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仁宗三

慶曆元年春正月辛亥朔,禦大慶殿受朝。己未,加唃厮啰河西節度使。

壬申,詔歲以春分祠高禖。是月,元昊請和。

二月己亥,壽國公昕薨。辛亥,罷大宴。京東西、淮、浙、江南、荊湖置宣

毅軍。甲辰,詔臣僚受外任者,毋得因臨遣祈恩。丙午,京師雨藥。是月,元昊

寇渭州,環慶路馬步軍副總管任福敗于好水川,福及將佐軍士死者六千余人。

三月庚戌朔,修金堤。乙卯,詔止郡國舉人,勿以邊機為名希求恩澤。

夏四月甲申,以資政殿學士陳執中同陝西馬步軍都總管兼經略安撫沿邊招討

等使、知永興軍。詔夏竦仍判永興軍。乙巳,下德音:降陝西囚死罪一等,流以

下釋之。特支軍士緡錢,振撫邊民被鈔略者親屬。

五月丁巳,錄系囚。甲子,出內藏緡錢一百萬助軍費。乙丑,追封皇長子為

褒王,賜名昉。丁卯,罷陝西經略安撫沿邊招討都監。辛未,宋庠、鄭戩罷,以

王舉正參知政事,任中師、任布為樞密副使。詔夏竦屯軍鄜州,陳執中屯軍涇州。

癸酉,閱試衛士。

六月壬辰,詔陝西諸路總管司嚴邊備,毋輒入賊界,賊至則禦之。乙巳,詔

近臣舉河北、陝西、河東知州、通判、縣令。

秋七月丙辰,月掩心後星。戊午,月掩南斗。壬戌,置萬勝軍凡二十指揮。

是月,元昊寇麟、府州。

八月戊寅,詔鄜延部署以兵援麟、府。甲申,河北置場括市戰馬,緣邊七州

軍免括。乙未,毀潼關新置樓櫓。庚子,月掩歲星。乙巳,募民間材勇者補神捷

指揮。是月,元昊寇金明砦,破甯遠砦,砦主王世亶、兵馬監押王顯死之。陷豐

州,知州王余慶、兵馬監押孫吉死之。

九月壬子,命河東鑄大鐵錢。乙亥,複置義倉。

冬十月甲午,詔罷陝西都部署,分四路置使。置陝西營田務。己亥,罷銅符、

木契。是月,修河北城池。

十一月壬子,置涇原路強壯弓箭手。丙辰,發廩粟,減價以濟京城民。甲子,

朝饗景靈宮。乙丑,饗太廟、奉慈廟。丙寅,祀天地于圜丘,大赦,改元。蠲陝

西來年夏稅十之二,及麟、府民二年賦租。臣僚許立家廟。功臣不限品數賜戟。

增天下解額。弛京東八州鹽禁。是月,令江、饒、池三州鑄鐵錢。十二月丙子,

加恩百官。丁丑,司天監上《崇天萬年曆》。戊寅,詔陝西四路總管及轉運使兼

營田。甲午,置陝西護塞軍。是歲,湖南洞蠻知徽州楊通漢貢方物。

二年春正月丁巳,複京師榷鹽法。壬戌,詔以京西閑田處內附蕃族無親屬者。

遣使河北募兵,及萬人者賞之。癸亥,詔磨勘院考提點刑獄功罪為三等,以待黜

陟。

二月乙未,詔河北強壯刺手背為義勇軍。

三月甲辰朔,詔殿前指揮使、兩省都知舉武臣才堪為將者。丁巳,杜衍宣撫

河東。辛酉,晁宗愨罷。己巳,契丹遣蕭英、劉六符來致書求割地。是月,賜禮

部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八百三十九人。

夏四月戊寅,命禦史中丞、諫官同較三司用度,罷其不急者。庚辰,知制誥

富弼報使契丹。五月辛亥,錄系囚。壬子,減皇後及宗室婦郊賜之半。甲寅,詔

三館臣僚上封事及聽請對。丙辰,詔醫官毋得換右職。戊午,建大名府為北京。

降河北州軍系囚罪一等,杖、笞以下釋之。乙酉,罷左藏庫月進錢。戊辰,禁銷

金為服飾。是月,契丹集兵幽州,聲言來侵,河北、京東皆為邊備。

六月甲戌,出內藏銀、、絹三百萬助邊費。癸未,以特奏名武藝人補三

班。丙戌,置北平軍。丙申,閱蕃落將士騎射。戊戌,詔減省南郊臣僚賜與。

秋七月丙午,任布罷。丁未,詔軍校戰沒無子孫者,賜其家緡錢。戊午,大

雨雹。以呂夷簡兼判樞密院事,章得象兼樞密使,晏殊加平章事。癸亥,富弼再

使契丹。詔京官告病者,一年方聽朝參。

八月丁丑,策制舉人。戊寅,策武舉人試騎射。甲申,白氣貫北斗。戊子,

出內藏庫緡錢十萬修北京行宮。己亥,遣使安撫京東,督捕盜賊。

九月丙午,呂夷簡改兼樞密使。乙丑,契丹遣耶律仁先、劉六符持誓書來。

閏月戊戌,罷河北民間科徭。是月,元昊寇定川砦,涇原路馬步軍副都總管

葛懷敏戰沒,諸將死者十四人,元昊大掠渭州而去。

冬十月庚戌,刺陝西保捷軍。甲寅,遣使安撫涇原路。丙辰,知制誥梁適報

使契丹。戊午,發定州禁軍二萬二千人屯涇原。庚申,詔恤將校陣亡,其妻女無

依者養之宮中。丙寅,契丹遣使來再致誓書,報徹兵。

十一月壬申,黑氣貫北斗柄。辛巳,複都部署兼招討等使,命韓琦、范仲淹、

龐籍分領之。甲申,以泰山處士孫複為國子監直講。是歲,占城獻馴象三。

三年春正月庚午朔,封皇子曦為鄂王。辛未,曦薨。丙子,減陝西歲市木三

之一。辛巳,詔輔臣議蠲減天下賦役。戊子,詔錄將校死王事而無子孫者親屬。

辛卯,置德順軍。壬辰,錄唐狄仁傑後。癸巳,元昊自名曩霄,遣人來納款,稱

夏國。

二月丙午,賜陝西招討韓琦、范仲淹、龐籍錢各百萬。辛酉,立四門學。

三月壬申,閱衛士武技。戊子,呂夷簡罷為司徒、監修國史,與議軍國大事。

以章得象為昭文館大學士,晏殊為集賢殿大學士並兼樞密使,夏竦為樞密使,賈

昌朝參知政事。

夏四月戊戌朔,幸瓊林苑閱騎士。癸卯,遣保安軍判官邵良佐使元昊,許封

冊為夏國主,歲賜絹十萬匹、茶三萬斤。甲辰,以韓琦、范仲淹為樞密副使。乙

巳,詔夏竦還本鎮,以杜衍為樞密使。丙辰,以春夏不雨,遣使祠禱于岳瀆。甲

子,呂夷簡罷議軍國大事。

五月丁卯朔,日有食之。庚午,錄系囚。戊寅,詔諸路轉運使並兼按察使,

歲具官吏能否以聞。庚辰,祈雨于相國寺、會靈觀。癸未,置禦史六員,罷推直

官。丁亥,置武學。戊子,雨。己丑,謝雨。辛卯,築欽天壇于禁中。乙未,近

臣薦試方略者六人,授官有差。是月,忻州地大震。虎翼卒王倫叛于沂州。

六月甲辰,詔諸路漕臣令所部官吏條茶、鹽、礬及坑冶利害以聞。

秋七月辛未,詔許二府不限奏事常制,得敷陳留對。丙子,王舉正罷。壬午,

罷陝西管內營田。甲申,命任中師宣撫河東,范仲淹宣撫陝西。乙酉,獲王倫。

八月乙未朔,命官詳定編敕。戊戌,詔諫官日赴內朝。丁未,以范仲淹參知

政事,富弼為樞密副使。壬子,白氣貫北斗魁。癸丑,韓琦代范仲淹宣撫陝西。

甲寅,太白晝見。戊午,罷武學。

九月丁卯,詔輔臣對天章閣。戊辰,呂夷簡以太尉致仕。乙亥,任中師罷。

丁丑,詔執政大臣非假休不許私第受謁。是月,桂陽洞蠻寇邊,湖南提刑募兵討

平之。

冬十月丙午,詔中書、樞密同選諸路轉運使。丁未,詔縣令佐能根括編戶隱

偽以增賦入者,量其數賞之。戊申,詔二府同選諸路提刑。甲寅,複諸路轉運判

官。乙卯,詔修兵書。壬戌,詔二府頒新定磨勘式。甲子,築水洛城。是月,光

化軍亂,討平之。

十一月丙寅,上清宮火。癸未,詔館職有闕,以兩府、兩省保舉,然後召試

補用。丁亥,更蔭補法。壬辰,限職田。是月,五星皆在東方。十二月乙巳,桂

陽監徭賊複寇邊。丁巳,大雨雪,木冰。河北雨赤雪。交阯獻馴象五。安化州蠻

來貢。

四年春正月庚午,京城雪寒,詔三司減價出薪米以濟之。壬申,西蕃磨氈角

入貢。乙亥,荊王元儼薨。辛卯,太常禮儀院上新修《禮書》及《慶曆祀儀》。

二月丙申,出奉宸庫銀三萬兩振陝西饑民。己酉,白虹貫日。甲寅,罷陝西

四路馬步軍都總管、經略安撫招討使,複置隨路都總管、經略安撫招討使。

三月癸亥朔,以旱遣內侍祈雨。辛未,省廣濟河歲漕軍儲二十萬石。乙亥,

詔天下州縣立學,更定科舉法,語在《選舉志》。己卯,出禦書治道三十五事賜

講讀官。庚辰,錄唐郭子儀後。甲申,免衡、道州、桂陽監民經徭賊劫略者賦役

一年。

夏四月丙申,詔湖南民誤為征徭軍所殺者,賜帛存撫其家。丁酉,宜州蠻區

希范叛,詔廣西轉運鈐轄司發兵討捕。壬子,以錫慶院為太學。

五月庚午,錄系囚。壬申,幸國子監謁孔子,有司言舊儀止肅揖,帝特再拜。

賜直講孫複五品服。遂幸武成王廟,又幸玉津園觀種稻。乙亥,撫州獻生金山。

丙子,詔西川知州軍監,罷任未出界而卒者,錄其子孫一人。戊寅,詔募人納粟

振淮南饑。乙酉,忻州言地震,有聲如雷。丙戌,曩霄遣人來,複稱臣。

六月壬子,降天下系囚流、徒罪一等,杖、笞釋之。范仲淹宣撫陝西、河東。

癸丑,詔諸軍因戰傷廢停不能自存及死事之家孤老,月給米,人三斗。

秋七月戊寅,封宗室德文等十人為郡王、國公。壬午,月犯熒惑。癸未,契

丹遣使來告伐夏國。甲申,夷人寇三江砦,淯井監官兵擊走之。丙戌,詔諸路

轉運、提刑察舉守令有治狀者。

八月辛卯,命賈昌朝領天下農田,范仲淹領刑法事。甲午,富弼宣撫河北。

戊戌,命右正言余靖報使契丹。保州云翼軍殺官吏、據城叛。庚子,命右正言田

況度視保州,仍聽便宜行事。丙午,進宗室官有差。戊午,詔輔臣所薦官毋以為

諫官、禦史。

九月辛酉,保州平。壬戌,詔保州官吏死亂兵而無親屬者,官為殯斂,兵官

被害及戰沒,並優賜其家。民田遭蹂踐者,蠲其租。癸亥,以真宗賢妃沈氏為德

妃,婉儀杜氏為賢妃。戊辰,呂夷簡薨。庚午,晏殊罷。乙亥,遣使安撫湖南。

甲申,以杜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集賢殿大學士,賈昌朝為樞密使,陳

執中參知政事。丁亥,宴宗室太清樓,射于苑中。

冬十月庚寅,賜曩霄誓詔,歲賜銀、絹、茶、彩凡二十五萬五千。陳堯佐薨。

丙申,命范仲淹提舉三館秘閣繕校書籍。癸丑,桂陽蠻降,授蠻酋三人奉職。

十一月壬戌,以西界內附香布為團練使。己巳,詔戒朋黨相訐,及按察恣為

苛刻、文人肆言行怪者。己卯,改上莊穆皇後諡曰章穆,莊獻明肅皇太後曰章獻

明肅,莊懿皇太後曰章懿,莊懷皇後曰章懷,莊惠皇太後曰章惠。庚辰,朝饗景

靈宮。辛巳,饗太廟、奉慈廟。壬午,冬至,祀天地于圜丘,大赦。十二月壬辰,

加恩百官。乙未,封曩霄為夏國主。丁酉,詔州縣以先帝所賜七條相誨敕。辛亥,

置保安、鎮戎軍榷場。是歲,黎州邛部川山前、山後百蠻都鬼主牟黑來貢。

五年春正月甲戌,罷河東、陝西諸路招討使。乙亥,複置言事禦史。丙子,

契丹遣使來告伐夏國還。庚辰,命知制誥余靖報使契丹。癸未,詔京朝官因被彈

奏,雖不曾責罰,但有改移差遣,並四周年磨勘。乙酉,范仲淹、富弼罷。丙戌,

杜衍罷,以賈昌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集賢殿大學士,王貽永為樞密使,

宋庠參知政事,吳育、龐籍並為樞密副使。

二月辛卯,詔罷京朝官用保任敘遷法,又罷蔭補限年法。壬辰,曩霄初遣人

來賀正旦。癸卯,以久旱,詔州縣毋得淹系刑獄。辛亥,祈雨于相國天清寺、會

靈祥源觀。癸丑,桂陽監言唐和等複內寇。乙卯,謝雨。

三月己未,詔大宗正勵諸宗子授經務學。辛酉,韓琦罷。癸亥,詔禮部貢舉。

甲子,宜州蠻賊區希范平。庚午,東方有黃氣如虹貫月。甲戌,詔監司按察屬吏,

毋得差官體量。甲申,詔陝西以曩霄稱臣,降系囚罪一等,笞釋之,邊兵第賜緡

錢。民去年逋負皆勿責,蠲其租稅之半,麟、府州嘗為羌所掠,除逋負租稅如之。

丙戌,罷入粟補官。

夏四月丁亥朔,司天言日當食,陰晦不見。錄系囚,遣官錄三京囚。辛卯,

曩霄初遣人來賀乾元節。戊申,章得象罷,以賈昌朝為昭文館大學士,陳執中同

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兼樞密使。庚戌,以吳育參知政事,丁度為樞密

副使。

五月己巳,罷諸路轉運判官。

閏月丙午,曩霄遣人來謝冊命。

六月丁卯,減益、梓州上供絹歲三之一,紅錦、鹿胎半之。

秋七月戊申,以廣州地震。

八月庚午,荊南府、岳州地震。

九月庚寅,詔文武官己致仕而舉官犯罪當連坐者,除之。辛卯,以重陽,曲

宴近臣、宗室于太清樓,遂射苑中。

冬十月乙卯,契丹遣使來獻九龍車及所獲夏國羊馬。辛酉,祔章獻明肅皇後、

章懿皇後神主于太廟,大赦。罷轉運使兼按察。庚午,幸瓊林苑,遂畋楊村,遣

使以所獲馳薦太廟,召父老,賜以飲食、茶帛。辛未,頒曆于夏國。庚辰,罷宰

臣兼樞密使。

十一月丁亥,冬至,宴宗室于崇政殿。己酉,詔河北長吏舉殿直、供奉官有

武才者。是歲,施州溪洞蠻、西南夷龍以特來貢。

六年春正月戊申,徙廣南戍兵善地,以避瘴毒。

二月戊寅,青州地震。詔陝西經略安撫及轉運司議裁節諸費及所置官員無用

者以聞。

三月辛巳朔,日有食之。錄系囚。庚寅,登州地震,岠嵎山摧,自是屢震,

輒海底有聲如雷。甲午,月犯歲星。是月,賜禮部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八百

五十三人。

夏四月甲寅,遣使賜湖南戍兵方藥。

五月甲申,京師雨雹,地震。丙戌,錄系囚。戊子,減邛州鹽井歲課緡錢一

百萬。丙申,詔陝西市蕃部馬。丁酉,京東人劉巹、劉沔、胡信謀反,伏誅。

六月庚戌朔,詔夏竦與河北監司察帥臣、長吏之不職者。丁巳,有流星出營

室南,其光燭地,隱然有聲。丙寅,以久旱,民多暍死,命京城增鑿井三百九十。

丁丑,詔制科隨禮部貢舉。

秋七月丁亥,月犯南斗。庚寅,河東經略司言雨壞忻、代等州城壁。

八月癸亥,策試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並試武舉人。癸酉,以吳育為樞密副

使,丁度參知政事。

九月甲辰,登州言有巨木三千余浮海而出。

冬十月辛未,詔發兵討湖南徭賊。

十一月己卯,遣官議夏國公封界。癸未,湖南徭賊寇英、韶州界。辛丑,

畋東韓村,乘輿所過及圍內田,蠲其租一年。是歲,邈川首領唃厮啰、西蕃

瞎氈、磨氈角、安化州蠻蒙光速等來貢。交阯獻馴象十。道州部瀧酋李石壁等降。

七年春正月丙子朔,禦大慶殿受朝。丁亥,詔河北所括馬死者,限二年償之。

己亥,頒《慶曆編敕》。壬寅,詔減連州民被徭害者來年夏租。

二月己酉,詔取益州交子三十萬,于秦州募人入中糧。丙辰,令內侍二人提

舉月給軍糧。

三月壬午,錄系囚。癸未,詔天下有能言寬恤民力之事者,有司驛置以聞,

以其副上之轉運司,詳其可行者輒行之。毀後苑龍船。丁亥,以旱,罷大宴。癸

巳,詔避正殿,減常膳。許中外臣僚實封條上三事。乙未,賈昌朝罷,以陳執中

為昭文館大學士,夏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吳育為給事中歸班,

文彥博為樞密副使。罷出獵。丁酉,以夏竦為樞密使,文彥博參知政事,高若訥

為樞密副使。辛丑,祈雨于西太一宮,及還,遂雨。壬寅,陳執中、宋庠、丁度

以旱,降官一等。

夏四月丁未,謝雨。己酉,詔:“前京東轉運使薛紳專任文吏伺察郡縣細過,

江東轉運使楊弦、判官王綽、提點刑獄王鼎苛刻相尚,並削職知州,自今毋複用

為部使者。”壬子,禦正殿,複常膳。乙卯,複執中、庠、度官。己巳,詔諫官

非公事毋得私謁。

五月戊寅,詔武臣非曆知州、軍無過者,毋授同提點刑獄。己丑,補降徭唐

和等為峒主。己亥,命翰林學士楊察蠲放天下逋負。辛丑,詔西北二邊有大事,

二府與兩制以上雜議之。

六月乙巳,詔禁畜猛獸害人者。辛酉,詔天下知縣非鞫獄毋得差遣。壬戌,

詔臣僚朝見者,留京毋過十日。

秋七月癸未,奉安太祖、太宗、真宗禦容于南京鴻慶宮。甲申,德音:降南

京畿內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賜民夏稅之半。除災傷倚閣稅及欠折官物非侵盜

者。辛丑,禁貢余物饋近臣。

八月乙丑,析河北為四路,各置都總管。

九月丁酉,詔刪定《一州一縣敕》。

冬十月壬子,李迪薨。甲子,幸廣親宅,謁太祖、太宗神禦殿,宴宗室,賜

器幣有差。乙丑,河陽、許州地震。

十一月乙未,加上真宗諡。丙申,朝饗景靈宮。丁酉,饗太廟、奉慈廟。戊

戌,冬至,祀天地于圜丘,大赦。貝州宣毅卒王則據城反。十二月戊申,加恩百

官。庚戌,樞密直學士明鎬體量安撫河北。癸丑,詔貝州有能引致官兵獲賊者,

授諸衛上將軍。甲寅,遣內侍以敕榜招安貝賊。是歲,西蕃磨氈角來貢。

八年春正月丁丑,文彥博宣撫河北,明鎬副之。壬午,江甯府火。乙未,日

赤無光。

閏月辛丑,貝州平。甲辰,曲赦河北,賜平貝州將士緡錢,戰沒者官為葬祭,

兵所踐民田蠲其稅,改貝州為恩州。戊申,文彥博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

學士,官吏將士有功者遷擢有差。辛酉,親從官顏秀等四人夜入禁中謀為變,宿

衛兵捕殺之。丙寅,磔王則于都市。丁卯,知貝州張得一坐降賊伏誅。

二月癸酉,頒《慶曆善救方》。夏國來告曩霄卒。己卯,賜瀛、莫、恩、冀

州緡錢二萬,贖還饑民鬻子。丁酉,奉安宣祖、太祖、太宗禦容于睦親宅。

三月甲辰,詔禮部貢舉。辛亥,遣使體量安撫陝西。甲寅,幸龍圖、天章閣,

詔輔臣曰:“西陲備禦,兵冗賞濫,罔知所從,卿等各以所見條奏。”又詔翰林

學士、三司使、知開封府、禦史中丞曰:“朕躬闕失,左右朋邪,中外險詐,州

郡暴虐,法令有不便于民者,朕欲聞之,其悉以陳。”壬戌,以霖雨,錄系囚。

癸亥,以朝政得失、兵農要務、邊防備豫、將帥能否、財賦利害、錢法是非與夫

讒人害政、奸盜亂俗及防微杜漸之策,召知制誥、諫官、禦史等諭之,使悉對于

篇。

夏四月己巳朔,封曩霄子諒祚為夏國主。壬申,丁度罷,明鎬參知政事。

五月辛酉,夏竦罷,宋庠為樞密使,龐籍參知政事。

六月戊辰朔,詔近臣舉文武官材堪將帥者。丙子,河決澶州商胡埽。壬辰,

以久雨齋禱。甲午,明鎬卒。乙未,詔館閣官須親民一任,方許入省、府及轉運、

提點刑獄差遣。丙申,章得象薨。

秋七月戊戌,以河北水,令州縣募饑民為軍。辛丑,罷鑄鐵錢。

八月己丑,以河北、京東西水災,罷秋宴。

九月戊午,詔三司以今年江、淮漕米轉給河北州軍。冬十一月己亥,作“皇

帝欽崇國祀之寶”。壬戌,出廩米,減價以濟畿內貧民。

十二月乙丑朔,以霖雨為災,頒德音,改明年元,減天下囚罪一等,徒以下

釋之。出內藏錢帛賜三司,貿粟以濟河北,流民所過,官為舍止之,所赍物毋收

算。丁卯,冊美人張氏為貴妃。戊子,遣使體量安撫利州路。是歲,廬州合肥縣

稻再實。交州來貢。

皇祐元年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以河北水災,罷上元張燈,停作樂。庚

戌,張士遜薨。己未,詔以緡錢二十萬市谷種,分給河北貧民。辛酉,詔台諫非

朝廷得失、民間利病,毋風聞彈奏。

二月戊辰,以河北疫,遣使頒藥。辛未,發禁軍十指揮赴京東、西路備盜。

三月丁巳,錄系囚。己未,契丹遣使來告伐夏國。庚申,翰林院學士錢明逸

報使契丹。是月,賜禮部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千三百九人。

四月癸未,梓州轉運司言淯井監夷人平。

六月甲子,蠲河北複業民租賦二年。甲戌,始置觀文殿大學士。戊寅,詔中

書、樞密非聚議毋通賓客。戊子,詔轉運使、提點刑獄,所部官吏受贓失覺察者,

降黜。

秋七月丁酉,詔臣僚毋得保薦要近內臣。己未,詔諸州歲市藥以療民疾。

八月壬戌,陳執中罷。以文彥博為昭文館大學士,宋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集賢殿大學士,龐籍為樞密使,高若訥參知政事,梁適為樞密副使。甲申,策制

舉、武舉人。

九月乙巳,廣源州蠻儂智高寇邕州,詔江南、福建等路發兵以備。戊午,太

白犯南斗。己未,罷武舉。冬十一月丙申,詔河北被災民八十以上及篤疾不能自

存者,人賜米一石、酒一斗。辛丑,詔民有冤、貧不能詣闕者,聽訴于監司以聞。

十二月甲子,遣入內供奉高懷政督捕邕州盜賊。是歲,大留國來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