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霹靂弦驚卷 第八十七節 余波未止


主力部隊均遭到重大傷亡,一個月內中國軍隊的損失達到創記錄的10人之巨,就連遠征軍的主力也立足不穩,急匆匆的從墨西哥灣全部撤軍,自開展以來對美國的陸地戰國損失殆盡。

韓興華的腳剛踏上中國的土地,就被客客氣氣的憲兵請去喝茶,而其實熊熊的日美聯軍妄圖趁勢攻占太平洋上的戰略要地,夏威夷。但是在隨後趕到的譚楓霖面前,日美聯軍只能灰溜溜的跑回去,雙方的海軍實力相差的太大了。此後譚楓霖利用航母對聯軍實施了一連串的軍事打擊,將美國西部沿海三百公里劃成了自己的勢力范圍,之後一方面譚楓霖的海軍陸戰隊沒有准備好,另一方面日美也無力擴大戰爭規模,雙方開始了相持。

但是這次失敗的破壞力遠不止如此,一直以來民眾都認為中國軍隊是無敵的,當然作為軍人自然知道這種說法有多可笑。但是一直以來輿論都是這樣宣傳的,老百姓自然也是相信。所以才分外的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另外由于開展已經兩年多,雖然在很多戰場上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可是國民生活水平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這種不滿的情緒在勝利的時候可以隱忍一段時間,但是一旦失敗,尤其是這種軍事上的慘敗迅速反映到國內地政治上。這次戰役中慘重的傷亡和巨大的失敗,使原來就已經存在的反戰呼聲演變成了反戰風暴。

1917年9月,整個中國陷入混亂狀態,數百萬民眾走上街頭,要求立即懲辦無能的賣國將領韓興華,聲勢浩大的游行隊伍在輿論地刺激下不斷膨脹。全國各地相繼進入癱瘓的境地。這對于中國政府實在是雪上加霜的打擊。財政上也已經陷入了捉襟見肘的困境:由于連年不斷攀升的軍費開支,國家一直在慢慢的失血,將十幾年前撈取的財富換成炮彈和軍艦。而這次國內的嚴重混亂造成了稅收地斷絕,使銀根更緊縮到難以為繼的地步。1917年10月,迫于國內的巨大壓:辭職,中國政府倒台了!間接責任人之後。所有的輿論矛頭不約而同的指向了遠征軍的總指揮,韓興華上將。

10月11日,大公報刊登了的著名反全國各大報紙上登載。「無私之為公」的「公」字作為報名,這是一個響當當的報名,因此以「大公」為名的報紙特別多。但是堅持下來的只有目前在香港出版的這一家。《大公報》創刊于一九二年六月十七日,是目前中國曆史上壽命最長地一家報紙,是中國報紙中的老壽星。《申報》和《字林西報》)在他面前也只能做一回小弟

在中國,《大公報》具有崇高的聲望。在各個曆史時期都起過重大的影響。是當時輿論界的泰山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唯一的一名長駐歐洲的中國的戰地記者,就是《大公報》地蕭乾。而發表《中國的未來在何方》的朱若冰也不是無名之輩。之前曾長期駐美,對美國的情況十分了解、在文章中,對中美地長處做了逐一分析,《中國的未來在何方》成為中國新聞史上的經典性的名篇,而朱若冰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記者。

由于觀點尖銳,並且言之有物。《大公報》當日總發行量接近六百二十萬份,這在當時,是一個空前的數字。一石激起千層浪,瞬時間中國各地的反戰運動一下子高漲起來。一時間風起云湧,大有黑云壓城城欲催的駕駛。


但此時韓興華已經在北戴河療養院,在環境優美的度假勝地,躺在寬大的躺椅上,享受著輕柔的河風。還有沙灘的陽光和新鮮空氣。但是韓興華的心中卻十分的不快,並不是沒有美女相伴,而是朱啟冰的那篇文章。

實際上沒有一個中國軍人會為那篇文章感到高興:朱啟冰對軍人進行了不遺余力的挖苦和諷刺,把每一個人都籌劃成一個冷血的殺人魔王。而且對于司令部的描寫,讓人感覺到中國的軍事機器是由一批精神病在掌握著。文章本身寫得慷慨激昂,但是朱若冰對戰場態勢和戰略的分析一塌糊塗,文筆是一流的,但是內容是很差的。

“啊!”遠處的衛兵傳來驚訝的叫聲,韓興華皺了皺眉頭,怎麼回來之後,自己的兵變成了這幅熊樣,就算是見到一頭老虎也不應做出這麼失態的

,韓興華不滿意的抬起了頭,准備好好操練一下這些這些家伙退化成為孬種。

“啊!”下一刻韓興華發出了比衛兵大好幾倍的聲音,身子馬上從躺椅上彈起來,連帶著把剛剛泡好的茶水也打翻了,滾燙的茶水馬上在他的大腿上留下一串水泡。可是韓興華恍然不覺站得筆直,向來人敬禮,而他的衛兵則早就站立不住,匍匐趴在地上,表示著對來人的敬仰。

“陛下,您怎麼有時間來這里。”韓興華有些梗塞,勉強說了幾句話,眼睛有些紅了,有些不能自己的低下了頭。自開戰以來,為了挽救遠征軍這只孤軍,他付出了多少沒人知道,在面對鋪天蓋地的輿論的時候,韓興華沒有低頭,可是在老大哥面前,韓興華無法抑制這種感情。

“靠得,我咋個不來,聽說有個打小跟我一起鬧革命的娃吃飯噎著了,就准備不吃干飯,改喝稀飯,或者窩頭。我還是第一次聽見這樣的稀罕物,就過來看看,到底是那個活寶這麼沒素質,給老子來這麼一出!”趙剛的話一向厚道,今天這番話可以說是出了格的刻薄,不過韓興華心中卻熱乎乎,就像過年的時候被兄長找過去,諄諄善誘一樣,這說明陛下還沒有忘記昔日的情分。想到這里韓興華的委屈也就煙消云散了,換成了一副皮踏的樣子,笑道



“陛下,咱可沒有撂倒不干,那也不是爺們的行為呀!只不過最近我老爸老念叨,說是要我趕快找個老婆,要不然以後不給我留位置。你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打仗打了這麼長時間,一直沒顧得上娶妻生子,這不老爺子著急了,一定要我找個老婆回去才行。”


“就知道找老婆,難怪仗打得那麼差勁”趙剛身後的一個黃衣女子突然加了一句,將本來溫馨的氣氛一下子打破了。趙剛的眼中露出無奈的神情,可是韓興華卻總覺得,陛下的瞳孔里面怎麼都是笑意呢。

“我來介紹一下,這是大公報的記者,朱若冰。”趙剛笑眯眯的介紹了一下女記者,然後又拍了拍韓興華的肩膀,使了一個眼色,以前這種眼色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制高點!韓興華尷尬無比,抬著頭伸出手,朱若冰比他高半頭,身材也是非常有料,也伸出了手。趙剛在把兩個人到一起之後,說了一聲家里有事,就匆匆走掉了,只留下一男一女。

好像有誰說過,男女之間握手並不是表示友誼,而是為了摸清楚對方的實力。在趙剛走後,韓興華和朱若冰的手仍然緊緊握著,韓興華還是那樣輕松自在,可是朱若冰的手卻有些發白,;嘴唇也咬出了血,卻還是緊緊抓著不放。

這就是中國最年輕的元帥和最年輕的名記者的第一次見面,此後兩個人就接下了梁子,如果一天不斗上一場都覺得過不下去,最後………….趙剛十分滿意的收到了一張請帖,上面寫著

韓興華

在老奸巨猾的趙剛看來,這樁婚姻一下子解決了兩個麻煩,一個是愛蹭飯的韓興華,結婚之後學習廚藝竟然還有了一點成就,還有一個就是老是找自己采訪黑暗面的朱若冰,結婚之後再也不來了,估計韓興華一個人的黑暗面都夠他挖掘一輩的了。趙剛的智慧大抵如此,很少用強烈的方法解決問題,而是用迂回的方式得到一個皆大歡喜的解決辦法。

在一片叫罵聲中中國政府垮台,但在那之前,留守內閣不得不硬著頭皮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跟美國人展開談判,要回被美國人俘虜的中國戰士。幾乎與此同時,國防部下了它任期內的最後一道命令,就是給在這次美洲戰爭中努力作戰的軍官和士兵晉級。

就連正在接受審查的韓興華將軍也升了一級,于是轉職成為元帥,盡管有些人認為這是典型的明升暗降,但是在中國各大兵種之間,那種微妙的平衡是外人所無法參透的,于是政府在高台跳水之前的最後一個命令被迅速的執行了,一個垮台的時候還能有這樣的效率,不知道是不是好事,但是對于韓興華來說這實在是太重要了,晉級代表著上面的支持,至于那些反戰分子,就基本無視了,只有看門的大爺才歡迎這些堵著療養院的大門大聲叫罵的愣頭青,每天他們都要消費好幾塊錢買飲料,以至于老大爺小小的發了筆橫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