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本紀第二

○太祖二

三年春正月癸酉朔,以出師,不禦殿。甲戌,王全斌克劍門,斬首萬余級,

禽蜀樞密使王昭遠、澤州節度趙崇韜。乙亥,詔瘞征蜀戰死士卒,被傷者給繒帛。

壬午,全斌取利州。乙酉,蜀主孟昶降。得州四十五、縣一百九十八、戶五十三

萬四千三十有九。高麗國王遣使來朝獻。戊子,吏部郎中鄧守中坐試吏不當,責

本曹員外郎。癸巳,劉光義取萬、施、開、忠四州,遂州守臣陳愈降。乙未,詔

撫西川將吏百姓。丙申,赦蜀,歸俘獲,除管內逋賦,免夏稅及沿征物色之半。

二月癸卯,南唐、吳越進長春節禦衣、金銀器、錦綺以千計。甲辰,遣皇城使竇

思儼迎勞孟昶。丁未,全州大水。庚申,王全斌殺蜀降兵二萬七千人于成都。三

月癸酉,詔置義倉。

是月,兩川賊群起,先鋒都指揮使高彥暉死之,詔所在攻討。夏四月乙巳,

回鶻遣使獻方物。癸丑,職方員外郎李岳坐贓棄市。南唐進賀收蜀銀絹以萬計。

戊午,遣中使給蜀臣鞍馬、車乘于江陵。癸亥,募諸軍子弟導五丈河,通皇城為

池。五月辛未朔,詔還諸道幕職、令錄經引對者,以涉途遠近,差減其選。壬申,

幸迎春苑宴射。乙亥,遣開封尹光義勞孟昶于玉津園。丙戌,見孟昶于崇元殿,

宴昶等于大明殿。丁亥,賜將士衣服錢帛。戊子,大赦,減死罪一等。壬辰,宴

孟昶及其子弟于大明殿。六月甲辰,以孟昶為中書令、秦國公,昶子弟諸臣錫爵

有差。庚戌,孟昶薨。秋七月,珍州刺史田景遷內附。壬辰,追封孟昶為楚王。

丁酉,幸教船池,遂幸玉津園宴射。八月戊戌朔,詔籍郡國驍勇兵送闕下。癸卯,

河決陽武縣。庚戌,詔王全斌等廩蜀亡命兵士家。乙卯,河溢河陽,壞民居。戊

午,殿直成德鈞坐贓棄市。己未,鄆州河水溢,沒田。辛酉,壽星見。九月己巳,

閱諸道兵,以騎軍為驍雄,步軍為雄武,並隸親軍。壬申,詔蜀諸郡各置克甯軍

五百人。辛巳,河決澶州。戊子,幸西水硙。十月丁酉朔,大霧。己未,太子中

舍王治坐受贓殺人,棄市。丙寅,濟水溢鄒平。十一月丙子,甘州回鶻可汗遣僧

獻佛牙、寶器。乙未,劍州刺史張仁謙坐殺降,貶宋州教練。十二月丁酉朔,詔

婦為舅姑喪者齊、斬。己亥,詔西川管內監軍、巡檢毋預州縣事。戊午,甘州回

鶻可汗、于闐國王等遣使來朝,進馬千匹、橐駝五百頭、玉五百圍、琥珀五百斤。

四年春正月丙子,遣使分詣江陵、鳳翔,賜蜀群臣家錢帛。丁亥,命丁德裕

等率兵巡撫西川。己丑,幸迎春苑宴射。二月癸卯,視皇城役。丙辰,于闐國王

遣其子德從來獻。安國軍節度使羅彥瑰等敗北漢于靜陽,擒其將鹿英。辛酉,試

下第舉人。甲子,免西川今年夏稅及諸征之半,田不得耕者盡除之。岳州火。三

月癸酉,罷義倉。甲戌,占城國遣使來獻。癸未,僧行勤等一百五十七人各賜錢

三萬,游西域。夏四月丁酉,占城遣使來獻。丙午,潭州火。壬子,罷光州貢鷹

鷂。丁巳,契丹天德軍節度使于延超與其子來降。進士李藹坐毀釋氏,辭不遜,

黥杖,配沙門島。庚申,幸燕國長公主第視疾。五月,南唐賀文明殿成,進銀萬

兩。甲戌,光祿少卿郭玘坐贓棄市。乙亥,閱蜀法物、圖書。丁丑,詔蜀郡敢

有不省父母疾者罪之。辛巳,潭州火。壬午,澶州進麥兩歧至六歧者百六十五本。

辛卯,熒惑犯軒轅。六月甲午,東阿河溢。甲辰,河決觀城。月犯心前星。丙午,

澧州刺史白全紹坐縱紀綱規財部內免官。詔人臣家不得私養宦者,內侍年三十以

上方許養一子,士庶敢有閹童男者不赦。己酉,果州貢禾,一莖十三穗。秋七月

丙寅,詔蜀官將吏及姻屬疾者,所在給醫藥、錢帛。戊辰,西南夷首領董暠等內

附。己巳,幸造船務,又幸開封尹北園宴射。癸酉,賜西川行營將士錢帛有差。

庚辰,罷劍南蜀米麥征。華州旱,免今年租。給州縣官奉戶。八月丁酉,詔除蜀

倍息。庚子,水壞高苑縣城。壬寅,詔憲臣及吏、刑部官三周歲滿日,即轉授加

恩。庚戌,樞密直學士馮瓚、綾錦副使李美、殿中侍禦史李檝為宰相趙普陷,

以贓論死,會赦,流沙門島,逢恩不還。辛亥,幸玉津園宴射。京兆府貢野蠶繭。

壬子,衡州火。乙卯,錄囚。丙辰,河決滑州,壞靈河大堤。普州兔食稼。閏月

乙丑,河溢入南華縣。己巳,衡州火。乙亥,詔:民能樹藝、開墾者不加征,令、

佐能勸來者受賞。九月壬辰朔,水。虎捷指揮使孫進、龍衛指揮使吳瑰等二十七

人,坐黨呂翰亂伏誅,夷進族。庚子,占城獻馴象。乙巳,幸教船池,遂幸玉津

園觀衛士騎射。丙午,詔吳越立禹廟于會稽。冬十月辛酉朔,命太常複二舞。癸

亥,詔諸郡立古帝王陵廟,置戶有差。己巳,禁吏卒以巡察擾民。十二月庚辰,

妖人張龍兒等二十四人伏誅,夷龍兒、李土、楊密、聶赟族

五年春正月戊戌,治河堤。丁未,合州漢初縣上青樛木中有文曰“大連宋”。

甲寅,王全斌等坐伐蜀黷貨殺降,全斌責崇義軍節度使,崔彥進責昭化軍節度使,

王仁贍責右衛大將軍。丙辰,詔伐蜀將校有受蜀人錢物者,並即還主。丁巳,賞

伐蜀功,曹彬、劉光義等進爵有差。二月庚申朔,幸造船務,遂幸城西觀衛士騎

射。甲子,薛居正、呂余慶並為吏部侍郎、依前參知政事。己丑,幸教船池。三

月甲辰,詔翰林學士、常參官于幕職、州縣及京官內各舉堪任常參官者一人,不

當者連坐。乙巳,詔諸道舉部內官吏才德優異者。丙午,以普為尚書左仆射兼門

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崇矩檢校太傅。是日,幸教船池,又幸玉津園宴射。

丙辰,北漢石盆砦招收指揮使閻章以砦來降。五星聚奎。夏五月乙巳,賜京城貧

民衣。北漢鴻唐砦招收指揮使樊暉以砦來降。甲寅,王溥為太子太傅。六月戊午

朔,日有食之。辛巳,幸建隆觀,遂幸飛龍院。丁亥,牂牁順化王子等來獻方物。

七月丁酉,禁毀銅佛像。己酉,免水旱災戶今年租。八月甲申,河溢入衛州城,

民溺死者數百。

九月壬辰,倉部員外郎陳郾坐贓棄市。甲午,西南蕃順化王子部才等遣使獻

方物。己酉,畋近郊。十一月乙酉朔,工部侍郎毋守素坐居喪娶妾免。供奉武仁

海坐枉殺人棄市。

十二月丙辰,禁新小鐵镴等錢、疏惡布帛入粉藥者。癸酉,升麟州為建甯軍

節度。趙普以母憂去位,丙子,起複。

開寶元年春正月甲午,增治京城。陝之集津、絳之垣曲、懷之武陟饑,振之。

己亥,北漢偏城砦招收指揮使任恩等來降。三月庚寅,班縣令、尉捕盜令。癸巳,

幸玉津園。乙巳,有馴象自至京師。夏四月乙卯,幸節度使趙彥徽第視疾。五月

丁未,賜南唐米麥十萬斛。六月癸丑朔,詔民田為霖雨、河水壞者,免今年夏稅

及沿征物。癸亥,詔荊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孫不得別財異居。丁丑,太白

晝見。戊寅,複見。辛巳,龍出單父民家井中,大風雨,漂民舍四百區,死者數

十人。秋七月丙申,幸鐵騎營,賜軍錢羊酒有差。北漢穎州砦主胡遇等來降。丙

午,幸鐵騎營,遂幸玉津園。戊申,坊州刺史李懷節坐強市部民物,責左衛率府

率。北漢主劉鈞卒,養子繼恩立。八月乙卯,按鶻于近郊,還,幸相國寺。戊午,

又按鶻于北郊,還,幸飛龍院。丙寅,遣客省使盧懷忠等二十二人率禁軍會潞州。

戊辰,命昭義軍節度使李繼勳等征北漢。九月辛巳朔,禁錢出塞。癸未,監察禦

史楊士達坐鞠獄濫殺棄市。庚子,李繼勳敗北漢於銅溫河。己酉,北漢供奉官侯

霸榮弑其主繼恩,繼元立。冬十月己未,畋近郊,還,幸飛龍院。丙子,吳越王

遣其子惟浚來朝貢。十一月癸卯,日南至,有事南郊,改元開寶。大赦,十惡、

殺人、官吏受贓者不原。宰相普等奉玉冊寶,上尊號曰應天廣運大聖神武明道至

德仁孝皇帝。十二月甲子,行慶,自開封興元尹、宰相、樞密使及諸道蕃侯,並

加勳爵有差。乙丑,大食國遣使獻方物。

二年春正月己卯朔,以出師,不禦殿。二月乙卯,命昭義軍節度使李繼勳為

河東行營前軍都部署,侍衛步軍指揮使黨進副之,宣徽南院使曹彬為都監,棣州

防禦使何繼筠為石嶺關部署,建雄軍節度使趙贊為汾州路部署,以伐北漢。宴長

春殿。命彰德軍節度使韓仲赟為北面都部署,彰義軍節度使郭延義副之,以防契

丹。戊午,詔親征。己酉,以開封尹光義為上都留守,樞密副使沈義倫為大內部

署、判留司三司事。甲子,發京師。乙亥,雨,駐潞州。三月壬辰,發潞州。乙

未,李繼勳敗北漢軍于太原城下。戊戌,駕傅城下。庚子,觀兵城南,築長連城。

辛丑,幸汾河,作新橋。發太原諸縣丁數萬集城下。癸卯,北漢史昭文以憲州來

降,乙巳,臨城南,謂汾水可以灌其城,命築長堤壅之,決晉祠水注之。遂砦城

四面,繼勳軍于南,贊軍于西,彬軍于北,進軍于東,乃北引汾水灌城。辛亥,

遣海州刺史孫方進率兵圍汾州。四月戊申,幸城東觀築堤。壬子,複幸城東。己

未,何繼筠敗契丹于陽曲,斬首數千級,俘武州刺史王彥符以獻,命陳示所獲首

級、鎧甲于城下。壬戌,幸汾河觀造船。戊辰,幸城西上生院。丙子,複幸城西。

五月癸未,韓仲赟敗契丹于定州北。自戊子至庚寅,命水軍載弩環攻,橫州團練

使王廷義、殿前都虞候石漢卿死之。甲午,北漢趙文度以嵐州來降。甲辰,都虞

候趙廷翰奏,諸軍欲登城以死攻,上湣之,不允。閏月戊申,雉圮,水注城中,

上遽登堤觀。己酉,右仆射魏仁浦薨。壬子,以太常博士李光贊言,議班師。己

未,命兵士遷河東民萬戶于山東。庚申,分命使臣率兵赴鎮、潞。壬戌,駕還。

戊辰,駐蹕于鎮州。六月丙子朔,發鎮州。癸巳,至自太原。曲赦京城囚。秋七

月丁巳,幸封禪寺。詔鎮、深、趙、邢、洺五州管內鎮、砦、縣悉城之。甲子,

大宴,賜宰相、樞密使、翰林學士、節度、觀察使襲衣金帶。戊辰,西南夷順化

王子武才等來獻方物。癸酉,幸新水硙。汴決下邑。乙亥,壽星見。八月丁亥,

詔川峽諸州察民有父母在而別籍異財者,論死。九月乙巳朔,幸武成王廟。壬戌,

幸玉津園宴射。冬十月戊子,畋近郊。庚寅,散指揮都知杜延進等謀反伏誅,夷

其族。詔相、深、趙三州丁夫死太原城下者,複其家。庚子,以王溥為太子太師,

武衡德為太子太傅。癸卯,西川兵馬都監張延通、內臣張嶼、引進副使王玨為丁

德裕所譖,延通坐不遜誅,嶼、玨並杖配。十一月丙午,幸鎮甯軍節度使張令鐸

第視疾。甲寅,畋近郊,還,幸金鳳園。庚申,回鶻、于闐遣使來獻方物。十二

月癸未,幸中書視宰相趙普疾。己亥,右贊善大夫王昭坐監大盈倉,其子與倉吏

為奸贓,奪兩任、配隸汝州。丁德裕誣奏西川轉運使李鉉指斥,事既直,猶坐酒

失,責授右贊善大夫。

三年春正月癸卯朔,雨雪,不禦殿。癸丑,增河堤。辛酉,詔民五千戶舉孝

弟彰聞、德行純茂者一人,奇才異行不拘此限,里閭郡國遞審連署以聞,仍為治

裝詣闕。二月庚寅,幸西茶庫,遂幸建隆觀。三月庚戌,詔閱進士十五舉以上司

馬浦等百六人,並賜本科出身。辛亥,賜處士王昭素國子博士致仕。丙辰,殿中

丞張颙坐先知颍州政不平,免官。己未,幸宰相趙普第視疾。夏四月辛未朔,日

有食之。丁亥,幸寺觀禱雨。辛卯,雨。甲午,幸教船池。己亥,罷河北諸州鹽

禁。詔郡國非其土產者勿貢。五月丁未,禁京城民畜兵器。癸丑,幸城北觀水硙。

癸亥,賜諸班營舍為雨壞者錢有差。六月乙未,禁諸州長吏親隨人掌廂鎮局務。

秋七月乙巳,立報水旱期式。壬子,詔蜀州縣官以戶口差第省員加祿,尋詔諸路

亦如之。戊辰,幸教船池,又幸玉津園宴射。八月戊子,幸教船池,又幸玉津園。

九月己亥朔,命潭州防禦使潘美為貴州道兵馬行營都部署,朗州團練使尹崇珂副

之。遣使發十州兵會賀州,以伐南漢。甲辰,詔:西京、鳳翔、雄、耀等州,周

文、成、康三王,秦始皇,漢高、文、景、武、元、成、哀七帝,後魏孝文,西

魏文帝,後周太祖,唐高祖、太宗、中宗、肅宗、代宗、德、順、文、武、宣、

懿、僖、昭諸帝凡二十七陵嘗被盜發者,有司備法服、常服各一襲,具棺槨阝重

葬,所在長吏致祭。己酉,幸開寶寺觀新鍾。丙辰,女直國遣使赍定安國王烈萬

華表,獻方物。丁卯,潘美等敗南漢軍萬眾于富州,下之。十月庚辰,克賀州。

十一月壬寅,下昭、桂二州。乙巳,減桂陽歲貢白金額。癸丑,右領軍衛將軍石

延祚坐監倉與吏為奸贓,棄市。癸亥,定州駐泊都監田欽祚敗契丹于遂城。丙寅,

以曹州舉德行孔蟾為章丘主簿。十二月壬申,潘美等下連州。辛卯,大敗南漢軍

萬余于韶州,下之。癸巳,增河堤。

四年春正月戊戌朔,以出師,不視朝。丙午,罷諸道州縣攝官。丁未,右千

牛衛大將軍桑進興坐贓棄市。癸丑,潘美等取英州、雄州。二月丁亥,南漢劉钅

長遣其左仆射蕭漼等以表來上。己丑,潘美克廣州,俘劉鋹,廣南平。得州六

十、縣二百十四、戶十七萬二百六十三。辛卯,大赦廣南,免二稅,偽署官仍舊。

三月乙未,幸飛龍院,賜從臣馬。丙申,詔廣南有賣人男女為奴婢轉傭利者,並

放免。偽政有害于民者具以聞,除之。增前代帝王守陵戶二。夏四月丙寅朔,前

左監門衛將軍趙玭訴宰相趙普,坐誣毀大臣,汝州安置。丁卯,三佛齊國遣使

獻方物。己巳,詔禁嶺南商稅、鹽、曲,如荊湖法。辛未,幸永興軍節度使吳廷

祚第視疾。癸未,幸開寶寺。辛卯,南唐遣其弟從諫來朝貢。發廂軍千人修前代

陵寢之在秦者。壬辰,監察禦史閭丘舜卿坐前任盜用官錢,棄市。五月乙未朔,

禦明德門受劉鋹俘,釋之;斬其柄臣龔澄樞、李托、薛崇譽。大宴于大明殿,

鋹預焉。丁酉,賞伐廣南功,潘美、尹崇珂等進爵有差。六月癸酉,遣使祀南

海。丁丑,命翰林試南漢官,取書判稍優者,授令、錄、簿、尉。壬午,以孝子

羅居通為延州主簿。封劉鋹為恩赦侯。乙酉,罷賀州銀場。賜劉鋹月奉外錢

五萬、米麥五千斛。河決原武,汴決谷熟。秋七月戊戌,賜開封尹光義門戟十四。

庚子,幸新修水硙,賜役人錢帛有差。戊午,複著內侍養子令。癸亥,幸建武軍

節度使何繼筠第視疾。汴決宋城。八月壬申,文武百官上尊號,不允。辛卯,景

星見。冬十月癸亥朔,日有食之。己巳,詔偽作黃金者棄市。庚午,太子洗馬王

元吉坐贓棄市。辛巳,除廣南舊無名配斂。甲申,詔十月後犯強竊盜者,郊赦不

原。丙戌,放廣南民驅充軍者。十一月癸巳朔,南唐遣其弟從善,吳越國王遣其

子惟浚,以郊祀來朝貢。南唐主煜表乞去國號呼名,從之。庚戌,詔諸道所罷攝

官三任無遺闕者以聞。河決澶州,通判姚恕坐不即上聞,棄市。己未,日南至,

有事南郊,大赦,十惡、故劫殺、官吏受贓者不原。詔置諸州幕職官奉戶。壬戌,

蜀班內殿直四十人,援禦馬直例乞賞,遂撾登聞鼓,命各杖二十,翌日,悉斬于

營,都指揮單斌等皆杖、降。十二月癸亥朔,賜南郊執事官器幣有差。丁卯,行

慶,開封尹光義、興元尹光美、貴州防禦使德昭、宰相趙普並益食邑。己巳,內

外文武官遞進勳爵。辛未,賜九經李符本科出身。壬午,畋近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