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尉的女兒

故事發生在18世紀後半葉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時代.
青年貴族彼得-格利繆夫已經17歲了.到了服役的年齡.按照常例,俄羅斯的貴族
青年應在彼得堡服役.但是他父親認為在彼得堡難道去學花錢和胡鬧嗎?于是決定給以
前的伙伴和朋友寫信,將兒子送到遙遠,寒冷的奧連堡草原上的白山要塞去當普通一兵,
把彼得-格利繆夫培養成一個品格優良,意志堅強和能吃苦耐勞的人,而不是一個花花
公子.
在赴白山要塞途中,格利繆夫為了早日到達目的地,沒有聽取車夫和老仆的勸告,
一味趕路,結果,在暴風雪中迷了路,道路被大雪覆蓋,馬車再也無法前進了.正在一
籌莫展的時候,一個粗獷老練,農民模樣的大漢,充當了他們的向導,帶他們找到了寄
宿的旅店.第二天,格利繆夫為了向那位向導致謝,賞給了他一杯酒,並把自己一件兔
皮襖贈給了這個衣衫單薄的陌生人.不久,格利繆夫也就忘記了暴風雪,忘記了這個向
導,也忘了他的兔皮襖.
白山要塞距離奧連堡還有四十維爾斯塔,格利繆夫到了奧連堡後又接著向白山要塞
趕路,他一心想看到一些威嚴的城堡,城樓和城牆,可是除了一些圍著木柵的小村子,
什麼也看不到.在村子里只見一架舊的生鐵的大炮,還有狹窄彎曲的街道和低矮的小草
房,車夫說這就是白山要塞.
白山要塞里,到處籠罩著憂郁和煩悶的氣氛,因為農民起義軍正在向要塞逼近.格
利繆夫見到了要塞司令,上尉米羅諾夫和他的夫人.由于有司令的女兒瑪申卡-米羅諾
娃--一個18歲的姑娘,圓圓的臉,紅潤的頰,淡黃的頭發整整齊齊地梳到發紅的耳朵
後面,于是要塞的生活不但變得可以忍受,而且簡直變得很愉快了.幾個星期過去,格
利繆夫愛上了上尉的女兒,愛情使他心頭充滿了歡愉和陽光,而瑪申卡-米羅諾娃也與
他很熟識,不再避開他了.一天,格利繆夫向要塞的一個青年軍官阿列克謝-施瓦勃林
流露了他對瑪莎的愛情,可是他不知道施瓦勃林也愛瑪申卡.施瓦勃林因為向瑪莎求愛
遭拒絕而懷恨在心,他對格利繆夫說,假如你要成功的話,不必寫情書,最好送她一副
耳環,因為他說他根據經驗,知道她的性情和習慣.格利繆夫見他如此輕視自己心中的
偶像,憤怒已極,決心與他決斗.在決斗中,彼得-格利繆夫受了重傷,失去知覺五天
後才蘇醒過來.醒來時,只見瑪申卡-米羅諾娃站在面前,用天使般的聲音向他問候.
格利繆夫心中充滿了一種說不出的甜蜜,他決心娶她為妻,但當他寫信給父親後,遭到
了父親的拒絕,瑪莎知道後,就竭力避開他,幾乎不與他說話了.
就在這時,農民起義軍英雄葉米良-普加喬夫所領導的軍隊進攻白山要塞,要塞里
人數稀少而又斗志沮喪的軍隊不堪一擊,要塞迅速被攻陷.要塞的俘虜被帶到了廣場上.

普加喬夫坐在司令住宅的台階上的一張靠椅里,他穿著哥薩克的鑲著金線的紅長袍,哥
薩克首領們圍著他,牧師在台階旁拿著十字架,要塞司令老上尉米羅諾夫被處死在絞架
上,他的夫人也被殺死.當格利繆夫也准備慷慨激昂地走上絞架時,普加喬夫卻意外地
饒恕了他.後來他才知道,這個普加喬夫就是暴風雪里把他帶到客店的向導,因為他想
起了這個年輕人同情窮人的行為,就下令赦免了他.
當普加喬夫知道投降了農民起義軍的施瓦勃林想霸占瑪申卡-米羅諾娃時,沒有因
為她是上尉的女兒而不管,相反,幫助了格利繆夫從情敵施瓦勃林手中將瑪申卡奪回,
並送別了他倆.
格利繆夫雖然對農民起義懷著敵意,但還是為普加喬夫寬闊的胸懷和高尚的品格所
感動,在與這個農民起義領袖的短暫的接觸中,他心靈深處受到了很大觸動,他擔心普
加喬夫的命運,甚至希望沙皇能赦免這個英雄.但是普加喬夫起義最終還是失敗了.因
為施瓦勃林的告發,格利繆夫也以通敵罪被沙皇政府逮捕入獄.
這時瑪申卡-米羅諾娃在格利繆夫家中已受到了兩老的歡迎.格利繆夫的父母誠懇
優厚地招待了這個孤女,他們認為這是上帝的恩典,能讓他們收留和撫養一個為沙皇效
忠而捐軀的軍官的女兒,他們真心地愛她,不再認為兩個青年人的戀愛是兒戲了,十分
樂意他們結婚.當知道兒子被捕的消息後,瑪申卡比兩位老人悲痛更深,因為她認為她
就是格利繆夫的一切不幸的來源,所以她決心設法去營救他.
瑪申卡孤身一人來到了彼得堡,通過各種途徑,克服了許多困難,終于見到了沙皇
葉卡捷琳娜二世,她以殉難上尉的女兒的身份,向沙皇說明了事情的真相,要求沙皇赦
免格利繆夫.她的請願獲得了批准,1774年年底,格利繆夫奉女皇的命令被釋放了.
他出獄後,恰遇普加喬夫被處決.在普加喬夫執行死刑的時候,他也在場.普加喬
夫在人群里認出了他,還向他點點頭,一會兒他就死了,他那鮮血淋淋的頭又被拿去示
眾.格利繆夫在刑場上,目睹起義英雄受刑,成千上萬的民眾為之悲痛時,想起了他所
知道的普加喬夫的為人,再也忍不住了,滾滾熱淚奪眶而出.在格利繆夫的心底,發出
了這樣深沉的聲音:
"……直到最後一分鍾,人民還相信並希望他們不敢把普加喬夫處以死刑,而且在
我的心靈之中也有這樣的希望.無論何時我也不能忘記,並且我應當感謝這個人給予我
的生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