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跟著公公打天下

,為您.

公公們真都是好人麼?

這論點就跟士大夫都是壞人一樣,經不起推敲的.

不過屁股決定腦袋.

良臣這是一屁股徹底坐在公公那邊了,沒辦法,誰讓他二叔是九千歲呢.就算他現在奮發向上,回家寒窗苦讀十年,求個金榜題名,將來,還是個"閹黨"?弄不好跟他哥良卿一樣,就被崇禎拉到菜市口砍了.

所以,連血脈都打上了"閹黨"烙印,根正苗紅的良臣,肯定要為公公們大唱一曲忠誠的贊歌.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世上只有公公好,大明朝廷永不倒…

但說實在的,良臣之所以急切勸萬曆往外大派太監,一是出于公心,放眼看世界,和洋鬼子們競爭,世界那麼大,不搶白不搶.

歐羅巴鎮守那是笑話,亞細亞這一塊,卻有著切實可能.至少,馬六甲鎮守太監還是能操作起來的.

一句話,現在世界的趨勢是搶劫,那麼洋人能搶得,咱漢人為何搶不得?單論軍事實力,咱大明可比那些洋鬼子強的多.

只要操作得當,跟著公公打天下,裝備不回收.

二來是出于私心,琢磨著萬曆要采納他的建議,到時候那幫外出的公公們肯定得找他魏舍人詢問具體辦法.

主意是魏舍人出的,萬國圖都在他心里,公公們大字不識,光有出去干活發財的勇氣肯定是不行的,得魏舍人幫著參謀.要不然裝備全了,人手齊了,卻不知道打哪入手,那可就干著急了.

但是魏舍人一窮二白,公公們總不能讓他白費腦子吧.有錢給錢,沒錢不要緊,入份干股總行吧?

恭喜發財,恭的是萬曆不假,同樣也是賀他魏良臣啊.

這事得快,得趁早,不能耽擱,洋鬼子們手黑著呢.

最好能有一個出類拔萃的公公先去弄一個試點,弄個特區,只要大量的財富從海船卸到大明,不愁公公不積極,不愁士大夫們不動心,不愁潮流起不來.

這個特區在哪,良臣得好生研究下.

對面,萬曆大生知己之感,身為皇帝,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太監的可靠性絕對強過外朝那幫臣子們.最起碼,太監們不敢違背他這皇帝的意思.

而放眼古今,每當改朝換代,新朝之人總有無數舊朝官員,但卻無多少舊朝太監.

原因何在?

歧視!

在儒生眼里,閹人似乎天生就和奸詐小人聯系在一起.

士大夫們不屑于之共事,自然而然,這新朝里自然沒有舊朝大珰們的位子了.

正如魏良臣所言,公公們和皇帝的關系,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皇帝沒了,他們連要飯花子都不如.底層的小伙者們還罷了,換個主子繼續倒馬桶打掃,有權有勢的那些大珰們,不被抄家砍頭就算祖上積德了.

因而,單論忠誠,太監們確是比朝官們要強.有明一代,鎮守太監,監軍太監殉國的人數也是曆朝之最的.

同樣有感觸的,甚至感觸更深的肯定就是張公公和崔公公了.

二人可是人魏舍人口中的當事人.

家生子的比喻很貼切,公公們于皇室而言,不正是民間富戶家里的家生子麼?離了主家,他們這些家生子就是無根的浮萍了.

要得!

咱內廷就是比外朝對皇爺更忠心啊!

張誠緊繃的面皮舒緩了下來,他固然打小受大學士教誨,以儒生為榮,但畢竟是淨身之人,眼下代表的是內廷,不可能真和外朝尿一壺去,雙方更多的利用關系.

而外朝對內廷的偏見,是根深蒂固的,這一點張誠心知肚明.現在突然有個人跳出來說內廷比外廷值得信任,大說公公們好話,饒是張誠剛才氣的想將魏良臣拖出去杖斃,這會也不禁好感大生.

崔文升不住點頭,他倒是想起去年宮里曾流傳說,有個少年對都察院的一幫禦史說內廷之人都是身殘志堅,結合時間一想,莫非這身殘志堅四字也是從魏良臣口中說出.若那樣的話,這少年倒真是八面玲瓏,內廷之友啊.

"話說的是粗,但理不錯."


朱常洵是"爭國本"的當事人之一,雖然不是他直接出面,但卻是利益相關者.你要說這位福王殿下沒有當太子的野心,那肯定是自欺欺人的.

自個為何沒能當上太子,還不是外朝從中作的梗麼.

現在,魏良臣說內廷的公公比外朝的大臣更值得信任,朱常洵肯定要出于公心幫著說一句.

鄭貴妃聽兒子這麼說,笑了笑,微微搖頭.卻不知是不同意魏良臣的說法,還是覺得他不應該當外利瑪竇和李之藻的面說.

"朕早就和你母妃說過,這小子不給朕弄些虛的,有一說一,他上的那些奏章你母妃都收著呢,回頭你也看看….蠻有趣的."萬曆點了點頭,然後問魏良臣,"你說你是用什麼寫的?"

"陛下,是白話文."良臣微愕,萬曆這跳的也太快了吧.

"對,白話,大白話,也是大實話啊."萬曆深以為然,"朕就喜歡聽大實話,你說的在理."

良臣想說的是,你祖宗洪武爺和成祖永樂就是大白話始作者,那聖旨真是通俗易懂的很.可惜,你們這些皇子皇孫經過正規儒家教育,反把大白話這一直白語言形式給忘了.

空話,套話,廢話,只求修辭,駢四儷六的,到頭了一句話就能概括.這種奏疏,看著不是浪費時間麼.

良臣以自己大白話上書為榮,實際上,是他壓根不會寫那種奏疏.

不過不要緊,皇帝喜歡就行.

當著皇帝面大說太監好,良臣這是投其所好.

當然,這也是逮著了萬曆,要落在洪武爺手里,魏良臣就成了魏剝皮了--被剝的那個.

反正萬曆喜歡用公公,那良臣順其意便是.

只要最終目的達到,過程不重要.

開啟大明朝的航海搶劫大時代,公公們未必就不行了,三寶老鄭不就干的挺不錯.

說公公們不行的,那是不尊重人權,是歧視殘疾人,是可恥的偏見.

這,顯然是不可取的.

"陛下,就拿這兩位公公來說吧,他們是忠于陛下,還是忠于外人呢?"光唱贊歌還不行,良臣要拉同盟.眼面前這一紅一綠二位公公,閑著也是閑著,一塊來趟混水玩麼.

崔公公最是積極,立即挺身而出,高聲道:"奴婢當然是忠于陛下的!"

張公公猶豫了下,還是忍不住說道:"內廷只知有皇爺,不知有外人."

"好,好!"

萬曆很高興,連連點頭,然後說了一句讓良臣狂喜的話.

"你說的這件事,朕想著是不錯,朕准了!"

良臣大喜,這事件要是做起來,可真正是利國千秋啊!

心情好,看什麼都美.

眼神落在含笑的貴妃娘娘身上時,秋波為之一動,貴妃…好熟啊.

張誠沒有反對,因為這件事情和礦監稅使一樣,皇爺一旦決定了,沒人能阻止得了.再說,這件事情不過是內廷派些人手出去,又不要內庫出錢,隨他們折騰去吧.

萬曆又仔細想了想,覺得冒然去做的話還是不穩妥,于是笑著看向魏良臣,緩緩說道:"不過,這件事牽涉極大,朕可不想叫外朝罵得狗血淋頭.這樣吧,主意是你出的,由你牽頭做這事如何?"

"啊?"

這真是天降橫福,良臣求之不得,連忙頓首:"臣願為陛下效死!"

"唉,不用你效死."萬曆哈哈一笑,"只要你入宮便是."

"噢,好…"

良臣臉上的笑意凝固了.

"你是要忠于朕呢,還是要忠于外人呢?"萬曆意味深長.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