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幽燕雷霆 第一節 六百年老諸侯振翼而起

整個冬天,燕國朝野都處在極其亢奮之中.

秦國的無償加盟使燕國君臣又驚又喜,忐忑不安的郁悶之氣一掃而去,陡然之間舉朝振作.燕昭王與樂毅劇辛等幾位股肱大臣一會商,立即下詔各郡縣,將這一大好消息明告朝野.旬日之間,國人一片沸騰,"複我血仇!討伐暴齊!"的明誓便席卷了燕山遼東.

說起來,也是燕人壓抑得太久了.幾十年來內亂頻仍,眼看強鄰張揚崛起,燕國卻淪落得幾乎連韓國也不願與之比肩了.南邊的趙國朝夕巨變雄心勃勃,燕人惴惴不安.東邊的齊國殺氣騰騰驕橫霸道,燕人更是心驚肉跳.然則,國弱民窮又如何能挺起脊梁骨來?蘇秦發軔合縱時燕國那一束光芒早就流星般消逝了,無可奈何也,只有在天下低眉順眼,但凡大國都得卑微以待.齊國帶頭合縱攻秦,窮弱得連一支鐵騎也沒有的燕國,還得派出步軍追隨.縱然如此,狂暴的齊湣王還殺了燕國帶兵將軍張魁,對燕國極盡羞辱之能事.更有甚者,那支雖然戰力很弱但對燕國卻極其寶貴的步兵,竟被齊軍在逃離戰場之時派為後軍掩護,硬生生全數慘死在六國亂軍敗退的鐵蹄之下.分明是齊國背棄盟約,單獨吞滅宋國而致使聯軍慘敗.戰後,齊國反而再度指責燕國"敷衍合縱",將燕國做了戰敗替罪羊,強迫燕國割讓濟水北岸僅存的一百余里富魚水面.燕人心頭滴血,燕昭王還得向齊國告罪,忍氣吞聲地向齊國獻地.齊國漁民獵戶經常越境到燕國山水漁獵,燕國漁民獵戶也只有退避三舍,眼睜睜看著人家呼喝而來揚長而去,竟是連官府也不報了……如此數十年,燕人的窩囊委屈已經沉澱得快要憋悶死了,對齊國的仇恨更是深深地紮根在朝野山鄉.但凡燕人,只要提起齊國,便只"呸!"的一口,竟連二話都不屑說得.

便在燕人將及麻木之時,卻是驟然一聲驚雷--合縱六國成功,燕國要複仇了!燕國朝野如何不狂喜大悲?如何不亢奮振作?于是,對秦國的感念,對亞卿樂毅的贊頌,便在燕人中不期然彌漫開來.燕人原本慷慨豪邁,春秋三百年與老姜齊共同構成中原北部屏障的時候,從來都是濃濃的天下情懷,動輒便是"當今天下"如何如何,只可惜倏忽淪落,那慷慨豪邁之氣便也只做了無窮地歎息.如今云開霧散志氣陡長,燕國人的感慨便如滔滔易水而一發不可收拾了.

恩怨分明的燕人,最是感念秦國.且不說秦國從來沒有欺凌過燕國,便是在燕國窮弱的時候,秦國也曾與燕國兩次聯姻.當年的合縱抗秦是燕國發動的,老秦國非但沒有記仇,反倒是再三再四地與燕國修好結盟,做了燕易王王後的秦國公主,還鼎力扶持太子姬平鏟除了子之亂黨.在燕國百廢待興的時候,秦惠王竟將王子王妃派到燕國做了人質,以示對弱燕的修好願望與強固支撐.幸虧燕國沒有落井下石,在秦國最是艱難的時候放走了王子嬴稷,之後又隆重送回了秦國王妃,才使得窮弱的燕國對秦國有了一份難得的恩義.老秦國真是當得!燕國有求,竟是財貨土地兩不沾,還派出精銳鐵騎十萬並借給燕國攻城大器械.而今天下,哪一大國有如此氣度了?說人家虎狼暴秦,呸!還有沒有個天地良心了?老秦人與老燕人一個樣,恩怨分明,恩仇必報,盟邦就得這個樣!燕國偏與秦國交好!山東六國那班黑心賊,幾時卻將燕國當自家盟友看了?象齊國那條海蛇,呸!掐死它!

燕國人更是感念樂毅.

好端端一個名將之後,不在肥碩魏國吃香喝辣,卻千里迢迢跑到被洗劫一空的燕國,人圖個甚來?做官吧,只是個中大夫爵的亞卿.居家生計呢,只有十里封地百來戶子民,連個無所事事的閑居老世族都不如,粗茶淡飯布衣牛車燕國誰個不知?可偏偏就是如此一個人物,先輔助燕王吊死問孤理亂治窮穩定民心,再大刀闊斧地在燕國變法,廢除隸農,削減貴族封地,許民買賣土地,開通私市吸引六國商旅入燕,設立軍功獎勵平民從軍參戰,設立農商爵鼓勵農夫勤耕商旅勤稅等等等等,那件事都是燕人夢中所想.若非這樂毅新政,燕國人能有今天的日子?更有一樣,這個樂毅將新政納入正軌,便交給上大夫劇辛料理,自己便一頭紮進遼東練兵去了.十載寒暑,樂毅只回過薊城兩次,硬是在那白山黑水之間練出了二十萬精銳新軍.說到底,這才是燕國真正的底氣.若非這二十萬大軍,老燕人要複仇,歇著吧你!然則,燕人最為感念者,還是樂毅的人品志節.燕人永遠不會忘記,當初的亞卿子之僅僅憑著五萬遼東勁旅,便將燕國折騰得數十年雞犬不甯奄奄一息.從那以後,燕國朝野便對掌兵大臣心懷忌憚,幾乎是不由自主地側目而視.樂毅練兵之初,也是議論蜂起舉國惴惴.樂毅卻是非同尋常:不領上將軍職爵,不持燕王兵符;自請太子與三位王室元老,到遼東坐營"激勵";糧草輜重每次只領一月,每三個月請燕王觀兵一次,每半年請燕王遴選二十位德高望重的大族鄉老到遼東"勞軍".

如此五六年下來,朝野已經是一片贊頌有口皆碑了.臣民紛紛上書燕王,請授樂毅上卿之位兼掌兵符.可樂毅堅執不受,理由只是一句:"國恥未雪,萬戶之封于心何安?"便是這硬邦邦一句,燕人卻是怦然心動!自那以後,便沒有人再為樂毅請命了,各種微妙的非議也一起消失得無影無蹤.燕人終于長長地籲了一口氣:"樂毅大德,天賜燕國之福也!"

可如今,燕國複仇在即,樂毅竟還是一個亞卿,這卻如何使得?伐齊大戰,若非樂毅領兵,誰個放心得下?若再出一個子之帶兵殺回,還不是庶民遭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眾口紛紛,薊城國人便先動了起來--萬民上書,族老請見,工商云集王宮之外,說的喊的竟都是同一句話:"請拜樂毅為上將軍,討伐暴齊!"

"亞卿啊,你說本王如何處置?"燕昭王站在王城箭樓,指著王宮車馬場的萬千人眾笑了.


"當此之時,臣願領上將軍之職!"樂毅便是慨然一拱.

"好!"燕昭王哈哈大笑,"這便是樂毅了,不當其時,雖予不取,若當其時,不予亦請!"笑容又忽然斂去,"此戰實是舉國一搏,卿當上將軍丞相一身兼之,方利于舉國調遣."

"無須如此."樂毅搖搖頭,"臣唯領軍職可也.舉國調遣,我王與上大夫劇辛足矣.兼領不專精,反倒誤了聯軍諸般事務."

燕昭王思忖一陣斷然道:"也好!上將軍主征伐,上大夫理內政,太子督運糧草輜重,本王坐鎮協理,便是這般了."

"我王明斷."

燕昭王雷厲風行,齋戒三日,便在燕山南麓舉行了祭天大典,向天地諸神通報了討伐齊國複仇雪恥的意願,祈禱上天佑護燕國大業一舉成功.祭完天地,便立即行拜將大典,拜樂毅為上將軍,賜兵符王劍並上將軍全副儀仗,授生殺大權.拜將完畢燕昭王下詔:上大夫劇辛秉持國政,太子姬樂資督運糧草輜重,百官勤政,舉國協力,複仇雪恥!

燕國頓時沸騰起來,整整一個冬天便熱氣騰騰地忙亂了過來.

在拜受上將軍印信的當晚,樂毅便帶著一班軍吏司馬星夜奔赴遼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