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生子當如魏良臣

收義子,多多益善.

只是,魏公公眼下還沒有跨國收義子的心思.

如小田,真田等倭衛,魏公公待他們還是如兄弟般可親的,因而斷然不會把他們也收為義子.

再說,干兒子這種東西,有史以來就沒多少好的.

況太監收的干兒,更不是好東西.

魏公公有自知之明的,他收個青皮做干兒,不過是想對方更加賣力替自家干活而矣.

真要這干兒子犯了什麼事,他魏公公頭一個就"揮淚斬馬謖",這樣就會有大義滅親光環加身了.

任那幫有鳥的士大夫們知道了,也得豎個大拇指贊一聲"賢寺".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

眼下魏公公真是急需人幫襯,因而也才便宜了趙寶樂這個青皮.

要知道,他這一拜拜的不但但是提督海事魏公公,而是咱大明朝日後的小千歲啊!

這多大的便宜啊!

造了二十輩子孽都換不來這便宜.

只可惜這趙寶樂四十大幾,若年輕個三十年,魏公公說不定還能與他趙家另有佳話傳出.

爾今,卻連高堂貴庚都不敢問,一思便寒啊.

…………

用人之道,唯才是舉.

同樣是閹二代的曹公給魏公公這個晚輩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魏公公相信,有趙寶樂這青皮干兒馬骨在前,往後,他老人家肯定義子多多.

十三太保肯定是不夠數的,一百零八郎都勉強.

當然,這往後還是要挑挑選選,年輕的最好,十八以下多多益善.

年紀太大的,除非實有必要,不然一律拒之門外.

畢竟,年紀大的家里實在沒有發展前途,不過要有貌美女眷就又是一說了.

對于兒媳婦們,魏公公肯定是虛寒問暖的,如此,才是長輩該有的樣子.

如趙寶樂這般無恥的,魏公公倒記得一人,便是天啟年間的東閣大學士顧秉謙.

顧本是翰林出身,官至禮部尚書,但因不是東林黨人,故在朝中頗受排擠,屢屢入閣都被東林阻攔.

結果顧秉謙一氣之下,索性把心一橫,不顧自己已經七十一歲高齡,轉身投了二叔,以期二叔能夠幫他入閣.

與趙寶樂這青皮直接就認爹的粗糙做法不同,顧秉謙身為文人中的極品者,做法肯定要委婉的多,不過卻更讓人好笑.

顧秉謙不是自個直接認二叔當干爹,而是讓他兒子認二叔做爺爺,這樣,算是曲線救國了.

說出去也好聽,畢竟人顧大學士自個和魏忠賢沒關系.

孩子認爺爺,他又豈好阻攔.

……….

魏公公讓船隊停在鎮江附近,自不是真的賞這三山一江美景的,而是有正事.

這正事便是那新收干兒趙寶樂替他聯絡安排的.

准確說,是魏公公請客.

客人是鎮江及揚州,泰州及淮安府一帶的商人.

而這些商人中至少有一半是最近貨物被海軍扣住的.


所以,在這些商人眼里,魏閹的酒席不好吃啊,所謂宴無好宴.

但這宴又不得不赴,不赴宴,被扣的貨物拿不回,以後也休想再從海貿中分一杯羹了.

江南商人貨物不走長江,還能咬咬牙走陸路販運閩浙,大不了運費貴些,時日久些,耗損大些,但總比被扣的要強吧.

江北商人卻是不能不走長江,他們想將貨物販給閩浙的大海商,只能走水運,不然,他們的貨物只能爛在手中,或低價拋售.

因而,海路這一塊,他們是萬萬不能放手的.

由此,注定北固山上這場宴肯定吃得起來.

除了這些商人外,魏公公的宴客名單上還有一人.

這人算起來可是他魏公公的老鄉,此人正是鎮江知府王應麟,其老家便是河間府任丘縣,和魏公公老家肅甯相隔不遠.

這年頭,除師生關系外,同鄉之情也很重要.

有鑒于此,魏公公特地派人送了份請貼給這位同鄉知府大人.

滿以為這位知府大人和自家是老鄉,魏公公又不曾在鎮江找過麻煩,王應麟肯定能給自家大開方便之門.

不曾想,這位同鄉卻是位"耿直"之士,不屑與內臣交往.

魏公公極為不高興,但也只能罵幾句不識抬舉,這會倒沒功夫給老鄉來一槍.

而那知府王應麟雖不屑與魏閹交往,卻是不敢攔魏閹上岸.

鎮江府的那些差兵見著江上大船下來的一隊隊扛著火器的軍卒,不勞上面發話,遠遠就避了去.

魏公公一身青袍,著白色披風,脖掛大金鏈,指戴金玉扳指,手拿兩核桃,老神在在,在一眾隨員簇擁下緩步上了北固山.

這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和後峰三部分組成,主峰即後峰,是風景最佳處,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稱.

宴席就在山上的凌云亭,又叫祭江亭,傳說三國時孫尚香在聽到劉備去世消息後,在此遙祭,而後投江自盡.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劉夫人,特意修了這祭江亭.

這種傳說,魏公公是嗤之以鼻的,他甯願相信是哪個有錢的大佬為了賞風景方便,這才掏錢修了這個亭子,而不是百姓為了紀念誰.

時辰尚早,客人們還未到,魏公公坐在亭中,遙看大江,這一回詩興終是攔不住了.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魏公公豪情大發,語調抑揚頓挫,忽而低沉,忽而高昂,一句一頓.難得他記性好,把個詞作完完整整背下來了.

"干爹真是好文采!"

趙寶樂情不自禁擊掌叫好,真好,干爹這詞寫的真是太好了……美中不足的是,那最後一句要是能改成生子當如趙寶樂就好了.

也不知孫仲謀是哪個,這麼得公公看好.日後若是有緣得見,還得好生奉承著才行.

王大力等武將被趙寶樂這麼一喊,也只道這詩作真是魏公公所作,聽著確是不錯,便也跟著齊聲喊好.

鄭鐸和魏公公的臨時"秘書"的趙新全則是一臉生不如死:沒文化,真是太可怕.

魏公公也是直撇嘴,以後這種沒文化的干兒子還是盡量少收.

辛稼軒的這首詞真是應景啊!

不過那最後一句要是改成生子當如魏良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