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青春皇帝:將娛樂進行到死 第76節:一切都打回了原形(2)

這是自元和中興以來李唐朝廷首度對藩鎮做出的妥協。

此一妥協意味著勵精圖治的憲宗皇帝通過十五年奮斗所取得的成果就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穆宗李恒即位剛剛一年,一切便都打回了原形。

這是李恒的悲哀,更是一個帝國的悲哀。

不過此時的李恒並不知道,更多的悲哀還在後面。

因為既然有了第一次妥協,就很容易有第二次、第三次……

長慶二年(公元822年)正月,率領魏博軍隊出征成德的田布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境地。

因為士兵們不想打仗。

倒不是他們怕死。

而是他們不肯為朝廷去送死。

眾所周知,魏博、盧龍、成德這三個造反專業戶曆來同穿一條褲子,對他們來說,為了共同的利益聯合起來對抗朝廷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光榮;可要叫他們為了朝廷的利益互相攻伐,那不但違背了他們的意願,甚至讓他們覺得是一種恥辱。

田布領著這樣的一群士兵打仗,結果可想而知。而他手下的先鋒兵馬使史憲誠又趁機對士兵們進行挑撥煽動,一心想架空甚至取代田布。正月初八,田布的部隊終于嘩然四散,大部分人投奔了史憲誠。田布僅帶著中軍八千人黯然返回魏州。

三天後,田布召集眾將,打算整編部隊再次出征,眾將公然對他說:“大帥如果能按河朔的老規矩辦事(割據),我們就算死,也會盡力效忠;可要是想出戰,我們絕不奉命。”

田布就在那一刻徹底絕望了。他自覺討伐無功,又鎮不住這些驕兵悍將,無顏面對朝廷,遂留下一封遺書,然後在父親田弘正的靈位前揮刀自盡。

史憲誠聽到消息,大喜過望地對眾人說:“一切遵照河北的老規矩行事。”

正月十六日,田布自殺、史憲誠自立為留後的消息傳到長安。

正月十七日,朝廷任命史憲誠為魏博節度使。

僅僅一天,穆宗和他的宰相們就妥協了。

如此迫不及待地妥協,很可能連史憲誠都會感到大出意料之外。

到了二月,深州被圍已經整整半年多了,政府軍從三面救援,皆因糧草不繼而無法前進。就連其時的名將李光顏也只能閉營自保。士卒每天的供給只有陳米一勺(百分之一升)。眼看深州淪陷在即,而中央的財政基本上也無法再支撐,穆宗和他的宰相們只能采取最後一個辦法,也是最管用的辦法——妥協。

二月初二,朝廷任命王庭湊為成德節度使。

至此,河北三鎮悉數脫離中央,重新回到了半獨立狀態。並且從這一年起直至唐亡,再也沒有被收複過。

此時此刻,忠于李唐的臣民們除了仰天一哭之外,還能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