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格物窮理(凡七十八條)

伊川先生答朱長文書曰:心通乎道,然後能辨是非,如持權衡以較輕重,孟

子所謂知言是也。心不通于道,而較古人之是非,猶不持權衡而酌輕重,竭其目

力,勞其心智,雖使時中,亦古人所謂“億則屢中”,君子不貴也。

伊川先生答門人曰:孔、孟之門,豈皆賢哲?固多眾人。以眾人觀聖賢,弗

識者多矣,惟其不敢信己而信其師,是故求而後得。今諸君于頤言,才不合則置

不複思,所以終異也。不可便放下,更且思之,致知之方也。

伊川先生答橫渠先生曰:所論大概,有苦心極力之象,而無寬裕溫厚之氣。

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屢偏而言多窒,小出入時有之。(明所照者,如

目所睹,纖微盡識之矣。考索至者,如揣料于物,約見仿佛爾,能無差乎?)更

願完養思慮,涵泳義理,他日自當條暢。

欲知得與不得,于心氣上驗之。思慮有得,中心悅豫,沛然有裕者,實得也;

思慮有得,心氣勞耗者,實未得也,強揣度耳。嘗有人言:“比因學道,思慮心

虛。”曰:“人之血氣,固有虛實。疾病之來,聖賢所不免。然未聞自古聖賢因

學而致心疾者。”

今日雜信鬼怪異說者,只是不先燭理。若于事上一一理會,則有甚盡期?須

只于學上理會。

學原于思。

所謂“日月至焉”與久而不息者,所見規模雖略相似,其意味氣象迥別,須

潛心默識,玩索久之,庶幾自得。學者不學聖人則已,欲學之,須熟玩味聖人之

氣象,不可只于名上理會,如此只是講論文字。

問:“忠信進德之事,固可勉強,然致知甚難。”伊川先生曰:“學者固當

勉強,然須是知了方行得。若不知,只是覷卻堯,學他行事,無堯許多聰明睿智,

怎生得如他動容周旋中禮?如子所言,是篤信而固守之,非固有之也。未致知,

便欲誠意,是躐等也。勉強行者,安能持久?除非燭理明,自然樂循理。性本善,

循理而行,是順理事,本亦不難,但為人不知,旋安排著,便道難也。知有多少

般數,煞有深淺,學者須是真知,才知得是,便泰然行將去也。某年二十時,解

釋經義,與今無異。然思今日,覺得意味與少時自別。”

凡一物上有一理,須是窮致其理。窮理亦多端,或讀書,講明義理;或論古

今人物,別其是非;或應接事物,而處其當,皆窮理也。或問:“格物須物物格

之,還只格一物而萬理皆知?”曰:“怎得便會貫通?若只格一物便通眾理,雖

顏子亦不敢如此道。須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

貫通處。”

“思曰睿。”思慮久後,睿自然生。若于一事上思未得,且別換一事思之,

不可專守著這一事。蓋人之知識,于這里蔽著,雖強思亦不通也。

問:“人有志于學,然知識蔽固,力量不至,則如之何?”曰:“只是致知。

若智識明,則力量自進。”

問:“觀物察己,還因見物反求諸身否?”曰:“不必如此說。物我一理,

才明彼,即曉此,此合內外之道也。”又問:“致知先求之四端如何?”曰:

“求之情性,固是切于身。然一草一木皆有理,須是察。”

“思曰睿”,“睿作聖”。致思如掘井,初有渾水,久後稍引動得清者出來。

人思慮始皆溷濁,久自明快。

問:“如何是近思?”曰:“以類而推。”

學者先要會疑。

橫渠先生答范巽之曰:所訪物怪神奸,此非難語,顧語未必信耳。孟子所論

知性知天,學至于知天,則物所從出,當源源自見。知所從出,則物之當有當無,

莫不心諭,亦不待語而後知。諸公所論,但守之不失,不為異端所劫。進進不已,

則物怪不須辨,異端不必攻,不逾期年,吾道勝矣。若欲委之無窮,付之以不可

知,則學為疑撓,智為物昏,交來無間,卒無以自存而溺于怪妄必矣。

子貢謂:“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既言“夫子之言”,則是居

常語之矣。聖門學者以仁為己任,不以苟知為得,必以了悟為聞,因有是說。

義理之學,亦須深沉方有造,非淺易輕浮之可得也。

學不能推究事理,只是心粗。至如顏子未至于聖人處,猶是心粗。

博學于文者,只要得習、坎、心、亨。蓋人經曆險阻艱難,然後其心亨通。

義理有疑,則濯去舊見,以來新意。心中有所開,即便劄記,不思則還塞之

矣。更須得朋友之助,一日間朋友論著,則一日間意思差別,須日日如此講論,

久則自覺進也。


凡致思到說不得處,始複審思明辨,乃為善學也。若告子則到說不得處遂已,

更不複求。

伊川先生曰:凡看文字,先須曉其文義,然後可求其意。未有文義不曉而見

意者也。

學者要自得。《六經》浩渺,乍來難盡曉。且見得路徑後,各自立得一個門

庭,歸而求之可矣。

凡解文字,但易其心,自見理。理只是人理,甚分明,如一條平坦底道路。

《詩》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此之謂也。或曰:“聖人之言,恐不可以

淺近看他。”曰:“聖人之言,自有近處,自有深遠處。如近處怎生強要鑿教深

遠得?楊子曰:‘聖人之言遠如天,賢人之言近如地。’頤與改之曰:‘聖人之

言,其遠如天,其近如地。’”

學者不泥文義者,又全背卻遠去;理會文義者,又滯泥不通。如子濯孺子為

將之事,孟子只取其不背師之意,人須就上面理會事君之道如何也。又如萬章問

舜完廩浚井事,孟子只答他大意,人須要理會浚井如何出得來,完廩又怎生下得

來。若此之學,徒費心力。

凡觀書不可以相類泥其義,不爾,則字字相梗。當觀其文勢上下之意,如

“充實之謂美”與《詩》之美不同。

問:“瑩中嘗愛《文中子》‘或問學《易》,子曰:終日乾乾可也’,此語

最盡。文王所以聖,亦只是個不已。”先生曰:“凡說經義,如只管節節推上去,

可知是盡。夫終日乾乾,未盡得《易》,據此一句,只做得九三使。若謂乾乾是

不已,不已又是道,漸漸推去,自然是盡。只是理不如此。”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言道之體如此,這里須是自見得。”張繹

曰:“此便是無窮。”先生曰:“固是道無窮,然怎生一個‘無窮’便道了得他。”

今人不會讀書。如“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

雖多,亦奚以為?”須是未讀《詩》時,不達于政,不能專對;既讀《詩》後,

便達于政,能專對四方,始是讀《詩》。“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

正牆面”,須是未讀《詩》時如面牆,到讀了後便不面牆,方是有驗。大抵讀書

只此便是法。如讀《論語》,舊時未讀是這個人,及讀了後來,又只是這個人,

便是不曾讀也。

凡看文字,如七年必世百年之事,皆當思其如何作為,乃有益。

凡解經不同,無害;但緊要處不可不同爾。

焞初到,問為學之方。先生曰:“公要知為學,須是讀書。書不必多看,

要知其約,多看而不知其約,書肆耳。頤緣少時讀書貪多,如今多忘了。須是將

聖人言語玩味,入心記著,然後力去行之,自有所得。”

初學入德之門,無如《大學》,其他莫如《語》、《孟》。

學者先須讀《語》、《孟》。窮得《語》、《孟》,自有要約處,以此觀他

經甚省力。《語》、《孟》如丈尺權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見得長短輕

重。

讀《論語》者,但將諸弟子問處便作己問,將聖人答處便作今日耳聞,自然

有得。若能于《論》、《孟》中深求玩味,將來涵養成甚生氣質!

凡看《語》、《孟》,且須熟玩味,將聖人之言語切己,不可只作一場話說。

人只看得此二書切己,終身盡多也。

《論語》有讀了後全無事者,有讀了後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了後知好之

者,有讀了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為本。《論語》、《孟子》既治,則《六經》

可不治而明矣。讀書者當觀聖人所以作經之意,與聖人所以用心,與聖人所以至

聖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晝誦而味之,中夜而思之,

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則聖人之意見矣。

讀《論語》、《孟子》而不知道,所謂“雖多,亦奚以為”。

《論語》、《孟子》只剩讀著便自意足,學者須是玩味。若以語言解著,意

便不足。某始作此二書文字,既而思之又似剩。只有些先儒錯會處,卻待與整理

過。

問:“且將《語》、《孟》緊要處看如何?”伊川曰:“固是好,然若有得,

終不浹洽。蓋吾道非如釋氏,一見了便從空寂去。”

“興于《詩》”者,吟詠性情,涵暢道德之中而歆動之,有“吾與點”之氣

象。(又曰:“興于《詩》”,是興起人善意,汪洋浩大,皆是此意。)


謝顯道云:明道先生善言《詩》。他又渾不曾章解句釋,但優游玩味,吟哦

上下,便使人有得處。“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遠,曷云能來?”思之切

矣。終曰:“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歸于正也。又云:

伯淳常談《詩》,並不下一字訓詁,有時只轉卻一兩字,點掇地念過,便教人省

悟。又曰:古人所以貴親炙之也。

明道先生曰:學者不可以不看《詩》,看《詩》便使人長一格價。

“不以文害辭。”文,文字之文,舉一字則是文,成句是辭。《詩》為解一

字不行,卻遷就他說,如“有周不顯”,自是作文當如此。

看《書》須要見二帝三王之道。如二《典》,即求堯所以治民、舜所以事君。

《中庸》之書,是孔門傳授,成于子思、孟子。其書雖是雜記,更不分精粗,

一滾說了。今人語道,多說高便遺卻卑,說本便遺卻末。

伊川先生《易傳序》曰: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也。其為書也,廣大

悉備,將以順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盡事物之情,而示開物成務之道也。聖人

之憂患後世,可謂至矣。去古雖遠,遺經尚存。然而前儒失意以傳言,後學誦言

而忘味,自秦而下,蓋無傳矣。予生千載之後,悼斯文之湮晦,將俾後人沿流而

求源,此《傳》所以作也。《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

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備于辭。

推辭考卦,可以知變,象與占在其中矣。“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

變而玩其占。”得于辭、不達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于辭而能通其意者也。至微

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源,顯微無間。觀會通以行其典禮,則辭無所不備。

故善學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予所傳者辭也,由辭以得意,則

在乎人焉。

伊川先生答張閎中書曰:《易傳》未傳,自量精力未衰,尚覬有少進爾。來

書云:“易之義本起于數。”則非也。有理而後有象,有象而後有數。《易》因

象以明理,由象以知數。得其義,則象數在其中矣。必欲窮象之隱微,盡數之毫

忽,乃尋流逐末,術家之所尚,非儒者之所務也。(理無形也,故因象以明理。

理既見乎辭矣,則可由辭以觀象。故曰:得其義,則象數在其中矣。)

知時識勢,學《易》之大方也。

《大畜》初二,乾體剛健而不足以進,四五陰柔而能止。時之盛衰,勢之強

弱,學易者所宜深識也。

諸卦二五,雖不當位,多以中為美;三四雖當位,或以不中為過。中常重于

正也。蓋中則不違于正,正不必中也。天下之理,莫善于中,于九二、六五可見。

問:“胡先生解九四作太子,恐不是卦義。”先生云:“亦不妨,只看如何

用,當儲貳則做儲貳使。九四近君,便作儲貳亦不害。但不要拘一,若執一事,

則三百八十四爻只作得三百八十四件事便休了。”

“看《易》且要知時。凡六爻,人人有用:聖人自有聖人用,賢人自有賢人

用,眾人自有眾人用,學者自有學者用,君有君用,臣有臣用,無所不通。”因

問:“《坤卦》是臣之事,人君有用處否?”先生曰:“是何無用?如厚德載物,

人君安可不用?”

《易》中只是言反複往來上下。

作《易》,自天地幽明至于昆蟲草木微物,無不合。

今時人看《易》,皆不識得《易》是何物,只就上穿鑿。若念得不熟,與就

上添一德亦不覺多,就上減一德亦不覺少。譬如不識此兀子,若減一只腳,亦不

知是少;若添一只,亦不知是多。若識,則自添減不得也。

游定夫問伊川“陰陽不測之謂神”。伊川曰:“賢是疑了問,是揀難底問?”

伊川以《易傳》示門人曰:只說得七分,後人更須自體究。

伊川先生《春秋傳序》曰:天之生民,必有出類之才,起而君長之;治之而

爭奪息,導之而生養遂,教之而倫理明,然後人道立,天道成,地道平。二帝而

上,聖賢世出,隨時有作,順乎風氣之宜,不先天以開人,各因時而立政。暨乎

三王迭興,三重既備,子丑寅之建正,忠質文之更尚,人道備矣,天運周矣。聖

王既不複作,有天下者,雖欲仿古之跡,亦私意妄為而已。事之繆,秦至以建亥

為正;道之悖,漢專以智力持世。豈複知先王之道也?夫子當周之末,以聖人不

複作也,順天應時之治不複有也,于是作《春秋》,為百王不易之大法。所謂“考

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

先儒之傳曰:“游、夏不能贊一辭。”辭不待贊也,言不能與于斯耳。斯道也,

惟顏子嘗聞之矣,“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此其准


的也。後世以史視《春秋》,謂褒善貶惡而已,至于經世之大法,則不知也。

《春秋》大義數十,其義雖大,炳如日星,乃易見也;惟其微辭隱義,時措從宜

者,為難知也。或抑或縱,或與或奪,或進或退,或微或顯,而得乎義理之安,

文質之中,寬猛之宜,是非之公,乃制事之權衡,揆道之模范也。夫觀百物然後

識化工之神,聚眾材然後知作室之用,于一事一義而欲窺聖人之用心,非上智不

能也。故學《春秋》者,必優游涵泳,默識心通,然後能造其微也。後王知《春

秋》之義,則雖德非禹、湯,尚可以法三代之治。自秦而下,其學不傳。予悼夫

聖人之志不明于後世也,故作《傳》以明之,俾後之人通其文而求其義,得其意

而法其用,則三代可複也。是《傳》也,雖未能極聖人之蘊奧,庶幾學者得其門

而入矣。

《詩》、《書》載道之文,《春秋》聖人之用。《詩》、《書》如藥方,

《春秋》如用藥治病。聖人之用,全在此書,所謂“不如載之行事深切著明”者

也。有重疊言者,如征伐、盟會之類。蓋欲成書,勢須如此,不可事事各求異義。

但一字有異,或上下文異,則義須別。

《五經》之有《春秋》,猶法律之有斷例也。律令唯言其法,至于斷例,則

始見其法之用也。

學《春秋》亦善,一句是一事,是非便見于此,此亦窮理之要。然他經豈不

可以窮理?但他經論其義,《春秋》因其行事,是非較著,故窮理為要。嘗語學

者且先讀《論語》、《孟子》,更讀一經,然後看《春秋》。先識得個義理,方

可看《春秋》。《春秋》以何為准?無如《中庸》。欲知《中庸》,無如權。須

是時而為中,若以手足胼胝、閉戶不出二者之間取中,便不是中。若當手足胼胝,

則于此為中;當閉戶不出,則于此為中。權之為言,秤錘之義也。何物為權?義

也,時也。只是說得到義,義以上更難說,在人自看如何。

《春秋》傳為案,經為斷。(程子又云:某年二十時看《春秋》,黃聱隅問

某如何看,某答曰:“以傳考經之事跡,以經別傳之真偽。”)

凡讀史,不徒要記事跡,須要識其治亂安危興廢存亡之理。且如讀《高帝紀》,

便須識得漢家四百年終始治亂當如何。是亦學也。

先生每讀史到一半,便掩卷思量,料其成敗,然後卻看。有不合處,又更精

思。其間多有幸而成,不幸而敗。今人只見成者便以為是,敗者便以為非,不知

成者煞有不是,敗者煞有是底。

讀史須見聖賢所存治亂之機,賢人君子出處進退,便是格物。

元祐中,客有見伊川者,幾案間無他書,惟印行《唐鑒》一部。先生曰:

“近方見此書。三代以後,無此議論。”

橫渠先生曰:《序卦》不可謂非聖人之蘊。今欲安置一物,猶求審處,況聖

人之于《易》?其間雖無極至精義,大概皆有意思。觀聖人之書,須遍布細密如

是。大匠豈以一斧可知哉?

《天官》之職,須襟懷洪大方看得。蓋其規模至大,若不得此心,欲事事上

致曲窮究,湊合此心,如是之大,必不能得也。釋氏錙銖天地,可謂至大,然不

嘗為大,則為事不得。若畀之一錢,則必亂矣。又曰:《太宰》之職難看,蓋無

許大心胸包羅,記得此,複忘彼。其混混天下之事,當如捕龍蛇搏虎豹,用心力

看方可。其他五官便易看,止一職也。

古人能知《詩》者惟孟子,為其以意逆志也。夫詩人之志至平易,不必為艱

險求之。今以艱險求《詩》,則已喪其本心,何由見詩人之志?(詩人之性情溫

厚,平易老成,本平地上道著言語。今須以崎嶇求之,先其心已狹隘了,則無由

見得。詩人之情本樂易,只為時事拂著他樂易之性,故以詩道其志。)

《尚書》難看,蓋難得胸臆如此之大。只欲解義,則無難也。

讀書少,則無由考校得義精。蓋書以維持此心,一時放下,則一時德性有懈。

讀書則此心常在,不讀書則終看義理不見。

書須成誦。精思多在夜中,或靜坐得之。不記則思不起,但通貫得大原後,

書亦易記。所以觀書者,釋己之疑,明己之未達,每見每知新益,則學進矣。于

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

《六經》須循環理會,義理盡無窮。待自家長得一格,則又見得別。

如《中庸》文字輩,直須句句理會過,使其言互相發明。

《春秋》之書,在古無有,乃仲尼所自作,惟孟子能知之。非理明義精,殆

未可學。先儒未及此而治之,故其說多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