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揚州三把刀

相較新科探花郎和開山大儒,魏公公對地方官還是很親近的.

可汪通判不敢跟魏公公太親近,偏又不能表現得太疏遠,或是說瞧不起等等,因而在魏公公高興與他拉家常,詢問地方事務時,汪通判就如剌在背,十分的難受.

"你們這些地方官咧,就是在一線的官.什麼叫一線?和百姓面對面,便是一線.咱家臨來這江南時,皇爺可是說了,郡縣治,天下安.咱家可是記著皇爺說的這話咧,皇爺是個什麼意思?皇爺啊是要咱家替他看看你們這些一線的地方官,有沒有把朝廷的事辦好,有沒有把百姓的生活搞好咧."

魏公公又假冒皇帝陛下說話了,說的高興,竟然上前拉著汪通判的手,目中滿是諄諄厚意.

當然,他老人家也不忘用負在背後的手朝"秘書"趙新全擺擺,示意對方用心聽,用心記.

"你們這些一線的親民官咧,一定要牢牢記住,你們是朝廷的官,要對皇上忠誠,要時時刻刻在思想上,在行動上和皇上保持高度一致,堅守為官一任,造福四方的信念,真正做到頭腦始終清楚,立場始終堅定,萬不能和一些禍國殃民之輩走的過近,那樣,你這個親民官就不合格,莫說皇上要治你,就是咱家也要治你咧!"

說到這里,魏公公漫不經心的瞥了眼被手下拖到路邊去的錢,劉二人.

汪文秀表情十分尷尬,此刻,他的扁桃體發炎,沒法說話.

好在,這魏小太監也沒拉著他一直說下去,又斷斷續續說了一番要做好官,做好事的大道理後,這才心滿意足的負手上了他的八抬大轎.

繼而,號角一響,鑼鼓喧天,大搖大擺南行去了.

汪文秀長出一口氣,就這短短半柱香時辰,恍若當年鄉試般緊張.

再瞧錢謙益和劉宗周,一人臉黑,一人臉白,卻是不知如何說好.

錢謙益感慨萬千,想他自殿試欽點探花郎,便春風得意,重臣也罷,小臣也好,見了他探花郎都要禮遇三分,不想今日這小太監卻渾然不將他放在眼中,休說禮遇了,便是客氣一二都無,這實叫他郁結幾分.

又想未能完成修吾公所托,更覺慚愧.

望著大張旗鼓,甲士環立簇擁的魏太監遠遠離去,劉宗周終是憋不住,咬牙罵道:"一個六根不全之人也敢在聖賢子弟面前裝腔作勢,陛下真是太阿倒持,焉能授六根不全之人兵權,長此下去,我國朝豈能不重演晚唐宦官之禍!"

這話,汪文秀聽聽而矣,不敢接半分話頭.

"念台兄所言甚是!"

錢謙益卻無汪文秀的顧慮,想他能為探花郎,固是皇帝欽點,也賴黨內元老賞識.而他東林黨自"君子結黨"而來,對于當今天子,那向來是敢說敢罵的.

"自李輔國那號稱欺壓皇上的老奴始,繼而有逼宮弑帝的俱文珍與王守澄,經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稱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昭宗時的權閹楊複恭,劉季述等人,無一不是跋扈異常,可這些人生前再是顯赫無比,死後也是臭名昭著!"

"本朝王振,劉謹等奸寺,亦是此下場!"

劉宗周點了點頭,想到那些權閹的下場不由精神一振,然不過數個呼吸,神情又落寞下來,代之的是一臉憂慮.

"邪終是不能勝正,可如今這天下,我等正人卻不知要被那邪人壓得幾時!"劉宗周就差說出皇帝一天不死,這宇內就一天不靖了.

從京師一路南下歸鄉的錢謙益對此感觸也是頗深,很多事情他也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


"念台兄,如今天子信內廷而輕外朝,重內監而輕地方,我臨來路經山東時,便聞福山縣令韋國賢反對山東礦監陳增在本縣濫采濫挖,卻被陳扣上阻撓礦務的罪名,結果皇上不分是非下旨將韋國賢逮捕進京.山東巡府尹應元氣憤填胸,上疏彈劾陳增二十大罪,陳增知道後,上疏反誣尹應元遮蔽屬官,皇上偏聽偏信,竟給予了尹應元罰俸處分,這真是日月顛倒,星空不明!"

劉宗周歎了一聲:"山東礦監陳增的事我也聽過不少,據聞此人上月自請兼征東昌賦稅,皇帝竟然准了他.一到東昌,陳增就指使手下爪牙任意誣陷東昌富商巨室,說他們私藏違禁物品,借此籍沒他們的財產,東昌先後被抄產毒刑的不下數百家,可謂是富戶為之一清."

"這姓魏的小太監在江南江北所作所為和那陳增如出一轍,當真是蛇鼠一窩,狼狽為奸.只可惜,我江南無勇士啊,若有湖廣,云南,浙江,福建數省作為,又能叫這小太監如此欺我南直無人!"

劉宗周明白錢謙益所指,搖了搖頭:"此間不比那些地方,不是無有勇士,而是力難及啊."

二人都是沉默,那魏太監所依仗不過是麾下數千甲士,可此依仗卻偏偏叫南直諸公無法定奪,甚至南都城中都是沉默紛紛.

當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

若是強行發動,則勢必要南直上下一心,然此番動作卻是要震天動地的,非不得已,誰敢如此?

見那揚州汪通判假意和隨從說話不來見他二人,劉宗周冷笑一聲,低語一聲:"鼠輩,世上豈有牆頭草飛黃騰達的."

錢謙益笑而不語,再看已消失的魏閹隊伍,道:"小人得意一時,終不長久,且由他跋扈,京中諸公總不會坐視."

"牧齋可是收到什麼風聲?"劉宗周知錢謙益剛從京師回來,想來知道些什麼.

錢謙益未有隱瞞,道:"據聞有緹騎南來."

"噢?"劉宗周大喜,"可是朝廷要對這姓魏的小太監有所動作?"

錢謙益不敢肯定緹騎南下是否和魏太監有關,因而沒有確實之語.

劉宗周卻是篤定緹騎南下定是有聖旨到,因為在南都時他聽人說過閣臣葉向高,曾因無錫東林書院事與皇帝陛下爭執過.

眼下內閣只葉向高一人理政,若皇帝不想內閣癱瘓,再不情願怕也得順了葉向高.否則,皇帝本人就要臨朝視政,這又恰恰是皇帝本人最討厭的事.

"待旨意到,看這小太監還能猖狂到何時,牧齋,你也不要灰心,我們且先去見修吾公."

劉宗周性急,知道名滿天下的修吾公李三才肯定比錢謙益知道的更多,當下就想去拜訪李三才,以便確認皇帝是否真要處置這在江南膽大包天的小太監.

魏公公那邊仍是優哉游哉的奔揚州城.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到了揚州要干什麼?

當然是三把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