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18節:榮寶齋(18)

“大叔,我要是能出去,我幫您想想辦法。”張幼林說得很真誠,霍震西看著他,愛憐地胡嚕了一下他的腦袋:“扯淡!你個小毛孩子,能有什麼辦法?行啦,大叔我心領了,你睡覺去吧。”霍震西側身躺下,很快就打起了呼嚕,可張幼林卻很久都沒有睡著,他睜著兩只大眼睛出神地想著,這個世道也太不公平了,當好人怎麼就要遭人陷害呢?霍大叔真冤啊……

山西按察使司衙門里,按察使額爾慶尼正坐在條案前批改公文。額爾慶尼三十出頭,他身高五尺,長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在官場上也算是少年得志,不過這位仁兄不是靠本事上來的,他能謀得這樣一個官職,還得從他的發小貝子爺說起。

貝子爺比額爾慶尼大兩歲,有純正的皇族血統,姓愛新覺羅名溥偲,他的祖父是道光皇帝的親弟弟,被封為多羅郡王,二十多歲就故去了,爵位傳給了他的父親。按照清制,子承父位要降襲一等,所以貝子爺的父親承襲的是貝勒爵,到了他這兒自然再降一等成為貝子。額爾慶尼的父親就任云貴總督的時候,他正在給溥偲當伴讀,倆人一塊兒學習四書五經、弓馬騎射,溥偲只有姐妹沒有兄弟,他拿額爾慶尼當親弟弟看待,可謂關愛有嘉;額爾慶尼的父親也不大願意把兒子帶到西南邊陲,就做了個順水人情讓他留在了貝勒府,這樣,額爾慶尼和溥偲一起度過了少年和青年時代的大部分時光。額爾慶尼的父親過世以後,他出于對自己前程的考慮,決定涉足官場,自然幫忙的人就是兄長溥偲了,溥偲這時已經承襲了父親的爵位,人稱貝子爺。皇宮里上上下下都是貝子爺的親戚,再加上他和老佛爺的關系不錯,所以,沒費多大力氣就舉薦額爾慶尼到山西補了按察使的缺。

這山西按察使為正三品,負責掌管一省的風紀,澄清吏治、審核刑獄,隸屬于總督和巡撫,也是一省的重要官員之一。不過,額爾慶尼對政務和官場上的應酬都不是太有興趣,經常心不在焉。遠離京城之後,他愈加懷念起過去吃喝玩樂的日子,特別是每天早上遛完鳥之後,和一幫有同好的貴族、官宦子弟聚在泰豐樓黃鳥兒座的茶館里,喝著明前的龍井,就著泰豐樓特制的宮廷小點心,天南地北的一通兒神侃,那份舒坦喲……孰料,太原府提籠架鳥之風遠遜于京城,額爾慶尼來了好幾個月居然就沒有相中一個理想的去處,不免心灰意冷起來,直想脫下這身官服一走了之。倒是貝子爺寫了一封長信勸他先忍著點,好歹混個一年半載的,他在京城里再幫著尋麼個合適的職位,額爾慶尼這才安頓下來。

平心而論,額爾慶尼的心眼兒不壞,就是腦子不大好使,處理起事情來往往瞻前不顧後,又好認個死理,再加上凡事漫不經心的性格,所以時不常的會發出一些顯而易見腦子不夠使的指令,讓下屬苦不堪言。

這時,額爾慶尼還坐在條案前批改公文,他的貼身侍從三郎風塵仆仆地走進來:“稟報大人,我回來了。”三郎二十四五歲,一副精明強悍的樣子。

額爾慶尼抬起頭來,端詳了三郎好一會兒,才問了一句不關痛癢的話:“剛到吧?”

三郎頓時警覺起來:“剛到,我把令尊大人護送到京城,沒敢耽擱,立刻就往回趕了,這一路上還算順利。”

“順利就好,近來政務繁忙,要啟稟聖上的事情很多,白折兒眼看要用完了,你趕緊再去趟京城,記住,到城南琉璃廠,買松竹齋的,快去快回。”

三郎立刻就蔫兒了:“是大人,小的明日就啟程。”從額大人的房間里出來,三郎就嘟囔起來:“怎麼不早說啊,這剛從京城回來,又他媽得折回去……”

牢房里,霍震西正在教張幼林摔跤,劉一鳴打開牢門進來:“我說你們干嗎呢,是要拆房子還是炸獄?”

霍震西鄙視地瞟了劉一鳴一眼:“我在教這小子練功夫,將來當個刺客,出去以後第一個拿你練手。”

“哼!就他?”劉一鳴伸出右手的食指指著張幼林的鼻子說:“他能自個兒把鼻涕擦乾淨了就不錯,還當刺客呢,他要能當刺客,我就能當九門提督了。小子,收拾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