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而戰稱霸卷 第七十六節 駝峰航線 下


初期的戰斗中,英國的噴火竟然取得了擊落十五架,傷的驚人戰績,不過考慮到噴火面對的是大型的運輸機,這種戰績其實沒什麼好炫耀的,要保衛“駝峰航線”,中國軍方必須加強空軍力量。

然而,令中國空軍感到尷尬的是,在派出了護航戰斗機之後,結果仍然十分不理想,這是因為在印度一側的英國空軍根本不用擔心航程的問題,而中國空軍的飛機需要往返接近3000里,這樣的話只有幾十分鍾的作戰時間,而且如果做大機動的話,甚至還不到十分鍾,在這種不平等的交戰條件下,中國空軍再次敗北,戰損比達到了驚人的3

在這種情況下,有一種聲音開始抬頭,那就是從海路進攻印度,他們的理由是在海路進攻的時候,不需要考慮這麼多,憑借強大的海上勢力掃平印度外圍,這遠比在西藏啃硬骨頭要輕松得多。

趙剛十分堅決的拒絕了這種建議,雖然看起來這種建議十分有誘惑力,但是作為統帥,一時的戰斗勝利並不是他追求的最高目標。在俄國法國突然增兵西線的情況下,趙剛已經十分清楚自己的盟友德國是個什麼樣的角色,這些白種人的國家,雖然平時還十分友善,但是只講究利益,如果不做預防的話,到時候可能會被他們突然轉變的臉嚇一跳的。

如果這次從海路進攻的話,考慮到南洋諸省並沒有強大地機械實力。所需的物資實際消耗並不比從西藏進攻來地小,而所面對的威脅要大得多。英美得潛艇都會潛伏在這南洋,伏擊來往的運輸艦隊。在二戰中,日本就是這樣損失了大部分的運輸能力,最後失敗的。

事實上就算是在真實的二戰中,那次被宣揚取得巨大成功的諾曼底登陸其實也不過是一場失敗地例子。

盟軍方面將星如云: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勞•蒙哥馬利

伯特倫•拉姆齊;.•布拉德利|:~6;鄧普賽|:).•格雷尼姆|:

德軍的陣容就單薄了很多:格爾德•馮•龍德施泰特總司令)埃爾溫•隆美爾集團軍)弗雷德里希•多爾曼:7|軍)

兵力上的差距就更加懸殊了德軍:138000(7月23)基本上是九比一

而同盟國為實施這一大規模的戰役,盟軍共集結了多達288萬人的部隊。陸軍共36個師,其中23個步兵師。10個裝甲師,3空降師,約萬人。海軍投入作戰的軍艦約5300艘,其中戰斗艦只包括13戰列艦,47艘巡洋艦,134驅逐艦在內約1200艘,登陸艦:|)運輸船。空軍作戰飛機13700,其中轟炸機5800架。戰斗機4900架,運輸機滑翔機3000架。

為了使德軍統帥部判斷錯誤,以便保障了登陸作戰的突然性,保證了戰役順利進行。盟軍通過海空軍的卓有成效的佯動。成功運用了雙重特工、電子干擾,以及在英國東南部地區偽裝部隊及船只地集結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嚴格的保密措施,使德軍統帥部在很長時間里對盟軍登陸地點、時間都作出了錯誤判斷。甚至在盟軍諾曼底登陸後仍認為是牽制性的佯攻,這就導致了德軍在西線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費在加萊地區,而在諾曼底則因兵力單薄無法抵禦盟軍地登陸。同時,還找到一個和蒙哥馬利長得極像的叫詹姆斯的人在北非冒充蒙哥馬利,使得隆美爾以為蒙哥馬利一直在北非。

可是最後的結果還是讓人吃驚。

傷亡

美國:.000)(

英國:.000).


加拿大:):.000

法國:.200

德國:23<.616人

軍地傷亡是德軍的五倍,考慮到美軍苛刻的死亡認定可能會更大。

徹底掌握了制海權,制空權的條件下獲得的。可之後的事情並不光彩,66日搶灘成功之後,登陸部隊用了大半個月時間整理[日至29日;;人。直到7月7日才占領卡昂,在長達一個月時間里,一百多萬同盟國士兵聚集在方圓不足百里的地域內,每日只能憑借優勢空軍來保護自己地安全。

如果不是實力相差懸殊的話,這次登陸會變成一次災難,遠比那次敦克爾可更加悲慘的災難,如果在西藏打得不好的話,也不會動搖國本,人員都可以及時的撤退出來,可是如果來一次大登陸失敗的話,就意味著一次性損失百萬精英。如果不派人登陸作戰,那就以為找殘酷的拉鋸戰,在損失無數後收獲變成廢墟的敵國,最後取得皮洛士的勝利,那不是趙剛所樂意見到的。所以才不顧危險選擇了這條危險的航線。

1917年8,英國噴火戰斗機猖狂出動,肆無忌憚地在“駝峰航線”上活動,竟然在一天之內接連擊落幾架飛越“駝峰”的大型運輸機。鐵殘極為惱火,下令第下屬航空隊的換裝前往駝峰航線。原來,中國的大型炮艇攻擊機與大型運輸機外型極為相似,鐵殘想用大型炮艇攻擊機作“魚餌”釣出英國噴火戰斗機。

鐵殘要求炮艇攻擊機要盡量在偏南(靠近印度)一點的航線上飛行,機上要多帶彈藥,隊形要散漫無章。英國果然上當,從靠近航線最近的機場緊急起飛噴火戰斗機攔截。進入射程以後,大型炮艇攻擊機露出了真容,猶如猛虎出山一般,直撲英機。

大型炮艇攻擊機上的16挺38毫米速噴火戰斗機反應過來為時已晚,紛紛冒著黑煙栽下藍天。連續裝飛行,一共擊落英機18架,沉重打擊了英軍的囂張氣焰。

英軍驚呼“駝峰空運日益繁忙,敵我空軍戰力對比懸殊”。丘吉爾指示英國駐防印度的南方派遣軍:“印度防空部隊的最大任務就是切斷中印空運路線。”于是,南方派遣軍所轄主力第五飛行師團幾乎傾巢出動,1917年12月5,動用1365架飛機,~明、云南驛等地.

雖然造成巨大的破壞,但英國已成強弩之末,因獸猶斗改變不了戰場形勢。鐵殘的力量在戰斗中迅速壯大,1944年已經發展到擁有戰斗535、中型轟炸機109。47架的規模,逐漸掌握了“駝峰航線”的制空權。

在這種形勢下,“駝峰空運”迅速發展。1917年10,線”海天飛行運輸機298次,1917年11月,每天飛行5622次。喜馬拉雅山上空機聲隆隆,平均每十秒就有一架飛機飛過。大批新式的四引擎道格拉斯式和統一式巨型運輸機投入運輸,加大了運輸量。1917年月,月運量已經達到570043~:917年到1918年“駝峰空運”的物資達到873噸。“駝峰航線”猶如一條空中大動脈,向中國的遠征軍汨汨流淌著新鮮的血液,支撐著中華民族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然而,“駝峰空運”的代價是高昂的。在這條死亡航線上,無數中國軍方的空中勇士壯烈捐軀。中國,據統計,氣候惡劣的季節,中國航空公司平均每天就有1架飛機失蹤;中國戰後官方披露,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在亞洲戰場損失飛機6603架<就達1468架,犧牲飛行員3579人。

在長520哩,寬50哩的航線上,飛機的殘骸七零八落地散布在陡峭的山崖上,被人們稱之為‘鋁谷’。在晴朗的天氣中,飛行員可以把這些閃閃發光的鋁片當作航行的地標。”

曆史是不能被忘卻的,也不應該被忘卻。長眠在“駝峰航線”幽幽峽谷、皚皚冰川中的反法西斯勇士,將永遠銘記在抵抗侵略、追求正義的人類文明的史冊上。無言的喜馬拉雅山,將永遠聳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