔爾吉庫爾干,默不作聲。

塔爾吉庫爾干的戰斗放在整個世界大戰中,規模並不算很大,戰斗也沒那麼血腥殘忍,至于持續時間非常短,但是這場戰斗卻體現出未來戰爭的趨勢。不錯,那就是裝甲集群突擊,昨天晚上他們還在一百公里外的紮爾肯特高地與俄羅斯軍隊對峙。

不過一個晚上,步兵乘坐有裝甲保護的汽車,在坦克掩護下,不在沿途那些據點做太多停留,以閃電速度突進到塔爾吉庫爾干,將俄羅斯軍隊在塔爾吉庫爾干的指揮系統徹底打掉。塔爾吉庫爾干失陷後,正在堅固的紮爾肯特高地浴血抵抗的俄羅斯軍隊失去了抵抗價值,他們的英勇作戰,全被證明是徒勞的。

從塔爾吉庫爾干之戰可以看出,以後的戰爭將不糾纏與第一線纏斗,坦克、裝甲汽車結合成強大的拳頭,出敵意料穿越敵人薄弱之處,向敵人後方重要的指揮、交通、後勤樞紐突進,誰能達到這一點,誰就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因為速度快如閃電,人們把這一戰稱之為閃電戰,而巴特爾作為這一戰法德首先倡導者,被人稱為閃電將軍。在擊潰了俄軍的指揮部之後,裝甲集團並沒有停下腳步,經過短暫的休息之後,新的目標又在向裝甲軍團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