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冷戰鐵幕卷 第十章 直諫 下


陛下,自甲午推翻滿清,建立新中國以來,我中國一人為豬狗的做法,視百姓如子民,所以國勢蒸蒸日上,才有二戰打敗歐美列強,開疆萬里之盛世。不過現在有些做法卻有傷天和,海外各行省雖然歸化未久,可是對我天朝還是十分敬重的,如果能夠以懷柔之心相對,不過二十載,這些地方的子民就是我們中國的好子民,此誠萬世之基,陛下萬不可以急躁,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呀!”

梁袠行的話說完,半天沒敢抬頭看趙剛,只覺得書房之內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這汗刷的一下就冒了出來。雖然說趙剛沒有對大臣發過脾氣,但是趙剛的威嚴在那里呢,只要一個眼神,就能令將軍總理變色,更何況梁袠行這樣剛當上部長的新官呢!

趙剛此時的心情並不好受,儒家好好的教義,怎麼幾千年下來變成了這樣子,教出來的都是書呆子!不過此時人多,不好發火只能是按捺著性子解釋:

“梁袠行,你可知道這些行省的土著之前都是什麼樣子嗎?”

梁袠行沉思片刻,答道:“有所聞,未入我國版圖之前,與我前朝流民小有沖突,不過在歸順我朝之後,這些土著都收斂不少,目前待遇只是稍微高出我前朝居民而已。”

“住口!”趙剛這下是真的生氣了,他記得之前明明是命令對各行省土著千萬不要客氣,就當作街頭盲流處理。如果又不願意遵守的完全可以申請加入西伯利亞修路隊,如果能混過五年地話,解下來南亞的鐵路干線,中東的石油開采基地,都是需要人手的大戶,不愁消化不了,怎麼現在在梁袠行嘴里,竟然成為待遇還要高于中國人了。

“我記得說過一次。各行省土著的待遇不要太菲薄了。至少要吃上飯才行。怎麼執行起來變成這樣子了。難道各行省的頭腦都是豬腦子嗎,做出這樣可笑的舉動來。”


“陛下,大戰期間,各行省對土著都是高壓政策,陛下旨意一下,各行省主管都認為是要教化土著,所以都開始懷柔政策。如今看來卻是有點理解錯了。”

“此時不要在這里說。懷柔也好,這樣對比起來才會印象深刻,遲早讓那些人知道朕的厲害。袠行,你繼續說一下德國人那邊地事情,知己知彼將心比心我們才知道他們要做什麼?”趙剛笑了笑,分明有七分殺氣在里面,梁袠行出了身冷汗,繼續講解德國人目前地動態。

“目前德國地歐洲經濟。如上所述。需要大德意志與其各附庸國之間有大規模的商品交換,所以德國必須計劃一些辦法以實現歐洲經濟內的貿易交換關系。德國的貿易政策與他們的政治觀念是密切相連的。

他們既排斥歐洲聯邦論,當然不會采行歐洲關稅同盟辦法或歐洲統一通貨辦法。因為統一的歐洲地通貨將使歐洲各國全獲得平等待遇,而德國之目的欲在從經濟上支配整個歐洲大陸,使德國獨獲其利。所以德國以鄙視態度拒絕歐洲關稅同盟或歐洲共同通貨的建議是不足為怪的。

德國不願使整個歐洲變成一個自由貿易區域,而主張將歐洲貿易合成一個兼用各種制度的複雜體系。德國吞並的地域及它的保護國必須加入德國的關稅體系。名義上獨立地各國,德國允許其保存原來地關稅,賦稅和財政制度,但這些國家對別國的貿易交涉談判均由德國監督。德國還用強迫出口、彙兌操縱及片面的關稅讓步等方法使這些國家補充德國地需要。德國隨時可以調整那些名義上獨立國貨幣的彙率,使其對馬克的彙價降低,以增加馬克的購買力,購得更多的別國物品而減低德國的出口。

1920年9月19日的法國法令可以代表片面減低關稅的例子。該法令規定,凡在法國和與法國本國同關稅制度的法屬殖民地所施行的最低進口稅率應適用于德國物品。但出口到德國的法國商品卻沒有享受稅率減低的互惠待遇。

德國組織歐洲貿易的最重要辦法是推廣清算協定制(物物交換制),藉此擴展德國的出口貿易,並以更少的物品換得別國更多的物品。不過事實上清算協定並非沙赫特或任何德國的新發明,而是

+:.訂的,魏瑪德國繼而開始與東南歐各國談判清算協定,以幫助德國出口商收回已經凍結的商業賬款。


德國不過是將這個方法大規模加以推行,以圖自私而已。清算協定制有兩個主要特:它不需外彙,解免了進口商非取得外彙不能付賬的困難。甲國與乙國成立清算協定時,甲國進口商可以用本國通貨支付乙國購貨的款;乙國的進口商亦可以用本國貨幣支付從甲國購貨的賬款。這種付款交給簽約國中央銀行的清算賬目,各簽約國中央銀行以本國通貨付給本國出口商。

簡單地說,每一簽約國的進口商將貨款交給本國中央銀行,而該中央銀行即用這筆款項支付本國出口商。如果兩簽約國的進口與出口不相等,則其中一國在對方國保留一筆“應收賬目”,該帳目可用黃金或外彙來清賬,但如果黃金或外彙被禁止轉移時(例如德國德國那樣),清賬的方法是要麼由債權國減少對債務國的出口,或由債權國決定增加來自債務國的進口。清算協定的另一特色是兩國間的貿易平衡,即簽約國一方向對方購進的物品在總值上必須與它售給對方的商品相等,以求雙方貿易平衡,彼此無需付賬。

德國自己極力稱道德國與東南歐各國間施行的單行貿易方法如何有價值,們認為這種清算制使巴爾干各國能夠制定長期的售貨計劃,因而可以穩定其經濟。另一方面,人們時常指出,德國利用這種方法使巴爾干完全受德國的經濟支配。德國從東南歐進口的原料數量極大,但它出口的工業品不足以低償大量的進口。由于輸往德國的商品交貨早而快,從德國進口的商品交貨晚而緩,所以它們積下大批應收貨款,唯一清算的方法是購買德國商品。

德國在1919年前已經發現清算協定將它變為“戰後歐洲”貿易的基礎,將它擴大為多邊貿易清算協定體系。“戰後”,歐洲各國將設立一個中央清算銀行,集中解決各國的貿易賬目。德國打算將這個清算總部設在柏林。將一切清算賬目集中于柏林,可以使兩國間單行的清算漸漸變為各國間多面的清算。

這個發展又可以使各國利用一個柏林中央清算所,解決彼此間清算賬目。德國以柏林為支付中心而推廣清算制的技術工作早已就緒。在柏林設有一個“德國清算所”,其實即1914以來的“德意志銀行清算部”。清算所的所長為埃米爾•普厄(Emilhl)。普厄博士認為將德意志清算所的業務擴展成一個多面的清算制度並非難事,在柏林清算所的德國馬克存賬,其功用與以前世界各國中央銀行存于英格蘭銀行的黃金與英鎊略同,用這種辦法,德國可以對歐洲各國出口與進口的數額和方向操有決定權。

德國人的做法怎麼有點熟悉的感覺呢?聽完梁袠行講解德國人指定的歐洲交易規范,趙剛就覺得好像在原來的是空中,也有國家使用過這種方式,好像是蘇聯!這麼一想,趙剛的心思一下子開朗起來,何止是貿易,就連工業農業都跟蘇聯人的做法差不多,原本看起來十分強悍的德國人經濟改革,說穿了不過是一套注定失敗的計劃主意經濟,這種完全限制經濟自由性的體制在初期是非常的有誘惑力的,但是只要時間一長,當人們的惰性大于經濟的發展的時候,那時這種經濟體制的缺點就會完全暴露出來,就好比海上的鯨魚,雖然龐大無比但是卻抵擋不住鯊魚的進攻,道理都是一樣的,僵化的東西在剛出現的時候還是新鮮的,所以能夠迷惑相當一部分人的眼球。

不過現在趙剛的問題反過來了,怎麼樣才能讓德國人堅定的在這條注定失敗的道路上大步邁進呢。恩,也許在某個時候,發表一票內參,強烈的攻擊德國人的新經濟政策,然後讓德國人的間諜得到這條內參,最後讓德國皇帝看到,也許威廉三世會硬著頭皮繼續執行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