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

◎奚康生楊大眼崔延伯

奚康生,河南洛陽人。其先代人也,世為部落大人。祖直,平遠將軍、柔玄

鎮將。入為鎮北大將軍,內外三都大官,賜爵長進侯。卒,贈幽州刺史,諡曰簡。

父普憐,不仕而卒。

太和十一年,蠕蠕頻來寇邊,柔玄鎮都將李兜討擊之。康生性驍勇,有武藝,

弓力十石,矢異常箭,為當時所服。從兜為前驅軍主,頻戰陷陳,壯氣有聞,由

是為宗子隊主。從駕征鍾離,駕旋濟淮,五將未渡,蕭鸞遣將率眾據渚,邀斷津

路。高祖敕曰:“能破中渚賊者,以為直閣將軍。”康生時為軍主,謂友人曰:

“如其克也,得暢名績;脫若不捷,命也在天。丈夫今日何為不決!”遂便應募,

縛筏積柴,因風放火,燒其船艦,依煙直進,飛刀亂斫,投河溺死者甚眾。乃假

康生直閣將軍。後以勳除中堅將軍、太子三校、西台直後。

吐京胡反,自號辛支王。康生為軍主,從章武王彬討之。胡遣精騎一千邀路

斷截,康生率五百人拒戰,破之,追至石羊城,斬首三十級。彬甲卒七千,與胡

對戰,分為五軍,四軍俱敗,康生軍獨全。遷為統軍。率精騎一千追胡至車突谷,

詐為墜馬,胡皆謂死,爭欲取之。康生騰騎奮矛,殺傷數十人,胡遂奔北。辛支

輕騎退走,去康生百余步,彎弓射之,應弦而死。因俘其牛羊駝馬以萬數。

蕭鸞置義陽□,招誘邊民。康生複為統軍,從王肅討之,進圍其城。鸞將張

伏護自升城樓,言辭不遜,肅令康生射之。以強弓大箭望樓射窗,扉開即入,應

箭而斃。彼民見箭,皆云狂弩。以殺伏護,賞帛一千匹。又頻戰再退其軍,賞三

階,帛五百匹。蕭寶卷將裴叔業率眾圍渦陽,欲解義陽之急。詔遣高聰等四軍往

援之,後遣都督、廣陵侯元衍,並皆敗退。時刺史孟表頻啟告,高祖敕肅遣康生

馳往赴援。一戰大破之,賞二階,帛一千匹。及壽春來降也,遣康生領羽林一千

人,給龍廄馬兩匹,馳赴壽春。既入其城,命集城內舊老,宣詔撫賚。俄而,蕭

寶卷將桓和頓軍梁城,陳伯之據硤石,民心駭動,頗有異謀。康生乃防禦內外,

音信不通。固城一月,援軍乃至。康生出擊桓和、伯之等二軍,並破走之,拔梁

城、合肥、洛口三戍。以功遷征虜將軍,封安武縣開國男,食邑二百戶。

出為南青州刺史。後蕭衍郁州遣軍主徐濟寇邊,康生率將出討,破之,生擒

濟。賞帛千匹。時蕭衍聞康生能引強弓,力至十余石,故特作大弓兩張,送與康

生。康生得弓,便會集文武,乃用平射,猶有余力。其弓長八尺,把中圍尺二寸,

箭粗殆如今之長笛,觀者以為希世絕倫。弓即表送,置之武庫。

又蕭衍遣將宋黑率眾寇擾彭城,時康生遭母憂,詔起為別將、持節、假平南

將軍,領南青州諸軍擊走之。後衍複遣都督、臨川王蕭宏,副將張惠紹勒甲十萬

規寇徐州,又假宋黑徐州刺史,領眾二萬,水陸俱進,徑圍高塚戍。詔授康生武

衛將軍、持節、假平南將軍,為別將,領羽林三千人,騎、步甲士隨便割配。康

生一戰敗之。還京,召見宴會,賞帛千匹,賜驊騮禦胡馬一匹。

出為平西將軍、華州刺史,頗有聲績。轉涇州刺史,仍本將軍。以輒用官炭

瓦為禦史所劾,削除官爵。尋旨複之。蕭衍直閣將軍徐玄明戍于郁州,殺其刺史

張稷,以城內附。詔遣康生迎接,賜細禦銀纏槊一張並棗柰果。面敕曰:“果者,

果如朕心;棗者,早遂朕意。”未發之間,郁州複叛。時揚州別駕裴絢謀反,除

康生平東將軍,為別將,領羽林四千討之,會事平不行。

遭父憂,起為平西將軍、西中郎將。是歲,大舉征蜀,假康生安西將軍,領

步騎三萬邪趣綿竹。至隴右,世宗崩,班師。除衛尉卿。出為撫軍將軍、相州刺

史。在州,以天旱令人鞭石虎畫像;複就西門豹祠祈雨,不獲,令吏取豹舌。未

幾,二兒暴喪,身亦遇疾,巫以為虎、豹之祟。

征拜光祿卿,領右衛將軍。與元義同謀廢靈太後。遷撫軍大將軍、河南尹,

仍右衛,領左右。與子難娶左衛將軍侯剛女,即元義妹夫也。義以其通姻,深相

委托,三人率多俱宿禁內,時或迭出。義以康生子難為千牛備身。

康生性粗武,言氣高下,義稍憚之,見于顏色,康生亦微懼不安。正光二年

三月,肅宗朝靈太後于西林園,文武侍坐,酒酣迭舞。次至康生,康生乃為力士

舞,及于折旋,每顧視太後,舉手、蹈足、瞋目、頷首為殺縛之勢。太後解其意

而不敢言。日暮,太後欲攜肅宗宿宣光殿。侯剛曰:“至尊已朝訖,嬪禦在南,

何勞留宿?”康生曰:“至尊,陛下兒,隨陛下將東西,更複訪問誰?”群臣莫

敢應。靈太後自起,援肅宗臂下堂而去。康生大呼唱萬歲于後,近侍皆唱萬歲。

肅宗引前入閣,左右競相排,閣不得閉。康生奪其子難千牛刀,斫直後元思輔,

乃得定。肅宗既上殿,康生時有酒勢,將出處分,遂為義所執,鎖于門下。至曉,

義不出,令侍中、黃門仆射、尚書等十余人就康生所訊其事,處康生斬刑,難處

絞刑。義與剛並在內矯詔決之。康生如奏,難恕死從流。難哭拜辭父,康生忻子

免死,又亦慷慨,了不悲泣,語其子云:“我不及死,汝何為哭也?”有司驅逼,

奔走赴市。時已昏暗,行刑人注刀數下不死,于地刻截。咸言稟義意旨,過至苦

痛。嘗食典禦奚混與康生同執刀入內,亦就市絞刑。

康生久為將,及臨州尹,多所殺戮。而乃信向佛道,數舍其居宅以立寺塔。

凡曆四州,皆有建置。死時五十四。子難,年十八。以侯剛子婿得停百日,竟徙

安州。後尚書盧同為行台,又令殺之。康生于南山立佛圖三層,先死忽夢崩壞。

沙門有為解云:“檀越當不吉利,無人供養佛圖,故崩耳。”康生稱然。竟及禍。

靈太後反政,贈都督冀瀛滄三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司空公、冀州刺史,又追

封壽張縣開國侯,食邑一千戶。

子剛,襲。武定中,青州開府主簿。齊受禪,爵例降。

剛弟定國,襲康生安武縣開國男。

楊大眼,武都氐難當之孫也。少有膽氣,跳走如飛。然側出,不為其宗親顧

待,頗有饑寒之切。太和中,起家奉朝請。

時高祖自代將南伐,令尚書李沖典遷征官,大眼往求焉。沖弗許,大眼曰:

“尚書不見知,聽下官出一技。”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

及,見者莫不驚歡。沖曰:“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材若此者也。”遂用為軍主。

大眼顧謂同僚曰:“吾之今日,所謂蛟龍得水之秋。自此一舉,終不複與諸君齊

列矣。”未幾,遷為統軍。從高祖征宛、葉、穰、鄧、九江、鍾離之間,所經戰

陳,莫不勇冠六軍。世宗初,裴叔業以壽春內附,大眼與奚康生等率眾先入,以

功封安成縣開國子,食邑三百戶。除直閣將軍,尋加輔國將軍、游擊將軍。

出為征虜將軍、東荊州刺史。時蠻酋樊秀安等反,詔大眼為別將,隸都督李

崇,討平之。大眼妻潘氏,善騎射,自詣軍省大眼。至于攻陳游獵之際,大眼令

妻潘戎裝,或齊鑣戰場,或並驅林壑。及至還營,同坐幕下,對諸僚佐,言笑自

得,時指之謂人曰:“此潘將軍也。”

蕭衍遣其前江州刺史王茂先率眾數萬次于樊雍,招誘蠻夏,規立宛州,又令

其所署宛州刺史雷豹狼、軍主曹仲宗等領眾二萬偷據河南城。世宗以大眼為武衛

將軍、假平南將軍、持節,都督統軍曹敬、邴虯、樊魯等諸軍討茂先等,大破之,

斬衍輔國將軍王花、龍驤將軍申天化,俘馘七千有余,衍又遣其舅張惠紹總率眾

軍,竊據宿豫。又假大眼平東將軍為別將,與都督邢巒討破之。遂乘勝長驅,與

中山王英同圍鍾離,大眼軍城東,守淮橋東西二道。屬水泛長,大眼所綰統軍劉

神符、公孫祉兩軍夜中爭橋奔退,大眼不能禁,相尋而走,坐徙為營州兵。

永平中,世宗追其前勳,起為試守中山內史。時高肇征蜀,世宗慮蕭衍侵軼

徐揚,乃征大眼為太尉長史、持節、假平南將軍、東征別將,隸都督元遙,遏禦

淮肥。大眼至京師,時人思其雄勇,喜其更用,台省閭巷,觀者如市。大眼次譙

南,世宗崩。時蕭衍遣將康絢于浮山遏淮,規浸壽春,詔加大眼光祿大夫,率諸

軍鎮荊山,複其封邑。後與蕭寶夤俱征淮堰,不能克。遂于堰上流鑿渠決水而還,

加平東將軍。

大眼善騎乘,裝束雄竦,擐甲折旋,見稱當世。撫巡士卒,呼為兒子,及見

傷痍,為之流泣。自為將帥,恒身先兵士,沖突堅陳,出入不疑,當其鋒者,莫

不摧拉。南賊前後所遣督將,軍未渡江,預皆畏懾。傳言淮泗、荊沔之間有童兒

啼者,恐之云“楊大眼至”,無不即止。王肅弟子秉之初歸國也,謂大眼曰:

“在南聞君之名,以為眼如車輪?及見,乃不異人。”大眼曰:“旗鼓相望,瞋

眸奮發,足使君目不能視,何必大如車輪。”當世推其驍果,皆以為關張弗之過

也。然征淮堰之役,喜怒無常,捶撻過度,軍士頗憾焉。識者以為性移所致。

又以本將軍出為荊州刺史。常縛蒿為人,衣以青布而射之。召諸蠻渠指示之

曰:“卿等若作賊,吾政如此相殺也。”又北淯郡嘗有虎害,大眼搏而獲之,

斬其頭懸于穰市。自是荊蠻相謂曰:“楊公惡人,常作我蠻形以射之。又深山之

虎尚所不免。”遂不敢複為寇盜。在州二年而卒。

大眼雖不學,恒遣人讀書,坐而聽之,悉皆記識。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

竟不多識字也。有三子,長甑生,次領軍,次征南,皆潘氏所生,氣干咸有父風。

初,大眼徙營州,潘在洛陽,頗有失行。及為中山,大眼側生女夫趙延寶言

之于大眼,大眼怒,幽潘而殺之。後娶繼室元氏。大眼之死也,甑生等問印綬所

在。時元始懷孕,自指其腹謂甑生等曰:“開國當我兒襲之。汝等婢子,勿有所

望!”甑生深以為恨。及大眼喪將還京,出城東七里,營車而宿。夜二更,甑生

等開大眼棺,延寶怪而問之,征南射殺之。元怖,走入水,征南又彎弓射之。甑

生曰:“天下豈有害母之人。”乃止。遂取大眼尸,令人馬上抱之,左右扶挾以

叛。荊人畏甑生等驍勇,不敢苦追。奔于襄陽,遂歸蕭衍。

崔延伯,博陵人也。祖壽,于彭城陷入江南。延伯有氣力,少以勇壯聞。仕

蕭賾,為緣淮游軍,帶濠口戍主。太和中入國,高祖深嘉之,常為統帥。膽氣絕

人,兼有謀略,所在征討,咸立戰功。積勞稍進,除征虜將軍、荊州刺史,賜爵

定陵男。荊州土險,蠻左為寇,每有聚結,延伯輒自討之,莫不摧殄。由是穰土

帖然,無敢為患。

永平中,轉後將軍、幽州刺史。蕭衍遣其左游擊將軍趙祖悅率眾偷據峽石,

詔延伯為別將,與都督崔亮討之。亮令延伯守下蔡。延伯與別將伊甕生挾淮為營。

延伯遂取車輪,去輞,削銳其輻,兩兩接對,揉竹為縆,貫連相屬,並十余道,

橫水為橋,兩頭施大轆轤,出沒任情,不可燒斫。既斷祖悅等走路,又令舟舸不

通,由是衍軍不能赴救,祖悅合軍咸見俘虜。于軍拜平南將軍、光祿大夫。

延伯與楊大眼等至自淮陽,靈太後幸西林園,引見延伯等。太後曰:“卿等

志尚雄猛,皆國之名將,比平峽石,公私慶快,此乃卿等之功也。但淮堰仍在,

宜須豫謀,故引卿等親共量算,各出一圖以為後計。”大眼對曰:“臣輒謂水陸

二道,一時俱下,往無不克。”延伯曰:“臣今輒難大眼,既對聖顏,答旨宜實。

水南水北各有溝瀆,陸地之計如何可前?愚臣短見,願聖心湣水兵之勤苦,給複

一年,專習水戰。脫有不虞,召便可用,往無不獲。”靈太後曰:“卿之所言,

深是宜要,當敕如請。”

二年,除安北將軍、並州刺史。在州貪汙,聞于遠近。還為金紫光祿大夫。

出為鎮南將軍、行岐州刺史,假征西將軍,賜驊騮馬一匹。正光五年秋,以往在

揚州建淮橋之勳,封當利縣開國男,食邑二百戶,尋增邑一百戶,改封新豐,進

爵為子。

時莫折念生兄天生下隴東寇,征西將軍元志為天生所擒,賊眾甚盛,進屯黑

水。詔延伯為使持節、征西將軍、西道都督,與行台蕭寶夤討之。寶夤與延伯結

壘馬嵬,南北相去百余步。寶夤日集督將論討賊方略,延伯每云:“賊新制勝,

難與爭鋒。”寶夤正色責之曰:“君荷國寵靈,總戎出討,便是安危所系。每云

賊不可討,以示怯懦,損威挫氣,乃君之罪。”延伯明晨詣寶夤自謝,仍云:

“今當仰為明公參賊勇怯。”延伯選精兵數千,下渡黑水,列陳西進以向賊營;

寶夤率眾于水東尋原西北,以示後繼。于時賊眾大盛,水西一里營營連接。延伯

徑至賊壘,揚威脅之,徐而還退。賊以延伯眾少,開營競追,眾過十倍,臨水逼

蹙。寶夤親觀之,懼有虧損。延伯不與其戰,身自殿後,抽眾東渡,轉運如神,

須臾濟盡,徐乃自渡。賊徒奪氣,相率還營。寶夤大悅,謂官屬曰:“崔公,古

之關張也。今年何患不制賊!”延伯馳見寶夤曰:“此賊非老奴敵,公但坐看。”

後日,延伯勒眾而出,寶夤為後拒。天生悉眾來戰,延伯申令將士,身先士卒,

陷其前鋒。于是勇銳競進,大破之,俘斬十余萬,追奔及于小隴。秦賊勁強,諸

將所憚,朝廷初議遣將,咸云非延伯無以定之,果能克敵。授右衛將軍。

于時萬俟丑奴、宿勤明達等寇掠涇州。先是,盧祖遷、伊甕生數將等皆以元

志前行之始,同時發雍,從六陌道將取高平。志敗,仍停涇部。延伯既破秦賊,

乃與寶夤率眾會于安定,甲卒十二萬,鐵馬八千匹,軍威甚盛。丑奴置營涇州西

北七十里當原城,時或輕騎暫來挑戰,大兵未交,便示奔北。延伯矜功負勝,遂

唱議先驅。伐木別造大排,內為鎖柱,教習強兵,負而趨走,號為排城。戰士在

外,輜重居中,自涇州緣原北上。眾軍將出討賊,未戰之間,有賊數百騎,詐持

文書,云是降簿,乞且緩師。寶夤、延伯謂其事實,逡巡未閱。俄而宿勤明達率

眾自東北而至,乞降之賊從西競下,諸軍前後受敵。延伯上馬突陳,賊勢摧挫,

便爾遂北,徑造其營。賊本輕騎,延伯軍兼步卒,兵力疲怠,賊乃乘間得入排城。

延伯軍遂大敗,死傷者將有二萬。寶夤斂軍退保涇州。延伯修繕器械,購募驍勇,

複從涇州西進,去賊彭阬谷柵七里結營。延伯恥前挫辱,不報寶夤,獨出襲賊,

大破之,俄頃間平其數柵。賊皆逃遁,見兵人采掠,散亂不整,還來沖突,遂大

奔敗。延伯中流矢,為賊所害,士卒死者萬余人。延伯善將撫,能得眾心,與康

生、大眼為諸將之冠,延伯末路功名尤重。時大寇未平而延伯死,朝野歎懼焉。

贈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定州刺史,諡曰武烈。

又有王足者,驍果多策略。隸邢巒伐蜀,所在克捷。詔行益州刺史。遂圍涪

城,蜀人大震。世宗複以羊祉為益州,足聞而引退,後遂奔蕭衍。次有王神念,

足之流也。後自颍川太守奔江南。

又冀州李叔仁,叔仁弟龍環,以勇壯為將統。叔仁位至車騎大將軍、儀同三

司、陳郡開國公。後為梁州刺史,歿于關西。龍環,正光中北征,戰死白道。其

平州刺史王買奴、南秦州刺史曹敬、南兗州刺史樊魯、益州刺史邴虯、玄州刺史

邢豹及屈祖、嚴思達、呂叵、崔襲、柴慶宗、宗正珍孫、盧祖遷、高智方,俱為

將帥,並有攻討之名,而事跡不存,無以編錄。然未若康生、大眼、延伯尤著也。

史臣曰:人主聞鞞鼓之響,則思將帥之臣。何則?夷難平暴,折沖禦侮,為

國之所系也。康生等俱以熊虎之姿,奮征伐之氣,亦一時之驍猛,壯士之功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