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冷戰鐵幕卷 第五十六章 困局


次經濟危機對于趙剛來說是不可思議的,第二次世界後,世界經濟出現長期的繁榮。中國靠國內強勁的信貸消費支撐,德國靠巨額賠款和貿易保護取得令人驚訝的經濟增長,美國經濟則因為自身被分成兩半喪失了競爭力,在國際競爭中衰落,經濟停滯,脆弱而缺乏競爭力的英國在接二連三的危機中震蕩。相反,俄國雖然要對外支付巨額戰爭賠款並失去了西伯利亞,國內社會動蕩,卻依靠巨額外債更新了工業設備,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工業強國。

從技術上看,二戰以後的繁榮似乎有著很堅實的基礎。汽車、化學、電氣是這一輪技術革命的主導力量。中國的汽車產量從1909年的多萬輛增加十五倍,達到平均每二十五人一輛汽車的水平,其產值占到全國總產值的12%。

發電量增長一倍以上,各種電機及電器日益普及,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已經由大三件轉變成為日常用品。家電產業迅速成為國民經濟中重要的一環。化學工業開始了巨大的發展,煉油業發展迅速,汽油產量從1909年0.46億桶增加到1927年的7億桶。

汽車輪胎的需要推動了橡膠工業的發展。人造絲、化肥等新興產業也迅速崛起。不過沒有人注意到,拋開這些新型行業,老舊行業並沒有本質的改變。作為代表性的行業,造船業仍然缺乏競爭力,船舶市場主要為中國和德國所占領。

制鞋及紡織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中國的生活水准上升而開始失去競爭優勢,產量停滯不前,甚至有所減少。農業也長期蕭條。一方面德國在歐洲限定了保護本國農業。建立保護關稅。

另外一方面靠廉價勞動力的阿根廷、加拿大地糧食大量投入國際市場,使中國農產品出口不斷下降,農產品價格不斷下跌。1927年中國口小麥價值僅為1909年的1/3,1/9。考慮到中國擁有的廣大耕地面積(幾乎占據4的耕地面積),只能說明中國的農業出現了退化的趨勢。此外,煤炭工業受到石油工業的替代,鐵路運輸受到汽車運輸的替代,都走上了下坡路。鐵路運輸業的就業人數從1920年的減到1170萬。

但是,無論德國還是中國地繁榮都不是建立在新興工業的蓬勃發展上,而是建立競爭對手的犧牲和信貸增長上。從1924年到1927年。分期付款銷售額從120元增為435元。

1926年,70%的汽車是通過賖銷實現的。更重要的是,中國工業品價廉物美,國際競爭力強勁,工業品出口越來越多,進出口相抵年年順差,數值由三、四億元至十億元不等,積累起強大的資本贏余。

與此相應,歐洲諸強則無力與享受高額補貼的中國產品相抗衡,雖然汽車、電氣和化學工業發展也很迅速。但是仍不及中國。作為一個整體,統合了歐洲之後德國的貿易額仍一直占世界第一位。在1927年期間每年的貿易額都在90元以上,但德國在國際貿易中地比重則從1913年的13.9%下降到1927年地10.8%,26%下降到22%,貿易由順差轉為逆差,最高年份逆差竟達4馬克。越高,說明德國的工業產品的競爭力越來越差,同樣使得也使德國國內的貿易保護主義力量越來越強。

不過德國的情況還是非常的好,德國得到了歐美諸強數目巨大的戰爭賠款,又收複了大半個歐洲,並奪取了英國在非洲的全部殖民地。幾乎是統一了非洲,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相當于歐洲那麼大的資源供應地以及幾億個消費者。

生鐵產量從1909年的133萬噸增長到1927地1036萬噸,鋼產量從年的129萬噸增長到1927年的972噸。汽車、電力、化學等新興工業發展更快,汽車產量從1920年的54輛增長到1927年地325輛。更有意義的是。由于德國一方面保護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卻用低定價的

行打開國外市場,德國出口猛增。至1923年時,已超多,進出口總額則從1918年地270億馬克增至1927的1083馬克。巨額貿易順差加上投資利潤回流,黃金大量流入德國。1927年以後,德國擁的黃金僅次于中國。德國在世界工業生產中的比重從1920年的15%提高到1930年時的28%。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歐洲的總體生產比重下降了五個百分點,德國實際上是在用其他國家的經濟補貼自己。


意大利也不錯。1925年的工業生產是1922的157%。棉紡織工業、鋼鐵工業、汽車工業都進展迅速。但意大利的經濟發展水平還遠遠落後于德國,甚至落後于英國。1927年時,意大利的汽車年產量才達到輛。

俄國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由于付出巨額賠款,失去大量工業和運輸設施,俄國物價失去控制,財政經濟一片混亂。1920年,德國出于持對中國的壓迫需要,中國出于利用俄國牽制德國的需要,兩國又都不希望俄國發生革命,故出台了一個休克療法”,給予俄國120億元的貸款。

在此計劃的鼓勵下,國際資本源源不斷流入俄國,從1924到年,外國投資總數高達320金馬克,中國德國資本各占一半,美國資本其次。這一時期,由于得到的資本多,而付出的賠款少,俄國工業設備得以普遍更新,生產技術水平躍居世界前列。

不僅如此,得到外國資本的多為實力雄厚的俄國各大壟斷工業集團,這進一步增強了俄國工業的壟斷程度。個大壟斷企業的實力較前更為強大。但是,作為一個國家,俄國債台高築,且需支付大量賠款。雖然工業生產能力得以迅速恢複,而人民生活仍然十分艱難。只要俄國出于穩定政局需要,推遲償還債務,推遲支付賠款,或者在俄國的投資利潤不能實現,則國際經濟循環將立刻中斷。

英國的情形與俄國頗為相似。由于英國是戰敗國,外加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殖民地,導致大量失血的英國工業弱不禁風,完全經不住美歐各國工業的打擊。二戰剛結束時,英國得到了中國工業的大量訂單,奢侈品和船舶大量出口中國,經濟一度繁榮。

但隨後,中國商品大量湧向英國及亞洲市場,英國貨節節敗退,導致了一場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1920年至1921年,英國工業總產量下降了19.9%,88.2%,采礦業55.9%,機器制造業55.9%,主要工業產品價格下降達55%-82%。出口下降40.3%,國際收支逆差達3.5億英,外彙儲備從13億英鎊減少到6億英。

事實上,由于英國缺乏國際競爭力,從1920到1927年,英國的貿易逆差達33億英鎊。農業也未能幸免,國際廉價糧食大量輸入英國,加上國內市場蕭條,糧食價格一跌再跌。此後,米麥產量長期停滯。

為了挽救已經處于深度蕭條中的英國經濟,從1923到1927年,英國政府向德國舉借巨額外債,數量高達9.1億英鎊。靠借錢和戰後撈取的和平紅利,英國政府向國內各大財團發放高達13億英鎊的救濟樣,英國經濟才逐漸擺脫蕭條,進入一個緩慢發展的時期。



但1927年英國又爆發金融危機。一些銀行由于擁有大量未經整理房貸票據而周轉不靈,形成擠兌風潮。經濟危機和蕭條繼之而來。政府共撥款12億英鎊救助彙豐等大銀行。

還未等英國喘過氣來,從中國爆發的更大危機又來到了。這一過程產生了兩個意義深遠的後果,其一是欠下巨額國際債務,成為引發大蕭條的國際債務鏈的重要環節。其二是大量中小企業破產倒閉,英國工業高度壟斷化。

所以從根本上說,正是中國與德國的自私自利,才導致了這次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