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①.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②,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③,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④.

[譯文]

遍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所以有道的聖人這樣說:"承擔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擔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注釋]

1,無以易之:易,替代,取代.意為沒有什麼能夠代替它.

2,受國之垢:垢,屈辱.意為承擔全國的屈辱.

3,受國不祥:不祥,災難,禍害.意為承擔全國的禍難.

4,正言若反:正面的話好像反話一樣.



[引語]

本章以水為例,說明弱可以勝強,柔可以勝剛的道理.八章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本章可與八章的內容聯系起來閱讀.老子所舉水的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最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堅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軟弱無力,卻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擋的力量.這就清楚地說明,老子所講的軟弱,柔弱,並不是通常人們所說的軟弱無力的意思.此處,由于水性趨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闡揚卑下屈辱的觀念,實際上反而能夠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堅強的力量.本章後面有一句話:"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辯證法思想,其含義十分深刻,豐富.



[評析]

本章內容主要包括兩點:一是對水的贊美;二是"正言若反".張松如說:"在世界上,弱能勝強,柔能制剛的事例是不乏見的.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他親身經曆了這個時代的許多大變化,看到了曾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變,這不能不對他的思想發生重大影響;同時,在這個時期,隨著鐵器的廣泛使用,人類在征服自然界的斗爭中,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也在不斷發展.""在更遠的時代,水的特點還沒有為人們所了解,保留《山海經》中禹治洪水的傳說,和老子書中對于水的柔性和作用的認識,是很不相同的."老子認為,水雖然表面上看來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毀舍,任何堅強的東西都阻止不了它戰勝不了它;因此,老子堅信柔弱的東西必能勝過剛強的東西.這里,老子所說的柔弱,是柔中帶剛,弱中有強,堅韌無比.所以,對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張,應該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認為,體道的聖人就像水一樣,甘願處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對國家和人民實行"無為而治".

再說"正言若反".老子所說"正言若反"是老子對全書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論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等等.孫中原說:"這里連句子的結構都是類似的.……他們本來是彼此相異的,互相排斥的,對立的,但在某種條件下,某種意義上,表示某種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對方具有了統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滲透,彼此同一,一致.這樣,在同一個判斷中,就包含了對立概念的流動,轉化,體現了概念的靈活性.這種靈活性是有條件的,老子中的話也只在一定條件下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