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放牧天下 第四十二章 發展史等于戰爭史?


了聖戰,羅嚴克拉姆公國幾乎可說是投入了全國之力為此付出了無數心血。

如果真如李斯特所說,聖戰本身就是一種錯誤,那麼這段時間整個神聖同盟所做的一切,那麼多犧牲的將士,無數流離失所的平民,又是為了什麼?

凱瑟琳並不認為聖戰是沒有意義的,她忍不住道:“聖戰確實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犧牲,但是,如果我們不發起聖戰,難道就眼睜睜的看著那些黑暗軸心的邪惡勢力打過來?如果我們戰敗了,恐怕就不止是有所犧牲這麼簡單,而會面臨著亡族的危險了。”

李斯特點點頭,道:“這也許就是戰爭的悲哀了,不同種族之間,總會因為信仰、習俗、價值觀的不同而引起紛爭,最終又會采取戰爭這種暴力的手段來解決紛爭。但是,再怎麼美化戰爭,也無法掩蓋戰爭在本質上就是破壞與殺戮。”

“獸族攻過來,我們當然要反抗,但我希望戰爭只是發生在國家層面上,不要因此影響到平民們的生活就好。但聖戰的耗損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打贏了這一仗,對于平民們來說,他們又能得到什麼?”

“難道說,我們打贏了亡靈族,就會將神聖同盟的領土延伸到地底世界,為民眾帶來更為幸福的生活?又或者我們去搶占獸族的戈壁荒原,搶占魔族的沙漠?”

“在我看來,聖戰打贏了,也只是留下一個滿目瘡痍的世界。亡靈族被趕回到地底世界,獸族和魔族繼續龜縮在荒原和沙漠,時光就像是又回到了千年之前。”

“在這時,我們回首看看。聖戰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數以百萬計戰士的傷亡?或者傷亡數字是這個數字十倍之多的平民?積攢多年的物資被戰爭消耗一空,只剩下空空的國庫與無數等待撫恤地家庭。我們要經過多少年的休養生息,才能再回到戰爭前的繁榮年代?”

“這個休養生息的時間,是數十年,還是數百年?而數百年之後。誰還記得在這場戰爭中,到底是誰做出了最大的犧牲?最終史書上只會記載,神曆某某年,在偉大地光明神教領導之下,神聖同盟擊敗了黑暗軸心的侵略,保護了大陸的和平。”

“當我們的後代子孫,在史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記載時,相信他們中又會有誰想到。在這場所謂的勝利背後到底犧牲了多少人命?”

從地球時代起,李斯特就是一個反戰份子,在這個異界看到這麼一場整個世界都投入其中的大戰之後,對戰爭更是反感。趁著這個機會,他不由的把自己心中的牢騷,全都發泄了出來。

面對李斯特這一連串地置疑。凱瑟琳找不到反駁的話,良久之後才道:“既然戰爭無法避免,那麼我們更應該擴大優勢,爭取早日將黑暗軸心打敗。這樣才會使我們的損失降到最低。”

李斯特歎了口氣,道:“我知道你想說什麼,而且我也毫不懷疑,我們用這些雜交的黑皮果與落地果,可以裝備出一支強大到無敵的‘魔法師’部隊。能夠很快就打敗獸族的侵略,甚至更進一步擊退整個黑暗軸心。”

“但是,勝利之後呢?恐怕所有勢力。都會把貪婪地目光投向我們羅嚴克拉姆公國了。因為到那時誰都知道,我們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可以把任何一個普通人變為魔法師。”

“那些已經習慣了站在權力頂端的大人物,他們會安心把這樣的一股神奇力量由我們這麼一個小小公國掌控嗎?他們會不會動起什麼歪心思,想著把這種神奇地力量收歸自己掌握呢?”

“不論是光明神教,還是幾大強國,甚至是精靈族或是矮人族,只要他們掌握了這股力量,豈不是就有了獨自雄霸整個大陸的可能?”

“甚至于那些屬于黑暗軸心的勢力,他們會不會在戰敗之後,把翻盤的希望,也寄托在從我們這里奪取這種神奇的力量上面呢?”

“擁有這樣一支能夠瞬發魔法地‘魔法師’部隊,確實十分強大,但是不是強大到能夠和整個世界為敵呢?就算能夠擊敗整個世界,我們羅嚴克拉姆公國又能得到什麼呢?”

“是讓羅嚴克拉姆公國稱霸這個世界?還是讓無數犧牲與鮮血將這個世界徹底染紅?”

“我雖然反對聖戰,但

以神聖同盟如此大的投入,取得勝利是遲是的事,但勝利之後地事情。”

“以史為鑒,千年前的那場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大陸上並沒有馬上迎來和平年代。取得了大陸霸權的人類,為了爭奪勝利的果實,反而在自己內部引發了一場長達一百多年的內戰,才總算是將各國的勢力范圍劃分清楚。”


“如果人類不是在之前的那場世界大戰中,確立了太過明顯的優勢,恐怕就在人類內戰的這段時間內,已經有別的勢力適機而起,將人類霸主的地位奪走了。”

“就算在內戰結束之後,人類國度之間也從來沒有停止過相互攻伐,這種戰亂一直持續到三百年前,才形成了如今七大帝國相互制約的局面。”

“可以說,從上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人類社會動蕩了近七百年,才在最近的三百年間平穩了下來。可以說,所謂千年的人類社會黃金發展期,實際上主要的發展還是集中在這三百年內。”

“人類的發展史,就像是一部永不停止的戰爭史。就算這次世界大戰順利的結束,只要我們暴露了這些雜交作物的異能,那麼也許會因為貪婪,而引發起一場比千年前更加殘酷的內戰!”

說到這里,李斯特的眼神,牢牢的盯住了凱瑟琳。

關于愛斯美拉達大陸的戰爭史,李斯特是在讀大陸通史時所了解到的,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伊莎貝爾的講解。

但對于這段人類曆史的看法,卻是李斯特結合了自己在地球上所學到的曆史知識,以及對戰爭與人性的了解,而自行體會到的。

又或者說,李斯特做為一個穿越者,能夠以旁觀者的角度,來分析這個異界,從而得到一些與眾不同的觀念。這就是身在局中和身在局外的區別了。

做為一國之女大公,凱瑟琳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但她的認知與遠見,卻還是受到時代的局限,不可能像李斯特想的那麼深、那麼遠。

聽聞了李斯特的這一番話,再回想自己所知的世界曆史,凱瑟琳忍不住冒了一身冷汗:難道說,人類的發展史,真的是一部永不停止的戰爭史?

想到這里,凱瑟琳忍不住多看了李斯特幾眼,如果真如李斯特所言,他從小一個人生活在試煉之森,那麼他的這一番獨特見解,真的是他自己獨自想出來的?

接觸外界只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就能對外界有著這麼深刻的認知?還是說,李斯特向大家隱瞞了什麼?

不然的話,他憑什麼創造出這麼多的奇跡?僅僅用天才這麼一個詞,已經不足以用來形容李斯特的所作所為了。

這時,一直在魔法實驗室外靜靜聆聽的喬治,終于開口出聲了:“想不到你這小子,居然對這個世界有著這麼深刻的看法。我活了幾千年,聽到這樣的言論,還只是第二次。”

李斯特一愣,忍不住問道:“喬治爺爺,您以前聽誰說過這樣的話嗎?難道是萊因哈特大公?”

喬治歎口氣道:“年代還要更久遠一點,是我那個叫保羅的人類朋友。”

喬治口中所謂名叫保羅的朋友,當然是指光明神教的首任教皇,保羅•阿爾法陛下。那位手創了光明神教,在曆史上的地位幾乎與眾神等同的偉大人物。

而讓李斯特一直捉摸不透的“末世的預言書”,正是由這位保羅教皇親口所述。

再次從喬治口中聽到這位實力幾乎已到神級的傳說中人物,李斯特驚呼道:“保羅教皇?他說過和我相同的話?”

喬治搖了搖身子,道:“保羅當年所說的,和你不完全相同,但大體意思差不多,而他更是用一句話總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戰爭史!”