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他是歐陽修以後的文壇領袖,多才多藝,詩、詞、文、書、畫都是一代大師,著述十分豐富。

蘇軾的一生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蘇軾出生在一個富有教養的家庭,父親蘇洵是著名的散文家,母親程氏是有文化明大義的女子。少年蘇軾在父母的培育下,勤奮好學,博通經史。他成長在一個表面承平而內里各種社會矛盾漸趨尖銳的時代。這時代一方面號稱“百年無事”,經濟文化都有相當的發展;另一方面又是既有遼、夏入侵的外患,又有豪強兼並、人民困苦不堪的內憂。社會危機四伏,積貧積弱的形勢日益嚴重,改革的呼聲,在士大夫層中漸次高漲。蘇軾在這樣的家庭與社會氣氛熏陶下,受儒家經時濟世思想的影響,早年即立下用世之志,以身許國,並主張針對現實中的種種弊端進行改革。他二十一歲隨父入京參加進士考試,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與弟蘇轍同科及第。時父蘇洵也深受重視,父子三入,一時名噪京師,蘇軾中進士後,二十五歲卜父、弟再至汴京。授他河南主簿,不赴。二十六歲參與制科考試,隊三等,授大理評事,簽判鳳翔府,從此踏上仕途。蘇軾在風翔三年還京,差判登聞鼓院,又授直史館。因父蘇洵病故,回鄉睜喪。三十四歲再到汴京,判官告院。這時王安石正推行靳法,蘇雖也有志于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狀況,但在變法思想上與王安石檸在分歧。他不主張遽變,反對“求之過急”,于是接連上書抻宗,反時王安石變法方案,于是引起王安石一派的排擠。蘇軾為了遠身禍,求為外任,先後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蘇軾出京作地方官,勤政愛民,盡心職守。八九年的時間,他撮然輾轉遷徙,但每到一地都興修水利,賑濟災民,減免租稅,體察民間疾苦。而對于新法實行中的一些流弊,也“不敢默視”。後因“托事以諷”寫了一些與新法有關的詩文,被言官何正臣、舒宦、李定晦人彈劾為“包藏禍心”、“指斥乘輿”,于是在湖州任上被突然逮捕送交禦史台論罪。從元豐二年七月被押,到十-一月釋放,蘇軾在獄中倍受詬辱,幾置死地,幸得多方營救,才得貶出。這就是有名酌“烏台詩案”,蘇軾生活、思想與創作也從此開始了巨大的轉折。蘇軾出獄後,被貶為黃州團陳副使,但不得簽押公事,近于流放。他因經濟困難,申請城東坡荒地,躬耕求食t自號東坡居士。黃州五年,蘇軾思想轉變很大。一方面他沒有放棄儒家經世濟民思想,繼續關心國家政局,因壯志難酬而苦悶;另方面他閉門思過,消極彷徨,又時時向佛老思想去求解脫。但這幾年卻是蘇軾創作上的豐收時期,雄偉的江山,淳厚的民風,溫暖的友情,不能忘懷現實的壯心,促使他寫出了許多著名的詩文,或雄健豪放,或清曠淡遠,成為他一生創作的高峰。元豐八年,神宗病故,哲宗即位,高太後聽政,政局發生變化,起用舊黨人物司馬光、呂公著等人,全面廢除王安石新法,史稱“元枯更化”。蘇軾即被起用為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但蘇軾對待新法,又主張“參用所長”(《辯試館職策問劄子》),反對執政大臣們:的全盤否定新法。這種注重現實利害的精神和耿直態度,又和司馬光等舊黨人物產生分歧。司馬光病死,蘇軾為舊黨官僚所忌恨,又要求外放,于是在元祜四年三月又出知杭州。蘇軾十五年後再次至杭,“江山故國,所至如歸,父老遺民,與臣相問”(《杭州謝表,)。他勤政愛民,開浚西湖,賑濟災民,興建醫坊,為百姓作了許多好事。


至元枯六年二月,以翰林學士承旨召還京都。入朝後本擬有所建樹,不料又為舊黨賈易等誣陷,心情郁悶不願留在京城,于是又上書請求外放,不久便被派知颍州,後又改知揚州、定州。蘇軾從黃州被召還,第一次在朝期間,主持過學士院考試和進士貢舉。他為國家振興積極薦舉擢拔後進,于是有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陳師道等才士云集京都,一時文壇興盛。蘇軾儼然成為文壇盟主,為北宋後期文學的發展,開創出一個新的局面。遠謫惠、儋時期舊黨的支持者高太後病死,哲宗執政,又恢複神—票薪荏;于冪新黨人物又紛紛上台。但這時的新黨拋棄了王安石變法的精神,將打擊“元枯黨人”作為主要目標,于是舊派人物紛紛遭到貶斥。王安石變法這一具有偉大意義的政治運動,蛻化為爭權奪利的黨派之爭,蘇軾竟成為黨爭的犧牲品。他被擠出朝廷,先是貶為建昌軍司馬,惠州安置;未到惠州又貶為甯遠軍節度副使,仍到惠州安置。蘇軾在惠州度過兩年謫居生活,雖是衰邁之年,處境困頓,仍然關心人民,積極發展農業與興修水利,為改善百姓生活不遺余力。紹聖四年蘇軾已六十多歲高齡,又被改貶為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即被流放到海南島。當時海南地處天涯海角,境況極其荒涼,生活極端艱苦,“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每無炭,夏無寒泉”(《與程天侔書》)。但蘇軾不戚戚于個人憂患,積棋為當地土族人民做好事,獎勵農業生產,傳播文化知識,破除陋習培養才,一直樸樸工作到最後赦還。遠貶惠、儋時期,條件最為艱苦,但蘇軾思想曠達,隨遇而安,並沒被困難壓倒,反而出現了創作豐收。這時期他寫了大量的和陶詩與書劄散文,詩風恬淡、超拔,精深華妙,成為蘇軾一生創作的最後錦繡。元符三年,鞭宗繼位,蘇軾獲赦北還,海南父老“執手涕泣”(《遁齋閑覽)。剪杜過大庾嶺時,有“問翁大庚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的躺慨,還膽回朝再竭忠誠。不料行至常州病死,結束了他宦海升沉的卜生。蘇軾的思想主要是尊崇儒學,迫慕韓琦、范仲淹、富鄭、歐陽骼等政治與文壇元老,有用世之志。他關心國計民生,揭露時弊,曾氍出鞏固中央、改革官制、解除邊患等一系列政治改革主張:他在冪州領導軍民防洪救城。在杭州疏浚西湖。築堤引水。開設瘸坊,抗策減稅。直到遠貶惠州,仍“疾苦者畀之藥,殞斃者納之富。皋率眾靶橋以濟病涉者”(蘇轍《墓志銘》)。蘇軾一生積極人世,是封建時代仁政愛民的清廉官吏。但蘇軾早年也接受過道家思想的奉響,喜敢《莊子》。入仕後,由于政治上不斷受挫折,佛、道思想影響加深,井成為他尋求解脫政治苦悶的工具。他通判杭州時,經常出入佛司,拜訪名僧。黃州五年,他的佛老思想更加急劇發展。但是直到遠貶惠、儋時期,他仍然有用世之心。以儒為主,融合佛老,進退行藏,禾施不可,這就是蘇軾一生的思想狀態。這種思想境界表現在文學佛作上,既有對現實的批判,又有人生如夢的感喟,也有瀟灑自適的抒情。蘇軾作品內容的複雜性。正是他複雜思想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