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是藩鎮,還是敵國? 第33節:順宗完了,王叔文也死定了(1)

四順宗完了,王叔文也死定了

王叔文也意識到,如果不能奪取宦官手中的兵權,那麼剛剛燃起的改革之火便隨時有可能被撲滅。五月初三,王叔文以皇帝名義任命原右金吾大將軍范希朝為左右神策京西諸城鎮行營節度使,任命原度支郎中韓泰為行軍司馬。

此時駐紮在長安西面的左右神策軍是中央禁軍的最精銳部隊,自從德宗回鑾之後便一直讓宦官執掌。王叔文的此項任命顯然是故伎重施,他希望把老將范希朝推到台前,取代宦官,再讓心腹韓泰架空范希朝,掌握實權。

可王叔文這回的如意算盤是完全打錯了。

軍隊不同于文官機構,僅憑天子的一紙任命狀絕對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就獲得軍隊的效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各級禁軍將領和俱文珍等宦官首領之間早已建立了根深蒂固的利益關系。所以不要說韓泰這種年輕的文官根本無戲可唱,就算范希朝這種資曆深厚的老將出馬,那些禁軍將領也不見得會買他的賬。

很快王叔文就會無奈地明白這一點。

五月二十三日,俱文珍等人再次脅迫順宗皇帝,以明升暗降的手段給王叔文加了一個戶部侍郎銜,卻免除了他的翰林學士一職。說起來這個翰林學士的職務並不重要,可問題是一直以來王叔文都是以此職坐鎮翰林院,從而領導這場改革;現在免去他的翰林學士身份,也就等于把他逐出了改革派的大本營,這讓王叔文等人實在難以接受。王伾立即上疏順宗,請求為王叔文保留該職務。但一再上疏的最終結果只是允許他每隔三五天進一趟翰林院,而複職的請求卻被徹底駁回。

王叔文痛苦而憤怒地意識到——此刻的順宗皇帝基本上已經被俱文珍等人完全控制了。

宦官勢力的強大讓他始料未及。

接下來的日子里,更讓王叔文感到痛苦和憤怒的事情接踵而至。

那並不是來自反對派的打擊,而是來自改革陣營的內部分裂——宰相韋執誼已經從他的戰友變成了他的仇敵。

表面上的原因是二人的性格和處世方法差別太大:王叔文操切忌刻、難以容人、樹敵太眾,而且對改革的期望值太高、速度太快、打擊政敵的手段太狠;而韋執誼性情則相對比較柔和,處事方式比較委婉,更講究策略,但也少了一點正直,多了一些心計。

六月初,一個偶然事件使二人的這種潛在差異突然間轉變成了公開矛盾。事情源于一個叫羊士諤的地方官。由于此人對王叔文的改革不滿,所以趁著進京辦差的機會,在公開場合抨擊王叔文的政策。王叔文勃然大怒,決定殺一儆百,准備下詔將其斬首;可韋執誼堅決反對。王叔文無奈,退了一步,要求將其亂棍打死;韋執誼還是不從,只把羊士諤貶為偏遠山區的縣尉。王叔文怒不可遏,就在人前人後痛罵韋執誼。二人關系就此破裂。改革派的所有成員都為此深感不安,可又無計可施。

差不多在此前後,又一個類似事件進一步激化了二人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