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盛世卷 第十二節 真理不辯不明 中


沒想到會見到嚴複,嚴複同樣也沒想到會碰見辜鴻銘也曾共事過一段時間。辜鴻銘是北京大學的名譽教授,嚴複是北京大學的校長。不過這兩個人理論不同,又知道對方學識深厚,自然不敢輕易交流,這次竟然讓趙剛給撮合起來了,在洞庭湖邊的岳陽樓上開始了一場大辯論。

不消說,這場辯論引起了中國人的興趣,洞庭湖一下子沸騰起來,岳陽樓已經被人包掉了,不消說一定是趙剛做的。岳陽樓的位置被分為48個,由辜鴻銘和嚴複各選擇12個人進

剩余的24個席位。由趙剛印在了婦女報上,由婦女報的讀者選出來。一時間婦女報的銷量大增,滿街都是老爺們,滿頭大汗的問道:“婦女報還有沒有?”48名評委,在每場辯論之後投票給決定辯論的勝負。

為了公平起見,一共舉行三場辯論會,先勝兩局者贏,贏家可以獲得獎金若干,並擔任國子監祭酒。作為一個中國人,趙剛對于國學還是十分尊重的。兩位大師一到,趙剛立刻擺了一桌接風宴。

關于菜肴,趙剛煞費苦心,不過這個對于他來說,過于高深了。雖然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但是治理國家還算不錯的趙剛,現在會的唯一一道菜就是炒雞蛋,所以最後也只能放棄這種想法,交待廚房做菜的標准。

“中西合璧,土洋結合“這八個字到了廚房大師傅面前。立刻變得十分深奧。在這位大師傅看來,來吃飯的都是國師。天上地星宿,半點馬虎不得的。所以,這菜也就做得十分精細,讓所有與會地人大吃一驚。

火雞與魚翅齊飛,沙拉共醬汁一色,趙剛雖然不會做,但是還算得上是一個美食家。見到這樣奇特的菜肴也沒有了胃口,還是礙于面子,硬下心腸恨吃大嚼,兩位國學大師也只好應景吃一些。

或許是這番實在太差,兩位大師馬上引發了第一場辯論,這個非正式的辯論。辯論的題目就在“國子監”是否應該存在,嚴複的意思是,作為獎項首先應該公平,國子監這個機構。嚴複是不同意的,認為它是一個學術團體,而不是一個官方機構,這句話。馬上就遭到了辜鴻銘的反擊。

放下了嘴里面堅固無比魚翅,辜鴻銘一說話,就是長篇大論,記憶之佳讓趙剛瞠目結舌。

“國子監古已有之。總地說來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和官府名。西晉武帝咸甯四年(278﹐﹐﹐導諸生。這個時候它是官方機構,

北齊改名國子寺。

隋文帝時﹐改寺為學。不久﹐廢國子學﹐唯立太學一所﹐省祭酒﹑博士﹔置太學博士﹐總知學事。這個時候它是非官方的,文帝在位23年,也就是說有23年,國子監是非

煬帝即位﹐改為國子監﹐複置祭酒。唐沿此制﹐國子監下設國子﹑太學﹑四門﹑律算﹑書等六學﹐各學皆立博士﹐設祭酒一員﹐掌監學之政﹐並為皇太子講經。

宋屬禮部。宋初承五代後周之制﹐設國子監﹐招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為學生。

端拱二年(989)改國子監為國子學﹐淳化五年(994)依舊為監。

慶曆四年(1044)建太學前﹐國子監系宋朝最高學府.自設太學和其他各類學校後﹐國子監成為掌管全國學校的總機構﹐凡太學﹑國子學﹑武學﹑律學﹑小學﹑州縣學等訓導學生﹑薦送學生應舉﹑修建校舍﹑畫三禮圖﹑繪聖賢像﹑建閣藏書﹑皇帝視察學校﹐皆屬其主持籌辦。

元豐改革官制(見元豐改制)前﹐國子監官員有判監事﹑直講﹑丞﹑主簿等。自元豐三年(1080)起﹐改設國子祭酒(即舊判監事)﹑司業(祭酒的副手)﹑﹑﹑(即舊直講)﹑﹑﹑﹑律﹐﹕﹑﹐案管文﹑武學生公私試﹑補試﹑上舍試﹑發解試等升補﹑考選行藝﹐知|>設書庫﹐刻印經史書籍﹐供朝廷索取﹑賜予以及本監出售之用。南宋在監內專設“印文字所”。國子監所印書籍稱“監本”﹐一般刻印精美﹐居全國之冠。北宋陪都西京﹑南京﹑北京亦陸續置國子監﹐設分司官﹐由朝廷執政﹑侍從等官迭互充任﹐職事頗簡﹐僅出納錢糧﹐實際成為士大夫休養之所。崇甯四年(1105)﹐﹐一員。

遼太祖置南面上京國子監﹐設祭酒﹑司業﹑丞﹑主簿﹑下轄國子學。中京另建國子監﹐設官與上京同。金代國子監下轄國子學﹑太學﹐設祭酒﹑司業各一員﹔監丞二至三員﹐一員兼管女直學。元初置國子監﹐屬集賢院﹐下轄國子學﹐設祭酒﹑司業﹐掌國子學的教令﹔監﹐:.人之別。

明初設中都國子學﹐後改為國子監﹐掌國學諸生訓導的政令。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u|﹐﹑﹑各一員。清代國子監總管全國各類官學(宗學﹑覺羅學等除外)﹐設管理監事大臣一員﹔祭酒﹐滿﹑漢各一員﹔司業﹐滿﹑蒙﹑漢各一員。另設監丞﹑博士﹑典簿﹑典籍等學官。光緒三十三年(1907)﹐並歸學部。

‘“國子監”1600多年的曆史,只...做學術團體呢?

辜鴻銘言語如刀。趙剛自思嚴複無法抵擋,就想打個圓場。抬眼間卻看到嚴複面色不變,左刀右叉上下翻飛,將一塊火雞腿就地殲滅。趙剛心中一動,不再言語,看嚴複如何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