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盛開的村莊

晴朗的天空下,園田平展,禾苗泛起綠波.布滿噴水網的蔬菜園里,黃爪,西紅柿,
卷心菜,茄子……肥大壯碩,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記者到村里來采訪機械化作業班長炳基的先進事跡,炳基不在,他的哥哥村管理委
員會副委員長炳哲對記者說:"如果一定想要了解他的情況,可以去訪問一下幼兒園院
長淑姬.她是當時的民青委員長."
淑姬回憶起10年前的往事……
那時,很多同志壓根兒沒想到農村會變成像今天這樣幸福的樂園,一心只想離開農
村,離開自己出生,長大的地方,炳基就是其中一個.
他干什麼工作都心不在焉,平時常不參加技術學習,整日板著臉,不答理人.一次,
他趁拖拉機手離開,上去撥弄拖拉機玩,一只山羊從前面奔馳而來,嚇得他心慌意亂,
拖拉機沖下大路,撞壞了前燈,也撞壞了冷床苗圃的玻璃罩.人們議論紛紛.
炳基的父親永三是個自私而樸實的農民,平時他把自留地收拾得茁壯興旺,對集體
的農活卻敷衍了事.他聽說兒子闖了禍要賠錢,回到家里就對炳基發起脾氣來.民青委
員會則決定抓住這個問題對炳基進行一次教育.淑姬認為,他學開拖拉機是好事,撞壞
苗圃玻璃罩當然是嚴重的,但更嚴重的是他厭惡勞動,不接受批評,不守紀律,一心只
想到城市去.但處分未必能使他認識錯誤,重要的是要對他進行熱情幫助.遺憾的是對
大伙兒的批評幫助,炳基並不虛心聽取.
就在這時,炳哲從部隊複員回家來了.鄉親們看著他胸前的勳章,贊揚他是"好樣
的",但當他在個人競賽表上看到弟弟炳基的鋤草成績最差,不禁在心里罵他是"落後
分子".他的妻子鳳女則告訴他:"你回來我就放心了.這些天弟弟總催著我准備搬家,
說等你回來一起進工廠."怎樣才能帶好這個家庭呢?炳哲思緒萬千,久久凝視著可愛
的村莊.
晚上,家人團聚,喜氣洋洋.炳基趁機對炳哲說:"哥哥,我天天盼著你回來,咱
們就能搬到城里去住.我進了工廠,也能當上革新能手,在這個山溝里,啥名堂也干不
出來!"炳哲聽後,嚴肅批評他勞動態度不端正,叫他快去作業班開會.炳基大失所望,
垂頭喪氣地走了.
作業班會議開得熱氣騰騰,第一分組長從作業班長手里接過流動紅旗,樂哈哈的,
故意在別組面前揚威,惹得別的組員心里直癢癢.班長在會議總結時又提出了新的競賽
目標:挖掘一切水源,使全部有條件進行灌溉的土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量.
田頭一片繁忙景象.一,二作業班已經開始找水源了.最後在"我們青年人一定要
在最艱苦的地方起模范帶頭作用"的呼聲中,大家紛紛投入了尋找水源的勞動戰斗.可
是永三卻在田頭埋頭盤算自己的豬價,炳基則躺在樹蔭下呼呼大睡.
回到家來,炳哲熱情地教育弟弟,勸說父親:"現在全組部動員起來了,投入抗旱
斗爭.可是你在干些什麼呢?還有爹,您也不該見空就顧著上山打柴,搞自己的萊地,

有時間應當去參加挖井."永三于心有愧,一言不發,炳基卻仍無動于衷,仍在勞動時
溜出去摸魚.這情況,使炳哲,鳳女十分擔心.炳哲決心和淑姬一起,運用民青組織的
力量,幫助弟弟轉變過來.
一次,炳哲又在家里批評弟弟不對,說他思想上的毛病嚴重,憑這種思想,走到哪
里去也干不好.炳基卻埋怨哥哥不關心自己前途,一氣之下走到民青委員會辦公室,要
求開遷移介紹信出走.淑姬激動地說:"你真要走,我們也不勉強你.可是無論到哪里,
我們的工廠,我們的工人階級,是不會接受不遵守紀律,不服從組織分配的人的."然
後又懇切地表示,"炳基同志,我們不能丟掉你,讓我們在這火熱的農村,一塊兒戰勝
困難,攀登社會主義的高峰!"炳基望著熱情的淑姬,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終于沒有走,有一段時間似乎安下心來了.可是由于永三大爺急著想給炳基籌辦
婚事,使他的思想又出現了反複.
永三看中的是一個比炳基大一,二歲,模樣兒長得平常的姑娘,看中她身子結實,
會掙工分,又有現金.炳基氣得心里發悶,立刻打聽好一位進了工廠的朋友的名字,到
郡里找他去了.等他沒精打采地騎著自行車回來,炳哲終于動了氣,提高嗓門訓斥他.
炳基再也忍耐不住,頂撞說:"哥哥,你只顧你自己,為什麼非攔住我不放呢?丟人現
眼,我不願把青春浪費在這種地方."炳哲猛地站起來,一把抓住弟弟的衣領,聲音顫
抖地喊道:"我們在炮火連天的前線流血戰斗了3年,難道是為了你這種人嗎?我不願
看見你,快給我走吧!"門外電閃雷鳴,大雨嘩嘩直下,只見炳基說了聲,"走就走,
你以為我會賴在這里?"瞪著眼走了出去.
在村頭的一片樹林里,炳基靠著一棵樹站在那里,任雨水撲打.炳哲遠遠地發現了
他,緊緊趕來."炳基!""哥哥,你大狠心了."談話就這樣開始,炳哲要弟弟多想
想過去流血流淚的苦難日子,又要他記住領袖給自己帶來的幸福生活,最後說:"你想,
領袖締造的優越的,幸福的社會主義社會,應當由誰來保衛呢?我們就是粉身碎骨,也
報答不了領袖的比海還深的恩情啊!"
淚珠從炳基眼里撲簌簌滾落下來,他失聲痛哭,一頭撲到炳哲的懷里說:"哥哥,
我錯了……"
從此,炳基像變了一個人似地,積極投入了打井最後階段的突擊戰斗.他揮汗如雨,
仿佛要把過去耽誤的工作彌補過來似的.他主動關心地里的瓜果莊稼,也積極參加了民
青組織的會議.終于,水打出來了,嘩嘩地噴灑到地里,滋潤著鮮嫩的瓜果,滋潤著人
們的心田……在共同的勞動過程中,淑姬與炳基也孕育了甜蜜的愛情.家鄉,在炳基面
前展現了一片幸福的天地.
記者又饒有興趣地去采訪永三大爺的先進事跡.永三眯眼回憶著說:"對,大家一
定說我是個利己主義者吧!"接著,他講起了10年前的往事……
有一次,村里青年在炳哲指使下到永三家後院去搬運木料,恰被永三回來碰到.他

們向他解釋說:作業班的木料用完了,分組長叫來借一點.永三怒沖沖地硬要他們卸下.
這時炳哲趕來,說:"爸爸,今天是休息天,我們想給幼兒院的孩子們修建一個游藝場,
做飛機,滑梯……"永三卻仍固執地說:"我懶得聽你那一套,就是老子和兒子,還分
個你的我的哩!你隨便把我的東西往集體的東西里面摻和,非像耗子偷食那樣把我給掏
光不可!"說得炳哲焦灼不安,一籌莫展.
大麥收割的季節來到了,白云下面,人們緊張地忙碌著.這時永三聽到一個消息,
村里的豬崽已經領來了,他怕好的被人挑走,急忙撂下田頭的活兒,趕去捉了兩只小豬,
興沖沖養到自己的豬圈里.村里的徐粉女一只也沒領到,來永三家和他商量分一只給她,
永三卻一口回絕.炳哲,鳳女看到父親這種樣子,商量著一定要想辦法幫助他克服舊思
想,用黨的思想引導他前進.他們覺得自己都是在戰場上宣誓入黨的,如果在家中連爹
都幫助不了,那還算什麼黨員呢?
第二作業班的二茬莊稼種晚了,炳基想把自己的耕牛牽去支援他們,永三卻早就把
牛藏了起來.炳基無可奈何,只得通過侄子昌吉,哄他把牛藏的地方說了出來,瞞著他
爹偷偷牽了出去.
永三急了,找到炳哲.炳哲卻勸他讓出一頭小豬給徐粉女,說粉女大嬸是烈屬,咱
們應當照顧她.永三這才回家挑了一頭差一些的,戀戀不舍地送到了徐粉女家.
這時村子里又發生了一件事,給了永三很大的教育:村里幾個小孩在地頭一塊石碑
附近捉松鼠,忽然從石碑下扒開了一個洞,伸手進去一摸,發現了一個壇子,打開一看,
是黃地主藏的變天帳.里面就有永三父親臨死那天永三向黃地主借三元錢債的借契.血
淚斑斑的往事浮現在永三心頭:那是他父親葬後第二天,炳基生下才20天,黃地主就氣
勢洶洶逼著永三妻去舂米抵債,以後她背著孩子舂米,一下倒在地上再也沒有起來……
望著黃地主的變天帳,永三忍不住失聲痛哭.全家人陷在一片悲憤之中.聽著兄弟
倆激憤的話語,永三悔恨交加……
永三也從此以後積極關心著集體的事業,勞動盡心盡力,並把自己的木料主動拿給
了幼兒院……
當記者采訪結束時,炳基恰好到幼兒院來找淑姬,與記者見面了.記者打趣說:
"原來你是在愛人的幫助下進步的羅?"炳基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笑著說:"是的,
記者同志,您已看到了,我在這位院長面前是不敢放肆的."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孩子們像美麗的花朵,唱著歌列隊從旁邊走過.
炳哲,鳳女,永三也來了.鳳女拿出了一封信,那是他們的兒子昌吉寫來的,里面
夾著一張他身穿軍裝的照片.人們端詳著他的颯爽英姿,臉上泛起了幸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