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帝國的劫難 第8節:李唐王朝的兩難(2)

作為唐朝曆史上第一個榮膺此職的人,同時也作為今後長達一百五十年的“宦官之亂”的始作俑者之一,魚朝恩注定要被載入史冊,也注定要被重重地記上一筆。

之所以要讓一個宦官擔任如此重要的職務,李亨的解釋是:郭子儀和李光弼皆是國家的大功臣,誰統禦誰、誰從屬于誰都不好。所以,干脆就不要設置元帥,來個“觀軍容使”就解決問題了。

理由自然是冠冕堂皇。

而通常我們都知道,冠冕堂皇的理由往往不是真正的理由。

真正的理由是——李亨害怕。

這年頭,想當皇帝的人太多了。隨便一個鄉下來的阿貓阿狗,吆喝數百號弟兄,扯一面帶字的布,胸中就會油然而生當天子的欲望了。何況是手握二十多萬兵馬的一個大將!更何況還會有源源不斷的後續部隊將陸續集結!這是什麼概念?這是傾天下之力集于一人之手啊!幾年前的安祿山僅憑河北三鎮就幾乎傾覆整個李唐了,要說今天的某個節度使一夜之間握有天下兵權而不會生出當皇帝的野心——不會突然間掉轉矛頭反戈一擊,唐肅宗李亨實在沒有這個把握。

所以,李亨只能把這個可怕的力量交給宦官——交給一個無家無後更無天子野心的宦官。這種以伺候人為職業的奴才長年與天子朝夕相處,無論如何也比外面那些以殺人為職業的將軍更讓皇帝感到放心。

這樣的想法,應該也不是李亨一個皇帝所獨有。

換句話說,這叫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既然理由如此充分,我們便足以看出,唐肅宗李亨上述的那項職務發明顯然不屬于心血來潮;同時我們也足以看出,魚朝恩之流能夠浮出水面實在是曆史的必然。而在日後的唐朝曆史上——一代又一代權宦能夠前仆後繼地躍居帝國的權力頂峰——實在也就不足為奇。

我們不知道唐肅宗李亨會不會意識到把兵權交給宦官的副作用。可就算他多少能意識到,他也絕不敢想象,這種做法導致的後患竟會是如此嚴重而又如此深遠——若干年後,李亨的兒孫皇帝們不僅大權旁落、被一群宦官玩弄于股掌之中,而且連生殺廢立都取決于閹宦之手!

然而,這一切能怪李亨嗎?

恐怕不能。

能怪日後每一個把兵權交給宦官的皇帝嗎?

恐怕也不能。

因為,李唐的皇帝們不就是為了避免類似“安史之亂”這樣的兵變,不得以才把兵權交給宦官的嗎?既然把兵權交給藩鎮就有“藩鎮之亂”,把兵權交給宦官又會產生“宦官之亂”,那李唐的皇帝們到底把兵權交給誰,才不會亂呢?

這是李唐王朝的兩難。

這恐怕也是中國式權力分配制度中一種具有典型意義的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